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動物的人
狐,最早是出現在《山海經》:“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能食人,食者不蠱。”(《山海經·南山經》),“青丘國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山海經·海外東經》。蒲松齡筆下的狐們,集人類全部美德于一身,成為人類的,它們強調友誼、尊重真情,反而比人類更可愛。
隨著走訪,平日里會經常聽到一些有趣或者讓我沉思的故事,其中一個白狐的故事,是在一起前往山東高青縣的旅途中聽得的,那是一次有趣的出行,這個故事也是一個讓我回味很久的故事。
道講承負,。
雖然,、道、滿等等系統對于與觀的看法不同,但在這個的法則下,人、、似乎都不斷在欲念與間進行選擇。
,一些極高的存在,已經洞悉了深遠,卻最終依然違背選擇了某種欲念。
或許,王陽明給出的答案更接近法則的真相——即天理。但其實王陽明在給出了這個答案后,似乎在用一生在對這句話進行“精準化”的解讀:在克制后的才是天理,或者說建立在良心之上的才是天理,欲念有度,深遠。
閑話少敘,我們說說那個白狐的故事。
我聽到這個故事,是在火車上。
對面的大爺是一個古樸的人,言談中能判斷他似乎是一養育豬仔以及種植瓜果為生的人。
我們山南海北地聊了起來,然后講到了玄玄的話題,我笑著問他:“大爺,你信命麼?”
他幾乎沒有猶豫,斬釘截鐵地說:我信。
未等我接話,他說,你知道我家田里里有一個非常古老的雕像,現在已經殘破不堪甚至分辨不出到底是什麼,但 這個雕像老一些的人一直流傳著一個說法:最早這塊地方有一座娘娘,這雕像是當時娘娘的物件之一,后來被毀了,只剩下這雕像。
我一聽娘娘便來了興趣。在北方,一般娘娘主要有三類:女媧娘娘的。某些有德行、行大善的婦女的。以及動物的。
我便問他那是什麼娘娘?
他說,中是狐娘娘,有一只白狐,與這個村子有七世的恩怨。
或許是元朝,或許是明朝,對于白狐之一世,只能推測,而沒有精準地判斷。
村子里一個大戶要給兒子娶親,向村子里一個獵戶訂了20張狐皮,要做一些衣物。到了約定取貨的日子,大戶帶著自己的小女兒去了獵人家,結果獵人遺憾地說這次只弄到19張狐皮,并指了指一個筐——筐里還有一只還未睜眼的小白狐。
大戶的小女兒見到小白狐非常喜歡,大戶一見女兒高興,便把那只小白狐也買了下來給小女兒當寵物。
于是這只白狐從幼年開始,便生活在人類的世界里。它甚至是吃著人類的食物長大的,小女兒吃什麼它便吃什麼,小女兒喝什麼它便喝什麼。
到了這只白狐四五歲時,它腦海中有一個模模糊糊卻根深蒂固的印象——自己是人。因為它完全沒見過別的狐貍,甚至沒見過別的動物,每天都是在小女兒的房子里玩耍,或者在小女兒的別院里跳跳。
換言之,在它的生命中,它只見過一種生物——人,只接觸過一種——人類。
它見過鳥兒,但它認為自己跟鳥兒是不同的,因為自己和自己的主人一樣,是人類。它能聽懂人類的語言,能判斷人類面部表情中的喜惡信息。
在它活到第7年時,它的主人那個小女兒也長到了15歲——出嫁的年紀。可這時,大戶家里因為意外,陷入了難以為繼的困境。家里值錢的東西包括田地都已經抵押出去了。
為了給女兒湊嫁妝,大戶故意讓小女兒出去玩一天,然后叫來了獵人。
這時的白狐已經是一只美麗的成年白狐,大戶讓獵人來射殺白狐并取下它的皮。
當獵人走近白狐時,它完全沒有感覺到任何危機,它以為只是一個跟往常一樣,來到大戶家里做客的人類而已。
但是它被殺了,被獵人、取下了皮,直到斷氣的一瞬間,白狐的眼睛都是睜著的,它不明白發生了什麼,它甚至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
這種不解、疑惑逐漸變為怨念,白狐的靈成為了怨靈。它開始飄蕩,它并不想去報復什麼,而是陷入深深的思考: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一個夜晚,飄蕩在外的白狐靈忽然明白了什麼。在飄蕩的這些日子,它見到了貓狗豬牛,見到了別的狐貍,見到了人類捕殺動物的場景,它覺得自己的怨念可能是不對的,因為自己到底是動物,不是人,何況大戶家養育了自己。
它于是安心進入了流程,但它千方百計地回了這個村子。
讓它感覺幸運的,是它到了那個破落的大戶家中——大戶的小女兒嫁給了一個倒插門女婿,聘禮就是上一世白狐的那張值錢的皮子。
白狐的第二世成為了小女兒和自己丈夫的之一個孩子,一個可愛的女兒。
這一世的白狐覺得自己一定可以過上幸福的一生了。雖然家中已經不很富裕,但它依然被很好地撫養大,直到3歲。
村子里有一個瘸腿的惡漢,一直貪戀大戶小女兒的美色,當大戶家是豪強時,他只能心中遐想,但自從大戶落敗后,他便開始變遐想為行動。
在倒插門女婿一次外出不在時,這個惡漢抓住機會,沖進大戶家里,將小女兒“欺凌”了。不甘屈辱的小女兒,當晚跳井。壞運氣并沒有終止,回來后的女婿受不了這樣的變得渾渾噩噩,而在兩年后一次中,女婿和白狐的女孩都病死了。
這又讓白狐陷入深深的思考,它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已經是人了,還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尤其是,它驚訝地發現那個惡漢非但沒有被懲罰,還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被鎮子上的權貴賞識收為了爪牙,在村子里橫行霸道。
白狐開始了第三次,它再次選擇回到這個村子,它成為了那個惡漢的兒子。這是它想要的結果,它認為自己原本幸福的生活都被這個惡漢了,它要報復。
在20年后,已經長大的白狐,在酒后失手了自己的——那個惡漢。而弒父的白狐,被抓到鎮子上凌遲處死。
在一刀刀凌遲中,白狐心中又萌生一個疑惑,自己只是,為什麼一個還要讓自己受到這樣嚴酷的懲罰?
它心有不甘,但想了想,它似乎明白了,它覺得可能自己不應該再次與大戶家發生任何 。再次,它繼續回到了這個村子,它成為與大戶家毫無關系,與惡漢后毫無關系的一個家庭的孩子,一個女孩。
這是它第,它決定好好生活,認真地過屬于自己的人生。它正常地長大、,出落成了全村最美的女人。
從15歲開始,來求親的人便絡繹不絕,有村子里實誠的年輕小伙,也有鎮子上溫文爾雅的貴家公子。但是她都不喜歡這些追逐自己的人,她愛上了村子里一個孤獨無依的男子,一個以采藥為生的人。
但是那個男子竟然不喜歡她,不喜歡她這個方圓幾百里聞名的美人。她瘋狂地喜歡這個男子,會癡癡地坐在山腳下的石頭上,等著那個男子采藥下山,會做好食物送到那個男子窗戶下。
直到某一個下午,她看到那個男子激烈地與村子里一個相貌平平的女孩,她了,她非常痛苦,她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巨大的,讓她無法承受,她選擇了極端的——從男子平日采藥的山頭跳落。
又一次成為了野,白狐又開始思考,為什麼自己在一個的家庭、有著美麗的外貌,卻依然如此痛苦?
想了很久,它忽然明白了什麼,它覺得這一世讓自己痛苦的是愛情,只要不再愛了便不會如此痛苦。
偶然的機遇,她又得到了一次為人的機會。
這是她第五世,她又回到了這個村子,成為了村子里一個普通人家的兒子。他的這一世的生活非常平靜,也沒有在愛情上有任何劫難。起碼直到他40歲前,他的生活非常安泰。他努力地工作、安穩地打拼屬于自己的生活。
但在他40歲時,自己的孩子竟然得了重病,僅僅靠種地為生的他完全無法支付湯藥和補品錢,他痛苦地看著自己的孩子病死。而另一件厄運也來到,村子里有錢的人家通過賄賂,把他僅有的兩畝地納入了自家,在喪子后他又變的一無所有。
兩年后,他病死在家中,一個人孤獨無比地死去了。
它再次思考,為什麼這一世依然如此痛苦呢?
這次它想了很久,忽然它明白了,因為自己窮,因為沒有財富,于是它在心中許下一個心愿:一定要去一個富有的家庭,沒有愛情的劫難,不遇到,從上一世的恩怨中跳出來。
它再次,當它醒來時,它驚訝地發現,自己又是一只白狐,一只剛剛出生的白狐,它被一個大戶家的小女兒為寵物。
它開始有些擔心了,它擔心之一世的劇情又要上演,但幸運的是,這一切并沒有發生。它平靜地做著那個女孩的寵物,陪著女孩長大、陪著女孩出嫁,總有很好的食物吃,也沒有遇到任何不好的事情。
在活到14歲時,白狐的陽壽盡了,它平靜地死去。
但它依然開始思考,因為它覺得似乎自己依然心有不甘,雖然這一世過的非常愉快,可是遺憾的是,自己是狐貍,卻不是人……
它陷入了漫長的思考,為什麼就不能有一世完美的生活呢?一世完美的人的生活呢?它沒有急于,而是開始觀察起村子里的人,它觀察了很久,它逐漸發現,張三家很有錢但張三的小兒子天生患有絕癥,李四家日子很雖不富裕但衣食無憂,可是李四一直深愛著村里的一個姑娘一生無法自拔,趙五一直活得逍遙自在可是他無妻無子總在夜晚一個人孤獨地嘆氣,王六家總是意外地丟東西,宋七家總是發生口角,錢八家的人遺傳皮膚病總是渾身癢癢雖然他們家日子過的不錯……
不知道這樣觀察了多久,白狐終于明白,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生,那是虛妄的幻想。
它再次走上的道路,而它這一次沒有任何欲念,決定順其自然,聽從上天的安排。
它成為了村子不遠處一片山中的一只白狐,得到了珍貴的的機緣,它成為了靈狐,最終成為了生死界限的一只狐。
而當它正果后,它并沒有離開村子,它成為了這個村子的守護靈,保護這個村子不受,保護村民盡可能有安康的生活……
它并非由多麼喜愛這個村子,而是它明白一個道理,其實就算去了別的地方,也依然會看到同樣的事情、同樣的人,與其如此,不如順其自然。
這個故事,大爺從德州 一直給我講到淄博 ,他說村子里一直流傳的說法,就是那位狐娘娘曾多次為村中的人,最終走上了的道路。
其實我當時聽完這個故事,有一些奇怪的感覺,因為這不是一個有很離奇情節的故事,但卻讓我思考了很多。
在回京后,我有時候會想,可能這個大爺并不是養豬仔的農民,可能也不是山東人,甚至可能不是人。或許只是某種存在,希望跑過來給我分享一個故事,讓我也從繁雜的事情中,看到某一種清靜自在。
以上就是與各種動物的人相關內容,是關于白狐的分享。看完天界已空,都下到人間了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