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生成八字許姓女孩起名

解夢佬
天臺縣志卷之十一 方外志生成八字許姓女孩起名

仙、釋、寺觀

生成八字許姓女孩起名

天臺在隋梁間多為仙釋所棲,丹室瑤臺、梵宮寶剎,彌漫于赤霞翠巘間者,不曰洞天福地,則曰佛國祇園。近代以來,較前大異,蓋吾儒道明,則異端教息,理固然也。孔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況彼固游于方以外者乎?為志方外。

昔老聃著《道德經》五千言,遂為清凈之宗。乃前此,崆峒赤松之流,則何以稱焉?臺為山水秀區,居之者大抵如司馬子微輩,輕爵祿、脫塵埃耳。而崔尚桐柏觀頌云:“不死之福庭,養真之靈境。”甚矣,人之好奇也。舊志已載,外一無所續,不敢妄為附會,以蹈蓬瀛三山之幻。

王喬:字子晉,靈王太子,好吹簫作鳳鳴。浮丘公接以上嵩高三十余年,后人求之不得。偶見桓良曰:“告我家人,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至時,果見喬乘白鶴而去。道家稱為右弼真人,治桐柏山,掌吳越水旱。五代時,封元弼真君。宋政和三年,封元應真人。紹興間,加號善利廣濟真人。

茅盈:字叔申,景帝時咸陽人。其高祖濛,字初成,秦時至華山飛升。盈年十八,詣南岳上真、西城王老君受道。道成,命太元真人。哀帝元壽間,乘云駕龍至大霍赤城玉洞之府。見《臨海圖經》。

劉晨、阮肇:永平中入天臺山采藥失道,登山見桃實,食之覺身輕。下視溪巖中,杯盤茵席浮波而下。行數里,至溪滸,有二女方笄,笑迎以歸。留半載,謝而去。至家,子孫已七世。時晉元康元年也。

葛元:丹陽人,字孝先,洪之從祖。嘗入赤城山學道,后尸解而去,為太極左仙翁。宋政和中,封沖應真人。見《高道傳》。

袁根、柏碩:剡縣人,因驅羊度赤城山,忽有石門豁然,見二女方笄,遂為室家。后謝歸,女以香囊遺之。根后羽化,碩年九十余。見《搜神記》。

白云先生:《洞天福地記》,靈墟乃白云先生隱處。《世說》載,王右軍得筆法于白云先生。又按野史,辨才云:“右軍作蘭亭記三百七十五字,始夢天臺了貞傳授筆訣,以永字為法云。”其后,司馬子微亦號白云子。

劉根:字君安,長安人,隱永嘉飛霞洞,常至天臺赤城,訪紫極君。見葛洪《神仙傳》。

羊愔:兄忻為臺州樂安令。游阮郎亭,崖上有字,世傳劉阮題。愔醉亭畔,七日方醒,夢入洞遇靈英,食青靈芝,百節俱輕。自括蒼至天臺,一日可到,日行三四百里。

班孟:不知何許人,能飛行,或終日坐空中與人語,或入地中,或含墨噴紙成字各有意義,或飲酒餌丹。年四百余歲,童顏鶴發。后入天臺,不知其終。見葛洪《神仙傳》。

魏華存:字賢安,司徒文康公舒之女。幼而好道,志慕神仙。年八十三,托劍化形而去。后太微黃老帝君授以玉劄金文,位為紫虛元君,使治天臺。見《集仙錄》及夫人內傳。

徐則:字則本,東海郯人,居天臺觀,立道真齋,號隱真中峰。武帝詔講道要,徐陵欽其風致,為作頌焉。晉王廣,召問道法,則遜免,一夕死。柩自江都還,道中多見則徒行。令子弟掃室,曰:“客至,宜延于此。”語訖,跨石梁而去。須叟柩至,方知其異。見《隋書》及徐靈府《小錄》。

夏馥:字子治,陳留人,入桐柏山遇王真人,授以黃水云漿之法。今在洞中為明晨侍郎。見陶弘景《真誥》。

司馬承禎:字子微,洛州溫人也。居天臺山,曾至洞霄。事潘體元,傳辟谷、導引術,無不通。后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維、孟浩然、王適、畢構、李白、賀知章為方外十友。睿宗召之延問其術,對曰:“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夫心目所知見,每損之尚不能已,況攻乎異端而增知慮哉。”帝曰:“治身則爾,治國奈何?”對曰:“國猶身也。故游心于淡,合氣于漠,順物自然而無私焉,則天下治矣。”帝嗟嘆久之。乞還山,賜寶琴霞帔。公卿賦詩送之。盧藏用早隱終南山,后登朝,見禎將還,指終南山曰:“此中有大佳處,何必天臺?”對曰:“以仆觀之,仕宦之捷徑爾。”藏有慚色。女真謝自然泛海,欲詣蓬萊求師,至一山見道士謂曰:“天臺司馬承禎,名在丹臺,身居赤城,真良師也。”自然遂還求之,得度沖舉。時年八十有九,元宗親撰碑文。有《修真秘旨》《天地宮府圖》《坐忘論》《登真系》等書行世。詔贈銀青光祿大夫,謚正一先生。

王遠知:天臺道士也。其母夢靈鳳有娠。僧寶志曰:“生子當為神仙宗伯。”年七歲,目覽萬言。十五入華陽,事陶貞白。善易,知人生死禍福。作《易總》十五卷。一日,雷雨云霧中,老人叱之曰:“汝所著書何在?上帝命吾攝六丁雷電追取。”遠知方懼,傍有青衣人已捧書立矣。老人責曰:“上方禁文,自有飛仙保衛,汝何敢軋藏緗帙?”遠知對曰:“青丘之老傳授。”年二百二十六歲,后于東海借迅風,與人飛渡登州。

謝自然:華陽女冠。幼入道,慕南岳魏夫人之操,至天臺,從司馬子微學道,后白日仙去。事見《續仙傳》。

葉法善:字道元,松陽人。開元初銀青光祿大夫、鴻臚卿、封越國公,充景龍觀主。初,法善奉命修黃箓齋于天臺桐柏觀,顯跡甚多。見《仙傳拾遺》。

李元:開元間云游華山采藥,忽一日騎白鹿謂山下人曰:“我今游天臺。”有三老人遮道留之不可。見王簡《疑仙傳》。

甘泉先生:不知何許人,隱華頂峰,頻詔不起。開元十八年,明皇遣官于王屋山置臺觀以居之。

賀知章:字季真,會稽人。按許鼎撰通和先生祖貫碑云“貫學黃老”。初,賀監得攝生之術,負笈賣藥,數百年不死。后于天臺山升仙。見《高道傳》。《唐書隱逸傳》云:“知章嘗棄官入道,升仙之說恐未必然。”

田虛應:齊人,字良逸,得大洞法。每水旱請禱,敝衣岸幘而坐,應不旋踵。元和中入天臺,屢召不起。見唐《高道傳》。

吳善經:縉云仙都山人。年十七為道士,遍登匡廬、天臺、三茅。元和甲午,年八十三羽化。詳權德輿《大清三洞法師吳先生碑》。

馮惟良:相人,字云翼,修道衡岳。元和中入天臺,廉使元稹常造請問方外事。后以三洞法行于江表。憲宗屢詔不起。見唐《高道傳》。【楊氏注:相人,即相州人,相州,在今河南安陽市西。江表,指長江以南地區,從中原看,地在長江之外,故稱江表。】

應夷節:汝南人,字適中。生時母夢流星入牖。后游天臺,與葉藏質、劉處靜為林泉友。會昌中,于桐柏觀建壇以居。年八十五歲卒。及窆,止空棺。羅隱為之贊。見《高道傳》。

徐靈府:錢塘人,號默希子,居天臺云蓋峰石室中,以修煉自樂。會昌初,頻詔不起。絕粒十余年,凝實而化。嘗著《天臺山小錄》《山洞要略》《寒山子集序》《真經十二篇》。

閭丘方遠:字大方,舒州人。初學出世術,受箓于天臺玉霄道士葉藏質。篤好群書,每披卷,一覽不忘。自言葛稚川、陶真白,吾師友也。銓太平經十三篇。昭宗屢召不起,降詔褒異。大德六年,沐浴端坐而逝。舉棺但空衣,而尸已解矣。后人嘗于仙都及廬山見之。

葉藏質:字函象,括蒼人。咸通初,創道齋于玉霄峰,號石門山居。尤精符箓。婺州牧為邪物所撓,詣請符,中路犯忌穢失之,牧乃親造,見案上封筒,乃前符也。捧歸,祟遂絕。懿宗以其居為玉霄觀。一日,召其友告以行日,及期,題于門曰:“雞鳴時去。”門人忽于空中聞珠珮鼓樂聲,須叟雞鳴,視之,已化矣。

左元澤:永嘉人,性介不隨俗,居玉霄峰三年,絕粒不語。嘗制真一頌。見《赤城志》。師徐征君,常游山,經旬不返。樵者見與三虎坐,不食五谷,后尸解。詳《總仙錄》。

陳寡言:越人,字太初,隱玉霄峰,號曰華琳。嘗以詩詠自娛。將尸解,謂徒劉介曰:“當盛我以布囊,置室中,勿以木為也。”見《高道傳》。

王可交:蘇州人,嘗棹舟入松江中流,見畫舫有道士七人,皆玉冠霞帔。一人呼可交,與以二栗,命一黃衣送上岸,且令合眼。洎開目,已失黃衣,但見峰巒中松柏參天,問之,乃天臺山瀑布寺前也。自是不粒食。后挈妻子入四明山不復出。見《續仙傳》。

夏侯隱:不知何許人,大中未游天臺,獨止一室,或露宿草樹間。每登山渡水,則閉目而睡,比至,則覺。人呼睡仙。見《仙傳拾遺》。

杜光庭:字圣賓,邑人,或云括蒼人,號東瀛子,為時巨儒。懿宗朝與鄭云叟賦萬言。不第,遂入道。初從僖宗入蜀。有文集百卷。終上都大清宮內供奉。見李畹《該聞錄》。或云,唐麟德為內供奉,蜀主王建欲大用之,為張格所沮,以其切于度世無以爵祿。賜號廣成先生。

劉處靜:自號天臺山耕人。會昌中,與葉藏質、應夷節為林泉友。見舊圖經。

劉方瀛:天臺道士,受天師劍法、符箓。嘗咒水愈疾。咸通末卒。見《云笈七簽》。

莫道士:不知何名。孫郃有與天臺莫道士書。

陳世安:京兆人,好道,遇仙白日升天。治小臺山。見《總仙傳》。

月光童子:《巨鰲記》云,有人誤入嵩高山,見東南天巖下石孔中,入有大宮闕,自然明燭,與日月無異,有六仙人,云“月光童子在天臺,往來此中,非有道不得見。”又見《總仙記》。

吳筠:華陰人,字正節。天寶初游天臺,觀滄海,與名士相娛樂。文辭傳京師,元宗召見,獻元綱論。大歷中,卒于剡。見唐書《隱逸傳》《高道傳》。

王旻:不知何許人。天寶中,賜號太和先生。有姑亦得道。年七百歲,往來天臺,貌如嬰孩。見《湖海紀聞》。

許碏:高陽人,少為進士,累舉不第。晚學道于王屋山,周游五岳,自荊湘抵天臺山。見《續仙傳》。

陳惠虛:河東人,為僧,居國清寺。嘗與同侶游石橋遇異人,自此慕道。晚歸終南山,遇一老叟,遺以大丹,服之升天而去。見《仙傳拾遺》。

五代

朱霄外:郡人,居天臺崇道觀。有題梁云:“吳越兩街,道統天臺,道門威儀,棲真明德。”太師通元先生,正一天師,特進檢校太傅,守太保,上柱國,吳郡開國公,食邑一千五百戶。朱霄外建。

厲歸真:邑人,嗜酒,常單衣,精水墨。漢乾祐二年,于中條山飛升,語人曰:“吾臺州唐興人也。”見舊圖經。

王茂端:行上清大洞法,通真達靈,事驗甚著。養母至百歲。自年九十八,清健不衰,人呼為王靈寶。其弟契真,亦行大洞法,號小靈寶。所著《靈寶教法秘錄》十卷,留桐柏觀。

張無夢:鳳翔人,字靈隱,號鴻濛子。幼入華山,與種放、劉海蟾為方外友。師陳搏,得微旨。久之,游天臺,廬于瓊臺。真宗召問,令講易,即說謙卦,曰:“方大有之時,宜守以謙。”上喜,除著作佐郎,不受。復召講《還元篇》,答曰:“國猶身也。心無為則氣和,氣和則萬寶結;有為則氣亂,氣亂則英華散。此還原大旨也。”賜處士先生號,亦不受。上以長歌贈行,朝士咸賦詩。后終于金陵。有《瓊臺集》行世。

呂洞賓:游天臺,居福圣觀,靈應事跡甚多。嘗題一絕于壁云:“青蛇繞地月徘徊,夜靜云閑鶴未回。欲度有緣人換骨,暫留蹤跡在天臺。”宋紹興間,一丐者負其母歌于市,但云“只兩口”。既久,詢素丐所聚,則無是人。一日,到臺州,出崇和門,至泉井岸,擲其母于水,乃一巨瓢,跨而升空。人方思“兩口”,乃呂字也。

皇甫垣:蜀人,于丈人山遇朱仙翁,得輕舉之術。曹勛懷二圣蠟書歸,自北庭過孟津,于逆旅中病危得救,相與偕行至臨安,高宗召見。后曹居天臺,復來過之,留桐柏甚久。后入廬山結菴,賜名沖虛。

毛洞元:不知何許人,隱蓮花峰石湖。范參政有詩贈之。

張云友:邑人,元明宮道士。白玉蟾以其仙風道骨,勸往瓊臺卓菴。張亦師事玉蟾,得雷法。

祝通元:桐柏觀道士,專事修煉。所著修真詩五首在桐柏觀。

姜仙翁:邑人。牧牛山谷中,夏熱招云覆之,旱則呼雨,多著神異。后坐化,人以其真骨塑像,見存豐饒坑廟,旱潦有禱必應。

沈仙翁:邑人。歲旱,謂人曰:“請我以瓜酒,必雨。”果如其言。子小仙翁,靈異如父。并塑于尖山廟。

王中立:邑人,字定民,號足菴,為桐柏觀道士。初生時,夜夢乘白鶴者止于庭。生而好清凈,讀書穎悟。住持于杭之西大乙宮,潛心教典。宋理宗朝寵錫優渥。元賜仁靖純素真人。有語錄藏于桐柏宮,史孝祥為之序。

曹法師:邑人,居溪南大路旁,曰大路曹氏。壯年為狐媚所惑,去桐柏觀為道士,三年無所得,乃往謁張真人,盡通其法。回至杭,適大旱,禱雨無應。法師書片紙于背上,曰“雨出賣”。官聞之,命往吳山行事。用一大甕盛水,燒磚沒其中,青天轟雷一聲,四神將立左右,曰:“上倉主旱,雨不可求。”法師曰:“權借太湖三尺水。”須叟,陰云四合,黑霧漫天,大雨如注,平地尺余。頃之霽,視檐下水,悉有鮮魚蕰草,太湖果干三尺,諸司厚貺皆不受。居家,除滛祠、伐妖樹、滅魔救疾、禱雨祈晴,厥應如響。年七十余終。

浮屠以出生死、免輪回之說惑人,而王者不嚴為禁絕,蓋以人有不信禮義、而反怵于禍福,此亦神道設教之意也。臺多幽巖邃谷,非清修苦行者不能居。今采名緇,取其戒律精嚴,以為桑門式望云。

東晉

曇猷:燉煌人,興寧中至天臺。舊傳赤城有五百大神居之,言軋降禍。猷至,遇一嫗,問途,忽有負而投諸淵者,猷飛錫救之,水立涸,今乾溪是也。住赤城,方誦經,有猛獸巨蟒交見,猷不動。有神詣猷遜謝,原他徙,于是鼓角凌虛而去。詳《羅漢圣跡記》。宋景德中,縣令陳佐賢造猷像,鎮巖下,今不存。見《神邕高僧傳》。又按《稽古略》云,沙門竺道猷即白道猷也,初止剡之石城山,太和二年又移臺州始豐赤城山,于武帝太元八年入寂,與郡志少異。

曇蘭:青州人,支姓,日誦經三十萬言。太元中憇赤城。一日,有神長數丈,屈膝自言愿推室相奉,世傳韋鄉山神云。見《高僧傳》。

普遼:遼東人,居白巖,號普耀禪師。事見妙智寺及王展《白郎巖記》。

從一:隱居始豐瀑布山,兼學內外典,不食五谷,惟嗜棗栗,年幾百歲,與隱士褚伯玉作林下友,終山中。

慧明:東吳人,姓康,少出家,止章安東寺。建元中,與沙門共登赤城寺石室,見曇猷前身不壞而室荒蕪,乃開翦重建臥佛并猷像于其中,更名臥佛巖。后召至京師,還山,建武中卒。

定光:青州人,許姓,字靜照。大同初隱佛垅,三十年人罕知者。初,智顗在江陵,夢光引至山巔,曰:“汝當住此。”及顗過佛垅,光曰:“憶昔時招手言否?”顗即悟。光曰:“金地吾已居之,銀峰爾宜往。”陳大建十三年坐滅。凡三瘞,體骨踴出,后置殿乃已。舊傳錫杖尚留在昌安,即會稽隆安院也。見神邕《高僧傳》。

慧實:姓許氏,穎川人,梁末至天臺禪定,絕跡人世,五十年脅不至席。

智顗:穎川人,陳姓,字德安。大建七年至天臺山,卜居佛垅。后宣帝創修禪寺,割始豐縣租以充其粟。隋煬帝請授戒,號智者大師。居臺山二十二年,建道場十二所,國清其一也。又按舊圖經,師年十歲,誓佛前荷愿正法,游佛垅,感定光之夢,即建寺。后示滅,其徒輿葬佛垅。嘗著正觀十卷,緇流宗為天臺教。天圣中,詔求其書,賜名天臺總錄。其徒如灌頂、普明、智晞、智璪皆有名。

灌頂:章安人,吳姓,字法云,聆智顗所說法,了無遺忘。嘗入都講演義疏,晉王遣使送之還山,為造國清寺。今為天臺第五祖師。先是同門智晞絕而復蘇,其徒問曰:“師生何處?”曰:“吾生兜率天上,見先師智者坐寶座,旁皆有人,惟一座尚虛,聞天人云,六年后灌頂當升此說法。”及化,果如其言。

普明:會稽人,朱姓,初止國清寺半巖,難于得水。一日,以杖叩石,泉涌出,今錫杖泉是也。后示滅,反屈三指,證三果云。見《高僧傳》。

智威:姓蔣,縉云人,為天臺第六祖,稱法華尊者。負笈從灌頂傳天臺教。見《九祖略傳》。

智越:臨海人,郭姓,亦受業智顗。嘗誦法華經,瓶水自盈。居露山精舍。見《高僧傳》。

圣者頭陀:初憇國清寺,顯異甚眾。一日詣雷馬山伐木建殿,運神通致雨,木皆蔽流而下。雷馬潭有頭陀菴。

豐干:舊郡志作五代人。居天臺國清寺,或云邑人豐尚書之子。形貌寢惡,披發布裘。或時唱歌,人問之第,云:“隨我騎虎游松門。”與寒山拾得相親,三人每邂逅則長吟大笑,人莫測也。正觀中,太守閭丘胤嘗問豐干:“天臺有何圣賢?”答云:“國清有寒山拾得,狀貌類瘋狂,歌笑不常,蓋普賢文殊后身也。公至,宜謁之。”至則二人方據火談笑。閭丘遽作禮,二人云:“豐干饒舌耶。”遂搖手出門而去。豐干后于天臺示寂。

寒山子:本無氏族,以其于寒石山中居止得名。容貌枯悴,布襦零落,以樺皮為冠,曳大木屐。時來國清寺,就拾得取眾僧殘食菜滓食之。或廊下隨行,或時叫噪望空謾罵。寺僧以杖逼逐,翻身撫掌大笑而去。雖出言如狂而有意趣。嘗得詩軋題石間,好事者隨錄之,得三百余首,多述山林幽隱之興,或譏諷時態、警勵流俗。徐靈府序而傳之。終隱寒石山中。見《傳燈錄》。

拾得:不言名氏,因豐干山中經行,至赤城道側,聞兒啼聲,逐尋見一子,可數歲,因名拾得,在國清廚內滌器。常日齋畢,澄濾食滓,以筒盛之。寒山來,即負之去。后隱祥云峰。時僧道翹纂寒山詩,以拾得偈附焉。見《傳燈錄》。

溈山佑禪師:初作沙彌,自福唐至國清受戒。時寒山拾得掃松迎迓。臨行,寒山送之,云:“遇潭即止。”后于洪州泐潭山得道。見《傳燈錄》。

善伏:姓蔣,一名等照,義興人,生即頭白。日誦經典,一目七行。唐貞觀中至天臺超禪師出家,習西方凈土觀行。顯慶五年終。

湛然:常州人,戚姓,號荊溪禪師。天寶大歷間,優詔不起。晚居天臺主臺教,今赤城釋懺巖是也。后示寂佛垅。今號天臺教主。見梁肅記。

靈默:姓宣,毘陵人,謁石頭禪師有悟,乃蹋折拄杖而棲止焉。貞元初,入天臺山白沙道場終。

遺則:京兆人,長孫姓,六祖牛頭弟子,隱瀑布之西巖。元和中,法席漸盛,自名其巖為佛窟,居四十年而終。云居智禪師其法嗣也。

普岸:漢東人,蔡姓,百丈弟子。太和初,止水磑西峰。翌日有虎引至中田,遂創平田禪院,今萬年寺是也。終于本院。山門有遺塔存焉。宋賜額曰“昌岸禪師”,即壽昌開山和尚也。

慧恭:姓羅,福州人,謁德山鑒禪師,遂入室。后到天臺瑞龍院,大開法席。天復三年終,門人塔葬焉。

幼章:夏侯姓,相公孜之猶子。游天臺,感異人語,于靜安鄉創福田院,今慧峰是也。后守駱延訓命,居靈鷲。中和四年,人死于饑,璋聚骸以葬。錢武肅王嘗夢一僧,儀貌甚偉,寤求不獲。后圖形至此處,乃璋也。號至德大師,天成二年卒。

景欣:受業白云院,嗣法于六通紹禪師,人稱欣四面。后入天臺華頂,莫知所終。

光緒:號至德大師,居天臺山云峰。見《傳燈錄》。

一行:窮大衍算法求訪師資。嘗到天臺國清寺,立門屏間,聞僧于門屏前布算子聲,謂其徒曰:“今日當有弟子遠來求法,已合在門,豈無人導達耶?”一行聞言而入,稽首請法,授其術而去。見《神僧傳》。一行,張姓,公謹之孫也。

五代

大靜:不知何許人。領旨于元沙和尚,憇國清寺三十年不下山,博綜三學,操行孤立,禪寂之余,嘗閱龍藏,遐邇欽重,號大靜上座。時有小靜上座,并終本山。今國清寺遺跡在焉。見《傳燈錄》。

全宰:錢塘人,沈姓。嘗參石霜禪師印證。晚遁暗巖二十年,今趺坐處尚存。

師簡:初憇天臺戲龍院,時大旱,有龍臥巖間,以杖叩之,隨即滂沛。簡善書,求者多以鵝酒易之。德韶嘗語人曰:“此簡羅漢也。”后示滅錢塘,其徒迎其骨,建塔于無相院。

德韶:龍泉人,字惠丹。清泰二年入臺嶺,憇智顗道場。后于通元峰卓菴,凡建道場一十有二處。宋開寶五年,大星隕于華頂,林木變白,師乃示滅蓮花峰,世號韶國師。

智勤:德韶法嗣,居紫凝山普門寺。

長臂道者:名全泰。顯德六年,重建開巖寺,滅后舌根不壞。

友蟾:錢塘人。謁天臺韶國師,密傳心印,住云居普賢院。吳越忠懿王召見,賜慈悟禪師號。淳化初示滅,歸葬天臺山。

義寂:字常照,永嘉人。周廣順中到天臺,通智者教。吳越王授以凈光大師,居螺溪講道。嘗過石橋,有光前導如烈炬。

延壽:姓王,余杭人。嘗入華頂參韶國師,至天柱峰結菴九旬習定,有鳥類斥鷃巢于衣摺中。國師深器之,授以元旨。建隆元年,忠懿王請居靈隱山創寺。開寶七年入天臺山,度成得萬余人。著宗鏡一百卷傳于世。

遇安:姓沈,錢塘人。出家天臺山華頂峰,參德韶密契宗旨。乾德中,吳越王召居天龍寺。太平興國三年,有寶塔見資福殿,虛空中賜號明智大師。

自詢:號國一道者,傳法于了定大寂。嘗燃臂供佛。雍熙初,初建受業寺,遂燃身報國,火滅舌根不壞,詔改寺為壽昌,今萬年寺是也。

本先:姓鄭,永嘉人。出家國清寺,參韶國師有悟,住溫州瑞鹿寺,大中祥符中示寂。長吏以聞,詔本縣檢視,得所著《竹林集》十卷,藏秘閣。

道榮:淳化中居長隴院,習禪定,靈異頗多,而以羅漢目之。既入滅,人有見于壽昌五百應真位者。今肉身尚存。

居昱:錢塘人,郭姓,七歲扣疑于林逋,書如宿諷,丱角禮僧,愿隆誦法華經,七日而周。夏竦表為沙彌。天圣四年卒,后二年啟棺如生。昱善為詩,有“松聲和雨聽,山色帶云看”之句。

知白:居永慶院,郎侍郎簡記行業云:“天臺僧獨知白為可紀。”

元照:錢塘人,唐姓,字湛如,號安忍子,深明教律,四方宗之。少游天臺度石橋,合掌誦經想方廣,而度者三,復達宴坐峰誦經,失足幾墮,如人扶之而免。與蔣之奇、楊杰諸人為方外交。劉燾作行業記。

處咸:臨海人,王姓,字應之,住崇善寺,寺弊,謀遷之。令李廷芝夢神告曰:“圣祖臺下龍頭,九九和尚宜見之。”令未諭。閩人陳白曰:“圣祖,天臺教之第五祖師也,昔居此山,號五祖臺。又指師九月九日生辰,龍也,其此僧之謂乎?”李悟之,趣為興寺。后住白蓮院。

法具:字圓復。紹興中,居華頂峰。葉夢得、蘇庠、韓駒、呂本中、王铚、宋敦儒,皆與之倡酬。有《化菴集》行世。

法一:字貫通,祥符人,李文公用和四世孫。師圓悟勤禪師,以大法炬許之。紹興中住萬年寺。

惠遠:眉山人,問法圓悟勤禪師,豁然有悟。紹興中,過天臺護國、國清等寺。乾道中,賜號佛海禪師。周丞相必大銘其塔,虞似良書。

惟靜:吳門人也。年十三許,入寧國寺,于天臺受具。嘗侵晨赴禪林寺晨粥,而多虎豹隨到寺門,虎踞地相伺候,靜出復隨。遲明,巨跡極多,靜恐人知,以鋤滅虎跡。

蘊常:字不輕,通內外學,作詩清麗,字法遒勁。淳熙間住國清,號荷屋老人,有集行世。

志南:字明老,會稽人。朱文公晦翁、韓尚書厚吉皆與之游。終國清寺,有《指堂集》。

紹禪師:不知何許人,涌泉景欣之法嗣,住六通院。后自巾子山入于華頂峰,晦跡,不知所終。

敬遵:住般若寺。般若,今護國是也。見《傳燈錄》。

先覩:號無見,葉姓,仙居人,住華頂峰四十年,操行卓絕。其徒聞風不遠數千里參問。元統甲戌五月望日,遺書謝朋舊,作偈趺坐示滅。翌日焚化,舍利凝積成五彩,白乳如注。宋濂撰塔銘,有《無見覩語錄》行世,金華黃縉為之序。

光菩薩:鄞人,光世習雕塑,至光,藝益精。光好道,遍參有道尊宿,聞華頂無見和尚道行清峻,挾胸中所疑投之。年七十有三,無疾坐蛻于華頂山。

曇噩:號夢堂,住國清寺,能詩文。宋太史景濂銘其塔。

宗濟:字北源,姓李氏,臨海人。少樸而敏,尤長于義理。師事明州護圣迪元啟禪師。歸華頂二十七年,足不越閾,重建殿屋。后歸深云菴,年七十示滅。

裘和尚:邑人。幼歲出家為僧,住國清寺。后又游外二十年而歸。訪親周氏,周有婢適在采桑,遭師遽癱,抱之,以手執其頸,類解縛狀,婢驚,怒告其主,主曰:“出家人何輕薄如此?”師曰:“七日后當自知之。”主訝其語。至日,置婢于室,以人守之,夜分守者少睡,醒視婢,已經死矣。問師,師曰:“昔見鬼以十索鎖其頸,吾斷之,恨尚留其一耳。”華頂寺僧請師預道場,師曰:“明午有火殃到寺,正日必有火,我不預也。”明午,一婦人從轎馬婢仆投寺中施齋,至晚寺中人問曰:“火殃何在?”師曰:“施齋婦人非火殃耶?”忽火從中起,一寺為墟。建眺楊千戶妻施師屨,師亟穿,走泥濘中,楊妻心悔,師知之,遂還其屨,視之如未嘗著土者。嘗攜一小孫出游,途遇虎則伏于側。孫歸,語家人,師摩其首曰:“莫說莫說。”兒遂失音。師化后,乃能語。世傳尖虎禪師后身也。其變幻事跡甚多,父老猶能言之。

傳燈:高明寺。博通內典,傳南教宗,于八分書法尤工。所著有《天臺山方外志》。

濟顛:邑人。父李茂春,高宗李駙馬之后,隱于天臺。母王氏,夢吞日光生師。年甫十八,親喪,投杭州靈隱寺出家,居凈慈。逆行順行,言行叵測。其濟物利生、神通感應事跡甚多,載《濟顛語錄》。天臺五百應真之流也。見《方外志》。【楊氏注:濟顛是宋朝僧。而本志列入明朝,應系錯列。《天臺山方外志》也是列在宋朝。】

圓悟:號密云,初住通圓,清修悟道。有“金粟開花,通圓結果”之讖。嗣歷諸方,佛法大行。后住天童,開堂聚徒千余,傳衣缽者十二人。崇禎壬午春,忽曰:“吾可以歸通圓矣。”果應其言。

寺觀

天臺據甌越之靈勝,極山海之瑰奇,自晉唐以來,凡棲真習靜者,莫不藉以為福田勝地。故自有智顗,而五峰銀地即是靈山;自有承禎,而雙闕瓊臺便成蓬島。苐滄桑屢變,劫火常灰;蓬蒿瓦爍莫非紺殿琳宮,纓絡袈裟究作飛塵積土。然盛衰有運,紀載難忘,為志其舊,俾覽者或按圖而討勝、或即境而披奇,一切廢興,俱作夢幻觀可也。

國清寺

在縣北十里十一都,舊名天臺,隋開皇十八年僧智顗建。先是顗修禪于此,夢定光佛告曰:“寺若成國即清。”大業中改名國清。五峰聳峙,雙澗環流,為四絕之一。唐會昌中廢于兵火。大中五年重建,柳公權書“大中國清之寺”六字。宋景德二年,改景德國清寺。后被兵燹,三朝御書數百卷俱焚,獨顗所題蓮經、與西域貝多葉經一卷、及隋栴檀佛像佛牙僅存。建炎二年重修之,有三賢堂,謂豐干、寒山、拾得也。又有兜率臺、錫杖泉、香積廚、訶羅大神。寺前有新羅園。東南有祥云峰、拾得巖、清音亭,其最高處有更好亭,后巖瀑布循澗而下,尤為奇勝。元至正辛巳,邑人胡榮甫建山門,僧朂宗冕建雨華亭,筑萬工池。明洪武甲子大風雨,佛殿、鐘樓、御書閣盡毀,后寺僧稍繼補葺,然非昔比矣。雨峰亭,隆慶庚午重建,今廢。大雄殿,萬歷乙未郡節推劉啟元,勸舊檀越許均莊、孫汶棐等捐資助建。國朝康熙十八年,大殿又圮,祖憲禪師募許均莊孫許原平助修。

大慈寺

在縣北二十九里十一都,舊名修禪,或名禪林。南齊中興二年僧智顗建,蓋即定光佛所示銀地嶺,示門巽隅,號佛壟,顗第二宴坐處。隋創國清,乃更寺為道場。唐會昌中廢。咸通八年重建。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其法堂曰“凈名”,以顗嘗講是經故也。又有顗所供普賢及手書陀那尼經、隋所賜寶冠。有漱玉亭。又有虞世南所書華嚴經,紹興中為秦檜取去。明洪武十七年八月,殿宇為風雨所壞,僧德興重建,臨海梅畋為之記,張性中游佛隴記。有高麗銅鈴杵,永樂初尚存。

天封寺

在縣北五十里十一都,陳大建七年僧智顗建。初,顗入山見一老父告云:“師卜菴遇磐石可止。”其后,果如所告,遂結廬焉,因自號“靈墟”,蓋第五思修地。其注涅槃經處號智者嶺,中有卓錫泉。北望一峰摩云,即華頂也。隋開皇五年賜號“靈墟道場”。漢乾佑中改“智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改“壽昌寺”。治平三年改今額。舊有瑞云閣,今廢。

石橋寺

在縣北五十里十五都,舊傳五百應真之境,又有方廣寺隱其中,宋建中靖國元年建,后毀于火。紹熙四年復新之。中有應真閣、妙音亭、先照亭,俱廢,惟曇花亭獨存。

萬年報恩寺

在縣西北六十里十五都,唐大和七年僧普岸建。圖經云“隋大業二年建”。初,晉興寧間僧曇猷憇此,四顧八峰回抱,雙澗合流。八峰謂“明月、婆羅、香爐、大舍、銅魚、藏像、煙霞、應澤”,以為真福田也,遂經始焉。會昌中廢。大中六年號鎮國平田。梁龍德中改福田。宋雍熙二年改壽昌。建中靖國初火。崇寧三年重建,號天寧萬年。紹興九年,改報恩廣孝,后改廣孝為光孝。今復為萬年。先是宋太平天禧中,累賜朱衣寶蓋、及御袍曳履,諸珍玩甚眾,故有“親到堂”,以仁宗賜衣時有“如朕親到”之語,故名。有妙蓮閣、覽眾亭。淳熙十四年,日本國僧榮西建山門、西廡,仍開大池、香積。有釜極深廣,世傳阇提首那首者所鑄。東南十里有嶺曰“羅漢”,巨杉偃蹇,絜之大百圍,凡供五百大士于是邀請。寺后過溪,有西天大師菴,生身尚存。明萬歷十五年,李太后賜藏經,知縣毛鶴騰建經閣。

善興寺

在縣東北六十里十一都,舊名華頂圓覺道場,晉天福元年僧德韶建,蓋僧智顗嘗宴坐于此,故上降魔塔、伏虎壇、鬼疊石、太白書堂、甘皇先生居,歲久蕪翳。舊傳又有葛元茶圃、王羲之墨池,然無所據。宋治平三年改今額。明洪武四年毀于火,僧宗濟建,后僧照祖、普慧通相復興。

寶華寺

在縣東六十里四都,舊名太平,唐乾符二年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額。

禪林寺

在縣西南一十五里十九都,舊號“龍山集云院”,隋僧智顗建。唐天寶六年,改“龍山”為“始豐”。宋乾德二年,號“龍山崇修院”,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后廢。明崇禎間重建。

東安隱寺

在縣東六十里一都,舊名隱岙,漢乾佑三年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額。

普慶寺

在縣東北三十里十都,舊名保興福慶院,晉天福四年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額。

慧明寺

在縣東北六十里五都華頂峰上,舊名慧日,俗又呼東峰,梁乾化元年建,宋治平三年改今額,后廢。今之慧明,不知其所始,豈華頂廢后,更徙于此耶?

大智寺

在縣東五十里四都,宋開寶七年建,太平興國初賜號大明,治平三年改今額。

護國寺

在縣西北三十里十四都,舊名“般若”,周顯德四年建,蓋僧德韶第九道場。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后錢太師忱家乞為香燈院,加“廣恩”。

白巖寺

在縣西北三十里十四都,宋末僧普耀初憇此地,有神江白郎告曰:“此吾居也,以師德業尊廣,愿推此室相奉。”遂呼“白巖”。隋大業中,僧純陀徙平地五十步。唐貞觀十年賜號“白巖寺”,會昌中廢,咸通二年重建加“咸通”,宋大中祥符六年改賜“妙智寺”,今復為“白巖”。舊有列秀亭及王羲之墨池。

大同寺

在縣東北九十里十一都,舊在墺西,名“菩提大同”,周顯德五年建,后徙今地,宋治平三年改“大明院”,今復為“大同寺”。

太平寺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十一都白云峰側,舊名“云峰”,梁乾化元年建,前對香爐峰,又有宴坐峰石、石鼓、石床、看經臺,皆顗經行處也。舊有雷峰堂。宋太平興國五年改今額,洪武初年廢,今重新之。

無相寺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二十三都,舊在瑞巖北,名戲龍,唐咸通二年建,時有僧師簡以杖叩臥龍起雨,故名。遠近勝概凡十,瀑布潭、石門徑、咸水澗、瑞龍、天柱、香爐、紫凝、應澤、五峰、寶陀羅漢二巖。宋祥符元年改今額,治平中徙今處。

寒巖寺

在縣西七十里三十六都寒石山,舊名“崇福”,梁開平元年建,蓋寒山子棲遁處。周顯德中改“圣壽昭儀”,孫氏重新之。由明巖北五里而上,四山聳秀,水流亂山間,鏘如佩環,院宇間阿并置,巖下窗扇軒戶,開闔于煙云紫翠中,故南山之標勝者推寒明二巖。宋大中祥符二年改“福善院”,今為“寒巖寺”。

明巖寺

在縣西南七十里三十三都,舊名云光院,號暗巖。周顯德四年,吳越昭儀孫氏舍資,俾天臺鎮將陳希靖建,即僧全宰棲禪處,更名明巖,介居巖谷間,道狹不容軌,入門兩石夾峙,號石門,前對幽石,橫敞飛閣,巖竇嵌空,堂宇半居巖下,大概如寒石山。宋開寶七年升為寺,祥符元年改大梵寺,明初歸并,今復為明巖寺。寺有十景,云棲洞、攝石、八守巖、初來菴、瀑布、水索、幽石、重巖、洞門、響巖。舊傳寒山拾得隱身之地,今巖中有人跡仿佛,俗稱閭丘太守云。

凈慧寺

在縣西九十里,舊名寶慈,唐乾化元年僧景瑫建,蓋天臺十八剎之一也。舊為隋高僧飛錫處,及是瑫卓菴,已而造寺,燃柏香密禱,以煙至處為址焉。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舊傳葛元嘗植蘆數本,故今寺前有蘆峰。

澄深寺

在縣北一百三十里十一都,舊號澄明,宋治平三年改今額。

真覺寺

在縣北二十三里十一都,隋開皇十七年建,僧智顗葬焉。龕前置雙石塔,號定慧真身塔院。有繪像與所賜方袍,今亡。宋祥符元年改今額。

高明寺

在縣東北二十里十一都,按舊經,本名高明,唐天佑七年建,今考所藏錢氏遣墨,乃清泰三年,號智者幽溪道場。今殿前有石經幢,刻云“天福二年捨入幽溪禪院”,可驗也。宋大中祥符元年改“凈名”,不知何時復今額。相傳謂:顗居佛隴講凈名經,忽經為風飄,翩翩……(以下缺十一卷二十四五六七頁)

〖(以下為根據《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匯編山川典》第一百二十二卷補,文字根據本志體例有刪節。)

高明寺

在縣東北二十里十一都,按舊經,本名高明,唐天佑七年建,今考所藏錢氏遺墨,乃清泰三年,號智者幽溪道場。今殿前有石經幢,刻云“天福二年舍入幽溪禪院”,可驗也。宋大中祥符元年改“凈明”,不知何時復今額。相傳謂:顗居佛壟講凈名經,忽經為風飄翩翩不下,乃杖錫披荊尋經所詣,行五里,風息而經墜此,顗遂即其地營剎。萬歷間,僧傳燈作幽溪講堂,著《天臺山方外志》若干卷,徒孫寒月重修楞嚴壇,鐘鼓等處,臺山稱首剎焉。

通圓定慧寺

在縣北三十五里十一都,周顯德四年建,蓋德韶國師第一道場也。宋大中祥符元年,改凈名院。明天啟壬戌,釋圓悟重興,仍舊額。今重修。

慈圣寺

在縣西北八十里十五都,舊名圣跡,宋治平三年改今額,后廢。今重建。

九明寺

在縣東北三十里十都,漢乾佑二年建,蓋僧智顗宴坐九持道場。宋治平三年,改仁壽院,今復為九明寺。

大覺寺

在縣東南一十五里六都,宋乾德三年建。初號華嚴道場,治平三年,改今額。政和甲午,有謝道人者,精于陰陽,嘗欲以寺之支壟,就鄉豪易田數頃,不售,遂謂寺僧為藏基,香積不絕,靈應如響,緇流仰給,異哉。明初廢而復興。弘治中,有謀為葬地者,倩人焚之,遂廢,今復興。

資福寺

在縣東四十五里一都,舊名清化,赤烏二年建。宋治平三年,改興化。隆興初,參政賀允中乞為香燈院,改今額。明初廢,重興。

長壽寺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十一都,唐清泰元年建。宋祥符元年,改普光院。永樂初廢,復興。

闡法寺

在天臺山南,晉黎護將軍劉元舍宅建,名建平。舊傳,元因遇雨感金錢之異,建寺,原在縣南五十步,后有鴿子和尚徙今地,號鴿子道場。寺側有靈龜峰,又有綴石坡,陀羅迤邐,草木蒙茂,左右溪流縈帶,民居皆桃花,熙春彌望如綺錯焉。宋祥符元年,改今額。紹定四年,縣令潘晉孫篆額。洪武初,廢,后許源平捐貲助建。

寧國寺

在天臺山西南麓、縣西二十九都。梁普通三年,僧智達斬荊結廬,每誦經,則群鶴翔空,紫云覆頂,故山名紫凝,后建寺,名棲禪。唐會昌中廢,大中五年重建,宋祥符元年改今額。天圣四年,僧居昱新之,名法華寺,明初廢,今重新。

慈云寺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十四都,舊名安國云居院。晉天福元年建,蓋僧德韶第二道場。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隆興初,并入護國,有雙松亭,今圮。明季寺廢,今新之。

廣嚴寺

在縣西四十里二十九都,舊名長壟。唐光啟三年,檀越徐八、長史凌舍建。凌生平樂善好施,與僧道榮交善。一日,僧懇凌袈裟地,凌遂將石冢岙屋基,建立寶殿法堂,置佛安僧,以為植福之地,所舍產業,悉載徐氏家譜,每年祭品住持備辦,俟徐氏子孫拜掃,至今不朽。宋治平三年,改今額,舊傳寺鑄一鐘,屢不就,有老嫗施一錢投于冶中,鐘成,而錢宛在,號貧婆鐘。

天宮寺

在縣西三十里十二都,舊名栴檀瑞像院,吳越時僧德韶建,號第十一道場。宋祥符元年改今額,明廢,今重興。

東廣福院

在縣東二十五里七都,舊名靈水庵,唐刺史奚承芳香燈庵,宋寶元二年建。治平三年改壽圣,紹興三十一年改今額。明廢,今復興。

水陸寺

在縣西三十里二十三都,太平興國四年建,熙寧三年改壽圣,紹興三十一年,避高廟尊號,改西廣福寺,今復為水陸寺。

翠屏寺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唐乾符二年建。先是吳赤烏中,有周禪師居此,以山如屏峙,名翠屏庵。宋治平三年,改凈安院,今為翠屏寺。

開巖寺

在縣西南四十里,梁普通三年建。初,有異僧擘開此巖,六瑞繽紛如雪,遂賜額曰:天花尊者開巖院。唐會昌中,罷。周顯德六年,西土長臂尊者全泰重建,改泗洲禪院。宋祥符元年,改鎮國院。明洪武中廢,今重興復為開巖。

文殊寺

在縣西五十里,晉天福二年建,宋治平三年改禪智,明初廢,后復為文殊,今廢。

永福寺

在縣西六十里,唐咸通四年建,舊名靈瑞,宋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明洪武初廢,后重新之。

崇善寺

在縣北五里赤城山下,晉太元元年建。先是,興寧中僧曇猷依巖造寺,號中巖。后以多赤蟻,徙平地。宋大中祥符元年,改崇善。政和八年,改玉京觀,未幾仍舊,放生池在焉。明永樂中,僧一元重建佛殿、山門、廊廡。近為大風雨所壞,僧徒逃散,田地悉為豪右所占,則無復重興之望也。

普光寺

在縣西北三十里,蓋僧德韶第十三道場,舊名大覺普光塔院。宋祥符元年,改慧覺,后復為普光,后廢,今復興。

西安隱寺

在縣東北四十里,舊名臻福。宋建隆三年建,大中祥符元年改今額,前有雙溪五峰,頗為幽勝,今廢。

清心寺

在縣東十里十一都,有山名招隱,下有石泓如釜。昔智顗放螺溪中,舊號螺溪院,今有螺如巨蠣,或出沒焉。宋治平三年改今額。

崇報寺

在縣東北二百五十步,舊號接待院。紹興五年,內侍陳良弼乞為薦福之地,賜顯寧崇報院。后廢,遂不復興焉。

傳教寺

在縣東北一十里十一都,宋乾德元年建。五代時僧希寂于此演天臺教,故名。大中祥符元年,改東定慧院,邑西有普賢院,亦號定慧,呼為西定慧,今廢。

寶相寺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十三都,舊名寶國華嚴院,吳越錢王時僧德韶建,宋大中祥符元年賜額,今廢。

鷲峰寺

在縣西五十里,舊名峆嶺庵,唐大中三年,僧懷玉建。宋咸平三年改額,今廢。

證教寺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舊名無量壽塔院。宋建隆元年建,蓋僧德韶第十道場。后于此示寂。祥符元年改額,今廢。

瀑布寺

在縣西北十五里十二都瀑布之側,宋元嘉二年,僧法順建,久廢。

隱岳寺

在縣東五里六都鳳凰山之西,梁大同元年,西域梵僧建,隋大業元年廢,唐貞觀元年重修建。今廢。

白馬寺

在縣西十里,陳時建。唐會昌罷。

飛霞寺

在赤城山腹,梁岳陽王建立,其后僧定光居之。梁亡,寺廢。

佛窟寺

在天臺山之三并西峰上,不知建自何時。唐會昌中廢,后為昭慶院。元復為佛窟寺,今又廢。

寶相寺

在縣西南二十五都,舊名彌陀塔院,蓋僧德韶第七道場,周顯德中建。宋大中祥符元年,賜額。后廢,今復興。

西竺院

在縣西北五十里十一都,舊名國泰。唐大中十年建,蓋僧智顗著止觀之地。前有溪流,亦號幽溪道場,宋大中祥符元年賜額,今廢。

赤巖寺

在天臺山南,舊名寶壽觀音院,周廣順初建。宋治平三年,改明圣院,后為赤巖寺,今廢。

金繩院

在縣西二十八都,實棲禪支院,宋慶歷中賜額,今廢。

秀巖寺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一十四都,舊名西云,晉天福八年建,蓋僧德韶第三道場。宋祥符元年改額,今廢。

永寧院

在縣東北十五里十一都,舊名普寧。周顯德四年,吳越王建,今廢。

西定慧院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十四都,漢乾佑元年建,蓋僧德韶第四道場。宋祥符元年,改額,今廢。

凈居院

在縣西北十三里三十三都,舊名華嚴庵,宋咸平三年改額,今廢。

金文藏院

在縣西北六十里十五都,蓋萬年支院,漢乾佑三年建。宋咸平二年賜今額。太宗嘗賜《大藏經》五千二百卷,護飾甚偉。建中靖國初毀。

景福院

在縣西二十五里十四都,周顯德七年建,俗呼茶院。蓋僧德韶施茗處。宋開皇三年,賜號崇福。大中祥符元年,改額,今廢。

普慈院

舊在蓮花峰頂,名大慈院,開寶七年建,治平三年改額。熙寧三年,徙縣西北二百步,今廢。基為豪右所占。

景福禪院

在縣西三十里,萬歷五年,九都裘子靜舍建。

金地庵

在縣北二十五里十一都,晉開運三年建。以梁大同初,僧定光卓庵居之,巽峰有枯石數片,屹然林莽間,謂之招手石。古語云:定光金地遙招手,智者江陵暗點頭。其庵久廢,今所遺者,惟茅茨而已。

頭陀庵

在縣西九十里二十五都,隋開皇十八年建。初,國清有圣者頭陀詣雷馬山,伐木建殿,相距絕遠,圣者一夕致雨瀑漲,木蔽流而下,后人為卓庵焉,今廢。

(在下為本志原文)〗

頭陀菴

在縣西九十里二十五都,隋開皇十八年建。初,國清有圣者頭陀詣雷馬山伐木建殿,相距絕遠,圣者一夕致雨暴漲,木蔽流而下,后人為卓菴焉。楊公杰為施結界文,今廢。

寶福菴

在縣西三十五里十六都,今廢。

石橋道場

在縣北七十里十五都,宋開寶元年建,太平興國五年廢。

蓮社

在崇報寺西,宋嘉泰元年旱不雨,縣令丁大榮率緇徒詠蓮經于公宇,繼時雨作,因度地建堂,名“蓮社”,仍榜門之外曰:“為民祈福之所”,凡水旱祈禱于此,后廢,基為豪右所佔。

觀音堂

在縣東一里九都,舊有觀音堂在山川壇之右仁壽坊側。

臨清堂

在縣南門外。

正覺禪院

在縣西利濟門外,僧普聞系孝廉夏增之后,自幼祝發,矢志清修,因舊址擴為精舍,延名僧講《愣嚴經》,聽者千余人,附郭齋舍之清幽者,必推此為首云。

信行菴

在西門外,明季有僧寂信寂行結茅華頂山數十余年,戒律精嚴,因臺山無接眾處,遂跣足叩首通衢,募建此菴,日飯僧數百余人,后相繼生化,人謂寒拾再來也。后住僧慈珍亦如信行接眾焉。

松隱居

在縣西十五里龍山頂上智者大師隱居處,后廢,國朝如璽重建,其地有玉屏、石門、龍泉諸勝,頗為幽靜。

廻龍菴

在縣東三里,明崇禎間建。

長生菴

在縣北五里,與國清寺相近,明崇禎間建。

奇龍菴

在縣東十里。

云山堂

在縣西五里大路側,檀越張■■■■圮,曾孫參修。

慧日菴

在縣南五里大路側,國朝康熙十三年重建。

白云菴

在縣東南十里橫山,嘉靖間八都丁岳建。

圓覺菴

在縣西三十里二十六都平頭潭。

種福菴

在縣東門外。

崇善菴

在縣東二十五里,舊有靈溪館,邑人奚蒙建,施茶以濟行旅。

南明菴

在縣小南門外坡街,許姓建。

六止菴

在縣小南門外大溪邊,坡街許姓所建。

萬緣堂

在縣西門外,國初順治年間建。

目蓮菴

在縣北門外。

延壽禪院

在縣北六十里華頂之上,其山高聳,去天尺五,因名天柱峰。文穆王時,延壽禪師卓菴居之,有習定基及碑塔在焉。宋太平興國元年,賜額壽寧院。明洪武三年改今額,明末毀于火。國朝僧云衢念予力主法席,懿行薰修,慨然復興。

再隲亭

在坦頭街,慎亭建。

松溪菴

在縣東,離城五里黃潭街,邑人裘忱赤捨建,施茶以濟行旅。國朝康熙七年建。

盤松菴

在南門外五里下泗洲,慎亭施建,今廢。

白云菴

在縣西四十里二十八都風濂,檀越庠生陳獻徵因父墓捐資創建,置田供僧以綿香火。

鎮福菴

在縣北三里,檀越馬太尉號世信。

宮觀桐柏宮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十二都,唐景云二年為司馬承禎建。回環有九峰:玉女、臥龍、紫霄、翠微、玉泉、蓮華、華琳、香琳、玉霄是也。宮當心,自福圣觀北盤折而上,至洞門一望,佳景豁然。道書云“桐柏金庭洞天,即王子晉所治。”中有三橋,一見二隱。木則蘇玡琳碧,泉則石髓金漿,人得食之,后天不老。《真誥》云:“吳有句曲之金陵,越有桐柏之金庭。三災不至,洪波不登,實不死之福鄉,養真之靈境。”吳赤烏二年,葛元于此煉丹,故今有朝斗壇。齊永嘉元年,將軍沈約一千余人棄官乞為道士居之。唐睿宗景云二年,敕為承禎置觀,號桐柏。方置堂時,有五色云見,唐史記以為祥,禁封內四十里無得樵採,五里不許遷葬。徐靈府小錄:煉師所居,黃云常覆其上,故有黃云堂、元晨壇、煉形室、鳳軫臺、朝真壇、龍章閣。又有眾妙臺,以篆隸八分三體寫《道德經》于巨幢,置臺上。故名。堂下有醴泉,極甘,可以愈疾。太和咸通間,道士徐靈府、葉藏質新之,元稹、劉處靜為記。五代梁開平中,改桐柏宮。周廣順二年,朱霄外建藏殿。宋大中祥符元年,改桐柏崇道觀。政和六年,又于后山建徽宗元命殿,一如宮制,瓦用青色琉璃。于梭溪上建二橋,橋上構會仙亭。直南嶺表,建洞門一座,內則方丈、齋堂、云堂、土地堂、三真殿。又有上清閣、御書閣,閟三朝宸翰及高宗所臨晉唐帖。紹興二十二年,楊和、王存中重建三清殿,曹開府勛建三門,曹又于觀北結庵,賜號沖嗇宮。中為院六,一曰經藏,二曰三元,三曰延賓,四曰清虛,五曰白云,六曰浴院。屢朝宣賜則有宋太宗、真宗御書,共五十三卷。祥符中,御衣四事。高宗《史漢事實翰墨志》,用高麗僧統所舍,織成經簾二帙裹。吳越國王所舍銅像天尊一十身,連金銀銅所鑄火焰臺座,檀香三清像一龕計二百六十身,玉花八株,銅三清像,金銀字經二百函。睦親宅昭成太子宮圣幘四十軸,歷代珍襲供奉。至明朝吳元年,遘火,化為丘墟,惟檀香像一龕存焉。洪武中,道士金靜觀、提點吳惟敬相繼營建。永樂十年,道紀鮑了靜又加新之。其間架規模,崇飭艷麗,去舊為遠。至今且二百馀年,道眾貧匱,殿宇日就頹壞,宮中碑刻無慮十數,獨崔尚所作碑頌,韓擇木八分書尚存。古今珍尚,今無遺類矣。

佑圣觀

在縣東一百步妙山上,即玄帝廟,舊系城隍廟基。宋南渡后,曹開府勛建觀,而境民崇奉,香火不廢,韓擇木斷碑在焉。

元明宮

在縣西北二十八里桐柏觀之東北。徐靈府小錄,由桐柏北上一峰,可五里許。唐長慶元年,靈府定室于此。寶歷元年,賜號方瀛。宋大中祥符元年改額,今廢。

洞天宮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玉霄峰。唐咸通間道士葉藏質創道齋,號石門山居。十三年奏為玉霄宮。周廣順元年,朱霄外建三清殿。徐靈府小錄云,道士陳寡言嘗隱于此,號華琳,有經、鐘二樓。經,皆咸通十一年書,后題云“上清三洞”,弟子葉藏質為姚劉四娘造,永鎮玉霄藏中。宋祥符元年改今額。有禹鐘高二尺,狀如鐸,上有隱文。又一大鐘,漢乾佑二年鑄,今廢。

仁靖、純素二宮

在桐柏觀左右。元至正間,桐柏道士王足菴遇世祖,宣授仁靖純素真人,遂于其右舊白云觀基建純素宮,又于其左崦曹開府沖嗇菴基建仁靖宮,今廢。

迎真宮

在縣東十步,其址今并為布政分司。

福圣觀

在縣西北十五里桐柏山西南瀑布巖下,赤烏二年為葛元建,初號“天臺”,額乃元飛白書,王右軍評其書如烏鵲勢騫巑屼。東北連丹霞洞,有仙人拍掌巖。西北枕翠屏,上有三井,號三絕之一,洩為瀑布,蔽崖而下,狀似垂蜺數百丈。有濺珠亭。觀前對靈溪,觀中引瀑布縈繞廊院、灌注池塘。宋元嘉,嘗于此創瀑布寺。東一百五十步,有柳泌使君宅,號紫霄山居,今皆蕪沒,惟“玉清行”刻流水巖。洪武間,大水瀉出而字多不辨矣。又有隱真中峰,蓋梁徐則所居之處。唐咸通中,刺史姚鵠因建老君殿,得玉簡上之,刻曰:“海水竭,臺山闕,皇家寶祚無休歇。”詔付史館。宋大中祥符四年改今額。天圣五年遣中侍投金龍。有布衣孟合附詩以進,重新之。紹興十一年,置九天仆射祠。按《眾真記》,夷、齊死為九天仆射,治天臺山之說。三十年,楊侍郎偰妻趙,以老君殿建三清殿。陳古靈襄,皇佑間來游瀑布,命名“習養”,有記。嘉泰二年,令丁大榮立碑,刻“習養之瀑”四字于右崖上。明初并入桐柏。

白云昌壽觀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桐柏觀西,唐大中六年建,舊名白云菴,宋乾道四年內侍鄺守寧棄官入道,乞改菴為觀,遂賜今額,鄺后于觀側自創白云菴,今俱廢。

玉京觀

在赤城玉京洞天之右,宋政和八年賜額建觀,未幾,中亡。嘉熙改元,朝廷設醮,祈禱天使,詣投龍簡,籍地行禮,殊虧昭事。時沖靜大師、高惟幾,辟田度址,興建觀宇,觀妙演道大師范善遷同盟助就,郡守張號奏撥公田,以助堂廚。御前宣賜沉香斗,真鐘磬,及御書觀額,拱辰殿扁,安鎮觀門。正殿崇奉徽宗本命圣君,名清平萬壽殿,縣令姚德輝敘其事,今廢。

凈元觀

在縣東三十里五都,今廢。

圣壽院

在桐柏觀西,舊名延壽,周廣順元年,朱霄外建。宋治平三年改額,今廢。

妙樂院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十二都,即王喬仙壇。吳赤烏二年建。殿前有石泉,名醴泉,泉南有上貞亭。去壇東二十步,有八角井壇,東有太子庵,西有朝斗壇,南去百步有吹簫臺,北去三十步有瀛峰室。唐僧靈一有《題王喬觀》,傳道士所居。今無此觀,味其景意,疑即妙樂也。舊有銅鐘自桐柏移來,上刻“唐景龍二年”所鑄,今已久廢。

法輪院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桐柏觀西,吳赤烏元年,葛元卓庵于此,感三真人降,授以貞一勸誡法輪妙經,遂建臺曰“降真”。漢乾佑中,錢氏復為朱霄外新之,仍造檀香像一百軀。宋祥符元年改今額。元至順間重修,翰林學士虞集記。今廢。

法蓮院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十二都,唐咸通六年,道士葉藏質建,以層巒疊出狀似蓮花,故號蓮峰道院。宋治平三年改額,今廢。

昭慶院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舊名佛窟,唐大中六年建,蓋僧遺則卓庵之地。唐會昌中廢,后道士劉處靜創圣祖殿,越州刺史李褒奏聞,賜號道元,張仁穎為記。宋祥符元年昭慶中有七星閣,唐咸通中物也。

赤城全真道院

在縣東二百二十步,今廢。

鶴峰全真道院

在縣東十五里十都,元大德九年道士徐光孚建,今廢。

紫霄道院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舊志所載,莫考都址。

桃源道院

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二十都,至元間,道士陳貫道建,今廢。

熙寧道院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宋咸淳七年,道士徐自明建,今廢。

養素道院

在縣治之北,至元間,道士王中立建,后廢,基為豪右所占。

松隱道院

在縣西二里二十都,即曹忠靖勛松隱園,今廢。

延真菴

在縣西七里十二都落馬橋,今廢。

思真菴

舊志,元至元間,道士石好問建,今無考處所。

臥云庵

在縣西北三十里十二都瓊臺之側,至元間,道士周正中建,今廢。

附古塔

赤城塔

在縣北七里赤城山巔,七級,高二十丈,梁岳陽王妃建。

國清塔

在縣北十里國清寺前,九級,高五十余丈,隋開皇間,智顗建。

雙塔

在縣北四里,各五級,俱高七丈,僧德韶建。

白巖塔

在縣西北三十里白巖寺后山上,七級,高十五丈,普耀禪師建。

寶華塔

在縣東三十里寶華寺前,七級,高二十丈,唐乾符間建。

大科塔

在縣南四里,五級,高六丈,萬歷九年教諭朱應遇建。

文塔

在縣東南十里新蘿園。

萬年寺塔

在縣北五十里,釋自詢建。

降魔塔

在華頂,相傳僧智顗降魔之處,后人為之建塔。

寒山塔

在寒山寺石洞側。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62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