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八是什么星座
四月初八洗佛節 洗佛節,亦稱浴佛節、佛誕節,是佛教節日,在農歷四月初八。
俗傳四月初八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生日。
是日僧人以名香泡水灌洗佛像,購龜、魚放生,佛寺舉行大規模誦經活動。
《武林舊事》記載:四月初八為佛誕日,諸寺院各有浴佛會,僧尼輩競以小盆貯銅像,浸以糖水,覆以花棚,饒鈸交迎,遍往邸第富室,以小杓澆灌,以求施利。
是日西湖作放生會,舟楫甚盛,略如春時小舟,競買龜魚螺蚌放生。
舊時,農家還以此日風向占谷價。
謠曰:“南風吹佛面,有收也不賤;北風吹佛面,無收也不貴。
” 在藏族地區,浴佛節日喇嘛們群集念誦“沐浴經”,為佛像除塵保潔灌水。
釋迦牟尼,被佛教徒稱為“如來”(意思就是“成正覺”),佛(意思是“覺悟者”),奉為佛祖。
四月初八 四月初八日,本為佛誕節,屬于我國佛教一年之中最大的節日之一。
即釋迦牟尼的生日紀念。
正統的佛誕節慶祝活動,至今保留在山西省佛教界。
其中尤以五臺山最為隆重。
屆時,各寺廟要在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誕生像。
為一尊高約三寸,稚氣可愛的孩童站立形象(即太子像)。
渾身赤裸,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佛教傳說釋迦牟尼剛降生人間,便能站立行走,開口講話。
他右手指天,左手指地,意味著“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太子像就是根據這則傳說用銅鑄成的。
佛教還傳說:釋迦牟尼降生時,九龍吐水,為他沐浴。
佛誕節慶賀儀式開始時,太子像前面要放一盆用旱地蓮花、臺參等藥材特制的香湯。
主持僧人點燈、上香、擺供、三跪九拜,五體投地。
全體僧眾念經,鼓樂齊鳴,誦謁成章,贊譽釋迦牟尼對人類世界的偉大貢獻。
經完,則用香湯沐浴太子像。
浴完,再誦經,亦舞亦唱,反復多次,稱為治佛法會。
法會結束,聚餐。
然后分領浴佛香場,回僧房兌開水沐浴自身,以求盡快獲得正果。
佛誕節流傳到民間,又形成了廟會。
例如壽陽縣每年四月初八日要舉辦天佛廟會,祭祀佛祖。
屆時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佛誕節在民間傳承中,不少地方演變成紀念其他神靈和別的民俗活動。
大同、陽高及晉西北一些縣,佛誕節演變成了奶奶廟會。
祭祀的對象由男性變成了女性,外來神變成了本地神。
奶奶神又稱送子奶奶,往往伴生著當地民間盛傳不衰的各種故事,顯得神秘離奇。
其神通除包醫百病,驅邪賜福以外,還有一種神奇的本領,就是給盼望子孫的人家贈送孩童。
求拜者只要心誠,便可得子。
今天看來當然是迷信,但在歷史上卻影響頗大,反映了中華民族“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傳統心理。
運城地區多鹽池,民間傳說是四月初八日,黃帝大戰蚩尤時所遺。
四月初八日要專門紀念此事。
傳說大戰時為了區分敵我,黃帝的將士頭上插著皂角葉,蚩尤的將士頭上插著槐樹葉,最后黃帝戰勝了量尤。
今人都是黃帝的后代,為了紀念老祖宗的勝利,屆時男女老少頭上都要戴皂角葉,后來相沿成俗。
靈石縣四月八日廟會,介廟后宮院里,牡丹花盛開,艷麗多彩,雍容華貴,人多前往觀賞,取意富貴,俗稱“看神花會”。
鄉寧縣的四月初八日廟會,民間稱為油糕會。
逢會期間,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山城,油糕攤多達四、五十家。
趕會者皆以吃飽油糕為榮。
鄉間一些人因為年紀大或者患病等原因,不能親到縣城趕會,也要托人買回幾包油糕,在家分享其樂。
臨縣四月初八日,婦女要到長壽山(一名真武山)敬香祈福。
當地流傳著一首古詩:“汗濕輕羅霧繞環,彩裙華映單斑斑。
何儂不為還香愿,肯上崎嶇長壽山。
”生動地描述了人們敬香的情景和心態。
四月初八日還演變成了紀念關圣帝君的節日。
明版《大同府志》記載:“四月八日,鋪行各行于關圣廟獻品數日,供設花盤紙工,極其精潔。
”關圣帝君,指三國時蜀漢名將關羽,字云長,本是山西人。
歷史上傳說他大志大義大智大仁大勇,深為后人贊譽崇拜。
儒、釋、道三教共敬,進而被封建統治者冊封為神。
舊日關帝廟內有一聯語,上聯為“漢封侯,宋封王,明封伏魔大帝”;下聯為“儒稱帝,釋稱佛,道稱源直無尊”,是對關羽形象最典型的概括。
運城解州是關羽的故鄉。
解州關帝廟是全國最大的同類型廟宇。
廟會期間,方圓縣(市)的群眾都要前往趕會。
四月初八日,晉南地區習慣用苜蓿花拌面做成“鼓蕾”嘗鮮,孩子們要摘杏子吃。
俗語有“四月八,苜蓿花,吃稚杏(土語讀哈)”的說法 四月初八牛魂節 壯族人認為四月初八是牛王的生日。
牛魂節一到,人放犁,牛脫軛,主人家要用新自釀制的 甜酒和用植物汁液染成的五色糯米飯來喂牛。
這一天,要清掃牛欄,給牛洗刷身體;牛沐浴 時,還要敲鼓助興
四月初八是佛教的什么日子?
5月12日(農歷四月初八)欣逢釋迦牟尼佛圣誕! 據載,2551年前的四月初八,釋迦牟尼佛誕生于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藍毗尼(今尼泊爾境內)。
佛陀誕生時“龍噴香雨浴佛身”,因此在紀念佛陀誕辰時,佛教弟子亦以各種香湯灌洗佛像,燃香散花供佛,從而形成了佛誕浴佛的傳統。
在這一天,世界各地的佛教徒都將按照悠久的佛教傳統,隆重慶祝佛誕。
浴佛除了紀念佛祖的誕生外,還有潔凈世間眾生心靈的作用: 1.浴佛是藉外在的佛來洗滌我們內在的塵塵垢,讓自性顯發,同證如來的清凈凈法身。
2.除緬懷佛陀之外,就是要我們凈心,以浴佛的功德度脫七世父母及累劫怨親眷屬早離厄難,使法界六道眾生出離苦海。
3.今日社會人心不古,平常我們身體藏了可以用水洗凈,衣服臟了也可以用水洗清 ;但人心的污穢黑暗,則要用佛的法水洗滌,籍此來洗滌我們的心靈。
4.浴佛是提醒我們時時保有一顆清凈心,透過浴佛節觀照自己內心是否清凈。
浴佛偈 我今灌沐諸如來,凈智功德莊嚴海, 五濁眾生令離垢,同證如來凈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