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中醫五行與五臟對應

解夢佬


人類歷史源遠流長,自古雨來開天辟地,乾坤萬物,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華傳統醫學大地物博,自然規律深藏著金、木、水、火、土的相制、相衡、相生、相克、相互破合關系,隨著社會歷史的變化,在不同年代特定條件背景影響下,對每個人體五臟六腑免疫功能,都有各自不同先天遺傳的七情六欲、生活方式的喜怒哀樂,工作環境的五顏六色,飲食習慣的五味六香等多方面內外因素干擾和影響人體健康依存關系。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屬性元素。 這五種物質屬性元素相生、相克的規律作為闡釋天地萬物聯系的基本法則,從而形成了五行學說。

五臟,即心、肝、脾、肺、腎五個臟器,這5種臟器最容易體現人身體的狀況,也是身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中醫養生的核心思想是整體—平衡, 五行學說就是這一理論的體現,在指導養生調理方面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

五行學說,將人體的內臟分別歸屬于五個系統,以五行的特性來說明五臟的生理功能。以五行相生相克說明五臟之間的聯系和制約所達成的平衡關系。

藏象學說,藏象二字,首見于《素問六節藏象論》藏,是指藏于體內的內臟;象,是指表現于外生理功能和病理現象。

所謂藏象,即藏于體內的內臟所表現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現象。

藏象學說是研究人體各個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系的學說,它是在
醫療實踐基礎上,在陰陽五行學說的指導下概括總結而成的,是中醫學理論體系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中醫將人體各藏象與五行中的五種元素相對應,從而將人體各個系統聯系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每個系統之間都存在不同的關系,使復雜的人體結構變得簡單明了,對疾病的辨證論治起到全面科學的指導作用!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臟肝心脾肺腎

五腑膽小腸 胃大腸 膀胱

五季春夏長夏 秋冬

五方東南中西北

五色青赤黃白黑

五味酸苦甘辛咸

情志怒喜憂思 悲恐

開竅目舌口鼻 耳及二陰

其華爪面唇皮膚 發

在身筋心脈 肉皮毛 骨

明白以上對應關系,再結合五行生克原理,就可以非常快速地找到疾病的癥狀所對應的臟腑功能失調,對相應臟腑功能的調整,就能消除疾病的癥狀!

一、肝 血之存庫  藏血,主疏泄,在體合筋,其華在爪,開竅于目,在志為怒,在液為淚。

藏血: 肝,血之存庫,肝是藏血的地方,對血液進行清潔凈化。肝解毒的過程就是清潔血液的過程,因此在人體里面,肝是最主要的排毒器官!
主疏泄: 保持全身氣機疏通暢達,通而不滯,散而不郁。說明肝就象樹木生長一樣將干凈的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使身體得到營養生長。

在體合筋: 肌腱、韌帶和筋膜出現病變, 血不養筋,關節活動不利, 易于疲勞或肢體麻木, 屈伸不利,手足震顫。 說明筋的機能失調于肝功能失調有密切關系。
其華在爪: 指甲薄而軟,易脆裂,枯而無光,甚至變形。 肝功能失調會導致指甲病變,反之通過指甲以上變化也可以推斷出身體內肝功能失調。

開竅于目: 肝陰不足→兩目干澀 肝陽不足→視物不清 肝經風熱→目赤癢痛 肝火上炎→目赤腫痛

在志為怒:急躁易怒

在液為淚:兩目干澀,流淚增多或目眵

二、心 君主之官 主血脈,主神明, 在志為喜,在液為汗, 在體合脈,其華在面, 在竅為舌。

主血脈: 心血虧虛:心慌、心悸、面色無華。 心血淤阻:心悶痛、面色灰暗。

主神明: 出現失眠、多夢、神志不寧或反應遲鈍、健忘、精神萎靡等。

在志為喜: 過喜則神傷

在液為汗: 動則汗多

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心氣過盛:現紅赤臉、且臉常 有紅暈,多現血壓, 血脂異常; 心血淤阻:臉頰及嘴唇呈紫色,是血在脈管中循行無力,多現血脈阻滯。
在竅為舌: 舌,心之苗。 心脈虧損:舌面皺折、裂痕。心火上炎:舌尖鮮紅。 心血淤阻:舌質紫斑。心神失常:舌卷、舌強直、舌歪、言語有障礙。

三、脾 后天之本 氣血化生之源

主運化,在志為思,在液為涎,在體合肌肉,主四肢,在竅為口,其華在唇。

主運化: 運化失調,腹脹,食欲不振,大便溏爛,疲倦,消瘦,濕癥、痰癥、飲癥,甚至水腫。

在志為思: 思慮過度,出現氣結,氣滯→不思飲食,頭目眩暈,脘腹脹滿。

在液為涎: 口液分泌增多,流涎。

在體合肌肉, 主四肢: 虛胖、消瘦。

在竅為口: 脾運失健:口淡無味,食欲減退; 濕熱困脾:口甜、口粘、口臭、口干、舌兩側有明顯牙齒印; 口腔癥狀:口中多現潰瘍,潰爛或牙齦腫痛,嘴角潰爛等。

其華在唇: 脾運失健:唇色淡白; 脾火上炎:唇色血紅; 濕熱困脾:唇燥褪皮。
四、肺 朝百脈,司呼吸
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主通調水道,在體合皮,其華在毛,開竅于鼻,在液為涕,在志為悲。

主氣,司呼吸, 主宣發肅降: 胸悶、鼻塞、呼吸淺表、短促、咳痰、咳嗽、氣喘、呼吸不暢、無力。

在體合皮 其華在毛: 皮毛防御功能減退,容易感冒,皮毛憔悴枯槁,皮膚易發炎,毛竅多閉塞現痤瘡粉刺,膚質差,疤痕難消等膚質問題。

在志為悲: 過悲則傷肺

開竅于鼻 在液為涕:肺氣失宣→鼻塞流涕,嗅覺失靈,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

肺熱→鼻塞,涕黃濁, 嗅覺減退

肺燥→鼻腔干燥

肺寒→鼻流清涕

五、腎 先天之本,百病之源

藏精,主生長、發育和生殖,主水,在志為恐,在液為唾,在體為骨,主骨生髓通于腦,其華在發,開竅于耳和兩陰。

藏精,主生長發育和生殖: 腎精虧損:生殖機能減退,如男子陽痿、早泄、遺精,女子月經不調,無性欲,易衰老,重則不孕不育。

主水: 體液代謝異常,甚至水腫。
在志為恐:恐則氣下,驚則氣亂 下焦脹滿,甚而失禁。

在液為唾: 唾為腎精所化生。

在體為骨,主骨生髓,其華在發: 腿軟無力,腰酸背疼,骨質疏松,易骨折,小兒發育遲緩,記憶力減退。齒為骨之余:小兒牙齒生長緩慢成人牙齒早脫。發為血之余:頭發枯槁、泛黃,發質差,易斷裂分叉,早脫早白。

開竅于耳和二陰:腎精不足:聽力減退、耳鳴、耳聾、耳炎癥、耳癢;腎氣化失常:小便、大便異常,如尿頻、夜尿、遺尿、尿閉,大便稀溏頻繁。

讀五行知五臟

人的身體有五行屬性,五臟同樣也可分為五行,心屬火,肝屬木,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依據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可輕松地對身體進行調理。

以肝臟為例,肝屬木,水生木,木生火,而金克木,木克土,要養護肝臟就需保護好土,就要健脾,同時要防御金,即注意及時補足肺氣,防范肺部疾患。

五色五味養五臟

人體五臟不但有五行屬性,還跟五種味道、五種顏色有聯系。《黃帝內經》便是利用五行學說,把五色五味與自然界眾多的事物、屬性聯系起來的。

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因此肝屬木,可以酸味養之;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所以心屬火,要多食苦味;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屬土,可用甘味滋養;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屬金,喜辛味;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屬水,好咸味。

不但五味對五臟有影響,五色亦可影響五臟功能。綠色屬木,是肝之苗;紅色屬火,是心之苗;黃色屬土,是脾之苗;白色屬金,是肺之苗;黑色屬水,是腎之苗。也就是說,平日多吃白色食物,如雪梨、百合、白果等可益肺;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豆等可補腎;紅色食物如紅棗、番茄、紅豆等可強心;黃色食物如土豆、豆制品等可健脾;而綠色或青色的食物如綠豆等可養肝。五行五色五味五臟的具體關系如下表:

五味過偏亦能傷五臟

不同的味道養不同的臟器,但值得提醒的是,若五味過偏,也可能會引發疾病。

如過食酸味容易造成肝氣太旺而克制脾胃功能;偏好苦味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克制肺氣;飲食偏甜容易造成脾胃過旺而克制腎氣;嗜好辛味則容易造成肺氣過盛而克制肝氣;吃得太咸往往容易造成腎氣過盛而克制心氣。

因此選擇食物時須五味調和,這樣才有利健康。

五臟病變有時辰規律

中醫有一個經典的學說,即子午流注,說的是每天十二個不同時辰,分別對應著人體的十二經絡。根據子午流注的定律,如果常在某時辰感到某臟腑不適,可能是該臟腑受病邪入侵,或較虛弱所致。同樣,五臟有病變,也會在某一特定時辰表現相應部位的不適。

如肺發生較大的病變時,患者就常在凌晨3至5時醒來,在此時段里失眠,而過了這個時辰又能入睡;肝臟有病變,患者則容易在凌晨1至3時感覺肝區不適;心臟有恙,其不適感多會在中午11至13時表現出來;若脾臟有問題,則會在上午9至11時反映;若腎臟有疾患,多會在下午5至7時表現出腎區的不舒服,中醫里說的腎包含了西醫的腎,也包含了生殖機能。

一旦察覺到身體五臟有規律地在固定時辰內表現出相對固定的不適感,就要及時到醫院診治。

五臟也有聲音、情緒

肝對呼喊:人肝氣過盛的時候會發怒,會大呼小叫, 受委屈的時候會長出氣,這些都是人體一種不自覺的自救功能,借以減少肝氣的郁滯。

心對歡笑:心對應笑聲,心神脈盛就會笑。

脾對歌聲:脾值正氣時,人的聲音能夠輸布四方。脾值邪氣的時候,則欲狂歌不止, 這是脾氣輸布太過的一個表象。

肺對哭泣:比如冬干秋燥的季節,肺氣無論是過虛還是過盛,都會容易用哭泣來排解抑郁,甚至可能在夢中哭泣。

腎對呻吟:在現實生活中,人疼痛了會呻吟, 這其實是在用不能抑制的呻吟聲,來調整藏于腎中的元氣。此外,人在極度歡娛的時候也會呻吟。

心主喜:人在開心的時候,會被說成是心花怒放,并且通過笑聲來表達喜悅的心情。

肝主怒:病人喜歡發脾氣,傳統醫學會診斷為肝氣盛,肝火旺。氣滯會引發肝區疼痛、不思飲食等,其實就是過怒傷肝的一種表現。

脾主思慮:脾的正常功能應該是將廣度的思維輸布四方,但是如果總是過度憂思,就會因抑郁、焦慮而致病。另外,肺主悲、腎主恐,都是一樣的道理。


五行相克規律治療法

扶土抑木法:是以健脾疏肝藥物治療脾虛肝氣亢逆病證的一種方法,又稱健脾疏肝法。主要適用于脾虛肝郁病證。

培土制水法:是指用溫運脾陽或健脾益氣藥物,以治療水濕停聚病證的一種方法,又稱健脾利水法。主要運用于脾虛不運,或脾陽虛損,水濕泛濫而致的水腫等病證。

佐金平木法:指通過清肅肺氣,以抑制肝火亢盛病證的一種治療方法,又稱清肺瀉肝法。主要適用于肝火亢逆,灼傷肺金,影響肺氣清肅而致的木火刑金病證。

瀉南補北法:指通過瀉心火、補腎水以交通心腎的一種治療方法。又稱瀉火補腎法、滋陰降火法。主要適用于腎陰不足,心陽偏亢,水火失濟,心腎不交病證。

此外,在針灸療法中,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四肢末端的穴位亦分屬于五行,即井、滎、輸、經、合五種穴位,分屬于木火土金水,臨床上即可根據不同病情,運用五行生克規律進行選穴針刺治療。

同樣,五行生克關系,對于精神療法亦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臨床上即可以運用情志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而達到治療目的。如《素問》說: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等,即是運用五行相克關系來調整情志,從而達到治療精神性病癥的目的。

以上就是中醫五行與五臟對應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解夢佬算命網。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19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