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比喻的句子是

解夢佬 0

1. 描寫三峽的句子

在七百里長的三峽路程中,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沒有空缺的地方。重重疊疊的險峻的高峰像屏障一樣,遮住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見太陽,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了夏天,水漫上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的路線都被阻斷了。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騎著奔馳的快馬,駕著風,也不如船速度快。

到了春、冬兩季時,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綠色的深潭,映著山石林木的倒影。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懸掛著的泉水大的叫瀑布,急流沖蕩在山峰間。江水清澈,兩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確實有很多樂趣。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長叫,聲音接連不斷,凄涼,怪異。空蕩的山谷里傳來回聲,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所以打魚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長江三峽,中國10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40佳旅游景觀之首。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山水畫廊,全長192公里,也就是常說的“大三峽”。除此之外還有大寧河的“小三峽”和馬渡河的“小小三峽”。這里兩岸高峰夾峙,港面狹窄曲折,港中灘礁棋布,水流洶涌湍急。“萬山磅礴水泱漭,山環水抱爭縈紆。時則岸山壁立如著斧,相間似欲兩相扶。時則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無。”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詩中,把峽區風光的雄奇秀逸,描繪得淋漓盡致。我國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經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時酈道元寫的,書中有一段關于三峽的生動敘述:“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cháng)!”。 三峽地跨兩省。兩岸崇山峻嶺,懸崖絕壁,風光奇絕,兩岸陡峭連綿的山峰,一般高出江面700-800米左右。江面最狹處有100米左右;隨著規模巨大的三峽工程的興建,這里更成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熱線。 三峽旅游區優美景區眾多,其中最著名的豐都鬼城,忠縣石寶寨,云陽張飛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宏偉的三峽工程,大寧河小三峽等。 游三峽有三條路線可選:1、從重慶順江而下快節奏地觀賞三峽的奇特風光;2、從上海、南京、武漢逆流而上游覽長江沿途美景;3、從三峽的東口宜昌出發飽覽神奇美麗的長江三峽風光。長江三峽,無限風光。瞿塘峽的雄偉,巫峽的秀麗,西陵峽的險峻,還有三段峽谷中的大寧河、香溪、神農溪的神奇與古樸,使這馳名世界的山水畫廊氣象萬千——這里的群峰,重巖疊嶂,峭壁對峙,煙籠霧鎖;這里的江水,洶涌奔騰,驚濤拍岸,百折不回;這里的奇石,嶙峋崢嶸,千姿百態,似人若物;這里的溶洞,奇形怪狀,空曠深邃,神秘莫測……三峽的一山 一水,一景一物,無不如詩如畫,并伴隨著許多美麗的神話和動人的傳說,令人心馳神往。

長江三峽,地靈人杰。這里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奇光異彩;這里,孕育了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劉禹錫、范成大、歐陽修、蘇軾、陸游等詩圣文豪的足跡,留下了許多千古傳頌的詩章;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杰馳騁用武之地;這里還有許多著名的名勝古跡,白帝城、黃陵廟、南津關……它們同這里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

三峽是渝鄂兩省市人民生活的地方,主要居住著漢族和土家族,他們都有許多獨特的風俗和習慣。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的龍舟賽,是楚鄉人民為表達對屈原的崇敬而舉行的一種祭祀活動。巴東的背婁世界、土家人的獨特婚俗、還有那被稱為魚類之冠神態威武的國寶---中華鱘。 1982年,三峽以其舉世聞名的秀麗風光和豐富多彩的人文景觀,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2. 描寫三峽的句子是什麼

【早發白帝城】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雜曲歌辭·竹枝】李涉

荊門灘急水潺潺,兩岸猿啼煙滿山。

渡頭年少應官去,月落西陵望不還。

巫峽云開神女祠,綠潭紅樹影參差。

下牢戍口初相問,無義灘頭剩別離。

石壁千重樹萬重,白云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獨自嬋娟色最濃。

十二峰頭月欲低,空蒙江上子規啼。

孤舟一夜東歸客,泣向春風憶建溪。

【西陵峽】楊炯

絕壁聳萬仞,長波射千里。盤薄荊之門,滔滔南國紀。

楚都昔全盛,高丘烜望祀。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潛起。

四維不復設,關塞良難恃。洞庭且忽焉,孟門終已矣。

自古天地辟,流為峽中水。行旅相贈言,風濤無極已。

及余踐斯地,瑰奇信為美。江山若有靈,千載伸知己。

【感遇詩】陳子昂

朝發宜都渚,浩然思故鄉。故鄉不可見,路隔巫山陽。

巫山彩云沒,高丘正微茫。佇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豈茲越鄉感,憶昔楚襄王。朝云無處所,荊國亦淪亡。

【曉行巴峽】王維

際曉投巴峽,馀春憶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眾雞鳴。

水國舟中市,山橋樹杪行。登高萬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語,鶯為故國聲。賴多山水趣,稍解別離情。

【過蜀龍門】沈佺期

龍門非禹鑿,詭怪乃天功。西南出巴峽,不與眾山同。

長竇亙五里,宛轉復嵌空。伏湍喣潛石,瀑水生輪風。

流水無晝夜,噴薄龍門中。潭河勢不測,藻葩垂彩虹。

我行當季月,煙景共舂融。江關勤亦甚,巘崿意難窮。

勢將息機事,煉藥此山東。

【巫山高二首】沈佺期

巫山峰十二,環合隱昭回。俯眺琵琶峽,平看云雨臺。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邊來。何忽啼猿夜,荊王枕席開。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裴回作行雨,婉孌逐荊王。

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霽云無處所,臺館曉蒼蒼。

【巫山高】盧照鄰

巫山望不極,望望下朝雰。莫辨啼猿樹,徒看神女云。

驚濤亂水脈,驟雨暗峰文。沾裳即此地,況復遠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