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天府在歷史上一共出現了兩次,一次是北宋,還有一次就是明朝時期了。宋朝應天府就是現在的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明朝的應天府在今天的江蘇省南京市。
說“天”,“天”為天子之意,“天府”是與帝王有直接關系的地方,一般都是皇帝的出生地、根據地或者是封地等,是十分重要的場所。
“府”是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稱,明清時期的二級行政區劃,就是現在的省和地級市之間,“應天”意思為“上應天意”。
宋應天府,別名“河南郡”,在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是宋朝四京之一的南京,治所宋城縣南京城,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登基即位,重新建國,是為南宋。
明朝的應天府是1356年,朱元璋率軍攻破元朝集慶路之后改名的,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以應天府作為明朝的都城,一直延續到1421年朱棣遷都北京,才定新的都城,當時的南京應天府作為留都,至此明朝實行二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