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七夕節吃什麼?七夕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解夢佬
七夕是代表愛情的傳統節日,農歷七月初七,正值夏季。在高溫的天氣中,七夕節吃什麼?七夕節吃什麼傳統食物?《爾雅·釋天》:“七月為相,八月為壯。”因此,農歷七月又叫做“相月”。快來關注八字算命吧網,了解2019年農歷七月的每一天!

七夕節吃什麼?七夕節吃什麼傳統食物(圖文)

七夕節吃什麼?七夕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餃子
在鄄城、曹縣、平原等地,七夕節當天七個要好的姑娘一起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餃子里,乞巧活動以后,她們聚在一起吃餃子,據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巧果
巧果即乞巧果子,七夕節令食品之一,是上海地區特色糕點,以面粉輔以芝麻制作而成,款式極多,如今在浙江杭、甬、溫地區比較流行,溫州地區七月初七這天娘家親戚要送巧果給外孫一輩做禮品。
巧芽面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選沒有蟲蛀的綠豆一小碗,洗凈,平鋪到一個盤子里,用濕紗布蓋好遮住陽光,放到炕頭上,每天噴幾次水使之保持濕潤。七天后,待豆芽長至兩三厘米長,便可做手搟面,下鍋煮熟,過涼水拔透;然后熱鍋坐油,加肉丁炒熟,蔥、姜爆鍋,醬油、醋熗鍋,放綠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鹽、味精,做成豆芽湯;把面條抓到碗里,澆上豆芽湯即可食之。
吃面條
七夕這天有些地方要吃巧芽面,用提前七天發好的豆芽做成豆芽湯,再將煮熟的手搟面抓到碗里,澆上豆芽湯即可。山東臨沂人這天則要吃用露水制作而成的云面,吃它能獲得巧意。據說七夕面條吃七根,親人心連心。吃面條時還會扔兩根在外面犒勞搭鵲橋的喜鵲。
吃花瓜
七夕舊俗乞巧,將瓜雕刻成各種花樣,如奇花異鳥或浮雕圖案。另外一些手巧的女子會用發好的面團捏塑成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面點。
吃江米條
老南京人過七夕要吃江米條。江米條用糯米面加豆粉、面及麥芽糖水醒發后切塊搟開,然后切條搓成圓長條,放入油鍋炸到微黃出鍋,再將白糖熬成糖漿倒入炸好的江米條攪拌均勻放涼后即可食用。
吃蠶豆
在福州地區七夕節有“分豆結緣”的習俗。這天鄰里、朋友之間相互贈送蠶豆并在月色下吃蠶豆聊天,以作結緣紀念。吃完蠶豆以后就不會吵架,之前的積怨也隨之煙消云散。
吃炒豆茶
廈門同安地區每逢七夕都會做一道傳統美食——炒豆茶,寓意愛情與生活甜甜蜜蜜。
吃石榴
在福建東山島,七夕節幾乎家家戶戶都購買中藥使君子和水果“石榴”。這天的晚餐就用使君子煮螃蟹、小魷魚,或雞蛋、瘦肉、豬小腸。晚會后,大人會叫小字輩拿石榴放門扇與門檻之間壓破,全家人分食。

七夕節吃什麼?七夕節吃什麼傳統食物(圖文)

七夕節相關文物

牛宿、女宿圖(漢畫像石)(漢代(前202年-220年),河南南陽南陽漢畫館)
青龍白虎、牛郎織女畫像 (漢代(前202年-220年),四川郫縣新勝場出土):主體為青龍白虎銜壁,龍虎上方刻牛郎牽牛,織女手執機梭。
宮宴圖(北宋仿唐本,十世紀,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漢宮乞巧圖(宋代,李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漢宮圖(宋代,趙伯駒,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幅為一紈扇形式的小冊頁,畫漢宮七夕故事,描寫宮娥彩女們在天階夜色涼如水的七夕,登上穿針樓乞巧習俗。
乞巧圖(明代,仇英,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卷用白描法寫出七夕夜間庭院中婦女們燃燭齋供的情景。
桐蔭乞巧(清代,陳枚,月曼清游圖冊八月部分):描繪了七月初七京中仕女“乞巧”的場面,七夕之夜,女人們以碗裝水置于庭院,然后將一束針散放其中,人們爭相觀看在水中呈列的圖案,據說圖案的形狀越好看,放針者的手就越靈巧。
緙絲七夕乞巧圖軸(清代):此圖軸在本色地上彩緙七夕佳節牛郎、織女在天上鵲橋相會、人間婦女或憑欄遠眺、或對空乞巧的場景。作品采用一至二色間暈的裝飾方法,施以平緙、構緙、緙金等技法緙織。紋樣大面積運用線條勾勒,然后填彩。圖中的亭臺樓閣、卷簾、臥榻和墻壁完全依照界畫的程式用界尺畫出。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236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