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將正月初七的這一天稱作是“人日”、“人日節”。這天相傳是女媧造成人的日子,也是人類最有意義的生日,所以這一天對于我們來說絕不是簡單的紀念日那麼簡單。而且這一天也是人們祈福納吉和求平安許愿的一天,尊重這一天也就是同樣對于我們“人類”的尊重。
正月初七是什麼日子
在中國農歷正月初七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初七被稱為“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七日”等。民俗專家介紹說,正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習俗中的“人日”,即“人的生日”。作為古老節日,人日在我國至少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人日的起源來自古老的神話。《莊子·應帝王》記載,古時候有倏帝、忽帝和混沌3位神仙。倏和忽常去混沌家做客,受到了熱 情的款待。兩人為感謝混沌,告訴他說:“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混沌按照此說在自己身上一日鑿一竅,七日鑿好。
正月初七的習俗
吃七寶羹是我們在這一天的習俗之一。這一天,人們把七種新鮮的節令蔬菜放在一塊同煮,稱為“七寶羹”,又稱“七樣菜”,關于這七種蔬菜,不同地區稍有差別,潮汕地區是指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藍,廣州地區指芹菜、芥菜、菠菜、青蔥、大蒜、芫荽、生菜。不管是哪七種蔬菜,都被賦予了美好的寓意,比如生菜寓意“生財”,蒜寓意“精打細算”等。
大年初七吃面的寓意
這一天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吃面。在大年初七吃面有一種寓意就是用面條纏住時間和歲月,這樣人就可以長命百歲,也有的人會在初七、十七、二十七這三天都吃面的,而且面條是很長的,寓意著吃面的人在新年當中能夠事事順意,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