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佛教知識,發菩提心的功德(上)

解夢佬

所謂發菩提心,其實和觀世音菩薩發宏愿差不多,因為菩提心的本體就是為了讓一切眾生得到如來正等覺果位的希求心,因此敢于發菩提心的修行之人,他一定到達了一個不得了的境界,因為沒有一定的覺悟決心,那是絕對不敢隨便發菩提心的,所以這種行為是非常有功德的事,那麼發菩提心都能獲得什麼功德呢?下面就簡單的來一起看看吧。

得入大乘門

一個學佛的人,不是因為你修行了大乘佛法就算你入門的,那只能說是基礎,而是否進入大乘,就要看你的內心夠不夠純凈了,比如你如今發了菩提心,那麼說明你這人智慧夠了,對佛法也理解夠透徹了,那麼說明你有機會入大乘門了。

得佛子名

一旦你發了菩提心,那麼在佛教內,每個人都會將你稱為“佛子”。發菩提心者,菩薩們將視其如手足同胞,十方諸佛也將像轉輪王得到太子一般歡喜,此人當成佛。何時與此心脫離,何時即退出大乘之列。

超聲緣德

相續中發起菩提心者,即便不能學菩薩行廣行六度,但因其相續中有菩提心的緣故,仍不失“佛子”之名,既超聲聞、緣覺眾。在又經說:“聲聞住加行暖位,如菖蒲之多,頂位如綠草之多,忍位如甘蔗之多,世第一如綠竹之多,見道如禾稼之多,修道如菜子之多,而不及大乘一剎那菩提心者功德大。”如舍利弗常住空性定中,然尚不及已發菩提心者•剎那間緣于空性,廣積資懺罪,亦超勝彼。故菩提心較空慧尤重。

推薦閱讀:無常是什麼 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的好處(上) 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的好處(下)

發菩提心有什麼功德

1、發菩提心,這個功德,就是你將來會出離生死輪回。

2、發菩提心,是因為明白五濁惡世之苦,而自愿生出離心。

3、所以,發菩提心,本來是有功德的,如果你貪著這個功德,這個功德就消失了。

供參考,阿彌陀佛!

*************************************************************

凈界法師:發菩提心有什麼功德呢?

好,我們看最后丙四,我們把發菩提心,就是說我們設定了一個目標,我們所有的修行有一個明確的引導,有什麼功德呢?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功德。舉要言之,應知悉與一切佛法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則已出生無量功德,普能攝取一切智道。

發心功德不可量,充滿一切眾生界。眾智共說無能盡,何況所余諸妙行。
我們做一個說明。那麼《華嚴經》它先說了這個發菩提心,它先贊嘆菩提心它有什麼好處呢?它可以成就無量的功德,那麼什麼叫無量功德呢?

簡單地講就是成就一切諸佛的功德,那麼為什麼我們今天在修行的時候,我們在調伏煩惱的時候,我們為了要度化眾生而調伏煩惱,為了要成就佛道而調伏煩惱,把這兩個目標放進去,那就有這麼大的功德呢?因為菩提心能夠出生一切諸佛的妙行,整個菩薩道都是因為你發菩提心以后你才帶動你的菩薩道的,這個從這個地方開始,所以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就是說三世如來過去生,他一開始也是跟我們一樣,也是顛顛倒倒的,但他們為什麼成佛呢?他就是愿意跨出第一步。他在調伏煩惱的時候他把眾生放進去,把佛道放進去來引導他。那麼阿羅漢這點就做得比較差了,阿羅漢是為了調伏煩惱而調伏煩惱,結果沒有眾生跟佛道的引導,結果成就偏空涅槃。那麼佛陀不然,佛陀調伏煩惱的時候他同時用眾生跟佛道來引導自己,所以他成就萬德莊嚴。

所以我們要發菩提心,我們已經在醞釀無量功德的因種,雖然功德沒有出現,但這顆種子已經種下去了,能夠攝受一切的菩提的智慧、功德都在里面。所以我們看這個總結,發心功德不可量,發了菩提心,雖然我們什麼事也沒做,但是這件事情也不可思議,怎麼不可思議呢?就是一切的眾生,無量無邊的眾生用他的智慧共說,你說一句我說一句,你說一句我說一句,也不能夠贊嘆完菩提心的功德,那麼光是發心就這麼多功德,何況依止菩提心所創造出來的佛號,所帶動的布施、持戒,種種的妙行呢?那更不可思議了。那麼也就是說,佛法就是你的因地。

凈土宗有兩個重點,第一個你要能夠慎始,第二個善終。

凈土宗是很重視臨終的,這臨終就像期末考一樣,你沒考過就完了。但是臨終怎麼來呢?就跟你的剛開始有關系,你這個種子要播的正確。這個經典上說因地心,果地覺,你果地臨終的時候叫作采收水果,你看我們大家每一個人,你念一句佛號,我念一句佛號,你念一句佛號,我念一句佛號,這叫栽培因地,但是臨終的時候水果長出來不一樣,就是你的發心不一樣,你怎麼引導這句佛號,所以最圓滿的方式就是以佛心為己心,以佛智為己智。就是說佛陀內心是怎麼想的,我們沒辦法學習佛陀所有的行為,但是我們先學習他的思考模式,這很重要。這祖師說的跟十方諸佛同一個鼻孔出氣,這個古人說話很有道理的。他說為什麼同一個鼻孔因為你是他的兒子,你看這個胎兒在母親肚子里他是怎麼呼吸的,諸位知道嗎?他跟母親一起呼吸的。

那麼就是說你今天發菩提心,你就是受生在佛家,你等于就是佛陀的兒子,這很重要,這個種姓。印光大師說發菩提心叫作什麼呢?叫作王子墜地,功超群臣,你是王種。你不發菩提心,你修得再好,你是個大臣,難不成你敢篡位不成。所以我們跟佛陀感應道交是來自于順從本愿,不是靠佛號感應道交的,佛號是個工具而已,是靠你臨終的心,你是用這念心去推動佛號,佛號只是個橋梁,是心心相印,感應道交,叫順從本愿。雖然我做不到佛陀所有的功德,但是我的心是隨順的。

講一個現在很容易了解的說我走上了菩提道道路上,我這個走上了成佛之道,雖然我走得很慢,我三不五時還要去休息站休息一下,但是你不能否定我走上了一個正確的道路,每天在進步,而這個關鍵是這個目標是成佛,學佛最怕就是你還沒上路,還在市區打轉,就糟糕了,你還沒有掌握佛教的心地法門核心思想,你還活在妄想當中,這個就很糟糕了,真的,你跟佛法是結緣那,你今生很難有成就。

所以當我們知道調伏煩惱的時候同時一定要有一個目標出來,那麼這樣子你所修的一切就是成佛的資糧,這個就是為什麼贊嘆十方諸佛都是因為菩提心而出生的,沒有例外。那麼就是說這條路是佛陀過去走過的路,這一條高速公路是成佛的道路,我們別無選擇,我們必須這樣走。

我們這個凈土教觀學苑網路班有七百五十個網路的學員,我們成立一個討論群,最近我的工作團隊跟我反映很多凈土宗的人都問一個同樣的問題就是為什麼凈土宗要發菩提心呢?你問這個問題等于是在問說你凈土宗到底想不想成佛?就問這個問題唄。

你認為凈土宗想成佛嗎?你想成佛你一定要發菩提心,難道你還有其它路可以走嗎?你還有其它的捷徑可以走嗎?經典上說嘛,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嘛,就是說只有一條路嘛,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過去的佛這樣子走,現在的這樣走,未來也這樣走。你不發菩提心,那你就沒辦法成佛了,那你去凈土去干什麼呢?

這個地方就有問題了,你不發菩提心就只有兩種可能,第一個你是出離心,第二個你發世俗心,沒有第三種可能了。你不發菩提心你就是阿羅漢,要不然就是人天了,五乘里面只有三種可能,不是出離心就是增上身嘛。你發世俗的心你不可能往生,因為你不會想離開娑婆世界;你不發菩提心你就是發二乘的心,自了漢嘛,跟大乘彌陀本愿不相應。佛陀是攝受大乘根人,所以諸位要知道,我們可以沒有任何的行動,但是菩提心這種思考模式不能沒有,因為這是唯一的一條路,成佛之道只有這條路,沒有第二條路了,沒有一個人說不發菩提心可以成佛。所以這個地方是觀念要清楚的,我們是把成佛分成兩階段,先到凈土然后再成佛,行動是兩塊,但是在因地的時候發愿就一次就完成了,所以求生凈土跟菩提心是一條路的,沒有沖突的。
佛法修學概要——67

佛教念佛回向:愿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報身:是指這一世,你活在當下的這個身體,因為人是生生世世地轉世轉生的。

此功德是你以虔誠心、清靜心、恭敬心去供養佛、法、僧和誦戒、誦經,聽經、聞法,布施修行、拜佛、念佛,打坐、思維佛法,以及為他人講說佛法的事都是功德。這些功德都一點一點回向給你自己作為往生凈土的資糧。其實在你還沒有證得禪定和念佛三昧之前,這時候你的所有功德應當回向給你自己,讓你自己先得到解脫,你可以回向給自己得念佛三昧。因為你沒有智慧禪定的功夫,你達不到應有的清靜心,所做的事也就不能算功德。必須有了禪定、有了念佛三昧之后才會有真實的功德。

而回向功德如同用自己的火把去點燃其他人的火把,讓菩提心星火燎原虛空法界,"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就是拿自己修的功德去分送給一切眾生,愿他們跟我們一起修行,這一生一定往生極樂世界去做菩薩、作佛。

舉例說明佛教里回向的作用是什麼?

1.回向文的意義

如幻居士講述●摘錄明倫雜志

在早晚兩堂功課,或念佛、誦經等佛事后,將所有功德回向出去,所念的回向文有——愿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這八句文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回向文深層的意義何在,有待進一步研究。

回向二字,對學佛修道的人非常重要,華嚴經普賢菩薩有十大行愿,最后第十行愿就是普皆回向,什麼是回向呢?無論做什麼善事,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是萬德洪名,具備有萬種功德,我們念佛后,將無量無邊大大小小的功德收攝起來,朝向一定的目標送出去,這稱為回向。關於回向在華嚴經上有詳細的分析解釋,總共有四種意義。

(一)回因向果

一切事有因必有果,如播稻種於田土中是因,將來成長為稻谷是果,念佛修行的人,念佛就是因,是希望命終以后有個好結果,不再輪回六道。一般不知學佛修道的人,平時胡亂作為,等到命終時,茫然不知投生到何處。所以念佛修行的人,心較安定,因為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有一個大目標存在,無論在家或出社會,守住本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希望將來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當我們做種種善事時,要將功德收攝起來,向西方凈土送出去,念佛或行一切善事,都是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結果而做,如此回向稱為回因向果。

(二)回小向大

平時行善做功德,一般人不知回向,將來只得小福報,小善因得小善果,大善因得大善果。回小向大是指行善做功德,不企求人間的福報,而將它回向西方極樂凈土,這是念佛行善的第一層目的。第二層目的是為了能真正快速成就佛果,這是大結果。什麼小因能成大果呢?在佛法有大乘小乘之分,小乘阿羅漢為自己了生死,不愿度化眾生,大乘則發菩提心,

不僅自度而且度他,念佛做一切功德是為了自度度他發菩提心,發的心量大,念佛行善的功德就變大了。

(三)回自向他

自即自己,將一切善的功德全數回向他,他指法界眾生。在四十二章經佛作一比喻曰「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可見自己手中的燭火傳送到他人手中,使各處大放光明,如此功德非但未減少,反而加倍的增長。所以念回向文必須真心至誠回向給一切眾生,功德才能無限制的增加。

(四)回事向理

佛法將萬事萬物分為「事」「理」兩方面,一、事,事相指看得見的一切事物。二、理,道理指只能體會、說明而看不到的道理。深一層的道理即是理性,宇宙問的萬事萬物是如何來的,總源頭在何處,這就是理性,萬法唯心造,萬法都是我們的心性變造出來的,真如本性雖看不到,摸不著,但卻是存在的,依華嚴經的解釋,萬事萬物是心性所變造的,故萬法和心性是合為一體的,萬法既然是心性所變造的,其本體即是真如本性。 我們所見到的事物,若不被外面的現相所執著,我們就能直接悟到事物的本體心性,故華嚴經中的四種無礙,最根本的是事理無礙,看得見的事相和看不見的理性是相同的。但一般人只看到外表的事相,卻看不到真正的理性,無法體會萬事萬物皆是因緣所生的,是無自性的;如能悟到萬事萬物是空性的,就是事理無礙。回事向理,是希望將一切事相的功德回向到真如本性,如能體悟到真如本性即成佛了。修凈土的人,若能對所作的一切功德不執著,又能將它回向西方極樂世界,如此即回事向理。 以上是四種回向的意義,我們作回向時能存此四種心,即能真正達到回向的作用,再來解釋平常通用的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 莊嚴佛凈土

愿將一切善功德,回向莊嚴佛凈土。真正的莊嚴,是在念佛時以至誠懇切的心,無一絲妄念,念到一心不亂,此時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修行最重要是修心,將過去一切妄念漸漸收攝起來,變成與佛相同,心如此莊嚴才是真正的莊嚴,將此心的莊嚴回向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此即「回事向理」。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這二句屬「回自向他」,他指四重恩、父母恩、眾生恩、政治領袖恩及三寶恩。又將一切功德回向三惡道的眾生:畜生、餓鬼、地獄,使他們能速速遠離痛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這二句屬「回小向大」,是指如有親耳聽聞的一切眾生,全數都發出菩提心,上求下化,最后成就佛道。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希望盡此世的業報身后,與其他九法界的眾生,同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回因向果」。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這是末了結歸皈敬三寶,三句分別為佛寶、僧寶與法寶。須知,一切佛家的法事,皆因三寶加持力而得成就;例如受戒時,即在皈依三寶的羯磨中得戒,可見其重要性。有些人不懂這個道理,為了標新立異,故意將這三句省略,那是不大好的。以上簡單介紹回向文的意義,希望大家都能以至誠懇切的心念回向文,期能真正得到回向的利益。 2.回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回向

作者:佚名

我們先提一個問題:一個人,今世有福報,按因果原理,他肯定前世做過布施。那他前世有做布施,今世為什麼不再做布施呢?不做布施不要緊,還用他的福報去做惡事,去犯殺、盜、淫等罪業。為什麼會這樣呢?網絡上有一篇文章,叫《發愿的重要性》,作者是慧詳法師。他的觀點是說,是因為這個人前世布施時,沒有如理如法的做回向,沒有愿力。這個觀點,我也是這麼認為的。

你沒有發愿,沒有做回向,事物就按照他本來的發展過程進行,你種瓜就得瓜,種豆就得豆,種葡萄就得葡萄,你財布施就是得財富。但是財富一來,人會怎麼樣?人啊,有貪嗔癡啊。果報一來,你就沒有足夠的力量轉動財富引發的貪嗔癡,你就會被果報轉,你就會去造業啊!

所以說,回向是什麼?做一個比喻,你財布施,按自然的規律,那麼過程對應的就是得財富,得財富對應的就是什麼?我們劃一條橫線,這條橫線是通往什麼路呢?不是好路噢,是通往三世怨之路啊。你今生很窮,你趕快布施。來世富有了,有福報了,在人固有的貪嗔癡作用下,就殺、盜、淫全來了。后世又貧窮了。這是一種自然規律。

那麼什麼叫“回”呢?當你的果報到了得財富時,果報是通往三世怨的。你趕快在這邊回了一下,打了一個彎,打了一個方向盤。本來這條路是要通往羅馬,但是羅馬有危險,你方向盤一打,開到了北京,開到毛主席住過的地方,安全啊。然后要“向”什麼呢?向無上菩提之路。所以什麼叫回向,就是把事物本來要發展的過程,打一個方向盤,回到無上菩提之路。這不是我說的,是我們印光大師說的,我把他老人家的話翻譯過來。印光大師說“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誦種種功德,若任所作,則隨得各種之人天福報。今將所作得人天福報之因,回轉歸向于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作超凡入圣了生脫死以至將來究竟成佛之果,不使直得人天之福而已。用一回字,便見其有決定不隨世情之意。用一個向字,但見其有決定冀望出世之方。”這是印光大師說的。

我們的釋尊也示現給我們看了。釋尊在因地中,不斷回向給求證無上菩提,變成了很強的愿力。所以當他為王子時,福報當然很大了,我們普通人根本是望塵莫及。但是他有沒有迷?有沒有被眼前的福報迷住,而去搞三世怨?沒有啊,他老人家能轉向舍棄王位,普渡眾生,求證無上菩提之路。末學認為,這就是回向的妙用。回向,末學理解認為就是把果報的運用轉了一個方向,讓它隨著我們的愿力而走,而不是跟業力走。當然,你回向好,就可以好,如果你回向壞的地方,就會往壞方向而走。

從末學的自身經歷,我也感受到回向的妙用。考上大學,別人在搞吃喝玩樂,我自覺不自覺會好好看佛書,好好行善,好好發愿。以前文筆不好,參加工作得到煅煉,我自然會用文筆來弘法,寫一些善文,而不會用文筆寫無聊的文章(很多文筆好的會造業,如編黃段子)。

回向的本質和作用

象前面所說的,初學佛人會把回向看成是有形的東西,看成是一顆樹上的桃子,一顆樹上有15個桃子,如果不回向,我可以得15個,如果回向給15個人,那麼我就僅能得1個。把無形的回向當成有形的物體,白白浪費回向這個妙法。

其實回向是心法,是無形之物。你回向給眾生,自己得的利益不少反增。用一個形象的比喻。我編了一則笑話。自己看了,感到很好笑,笑了2聲。我又把這則笑話告訴了鄭老師,鄭老師口才好,對笑話進行添油加醋,并告訴XX師兄。XX師兄又笑了2聲,并把這個笑話用短信的形式傳給20個朋友。那些朋友看到了,感到很有意思,都笑了2—3聲。而其中的一位,以為我不知道這則笑話,又把這笑話編短信,傳給我。我看到自己的杰作流傳那麼廣,又笑了2聲。你說,我如果沒有把笑話傳給大家,我最多僅笑2聲。后面那2聲是多賺的,而且也帶給其它人笑聲!我得到的笑聲不減反增。所以,回向就象這則笑話一樣,帶給別人快樂的同時,也給自己增添了快樂。

所以回向正如善知識開示:“有關回向的比喻,是一個人舍不得將食物獨自享用,而將它與眾人分享。那麼,在回向之后,自己的善業是否也隨之而減少了呢?就如某人以十圓錢來用于十人共分,此人只能得一圓錢一樣。但是,善根卻不是這樣的,越是回向給眾生,善根就越增長;越是舍不得回向,善根就有可能越減少。善根在此方面的特點,是與世俗事物恰好相反的。”

“回向是佛教極為殊勝而獨特的修行法門,回向的原理就好像手持蠟炬引燃其他的蠟燭,原來的蠟燭本身的光芒不但未曾減弱,反而由于點亮其他的蠟燭,而使室內更加明亮;回向好比將一粒種子再播種到田里,種子經過發芽、開花,而結成累累的果實;珠寶散于各處容易遺失,如果將它集中放在聚寶盆里,就能萬無一失。回向的功德就是那個聚寶盆,它使我們的功德不但不會流失,并且本金加利息,功德反而會轉大。”(此話我解釋一下,比如你有很多一元錢,但是到處亂扔,很可能就會丟掉,但是你集中放在一個地方,到時積少成多,原本很少的一元錢因為積累,就可以用到大用途)

“實踐回向法門,能使行者深刻了解因緣法,而將一切成就歸于大眾,不敢獨享;回向,能使行者去除我執我貪,明白諸法法性本來平等,實無功德可得,所以修持“回向”,不但自身的功德不曾減少,并且能利益更多的人,甚至可廣及法界一切眾生,是我們實踐自他兩利,怨親平等的大乘菩薩道的最佳法門。”(此話要注意,回向是我們實踐自他兩利,怨親平等的大乘菩薩道的最佳法門。)

經中曾說:「若把一滴水放置地面,它會很快干枯。若將一滴水到入大海中,它就永不枯竭」。同樣的道理,若能回向功德于十方,則個人的修持將會成為無盡功德的泉源。從大德的開示,我們應該對回向的本質和作用有更深一層次的認識。

怎樣回向?

1、回向要圓滿:

有些同修回向時,他就說,要回向給法界眾生,給法界眾生,要令一切眾生成就什麼,沒有說明。這樣的回向就不圓滿。所以后面要加上“成就無上菩提”。

2、如何回向才能使功德常有:

這個我們引用梭巴仁波切的開示來說明:

回向的時候先觀空。觀我所造做的行為、一切法都是自性空、都是名言假立的。在觀空當中,將自他三世所累積的一切名言假立的功德,回向名言假立的我,成就名言假立的正等正覺,以便帶領一切名言假立的眾生,成就名言假立的正等正覺。這樣回向空性,可以把功德保護起來。還有,因為你的功德是回向成佛,并以空性保護起來,這樣功德才能讓你源源不斷地一直享用不盡,一直享用到成佛,就算成佛之后,功德都還夠,還可以用這個功德來利益其他眾生。

回向功德有兩個要點。依照這兩個要點如理回向,就可以讓你的功德源源享用不完。第一個要點是,雖然你自己累積的功德很小,但回向的時候,可以回向你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累積的功德,以及一切諸佛、菩薩、眾生三世所累積的功德,以增廣回向的功德及力量。

這就好比一個人本來只有一塊錢,但你找一百萬個人來各捐一塊錢,就有一百萬,這就成為一個大數目,可以成辦很多事。回向功德也是一樣的道理。集合自己、眾生和諸佛菩薩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所累積的功德,功德就變得很大,就像你把一滴水,滴到大海里去一樣,水就變得很多,讓你源源享用不盡,一直到成佛。

第二個要點就是,要把這麼大的功德,回向要成就圓滿正等正覺,這樣也是和剛剛講的一樣,就像把一滴水放到大海里,能讓你源源享用不盡。

如果你沒有回向像成佛這樣高的目標的話,那麼你的功德在成熟的時候,用一次就沒有了。這就好像香蕉樹,一年只結一次果實,以后就沒了。如果回向成就圓滿正等正覺的話就不一樣,其功德會讓你源源享用不盡,直到成佛。就算成佛之后,還可以用這個功德來利益其他眾生。

很重要的是,無論我們為自己回向什麼,我們同樣也回向給一切有情,因為一切有情都跟我們自己一樣,他們只想獲得安樂,不想受苦。所以無論我們怎樣回向功德,我們也同樣回向給一切眾生。

3、要以慈悲憐愍之心、眾生一體之心來做回向:

提一個問題。有沒有人不喜歡長壽無病,家門清泰,子孫發達,諸緣如意,萬事吉祥最后成就無上菩提的?不喜歡的請舉手!在座的沒有人舉手,證明大家都喜歡!所以,我們在祈求長壽無病、家門清泰,子孫發達,諸緣如意,萬事吉祥而行善念佛誦經時,我們也要想到別人和我們的心態都是一樣的,都渴望長壽無病、家門清泰,子孫發達,諸緣如意,萬事吉祥,所以我們在做回向時,要以慈悲憐愍之心做回向。所以“我們所做的回向應該是為了所有無量無邊的有情而做回向。

那我們要如何來這樣思惟呢?要想著所有的有情都 跟我們自己一樣,跟我們無二無別,都希望得到安樂, 不希望得到任何的痛苦,所有有情都希望能夠盡速離苦,盡速具足安樂,要這樣子想,所以我們回向的時候,應該讓自己的心量能夠擴展到無量無邊的有情,如果能這樣做的話,我們所修的法就稱為大乘的法。”(善知識如此開示也)

再進一步,要體會到諸法因緣生,眾生本一體,虛空本一體。為什麼有你這個身體呢?是眾生的業力因緣所感。所以你的身體不是你的,而是諸多外緣作用下的一個作用點而已,你的身體是十方一切眾生力共有,非僅你所有!所以,你所做的一切,要發心做十方眾生的榜樣,要為十方眾生謀福利,這樣回向之心就能擴大到無量無邊,利益也廣利有情啊!

同時,我們在做回向時,可以用禮佛大懺悔文來做回向:以前人家所做的回向,我如數回向!

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耳朵所聽到的、眼睛所看到的每一件事情,其實都是完全自性空的,只是因為我們的心被無明(也就是輪回的根)所障蔽,所以無法時時觀到空性。其實六根所對的境,例如眼睛所看到的形色、聽到的聲音、聞到的味道、舌頭嘗到的味道等等,一樣都是自性空的。只是我們的心被無明所障蔽,無法時時觀到空性而已。

我們每天二十四小時跟別人講了那麼多話,其實我們談的內容全都自性空,只是我們沒有察覺到而已。所以,我們還沒有證空性之前,就必需努力地去想:“自性空的我,講自性空的話,那些內容全部都是自性空,都是心所假名安立的…等等”,要故意地努力思惟才能想到空性,否則就不會想到。

若是已經證空性的圣者,他的心是直觀空性,他就不用故意去想,其六根所對到的境,全部自然而然就在空性中。我們現在應該要串習,當有人來講他的問題或故事給你聽的時候,你在聽的時候要憶念,所有的內容一一全部都是自性空、都是由心所假名安立的而已。我們還沒有證空性之前,要這樣不斷地去串習。

當你每次念到回向文時,如同我之前所說的,要確實由你自己個人方面來觀空。如此一來,自己花這麼多精力成就的功德,往后當沉重的嗔心生起的時候,才不會被完全摧毀。

現代的生活非常忙碌,有很多責任、很多事要做。一個人需要找時間去閉關或做其他修行。當你找到時間修行,做前行也好,做廣大布施也好,供佛或閉關也好,如果你沒有用觀空的方式好好回向功德,那麼當沉重的嗔怒心生起的時候,那些功德就會完全被摧毀。它就完全沒有了。所以當你修行的時候,要確實觀空回向功德。

當你去超級市場或上百貨公司,看到數百千萬種物品時,你可以觀它的空性。無論你看到多少的東西,你就觀多少的空性。東西越多,空性也越多。用空性將功德封存,就可以將功德保護起來,往后有邪見或嗔心生起時,就不會被摧毀,就好像你把金錢放在一個安全的袋子或地方來保護它。否則的話,當邪見或嗔心生起時,功德就會完全被摧毀,尤其是沒有回向菩提的功德。

邪見或嗔心也會損害回向正覺的功德,雖然不能完全將之摧毀,但會使它變少。發菩提心回向正覺的功德是如此廣大,邪見或嗔心無法將之完全摧毀,但會使它變少。帕繃喀碟千寧波引述經典說明,猶如一座大山上的石頭被卡車載走,山是變小了,可是這一整座山還是在。所以邪見或嗔心還是會損害回向菩提的功德,但不能將之完全摧毀。如果你有用空性將功德封起來,那麼連這樣的損害都不會發生。所有的功德就會被保護起來。這很重要。

通常我們會回向功德祈請佛法常住世,如果實現的話,眾生的安樂自然就會來。沒有實現的話,安樂就不會來。如果回向功德祈請佛法常住世,并祈請來到世間利益眾生的圣者們長壽,一般而言,這樣回向的利益包含了許多事。

我們回向功德的時候,真正懂得功德的價值嗎?達真堪布對于功德回向的開示:

法布施是最大的布施,其次是無畏布施,最低的是財布施。對于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懂價值的人來說,自己的功德、自己所種的善根、自己所積的福德是最珍貴的東西。生命是第二,財產是第三。把這些最珍貴的東西回向給眾生,這是最大的布施,也是最大的供養。
對于很多凡夫、愚癡的人來說,財產第一,生命第二,功德第三。一說“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把我的功德回向給你”,都特別大方、特別舍得。功德回向,行;善根回向,行;福德回向,行,一點點也不在乎,也沒有一點點吝嗇心、貪心。一說“獻出生命”就難了,一說“獻出財產”,就更難了。因為在很多人眼里,財產是最重要的,一分錢、一塊錢都舍不得,一提這個心里特別在乎,就不大方了,這是愚癡,不懂價值。當你真正懂得了功德的價值還能舍得的時候,這才是真正大方的人,才是真正的大菩薩。大菩薩是一地以上的菩薩。一地以下的菩薩都舍不得自己的功德、福德和善根,但是我們這些凡夫最舍得這些。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293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