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八字居高官的標志

解夢佬

八字居高官的標志

[氏族起源]

王姓為中華諸多姓氏中的大姓,據公安部于2007年4月對全國戶籍人口的一項統計分析顯示:王姓居民有9288.1萬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7.25%。王姓中所產生的歷史名人數量,在國內亦位列前茅。

王氏得姓歷史悠久。南宋史學家鄭樵撰《通志·氏族略》云:“王氏,天子之裔也。……以其所出既多,故王氏之族最為蕃盛云。”王氏姓出多元,其源流和支派頗多,僅舉主要者述之:

一為子姓之“王”。《通志·氏族略》曰:“出于汲郡者則曰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也。”比干乃商王文丁之子、商紂王之叔父,官少師,因犯顏直諫,被紂王剖心殘害。其子孫為了紀念他,遂改“王”字為姓氏。其派下有天水、東平、新蔡、新野、山陽、中山、章武、東萊、河東諸大代表性王氏支派。

二為姬姓之“王”。此系天下王氏中的最大支派。該王氏中又分為周文王子畢公高之后、周平王太孫赤之后、王子城父之后、周靈王太子晉之后等等。其中以周靈王太子晉之王氏影響最大。

史載,東周靈王姬泄心有太子名晉,聰穎早慧,尚未成年便已名聞于周屬諸侯國。太子晉15歲時,晉國的兩位大臣叔譽和師曠,在朝貢時先后與太子晉相識,在聽其論及天文地理和興邦安民之策后,二人甚為其過人的才智所折服,師曠遂贊譽說:“瞑臣無見為人辯也,唯耳之恃,而耳又寡聞而易窮。王子,汝將為天下宗乎?”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位于周朝京師附近的谷、洛二水泛濫,危及王宮的安全,靈王姬泄心欲遣人壅塞谷、洛二水,以圖解除京都水患。

而太子晉則認為此舉不妥,遂直諫道:只有采用因勢利導之法,使谷、洛二河水暢其流,方可從根本上消除水患。剛愎自用的周靈王認為太子是有意犯上,一怒之下竟廢掉了晉的太子名位。古代有關文獻曾對上述史實和王氏得姓的緣由作過如下簡約表述:唐劉禹錫《王質神道碑》云:王姓“始得姓自周靈王太子晉,賓而天仙,時人號曰‘王子’,因去姬為王氏。”《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云:“王氏出自姬姓,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諫廢為庶人,其子宗敬為司徒,時人號曰‘王家’,因以為氏。”

至于瑯邪王氏,古今史學界公認為出自姬姓,是周王室的后裔。《通志》卷二十八《氏族》四云:“王氏,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媯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虜姓之王。若瑯邪、太原之王,則曰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諫廢為庶人,其子宗敬為司徒,時人號曰‘王家’。”

三為媯姓之“王”。媯滿乃虞舜之后,周威烈王十六年(公元前410年),媯滿之后裔田悼子建立田齊國,至齊王建四十四年(公元前221年)時,田齊為秦所滅。其長孫田安,被楚霸王項羽封為濟北王。項羽自刎后,田安失去了王位。齊人念其子孫出自帝王之家,便稱他們為王氏。其派下有北海、陳留等代表性支派。

由上所述,王姓的起源多數是由王族之后改而姓王的,但亦有少數王姓族支的得姓是基于其他一些原因:

八字居高官的標志

一是出自某些外族王姓者。如王氏高麗國(公元918~1392年)的開國君主王建便是高麗族;西魏可頻氏之祖王雄原系代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南朝梁的太尉王僧辯,本系鮮卑族烏丸氏而冒姓王;隋末地方割據者王世充,本為西域胡支氏,入中原后改姓王;鉺耳氏之祖王季原是西羌族人,等等。這類在漢化過程中由少數民族改為王姓的族群,在不同歷史時期均有出現,直至晚清,在原滿州八旗的完顏氏、伊喇氏等氏族中,仍有一些由原姓改而姓王者。

二是賜姓為王氏者。如在東漢初,王莽篡權建立新朝后,賜戰國時燕太子丹的玄孫嘉為王氏;明朝皇帝賜蒙古族人默色特利爾姓王名麟,賜阿遼納姓王名美音,賜濟布答姓王名德忠等。

[瑯邪王氏郡望與堂號]

    一、瑯邪王氏郡望

所謂郡望,系指世代聚居于某一郡中的某一個或幾個地位較高、為當地官民所仰望的家族。在姓氏起源之后,由于各種主客觀的原因,使同一姓氏中的人們分別居于不同的行政區域之內,在漸進的繁衍發展過程中,他們之間的經濟地位與政治地位亦呈現出較大的差別。特別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戰國時期的一些舊貴族審時度勢,以經學相尚并以此傳家,進而由“經明行修”被征召為官,世代傳繼,遂成為集文化優勢和政治權勢于一身的顯貴家族,即世族。

這些地位居高的家族為了表示本支族人顯高于其他地方的同姓家族,便在自己的姓氏前面再冠之以其族居郡的名號,由此便產生了將政區之名與姓氏之謂聯為一體的“郡望”。由于這類大族擁有顯赫的祖先,地域與世官結合,便使其郡望具有了明顯的穩定性,有的甚至歷經千百年而不衰。據南宋著名學者、官仕禮部尚書兼給事中的王應麟考究,中華王氏計有21望,即:瑯邪王氏、太原王氏、北海王氏、陳留王氏、東海王氏、高平王氏、京兆王氏、天水王氏、東平王氏、新蔡王氏、新野王氏、山陽王氏、中山王氏、章武王氏、東萊王氏、河東王氏、金城王氏、廣漢王氏、長沙王氏、堂王氏、河南王氏等。此說雖未完全囊列唐代以前的王氏郡望,但基本上向世人展示了中華王氏各郡望的全貌。

顧名思義,“瑯邪王氏”這一郡望,是長期生活于瑯邪郡這一特定行政區域內的王姓望族,郡屬“瑯邪”是這一國內著名望族的鮮明標識。相傳,周王室的祖先發源于關中灃水一帶(今陜西省長安縣西南秦嶺山中),后建立西周,西周滅亡后東遷至谷、洛二水流域,建都洛陽,即歷史上所說的東周。徐陵在追及瑯邪王勱的祖先時,曾涉及“灃水”、“洛濱”,其意即說瑯邪王勱是東周王室的后裔。又,《李太白詩》卷二十四《感遇》之一云:“吾愛王子晉,得道伊洛濱”。這里稱王子晉于伊洛濱得道,亦可認為瑯邪王氏的姓氏發源于此。

如前所述,王宗敬系王氏的得姓之祖(不含其他王氏支派)。從王宗敬下傳到十五世為王翦,其子為王賁,其孫為王離,祖孫三代均為秦國大將。王子晉之子宗敬得姓“王”之后,因在京都洛陽為司徒,其家自然居于洛陽,或稱其為伊洛人。但其后代在日后的漫長歲月里又有遷徙之舉,故《史記》稱王翦是頻陽東鄉(今陜西富平縣東北美原鎮西南)人。

王翦、王賁父子追隨秦始皇南征北戰,相繼滅趙、燕、楚、越諸國,為秦統一六國立下殊勛。待天下大統后,當論及誰人出力最多時,時人均一致認為“王氏、蒙氏功為多,名施于后世”。所謂王氏,即指王翦、王賁、王離祖孫三代人。所謂蒙氏,是指蒙武、蒙恬父子。王翦、王賁父子在秦統一中國后相繼去世。王翦卒后,被安葬于其家鄉頻陽縣。據《太平寰宇記》卷二十六載,王翦墓位于今陜西省涇陽縣東南,在宋代尚存。至宋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年),王翦又被宋朝追封為鎮山伯。至秦二世時,王翦之孫王離仍系秦朝重要將領,秦始皇在世時王離即被封為武城侯(其封地武城遺址在今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魏莊鄉內) 。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至瑯邪時,王離與其父王賁俱隨從秦始皇到瑯邪。秦末,關東豪杰為反抗暴政揭竿而起,時為秦大將的王離和章邯奉命率兵鎮壓起義軍。巨鹿一戰,秦軍被項羽打敗,章邯投降,王離被俘。關于王離被俘的原因,司馬遷在《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這樣寫道:“陳勝之反秦,秦使王翦之孫王離擊趙,圍趙王及張耳巨鹿城。或曰:‘王離,秦之名將也。今將強秦之兵,攻新造之趙,舉之必矣。’客曰:‘不然,夫為將三世者必敗。必敗者何也?必其所殺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今王離已三世將矣。’居無何,項羽救趙,擊秦軍,果虜王離,王離軍遂降諸侯。”“及(王翦)孫王離為項羽所虜,不亦宜乎!彼各有所短也。”

司馬遷所指的“所短”,即家庭影響的余緒。其實,王離戰敗的真正原因是由秦王朝眾叛親離、朝不慮夕的大氣候所決定的。是時,由于秦法嚴苛,王離長子王元和次子王威為了避禍(亦說是為避秦末戰亂),便由其家鄉頻陽(治所在今陜西省富平縣東北處)東鄉隨難民東奔,經過長途跋涉后,遷徙于瑯邪郡境。

有學者認為,王元、王威兄弟在避難時,之所以不遷他處而徙居瑯邪,是因為其父王離所封武城侯的封地武城邑在瑯邪郡境內(此邑春秋屬魯,戰國入齊,改稱南城邑,秦屬瑯邪郡),因此在兄弟倆的心中,已烙有瑯邪既是父親封地、亦算吾輩桑梓的認同感。故而在離開頻陽出逃時,毅然作出了東遷瑯邪的決定。在以后的歲月中,王元、王威兄弟二人的后裔,或為政治需要,或從生計考慮,有些人又從瑯邪向外地流布、遷徙,王元的四世孫王吉便由瑯邪皋虞(在今山東即墨東北方)舉家遷至同屬瑯邪郡的臨沂縣都鄉南仁里(在今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政府駐地以北數里處)居住。

該村坐落于當時的臨沂縣城(故城在今白沙埠鎮諸葛城村)西郊,距縣城僅有數里之程,距其南面的開陽縣城(即今臨沂城,公元80年后該城成為瑯邪國的治所)亦不過13公里。此處位于沂河沖積平原腹地,土地肥沃,交通暢達,且緊傍郡(國)、縣政治文化中心,在農耕社會中是一處非常理想的生息發展之域。

王吉是此支王氏家族賴以興起的一位關鍵人物。他“經明行修”,是西漢昭、宣時期的名臣和經學大家,官至諫大夫。其子王駿和其孫王崇,均官至三公。因其祖孫三代皆為高官,故有累世之美。這一榮耀不僅在一郡內,即使在國內亦不多見。于是,以王吉祖孫為代表的這支王姓家族,便在客觀上成為名聞遐邇的高門望族。因自王吉起,其子孫世居瑯邪國臨沂縣,于是,“瑯邪臨沂王氏”便成為國內著名的代表性郡望和此支王氏家族引以為榮的標志性徽號。自此開始,直至唐代的九百余年間,其后裔無論身居何處,均無不自稱自己是瑯邪臨沂王氏。即使是21世紀的今天,本志的編撰者到南方粵、閩等沿海考察,與一些王姓人士交談時,仍聽到他們自豪地稱自己為“瑯邪世家”。

據家譜記載,王元和其弟王威來瑯邪定居后,王元后官臨淄令,封睢陽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稱王威后任揚州刺史(刺史之官是在漢武帝元封五年設立的,距秦二世時已有百余年,王威任揚州刺史說欠妥)。之后,王威此支后人長期不顯。延至其第九世孫王霸,字孺仲,先輾轉遷徙至太原廣武(在今山西省代縣西南)居住。王霸“少有情節”,系漢代經學大師。后,王霸居于太原晉陽,生二子:長為王殷,次為王咸。王殷在東漢時任中山太守,食邑山西祁縣。因其七世孫王冏官度支尚書,賜“烏丸校衛廣陽侯”之爵號,此支王氏家族便被稱為“烏丸王氏”。王霸的次子王咸,則傳衍太原晉陽王氏一支。但其子孫長期不顯于世。

待傳至王澤,官雁門太守,此支王氏始見于史傳。其后,此支王氏族人遂成為王霸徙太原后由其次子傳衍而成的當地著名郡望,世稱“太原王氏”。正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云:“王氏定著三房:一曰瑯邪王氏(今山東臨沂);二曰太原王氏(今山西太原);三曰京兆王氏(今陜西西安)。”瑯邪王氏與太原王氏這兩支由同胞兄弟分別繁衍而成的王姓代表性支派,自漢代至隋唐,皆子孫顯赫,爵位蟬聯,名人相繼,各領風騷,是中古時期國內屈指可數的兩大名門望族。只是若論及長幼,瑯邪王氏為兄,太原王氏為弟;若論及郡望形成早晚,“瑯邪王氏”這一天下著名郡望始于西漢中葉的昭、宣時期,由王離的五世孫王吉奠基。

而“太原王氏”則是王元之弟王威的九世孫王霸從瑯邪故土遷徙太原廣武后,由其后世子孫經拼搏奮斗,在東漢時所形成的國內又一王姓著名郡望。其郡望的形成(即為世人所公認)時間要比“瑯邪王氏”這一郡望晚六七代。近些年,有人妄稱太原王氏早于瑯邪王氏,甚至還說王氏出自太原,云云。其實,凡是從事歷史研究或姓氏源考的人都知道,王氏得姓多源,僅姬姓王氏亦并非始于王子晉(喬)父子。唐代韓愈為王仲舒作神道碑銘云:春秋時齊大夫王子成父(居今山東省內)敗狄有功(事在周靈王前百數十年),故賜姓為王。

清代大學者顧炎武在其《日知錄》中說,王子喬事不見于經傳。另一位在史學上長于校勘考訂的同代學者錢大昕在《王氏世譜跋》中也說,遍檢傳記,子晉無封太原事。需要指出的是:郡望乃一郡之內的望族。周靈王太子晉和其子宗敬是春秋時期的人物,而郡之設置是秦代的事。今太原地區當時并不屬晉,系赤狄轄區,稱為大鹵。所謂王氏郡望出于春秋時的“太原”(郡)之說,當不攻自破。既然王子晉和其子宗敬未居太原,那麼,這支王氏的得姓之地就不會是太原,而是當時周王室的都城洛陽或谷、洛流域。至于這支姬姓王是因何原因從周都洛陽遷居于頻陽東鄉的(《史記》稱這支王氏遠祖王翦為頻陽人),已無從考證。

八字居高官的標志

 二、瑯邪王氏堂號

堂號,即同一郡望中不同房支的稱號,它是郡望在社會前進中進一步分化與發展的產物。同郡望一樣,堂號也是姓氏族群的徽識。一些望族在不斷繁衍或遷徙之后,便會自然而然地分化為諸多新的房支與系派,相比之下,這些房支與系派之間亦會有貧富貴賤之分,為了加以區別,便在總的郡望之下出現了許多新的名號,這種名號,即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堂號(或稱為房號)。這類堂號,有的以某一特定典故冠名,有的則以其居住地得號。以王祥、王覽一支為例:王祥因奉母攜弟避亂廬江20余年,故出仕較晚,至三國魏黃初年間,其繼母亡后,已近40歲的王祥方應徐州刺史呂虔所召,到徐州擔任別駕(刺史的佐吏)。

在任期間,協助刺史剿除賊盜,勸課農桑,教化風習,一時民安州靖,故深得呂虔賞器。據《晉中興書》卷七《瑯邪王錄》記:“初,魏徐州刺史任城呂虔有佩刀,工相之,以為必三公可服此刀。虔謂別駕王祥曰:‘茍非其人,刀或為害。卿有公輔之量,故以相與。’祥固辭之,虔固強與,乃受之。祥為司空。及祥死之日,以刀授其弟覽,曰:‘吾兒凡,汝后必興,足稱此刀,故以相與。’覽后奕世賢,興于江東。”以上文字所記內容,可見于諸種古籍。果然,以王覽之孫王導為代表的瑯邪王氏,為東晉之興立下殊勛,贏得了“王與馬,共天下”的美譽,成為東晉與南朝時期的僑姓第一望族。且直至唐代,高官蟬聯,名人相繼。鑒于這一緣故,瑯邪臨沂王氏宗族的堂號又有“寶刀堂”之稱。瑯邪王氏中的王覽房支取此堂號的目的,是希冀其“寶刀”能夠代代相傳,人興族盛。又如,王氏族人為紀念王祥“風雨守柰”之舉,其臨沂故里族群中又有“守柰堂”之堂號。

又如:瑯邪王氏南遷江左后,一直居住在建康(今南京市)烏衣巷。后因人丁繁多,遂逐漸分而居之。其中王導的六世孫王志(官金紫光祿大夫),便從王氏聚居地烏衣巷內遷出,住在禁中默里馬蕃巷。以后,其子孫興旺發達,此支瑯邪王氏便被世人稱為“馬蕃”王氏,與“烏衣”王氏并顯于世。上述的“烏衣”與“馬蕃”便分別成為瑯邪王氏在建康城內的房支代號,即堂號。爾后,瑯邪王氏在其繁衍過程中,又相繼有許多新的堂號出現,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兩大堂號:一支是以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系王導第十七世孫、王褒第九世孫)在開辟福建(時稱閩國)時興起的“開閩”王氏;另一支則是因其祖王祜(系王導第二十三世孫)曾在其庭院中植槐三株,以勉其子孫努力上進,日后博取功名、位列公卿而得名的“三槐”王氏。此外,瑯邪王氏在上述大的堂號下又分衍出了一些小的房支堂號,例如,今浙江蘭溪居有三槐王氏之后,此支族人約在兩宋時遷徙于此。

因此地立有雙牌坊,以其為標記,“雙牌”王氏便成為此支三槐王氏族支的堂號。由于瑯邪王氏族群繁多,其堂號不可一一記述。受篇幅所囿,只能列舉數例,加以簡要記述。

“瑯邪王氏”這一著名郡望和前面述及的幾大代表性堂號,是其氏族文化在傳承和發展過程中,不同歷史階段內的鮮明標記,對于研究瑯邪王氏文化的內涵和發展軌跡,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八字居高官的標志

 [瑯邪王氏族群的繁衍與遷徙]

 一、“永嘉之亂”后的舉族遷徙

自西漢中葉王吉率族人遷居瑯邪臨沂成為國內著名望族,到西晉末年舉族南遷,瑯邪王氏一族,在這片瀕臨沂河(當時稱為沂水)的魯東南大平原上繁衍生息了四百余年。后來,由于相繼發生了兩次重大的政治變故,從而導致了瑯邪王氏的舉族南遷:

晉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病逝,其子司馬衷繼承帝位,史稱晉惠帝。晉惠帝是個白癡,其妻賈南風(即賈后)兇悍狡詐,為了獨攬大權,即于翌年三月聯合楚王司馬瑋,發動了宮廷武裝政變,消滅了楊氏后黨。3個月后,她誣汝南王司馬亮和衛瓘有廢帝之謀,令楚王司馬瑋率禁軍誅殺了司馬亮及衛瓘全家。隨后又誣陷司馬瑋偽造誅殺亮、瓘的詔書,將司馬瑋處死,實現了女主專政。為了永把朝政,賈后竟害死惠帝的唯一兒子——太子司馬□。賈南風的陰險殘暴激起了宗室諸王和文武大臣的憤恨,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四月,趙王司馬倫和梁王司馬彤、齊王司馬冏便打著“為太子復仇”的旗號,發兵進攻洛陽,將賈后及其黨羽處死。

翌年,司馬倫廢帝自立。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不服,遂發兵對其進行討伐,將司馬倫殺死后,又擁惠帝復位。其后,由于齊王司馬冏輔政專權而引起眾憤,長沙王司馬和河間王司馬顒又聯合攻冏,冏兵敗被殺后,司馬執掌了朝政。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司馬顒又聯合司馬穎進攻司馬,獲勝后,司馬穎得以獨攬朝政。是年底,東海王司馬越起兵攻司馬,司馬兵敗被殺。司馬越奉惠帝之命攻打司馬穎,失敗后司馬顒乘機攻占了洛陽,獨攬朝政。永興二年(公元305年),司馬越再次起兵敗顒,顒與穎相繼被殺。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司馬越毒死惠帝司馬衷,于翌年立惠帝之弟司馬熾為帝,即晉懷帝。懷帝即位后,改年號為永嘉。至此,長達16年之久的晉王室宗親間的戰爭方告結束。因參與這場權力之爭的8位人物皆系司馬氏宗親諸王,故史稱“八王之亂”。

這場內亂,使晉朝軍民死亡達30余萬人,許多城池遭到洗劫,社會生產力受到極大破壞。內亂不僅大大削弱了西晉統治集團自身的力量,加劇了社會階級矛盾,而且給內遷各族的統治者提供了稱雄割據的機會。

劉淵是匈奴貴族左部帥之子,曾被作為匈奴的“質子”長期住在洛陽,故通曉儒家的經典,常與漢族大族交往,“漢化”的程度很深。三王起兵后,他以發動匈奴人幫助成都王司馬穎作戰為借口,返回匈奴人的聚居地并州,得到其他匈奴貴族的支持,在離石(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起兵,自稱匈奴大單于。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劉淵在平陽(今山西省臨汾西北)稱帝,建立了匈奴漢國。翌年,劉淵派其四子劉聰進攻晉都洛陽,未果。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劉淵病死,劉聰即位。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六月,劉聰派其侄劉曜率兵攻陷洛陽,俘虜了晉懷帝司馬熾,并焚燒皇宮,挖掘晉朝陵墓,前后屠殺晉朝王公與百姓達6萬余人。永嘉七年(公元313年),晉懷帝被害于平陽。同年四月,西晉安定太守賈疋等人擁司馬鄴為帝(即晉愍帝),繼位于長安,改元為建興,暫時結束了近兩年間因懷帝被俘導致皇位空缺(習稱“晉祚中缺”)的局面。由于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發生在晉懷帝永嘉年間(公元311~313年),故史稱“永嘉之亂”。

“永嘉之亂”后,北方戰亂頻繁,民不聊生,民族矛盾已上升為社會的主要矛盾,社會關系出現了新的變化。此時,瑯邪王司馬睿任鎮東將軍,駐建康(今南京市)。相比之下,江南地區較北方安定,且經濟富庶,西晉官民為避亂便紛紛南渡長江,遷至司馬睿治下的江南地區,史稱“永嘉南渡”。此次北方士民大規模南遷的一個主要特征是:百族而動,亂而有序。凡越淮渡江者,皆由大族官紳率領,成員大多為其宗族、賓客、部曲、奴婢,以及一些沒有能力自保的散戶。此次南遷的北方世族眾多,其中有王、謝、周、刁、林、黃、陳、蕭、鄭等世族。在今臨沂市境內,南遷的世族主要有瑯邪王氏、顏氏和蘭陵蕭氏等。從大體上看,原居住于北方東部地區的士民多遷移至南方的東部,而原居往于北方西部地區的人口則多遷移至南方的西部。據不完全統計,由北方遷至南方的總人口達90余萬人,其中大約每8個北方人中便有1人南遷。當時,在南方總人口中,有六分之一系由北而來的僑民。此次由北而南的大遷徙,前后持續了幾十年。在此次南遷中,原世居北方的大家世族和名士幾乎遷徙殆盡,故而時人有“過江名士多如鯽”之謂。

瑯邪王氏之所以舉族南遷,除了與其他北方世族一樣為了避亂之外,尚有政治方面的另一重要原因:太康十年(公元289年),司馬睿在嗣位瑯邪王之后,即與瑯邪王氏的代表人物王導(系王覽的長孫)“素相親善”。永興二年(公元305年),司馬睿被加封為平東將軍,“監徐州諸軍事,鎮下邳”。原任東海王司馬越參軍的王導,便被司馬睿請為安東司馬,“密謀軍策,知無不為”。在“八王之亂”處于尾聲的永嘉年初,王導兄弟根據當時的時局,從保存和發展瑯邪王氏基業考慮,審時度勢,先由王曠(王羲之之父,其母與司馬睿之母系同胞姐妹)首倡,待與王導、王敦磋商形成共識后,再由王導出面,向司馬睿提出了“始鎮建鄴”的興邦大計。朝廷從開辟后方考慮,遂派遣司馬睿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江南諸軍事、假節,鎮建鄴。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司馬睿任鎮東大將軍,兼督揚、江、湘、交、廣五州諸軍事。從鎮守建鄴計策的提出,到司馬睿在江南站穩腳跟,完成開辟安定江南大后方的重任, 無不與王導等瑯邪王氏諸兄弟的大力支持緊密相關。因此,在永嘉之亂出現“晉祚中缺”的危局之后,瑯邪王氏舉族南渡江左,與先前已在江南輔佐司馬睿的王導、王敦等人匯集一處,在江南重振家邦,便屬合乎情理的睿智之舉。

舉族南遷后,瑯邪王氏便在長達270余年的時間內,以江左僑姓第一望族的社會地位,開始了在江南地區的繁衍與發展。其間,又有一些小規模的房支遷徙。僅以王羲之一支為例:晉穆帝永和七年(公元351年),會稽內史王述(系太原王氏后裔)的母親病卒。按當時習俗,父母亡后,其子如系居官者應離職守喪。經推薦,時任護軍將軍的王羲之被任命為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內史。王羲之遂攜妻子郗璇和諸子女赴會稽任上,歷5年,由于諸種原因,王羲之決計“誓墓辭官”辭官后,王羲之即在會稽歸隱田園,并終老于此。在越地,王羲之留下了一脈瑯邪王氏后裔。據《瑯邪王氏宗譜》載:王羲之七子之后,“或居臨川,或居豫章,或居會稽,或居剡溪。居吳興之烏程者,右軍四子肅之后也,守云門而望蕭山者,獻之后也,徙如皋遷睦州,而后有山陰之清江、會稽之蟶浦,以及上虞、新溪、義烏、繡川、山棲、石里諸望,皆出于豫章太守操之之后也。”另據2004年發現的《江寧縣山陰王氏宗譜》載:今居江蘇南京祿口一帶的王氏居民,系王羲之五子王徽之所繁衍的一個房支。據該譜所載的由明代禮部左侍郎陳璉所撰的《山陰王氏宗譜序》記:東晉太元中,王徽之與謝安泛舟于建康城南秦淮,見一處山青水秀之地,二人奇之。此處位于江寧縣(今南京市江寧區)銅山之東、石山之西,距京城建康有三舍之遙(古時一舍為30華里。現因城市外擴,此地距南京城僅30余公里)。不久,謝安與王徽之分別于此建造了兩處相距不遠的別墅。酷愛翠竹的王徽之,“植竹連竹,其山曰竹山”。后,王徽之即在此長住,卒后葬竹山寺。至唐乾符間,其后裔“大獻公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宦跡山陰,子孫蕃衍其地”。閱九傳,至王徽之第二十二世孫、官宋朝奉郎的王文炳(族譜稱其為“五四公”),其去官后“復由山陰遷別墅,而以邑名其村,是為山陰村”。至今,此支王徽之的后人已傳50代,散居于今南京市江寧區祿口鎮一帶。

二、南北朝時期的家族北遷

(一)王肅一支的北遷蕭齊武帝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二月,時任鎮北將軍、雍州刺史的王奐(王導第六世孫),擅自將寧蠻長史劉興祖殺死,并“詐云自經”。南齊武帝蕭頤聞訊大怒,在命御史中丞查明他擅殺劉興祖的情況后,遂下詔將王奐押送進京。王奐拒詔不從,還謗訕朝廷。武帝便派中書舍人呂文顯、直閣將軍曹道剛領500齋仗捉拿王奐,同時命鎮西司馬曹虎從江陵步道會襄陽。王奐之子王彪,“素兇險,奐不能制”,便貿然發動兵千余人進行反抗,被曹虎打敗后逃回城中。孰料司馬黃瑤起和寧蠻長史裴叔業又于城內起兵,將王奐及其子王彪、王爽、王弼和女婿殷睿斬殺。

隨后,王奐長子王融和次子王琛皆被害于京城建康,并遭“棄市”。只有王琛之弟秘書丞王肅得以幸免,于三月間逃離建康,出奔北魏。經過長途跋涉,于是年十一月輾轉來到北魏孝文帝元宏臨時駐蹕的鄴城(在今河北省臨漳南),經辨別確認其身份后,王肅即受到北魏孝文帝的召見。對此次召見及其日后王肅對北魏政權的建樹,《資治通鑒》作了如下記述:“王肅見魏主于鄴,陳伐齊之策。魏主與之言,不覺促席移晷。自是器遇日隆,親舊貴臣莫能間也。魏主或屏左右與肅語,至夜分不罷,自謂君臣相得之晚。尋除輔國將軍、大將軍長史。時魏主方議興禮樂,變華風,凡威儀文物,多肅所定。”除了在政治方面的特殊貢獻外,王肅還發起或參與了數次討伐南齊的重大戰事,并取得了明顯戰果。這些戰果不僅進一步改變了南北雙方力量的對比,而且還在客觀上加速了南朝的政治危機和蕭齊政權的終結,使之成為一個執政僅有24年的短命封建王朝。

作為瑯邪王氏北遷的第一人,王肅對北魏的重要貢獻和身居高官(先后任尚書令,散騎常侍、都督淮南諸軍事、揚州刺史)與貴為皇親(奉詔尚孝文帝之妹陳留長公主)的特殊地位,為其家族瑯邪王氏在北朝的立足與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雖然他年僅38歲便不幸早逝,但在其尚主前后,他在南朝的夫人及長子王紹和兩位女兒、弟弟王秉及兄子王誦、王詡、王衍等人,亦相繼由南入北,他的次子王理也在北魏末年入北,從而使瑯邪王氏在北朝的人口有了迅速增加。此后,其子(侄)女、孫子(女)輩中,又有數人與帝室聯姻,呈現出一門之中四娶于皇室和四為妃嬪的少有現象,與當年南朝時其家族“兄弟子侄皆嬪王尚主,朔望來歸,輜填咽”的境況十分相似。繼王肅之后,其弟王秉、其子王紹和王理、其兄王融之子王誦和王衍、其次兄王琛之子王詡等人,皆仕高官,客觀上使這一支族人已在北朝成為著名的望族,為瑯邪王氏在北朝的政治開拓和文化發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

(二)王褒一支的北遷

南朝梁承圣三年(公元554年)十一月,北朝西魏的軍隊攻陷江陵,俘梁元帝蕭繹,并于十二月將其殺害。時任梁朝南昌縣侯、尚書左仆射、護軍將軍的王褒(系王導第九世孫)被俘降魏,來到長安。此時,執掌西魏實權的宰相宇文泰正圖大業,急需一批輔佐的人才。王褒入北后,由于其特有的望族身份、歷代宰輔世家的出身和本人出眾的才華,因而受到宇文泰的高度器重。為了迅速拉近他與王褒的感情,宇文泰甚至稱自己是王氏門內的外甥,尊王褒等人為“吾之舅氏”,并安慰王褒“當以親戚為情,勿以去鄉介意”。

其實,宇文泰的母親系樂浪王氏之女,該氏血統系高麗族,并不屬于中原固有的姓氏,與瑯邪王氏更無牽聯。宇文泰的如是說,只是為了達到籠絡王褒與自己的私人感情這一目的,所使用的一個政治手段而已。正是由于上述原因,使王褒在入北之初便被委以西魏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等職。公元556年,宇文泰病逝,翌年,其子宇文覺廢魏帝,改國號為周(史稱北周),王褒又被賜以石泉縣子的爵位,并歷任開府儀同三司、內史中大夫、太子少保、小司空、宜州刺史等顯爵要職。王褒入北后,以其超群的文學、書法成就和“雅識治體”的器局,“頗參朝儀,凡大詔冊,皆令褒具草”,從而贏得了北周數位帝王的器重,以至“乘輿行幸,褒常侍從”。

在南北朝后期,南朝陳和北朝周兩個政權的對立矛盾有所緩和,經商定,原被俘入北的一批南朝官吏可以返回其故園,但由于王褒才能超群,北周王朝便沒有答應南朝陳的請求,使王褒失去了返回南朝的機會。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王褒病逝于宜州(治今陜西省耀縣)刺史任上。其長子王?嗣爵,后官至安都、竟陵太守。其后,歷史進入隋唐時期。而隋唐既是直接承襲北周而來的王朝,又是南北統一后的漢族政權,所以王褒的后代仍然能夠在王褒所奠定的良好基礎上得以繼續發展,成為瑯邪王氏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大房支。在唐代,瑯邪王氏的后人中共有4人官居宰相之位,其中王褒的后人即占了3位。這一房支,在一定程度上傳承了瑯邪王氏自魏晉以來的傳統家風和家族地位,成為當時國內的著名望族,繼續并弘揚光大了瑯邪王氏的輝煌。由于這支族人自王褒開始即遷徙關中,定居于雍州咸陽一帶,故而他們的后裔亦稱自己是雍州咸陽人氏。其后的“開閩王氏”和“三槐王氏”均是這一門房的代表性后裔。

又據《瑯邪臨沂王氏宗譜》載:王褒長子為王□,次子為王晏。王晏后徙居邳州,至十一世孫王慶選時,復返回其遠祖聚居地南仁里(即今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孝友村),與各時期回遷的瑯邪王氏后人一起在此繁衍子孫,使其后裔遍布臨沂各縣區,總人口達60余萬人。

 三、唐代的家族遷徙

唐武周(則天)時的宰相王邽、王審知。兄弟三人“皆有才氣,號‘王氏三龍’”。時值唐末,內廷宦官跋扈,外朝藩鎮割據,兵燹匪患頻仍,社會動蕩不已。倒懸于水火之中的民眾紛紛揭竿而起。山東王仙芝、黃巢起義軍在攻打曹、濮二州之后,遂轉戰淮、贛、浙、廣,繼而回師湘、豫。破洛陽,叩潼關,陷長安,出現了史稱“僖宗入蜀,盜興江淮”的局面。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壽州(治所在今安徽壽縣)有一屠戶王緒,認為趁亂稱雄的時機已到,便邀其妹夫劉行全一起,聚起500余眾,乘機攻占了壽州,響應者一時竟達萬余人。一個月后,王緒又攻陷光州(治所在今河南省光山),繼而陷固始縣城,自稱為將軍。王緒駐固始后,繼續招兵買馬,“緒聞潮兄弟材勇,召置軍中,以潮為軍校”。原為固始縣佐吏的王潮和二弟王審邽、三弟王審知便入王緒軍中,成為中堅。蔡州節度使秦宗權為了擴張勢力,在行將會兵討黃巢義軍前,將王緒部收編,并奏請朝廷任命王緒為光州刺史,令其負責籌措糧餉。王緒因籌措不力,未能按期完成任務,秦宗權在盛怒之下便發兵光州攻打王緒。王緒慮其兵少勢單, 遂命劉行全為前鋒、 王潮為副前鋒,率5000人馬棄城南奔。這支隊伍出南康后,“略潯陽、贛水,取汀州,陷漳浦,皆不能有也”。首領王緒心胸狹隘、狐疑猜忌,一路之上多次妄殺有勇略才謀的部下。為了自保,王潮兄弟與先鋒謀,將王緒縛執。事后,王潮被推為主將,王審知為副將。

前面述及,中和初,唐僖宗李儇因避亂逃入巴蜀。王潮兄弟原本為秦宗權所迫而渡江南下的,現已掌握軍權,故決定率部出交、廣,入巴蜀勤王。當部隊行至沙縣時,“有泉州人張延魯以刺史廖彥若貪暴,帥耆老奉牛酒請留”。素抱為民除害之心的王氏三兄弟,遂于光啟二年(公元886年)率兵攻占了泉州,福建觀察史陳巖聞知后,便上表薦王潮為泉州刺史。駐泉州時,王氏三兄弟帶領軍民迅速恢復了當地經濟,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

大順二年(公元891年)十二月,陳巖身患重病,從日后穩定福建大局考慮,便函召王潮來福州,預授王潮以軍政大權。經商定,由王審邽留守泉州,王潮與三弟王審知同赴福州見陳巖。不料在王潮兄弟赴福州的途中,陳巖便于景福元年(公元892年)二月病逝。陳巖病逝后,其內弟、護軍都將范暉自稱留后,拒絕王氏兄弟進入福州城。王潮遂命其從弟王彥復為都統,三弟王審知為都監,督兵攻城,經苦戰年余,方攻下福州。王潮兄弟發動的此次克福州之役,深得民眾支持,苦戰期間,“民自請輸米餉軍,平湖洞及濱海諸蠻,皆以兵船助潮。”進駐福州后,王潮厚葬了陳巖,并將女兒許配給陳巖之子。自此,王潮聲威遠播,汀、建二州刺史自愿請歸王潮節制,山嶺海島亦有20余股武裝聞風來降。這樣,王氏兄弟便很快領據了福建五州之域,稱雄于一方。是年十月,唐昭宗李曄封王潮為福建觀察史,封王審知為副史。乾寧初年,王潮又擊潰了圍困汀州的黃連洞蠻兩萬余眾,使福建全境得到統一。乾寧三年(公元896年)九月,王潮升為威武軍節度使。不久,王潮染病日重,便授三弟王審知執軍政大權。審知便謙讓二兄審邽,審邽堅辭不授,審知就此權充留后。公元898年,王潮病逝,王審知升任節度使,后加平章事,封瑯邪郡王。在王潮病逝的同年,其二弟王審邽在已任泉州刺史、左散騎常侍的基礎上,又被朝廷加授工部尚書銜。唐亡,后梁立,王審知于開平三年(公元909年)被后梁加拜為中書令、福州大都督長史,晉封為閩王。

王氏三兄弟開拓閩境,勸耕農桑,興辦學堂,海外通商,使當時的八閩大地社會安定,經濟繁榮,與中原地區干戈四起、民不聊生的亂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其開閩業績詳見本志“文化成就”章)。因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為開發閩地創建了不朽的殊功,故被福建人民尊為“開閩三王”,其家族被譽為“開閩王氏”,成為唐末及五代十國時期瑯邪王氏中的一支重要的代表性族群。當時,隨三王入閩者,還有不少原居于光州固始的王氏族人,這些人亦是王方慶之子王曄的后裔,與王潮兄弟有著很近的血緣關系。其中如三王族兄王彥英、王潮從弟王彥復、王審知從弟王想及族人王廷簡等,在追隨三王開發福建時均建有功績。

其實,在王潮兄弟開發福建之前,已先后有一些王姓人士來到福建。見于文獻的王氏入閩第一人,乃三國東吳永安年間(公元258~264年)的建安郡太守王蕃,在其任內于建安縣東溪之南覆船山下建造建安郡治。《八閩通志》稱其“仕吳為建安太守。郡屬初創,筑城立署,庶務紀綱多蕃勞計”。晉時的王彬,應是瑯邪臨沂王氏入閩為政的第一人。《閩書》援引宋鄭俠《吳與太儒人王氏墓志》,稱吳與太儒人王氏先祖“王本瑯邪,自東晉肅侯彬,始遷于閩。其后子孫,世居龍溪。龍溪分置,是為漳浦人。唐末有檢校司空彥昌者,當寇亂之時,獨能捍圉強梁,為鄉邦依”。民國《福建通志·名宦志》卷一《王彬本傳》云:“王彬,字世儒,丞相導從弟,預討華軼,以功得侯。愍帝召為尚書郎,道險不就。遷建安守。為人樸素方直,乏風味之好,雖居顯位,布衣蔬食。仕終尚書右仆射,卒謚曰‘肅’。”《閩書》福州“怡山”條稱,王潮三兄弟的先祖王增、王霸于南北朝時入閩:“霸,梁時人。父增,自齊朝渡江入閩,宅于西禪。增,善黃老術。霸幼好之。每登怡山,經宿乃返。年三十,游武夷,十六年還舊居……。”上述王氏族人,雖然其入閩的時間早于王潮三兄弟,但無論從所居的職位還是從對閩地開發所起的作用來看,均不能與三王相比。因此,“開閩王氏”只能是王潮、王審邽、王審知三兄弟創立的這支瑯邪王氏族人的專用堂號。由于仕官和卒葬地的原因,王潮的后人主要居住于惠安一帶,王審邽的后人主要居住于泉州一帶,而王審知的后人則主要居住于福州。

王審知病逝后,其子孫隨即背棄了王審知生前確立的“韜光養晦”的立國策略,相繼棄王稱帝,為爭帝位而同室操戈,且驕奢淫逸,致使國力迅弱。后晉開運三年丙午,南唐李璟趁機發兵破建州,由王氏創建的閩國宣告亡國。自唐光啟二年(公元886年)丙午歲王潮官拜泉州刺史,瑯邪王氏開始對福建的統治,到后晉開運三年(公元946年)丙午歲止,瑯邪王氏的這支族人開閩治閩長達60年。因為始、止的兩個年份均為丙午馬年,故而福建民間便流傳著瑯邪王氏“騎馬來,騎馬去”的讖語。閩亡后,王審知的大部分子孫除前期在內亂中被殺外,剩下的王氏子孫在亡國和族遭大難的嚴峻環境下,為保全性命,而紛紛更姓改名。

其中,有一支族人改姓游氏,亦有改姓為沈氏和葉氏者,故東南閩、臺一帶至今流行“王、游、沈、葉是一家”之說。現在,臺灣嘉義縣的王氏宗親會還與其同源的游、尤、沈、葉等族人結成聯會,加強聯誼交流。王氏降南唐后,南唐政權遷王延政一支于金陵。王審知之子、天德帝王延政被遷金陵后,相繼被降封為鄱陽王和光山王,這支族人因而幸免于難。王延政有三子,即王繼勛、王繼元、王繼重。三人之后,以繼勛和繼重兩支最為興旺。繼勛三個兒子:王能、王勤、王儉,各分派居住。其中王能長子王守信之后分居寧海車溪,次子王守一之后居浙江嘉湖;王勤之后居浙江黃巖、寧海;王儉的后裔則留居于金陵。其子孫中不少人顯達于世,至今已傳三十余代。

繼重四個兒子:王紹、王綱、王紀、王鐸。譜載,王繼重先隨父至金陵,官南唐上柱國駙馬。歸閩祀祖,后歸建州,其子孫后遷居藤山,即下渡尾。王繼重長子王紹官御史,紹生二子:王勝、王彬(官刑部員外郎)。王勝生二子:王宜、王嗣康。王宜,字克時,贅福州吉庇鄭清丞相之女。宜生四子:王文、王高、王亨、王交。王交為徽猷閣大學士,生三子:王煌、王望、王節(官禮部左侍郎,徽猷閣大學士,欽賜緋衣魚袋)。其中王望生二子:王坦(遷福州連江)、王維。王維生四子:王虞、王膚、王質、王。王虞生四子:王喜、王嘉、王胄、王。其中王嘉生王善,王善官大理寺評事,后升宣義郎。于南宋景定三年(公元1262年)遷居藤山。時山荒地急,他擇地開井,以利一方。后人至今相傳呼為王厝井,譜稱其為藤山王氏始遷祖。王善生二子:慶、度。

  四、宋代的家族遷徙

瑯邪王氏在宋代的家族遷徙,是該世族歷史上又一次由北而南的遷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應數該家族中的一個重要支派——三槐堂王氏。唐代,瑯邪王氏后裔王練(東晉名相王導第十四世孫,王方則之孫,王景第五子)官莘縣尉,攜家遷居莘縣。這是瑯邪王氏居莘之始。后,唐宰相王摶的第三子名王言(王導第二十一世孫),五代時任后唐滑州黎陽(今河南省浚縣)令,去官后攜家由渭南遷居莘縣。王言生子為王徹,官左拾遺。王徹生子為王祜,官兵部侍郎。王祜一生仕途坎坷,便寄希望于后代,遂取《周禮》中“面三槐,三公位焉”之意,于庭中植槐三株,希冀其后人有大志大智而位登三公者。其后人果不負重望,王祜次子王旦在宋真宗時拜相,后世子孫多顯于世。王旦之孫王鞏,乃工部尚書王素之子,與蘇軾情誼甚篤,他在任太常博士、宗正丞時,蘇軾曾至其位于汴京東郊的家中造訪,目睹過王祜植于庭中的三株槐樹。待蘇軾到湖州任上時,王鞏亦趕來相會,并請蘇軾為自家庭堂題銘,蘇軾遂撰寫了名篇《三槐堂銘》。

堂以文傳,此后,王祜后裔便稱為三槐王氏。三槐王氏源于瑯邪王氏,這是公認的史實。據浙江紹興《中南王氏宗譜》載:紹興十四年(1144年),宋高宗趙構曾與眾臣論家譜,時官光祿大夫的王旦曾孫王奇以宗譜進覽,宋高宗看后即書題了“臨沂肇宗,三槐繼統”八字于該譜。又,王國棟于乾隆四十四年纂的《王氏宗譜·瑯邪王氏宗譜》譜例稱:“吾王氏自瑯邪流派至于渭南,自……黎陽今由渭南而入于大名之莘亭,為三槐第一世。”再如,王庸敬纂于光緒年間的《王氏通譜·三槐王氏通譜》載:“三槐派自唐滑州黎陽令言始。其所自出,具載瑯邪派中。”三槐王氏族群龐大,大致可分為兩部分:一為出仕為官者,攜眷屬在外,待靖康之變后,多隨宋室南遷。《三槐王氏宗譜·凡例》云:“南渡以來,一十八支,或吳或越,支分派別,不能備述。惟吳之無錫、三沙、松江、洞庭等支,與越之余姚、上虞、山陰、會稽、蕭山、諸暨,以及四明、慈溪、湖州、孝豐等派,各敘其略焉。”一是居家務農者,如今在山東莘縣的聚居地是套廟王村(已改稱集賢堡)和王化村。在棗莊市滕州市的聚居地是鮑溝鎮大李樓村(原稱王坑村)。在臨沂市蘭山區的聚居地是白沙埠鎮孝友村。在菏澤市曹縣等地,亦有三槐王氏的聚居地。北宋末年南遷的三槐王氏在江南各地安家后,有不少房支與早在西晉永嘉之亂時舉族南遷的原瑯邪臨沂王氏的后人居住在一起,由于同本同源,故爾十分親善。隨著時光的流逝,這些王姓居民已融為一體。以至在清代民間修撰族譜時,出現了一些堂號混用的現象。

清代,瑯邪王氏居于閩、粵、桂一帶的族人,又有不少遷往臺灣和東南亞地區發展者,其中以開閩王氏和三槐王氏這兩大堂號的后裔為多。他們或從政,或經商,其業績多顯于當地。有的支派還成為居住地的顯達世族。以泰國河內王氏為例:

泰國河內王氏來自廣東揭陽。清朝初年,瑯邪王氏后裔王弘毅從廣東揭陽赴泰國經商,后定居于泰國揭西縣河內鄉,在此繁衍了一支后人,人稱“河內王氏”。河內王氏迄今已在泰國繁衍9代,總人口已達1.2萬余人,成為瑯邪王氏在海外的一支代表性族群。

以上所記述的關于瑯邪王氏的繁衍與遷徙,是屬于見載于正史的幾次大的族群遷徙,在瑯邪王氏的族群遷徙中頗具代表性,而且每次遷徙均給瑯邪王氏這一望族在其文化傳承方面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除上述幾次大的載于史冊的遷徙外,瑯邪王氏在其漫長的發展歲月里,還有很多次規模不等的或近或遠的族群遷徙。對于這些遷徙的記述,或見于方志,或見于譜牒,或記述較詳,或浮光掠影,如全面記述這類遷徙活動,既無可能,亦無必要。故此處不再列專條予以記述,在“瑯邪王氏主要族聚地選介”類條中,將結合各主要族聚地的介紹,將族群遷徙作為其中的一項內容,一并向讀者述介。

 [世系演變]

瑯邪王氏在西漢以前的世系演變情況,見于史書者,僅是《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中的一段記述:太子晉生宗敬,為東周司徒。時人號曰“王家”,因以為氏。“八世孫錯,為魏將軍。生賁,為中大夫。賁生渝,為上將軍。渝生息,為司寇。息生恢,封伊陽君。生元,元生頤,皆以中大夫召,不就。生翦,秦大將軍。生賁,字典,武陵侯。生離,字明,武城侯。二子:元、威。元避秦亂,遷于瑯邪,后徙臨沂。四世孫吉,字子陽,漢諫大夫。”從《世系表》看,自宗敬至王錯,其間缺了六代。

自王元至王吉,其間亦缺了兩代。在參閱諸多王氏族譜的基礎上,現對自王宗敬至王元的世系演變傳承情況作一概要勾勒:王宗敬之子為王森,官周上卿,封平安公(亦說宗敬之子系王鳳、王仕蠲等,王森乃宗敬之侄者)。王森之子為王斌、王質,其中王斌任中軍大夫。王斌之子為王升,以文學著名,未仕。

王升之子為王昱,官司徒,后去官為道。其同輩中有王始、王詡等人(系王鳳之孫、王石之子)。其中王詡為著名戰略家、縱橫家,長于養性和縱橫捭闔之術,號“鬼谷子”。曾隱居云蒙山中(為蒙山三大主峰之一,位于今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境內;亦說在今河南省汝陽之云夢山),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皆出其門下。王昱之子為王碩,勇猛過人,仕魏。王碩之子為王錯、王鉉,其中王錯為上軍大夫。王錯之子為王憤(亦作賁)。王憤之子為王諭(亦作渝),仕秦,為上將軍。王諭之子為王息、王景,其中王息官司寇,封忠烈侯。王息之子為王恢、王憤。王恢之子為王永,官中軍大夫。王永之子為王瓦(亦作王元),官中軍大夫。王瓦之子為王頤,未仕。王頤之子為王翦,為秦大將軍,封平城侯。王翦之子為王賁,官大將軍,封武陵侯。王賁之子為王離、王武,其中王離官秦大將軍,封武城侯(此封邑位于今山東臨沂市平邑縣魏莊鄉一帶)。

王離之子為王元、王威,王元兄弟由頻陽徙居瑯邪皋虞后,遂成為瑯邪王氏的始祖。王元之子為王諄、王誠,事跡無考。王諄之子為王淵。王淵之子為王偉、王吉,其中王吉為著名經學大師,官諫大夫。自王吉起,這支族人便由瑯邪郡皋虞遷至同郡的臨沂縣都鄉南仁里居住,其子王駿、其孫王崇,皆位列三公,成為國內少有的祖孫數代累世為顯赫高官的望族之一。

漢代是世族制開始萌生的時代。綜上所述,王吉祖孫仕途顯赫之際,恰恰正處于世族制的初始階段,這一時代背景促成了以王吉為代表的瑯邪臨沂王氏,由經學世家而為士大夫世家,因此,將王吉視為瑯邪王氏這一著名郡望的奠基人,是符合歷史真實情況的。鑒于此,記述瑯邪臨沂王氏的世系演變情況,理應從王吉開始。為使讀者便于從錯綜紛繁的人物關系中理清事物發展的脈絡,同時從中獲得必要的知識與信息,從“資料性著述”這一地方志的基本屬性考慮,我們決定在充分借鑒各類譜諜和當代一些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采用世系演變圖志的表現形式,將人物的世系傳承和必要的文字說明融為一體,以便盡可能地全面展示瑯邪王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世系演變概貌。

瑯邪王氏世系演變圖志(一)

【說明】自王崇至王誼、王睿、王典、王融四兄弟,其間的瑯邪王氏世系演變情況,因有疏漏,歷來爭議頗多,莫衷一是。今根據正史和《瑯邪王氏宗譜》、《瑯邪臨沂王氏宗譜》和《世說新語》所附《王氏譜》的有關記載,并參考其他著述,在作分析、考辨后,特畫列此世系演變圖,以供參閱。

【說明】王雄之后,其子、侄和孫輩皆仕高官,且有二人位列三公。但在西晉末年,其孫輩因清談誤國,口碑不佳。王衍被石勒殺死,王澄被王敦所誅。此后,此房支便于史不顯,日漸式微。

【說明】王祥、王覽兄弟二人為光大瑯邪王氏門風的代表人物。但王祥的后世子孫多于史不顯,趨于衰微。而其弟王覽之后,則“奕世多賢才”,子孫后裔皆世居高官顯爵,在東晉至隋唐五代的漫長歷史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王覽6子中,長子裁有4子,其中王穎和王敞早卒,另一子出家,故只有王導;王覽次子王基一支,因王敦反叛東晉王朝遭討代病恨而死,王含被殺,另一子亦出家,已無后嗣;王覽五子王彥無后;王覽六子王琛,其長子王為王敦所殺,次子王侃后裔失記。因此,反映瑯邪王氏在以后的世系演變情況時,則只記王導、王舒、王曠、王廙和王彬這五大房支。

【說明】王導一支系瑯邪主流支派,后裔眾多,其中一些房支,在中國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故而設若干續圖細列于后。

【說明】王彬一支與王導一支一樣,是瑯邪王氏家族中延續時間最長的一大房支。其次子王彪之,系瑯邪王氏遷江左后的杰出人才,后官至一品,從公位。其后代與王導之子王洽一支一樣,國史記載其活動與業績直至唐代。

【說明】根據《宋書·王景文傳》,王超作王僧朗。蕭齊武帝永明十一年(公元493年),雍州刺史王奐因擅殺寧蠻長史,后又抗命,致使他和5個兒子一同被殺。其子王肅幸免于難,遂由江南亡命于北朝,成為北魏重臣。其后,肅弟王秉、肅夫人及兒、女、侄等相繼來北,使之成為瑯邪王氏家族中,自西晉末舉族南遷后,又由南入北的一個房支,為瑯邪王氏在北朝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說明】王導的九世孫王褒,于公元554年在江陵被俘,后降西魏來到北朝,受到西魏政權的器重,被委為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北周代魏后,他又任太子少保、小司空、宜州刺史等要職。其后代多居咸陽,成為弘揚瑯邪王氏文化的重要房支。此后各圖所展示的瑯邪王氏世系,皆為王褒一支。

【說明】固始王氏,是武則天宰相王(方慶)第五子王曄官固始時所繁衍的一支瑯邪王氏族人。傳五世,至王潮、王審邽、王審知兄弟時,已成務農之家。唐末,三兄弟先投義軍,待掌握義軍領導權后,遂輾轉至福建,為開發福建立下不朽功勛,被先后封王。特別是王審知,繼承兄之未竟事業,成為五代十國時期閩國的開創者。王審知及其后代治閩60余年,改寫了瑯邪王氏雖歷代多出宰輔,但終為人臣的歷史,成為十國之一的最高統治者,為瑯邪王氏這一家族的發展史書寫了最為輝煌的一頁。“瑯邪人祖,開閩世家,忠懿富沙”成為這一堂號的鮮明標識。對三王的后人,史書與其族譜記載略有不同:其中《十國春秋》記延美和延武為審邽之子,延宗乃審知之子。《武肅王神道碑銘》記王審邽有四子一女:延彬、延楨、延美、延武;女是清海軍節度使劉隱。因年代久遠,且史料、文獻匱乏,今已難以一一佐證, 故此處從翁承贊 (時任王審知的右諫大夫) 撰《唐故威武將軍節度使守中書令閩王墓志(1981年出土)》和《開閩忠懿王氏族譜》所記人名。又,據《十國春秋》和《九國志》載,王審知有夫人多位,共生28子,而見于史冊者,僅上述諸子矣。又,王審知有女7人,長女和第三女皆封為瑯邪郡君。圖表中僅列其第三女,其余略。

【說明】王審知病逝之后,其子孫因爭權奪利而內訌不止,自相殘殺,終致國亡家敗。南唐保太三年(公元945年)秋,閩國亡,天德帝王延政降唐。冬十月,盡遷王氏之族于金陵。王延政先被降封為鄱陽王,后又徙光山王。其后世子孫臥薪嘗膽,重振家聲,在各地繁衍發展,其中亦多有顯達之士,至今已傳三十余代。現分布于閩、臺、江、浙、粵諸省及泰、新、馬、菲、印尼等東南亞地區的瑯邪開閩王氏族人,以王延政所傳一支居多。

【說明】三槐王氏始祖系唐滑州黎陽令王言。王言乃瑯邪王氏后裔,系東晉名相王導第二十一世孫,小司空王褒第十三世孫,武則天宰相王方慶十世孫。王言孫王祜曾于庭內植槐三株,盼其后人有位至三公者。后,其子王旦為宋之名相,子孫多顯于世。“三槐堂”遂成為此支瑯邪王氏的代表性堂號。“靖康之變”后,此支王氏族人多隨宋室南遷。至近代,三槐王氏族人中又有不少人由南方諸省遠徙南洋,在東南亞地區繁衍,與開閩王氏一樣,成為今居于海外的瑯邪王氏兩大代表性后裔。此世系圖以正史為據,同時參考諸多三槐王氏宗譜繪制而成。如王徹次子王祉、王祜四子王勉和王素九子等,均系依族譜所載而證,以期為讀者提供更多的資料信息。

【說明】王徹、王祜、王旦祖孫三代皆在宋都汴京為官,卒后葬于開封。因開封歷史上多遭黃河水患,為防祖塋被水淹浸,三槐王氏后人遂將祖塋遷回故土莘亭縣(今為莘縣)王家堡(后改稱群賢堡,俗稱套廟王村)。靖康之后,居于群賢堡的三槐王氏因避亂而遷江南(俗稱有十八支南遷),剩下一支自王賓起于金末元初遷居莘縣城西王化村。群賢堡村一時荒廢。逾七世,王定長子王世禎遵父訓,由王化村遷至三槐王氏祖塋安葬地群賢堡村繼承祖業,照看祖墳,繁衍后代。故爾當地有代傳老話云:“三槐王氏遍天下,忘不了群賢堡和王化。”此圖所列即此支三槐王氏發祥地后人的傳承情況。此圖所列的王貢服,乃三槐王氏第十七世孫,官給事中,是留居祖源地的三槐王氏后人中官職最高的一位。

八字居高官的標志

八字居高官的標志

感謝各位家人的閱讀,我是王氏文化傳播者王鵬,有好的的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交流,這段時間早晚溫差大,請各位家人保重好身體。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4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