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易經中的柱是什麼意思

解夢佬

前文,我們從甲骨卜辭中發現了數字卦符號,那這個卦辭和爻辭成文是怎麼來的,除了部分數字卦符號下面具有“曰隗”、“曰魁”、“曰其”,其他數字卦符號僅僅只有數字,沒有文字,那《易經》中卦辭和爻辭構成到底是誰書寫的呢?他寫《易經》目的到底是什麼呢?孔子是否有參與到《易經》中來呢?

我們在讀《易經》和《易傳》要明確一個前提,“陰陽觀”在目前發現的骨卜中是沒有的,但是在《周禮》中是有介紹的,古人的龜占或者數字卦符號是不涉及故事的,主要是龜殼灼燒后留下的兆辭判斷吉兇,而《易經》的成文是有故事成分,而且跨度比較長(高宗伐武丁到殷商帝乙嫁女到周初康侯),我們做個比較圖:

易經中的柱是什麼意思

那甲骨中的數字符號龜兆之辭是什麼呢?《周禮春宮》只介紹了太史、龜人、卜人的職責,那兆辭到底怎麼來,太史們為何可以掌握國家的吉兇大權,我們根據司馬遷的《龜測列傳》試圖找出古人龜占原理:

自古圣王將建國受命,興動事業,何嘗不寶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記已。自三代之興,各據禎祥。涂山之兆從而夏啟世,飛燕之卜順故殷興,百谷之筮吉故周王。王者決定諸疑,參以卜筮,斷以蓍龜,不易之道也。

蠻夷氐羌雖無君臣之序,亦有決疑之卜。或以金石,或以草木,國不同俗。然皆可以戰伐攻擊,推兵求勝,各信其神,以知來事。(我們在前文中有展示石頭用作占卜)

龜占前的禱辭:

祝曰:"假之玉靈夫子。夫子玉靈,荊灼而心,令而先知。而上行於天,下行於淵,諸靈數k,莫如汝信。今日良日,行一良貞。某欲卜某,即得而喜,不得而悔。即得,發鄉我身長大,首足收人皆上偶。不得,發鄉我身挫折,中外不相應,首足滅去。"

靈龜卜祝曰:"假之靈龜,五巫五靈,不如神龜之靈,知人死,知人生。某身良貞,某欲求某物。即得也,頭見足發,內外相應;即不得也,頭仰足肣,內外自垂。可得占。"

易經中的柱是什麼意思

接下來我給大家整理下灼龜以后的龜占吉兇判斷:

卜先以造灼鉆,鉆中已,又灼龜首,各三;又復灼所鉆中曰正身,灼首曰正足,各三。即以造三周龜,祝曰:"假之玉靈夫子。夫子玉靈,荊灼而心,令而先知。而上行於天,下行於淵,諸靈數,莫如汝信。今日良日,行一良貞。某欲卜某,即得而喜,不得而悔。即得,發鄉我身長大,首足收人皆上偶。不得,發鄉我身挫折,中外不相應,首足滅去。"

易經中的柱是什麼意思

靈龜卜祝曰:"假之靈龜,五巫五靈,不如神龜之靈,知人死,知人生。某身良貞,某欲求某物。即得也,頭見足發,內外相應;即不得也,頭仰足肣,內外自垂。可得占。"

卜占病者祝曰:"今某病困。死,首上開,內外交駭,身節折;不死,首仰足肣。"

卜病者祟曰:"今病有祟無呈,無祟有呈。兆有中祟有內,外祟有外。"

卜系者出不出。不出,橫吉安;若出,足開首仰有外。

。。。。。。

命曰橫吉安。以占病,病甚者一日不死;不甚者卜日瘳,不死。系者重罪不出,輕罪環出;過一日不出,久毋傷也。求財物買臣妾馬牛,一日環得;過一日不得。行者不行。來者環至;過食時不至,不來。擊盜不行,行不遇;聞盜不來。徙官不徙。居官家室皆吉。歲稼不孰。民疾疫無疾。歲中無兵。見人行,不行不喜。請謁人不行不得。追亡人漁獵不得。行不遇盜。雨不雨。霽不霽。

命曰呈兆。。。

命曰柱徹。。。。

命曰首仰足肣有內無外。。。

命曰呈兆首仰足肣。。。。

。。。。。(省略,自行查看《龜測列傳》)

這個主要是用灼龜后呈現的不同的兆文辨別吉兇(龜占中沒有“兇”字),雖然《龜測列傳》有說明每個國家的占卜各有不同,但是根據現在的龜卜來看,數字卦符號是異于龜卜的,兩種測卦區別如圖:

易經中的柱是什麼意思

而卦、爻辭的內容是誰寫的就很關鍵,茲列舉如下:

易經中的柱是什麼意思

易經中的柱是什麼意思

明夷卦詞: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中孚九二爻辭:鶴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我們在來看看詩經成文特點:

《詩經葛覃》:黃鳥于飛,集于灌木,其鳴喈喈;

《詩經燕燕》: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詩經雄雉》:雄雉于飛,泄泄其羽;

。。。。。

易經中的柱是什麼意思

李鏡池先生認為明夷是一種鳥,因為詩經中的“于飛”二字前面是某種飛行的鳥,明夷﹐借為鳴鴺。在這里我們暫且不論,但是我們可以發現,《易經》的行文除了故事以外,還有詩經的成分、有卜占之詞(利永貞,吉,兇等等),我們不能推斷是先有《易經》還是先有《易經》,《詩經》主要描述西周以后的事情,孔子整理,《易經》描述的到殷商到周初(暫且不論“中行”),在《論語》中我們可以找到十多處和《詩經》的詞語: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詩經淇奧》)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詩經碩人》)

。。。。。。。

易經中的柱是什麼意思

在《論語》中我們找到和《易經》爻辭有關的就兩處:

1.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述而篇》)

2.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子路篇》(《恒卦》的九三爻辭)

第一處首先發問的是魯迅先生,他的斷句是這樣的:加我數年,五十以學,亦可以無大過矣。后面學者視乎發現了新大陸,結合論語中“述而不作”——只講不寫,一口咬定孔子沒有參與《易經》,郭沫若先生認為孔子不僅沒有作《易經》,甚至沒讀過《易》而是由弟子馯臂子弓(留后文詳解)。

我們在列舉漢代的一些東西

《禮記緇衣》:《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其德偵,婦人吉,夫子兇(西漢禮學家戴圣所編)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司馬遷)

這些論據還不足以說明《易經》是否和孔子有關系(時間跨度幾百年),雖然現代馬王堆帛書《要》、《二三子》等等里面詳述了孔子對《易》的解讀,但是我們依然不能肯定是孔子“述而不做”《易經》卦爻辭的理由,我們是否還能通過其他途徑找尋《易經》卦、爻辭成書背景呢?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4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