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星座與天文星體有什么聯系??
星座(原型) 星座通常是指天上的星群,對於地球來說是固定不動的,將它們連線并以圖形方式記憶起來,用以辨別天體的方位。
黃道12星座是88個星座中位於黃道帶上的12個星座。
在占星學中,星座所代表的義意是宇宙方位的代名詞,代表12種基本的模式及表現的形式。
而現在一般人所說的太陽星座,則是以太陽為基準,將12星座當作原型的分類,跟天球上的12星座是不同的。
彼此是兩個層次。
星體(作用力) 占星學中,所謂的星體是指太陽系中離我們比較近的星球,它們離地球比較近、引力大、影響也較直接。
例如:月亮的運行和潮汐及女子生理周期有關,大地震大多是木星、冥王星及天王星成90度的夾角,都證明了星體對地球的影響。
占星學中,星體是推動的力量、一個人的各種能力及人生舞臺上的演員。
宮位(人生) 宮位則是個人出生時以觀測者的東方地平線為基點畫出的12個區塊。
在占星學中,宮位所代表的是個人與后天環境的互動、發生動作的場所以及投入的情境。
12個宮位代表著不同的人生場景,像自我、家庭、婚姻…等不同的個人與世界的互動情境。
太陽系 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是位於太陽系的一顆美麗行星。
太陽系是由太陽及其它環繞太陽的星體所組成,這些星體包括九大行星、60個以上的衛星及無可數計的小行星及慧星。
太陽系在太空中就像是個大圓盤一樣,行星的軌道是橢圓形的,行星繞著太陽以相同的方向,不同的速率繞著太陽運行,因此,我們從地球上所看到各行星可會有順行及逆行的差別。
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它是繞著地球在運轉,在地球上,我們可以看到月亮有陰晴圓缺的現象。
天球 以地球為球心,向太空無限延伸成一個假想球,稱為天球。
行星沿著太陽在天球上運行的軌道運行(黃道),經過黃道12星座。
我們在天球上建立一套觀測系統,以利星體的觀測與記錄。
黃道 所謂黃道就是指太陽在天球上運行的軌道,地球自轉軸傾斜黃道面約23.5度(亦即黃道與赤道交角約 23.5度),因此造成一年當中不同的四時寒暑的變化。
在占星學中,所有星體的位置均是以黃道的投影面為基準,因為站在觀測者的角度來看,地球是不動的觀測點。
把黃道帶到地上 任何時候行星的位置及黃道的視座全世界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這個位置反映出普適性的符號語言。
特定的詮釋 占星學家「塑造」星圖,那是地上的某一地區於某一時刻的天圖。
肇生占星學是針對出生時刻塑造的,但是可以對任何時刻、地點的任何事造星。
宮位系統 宮位的天文定義 宮位是以觀測者為主,觀察與天體的相對位置,經由地球公自轉角度的修正,所產生的相對方位關系。
一個嬰兒誕生時地平線及子午線切黃道圓於四個點。
決定了星圖上四個黃道宇宙符號的角(Angles)~ (1)升位〈ASC,Ascendant,上升星座〉是黃道在東方水平線上升的角度。
表示自己與世界的接觸,這是實際上存在的個體的身體及特徵。
(2)降位〈DES,Descendant,下降星座〉是西方水平線落下的角度。
與升位相反,它表示與他人的關連,因此是伴侶與性的結合。
(3)過了上子午線最高的點是中天〈MC,MediumCoeli〉 子午線連接天頂最高點,因此MC代表成就、職業及權力。
(4)MC的相反是天底〈ImumCoeli〉。
它位於最低點,表示家及祖先和一個人的根。
每一象限再分為三份就成了星圖中表示生命中各個層面的十二宮〈House〉。
象限一般在黃道上的大小不等,雖然占星學者對詮譯星座的看很接近,但是區分宮位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方式。
這意味著完整的星座系統對中間的星宮產生不同的黃道位置。
真麻煩!最流行的系統是十七世紀一位義大利僧侶拉西度斯〈Placidus〉的方法,近代與之類似的是地面點法〈Topocentric,或譯錐心分宮制〉。
另一種方法則放棄了三分象限的概念,而只用上升點計算十二個30度的黃道來劃分星宮〈等宮分法,equal-house system〉。
星宮圖可以有好幾種不同的畫法。
歲差現象 地軸有23.5度的傾斜,因此有了黃道面與赤道面的不同,太陽在黃道上運動。
每年太陽會跟赤道面在春、秋交會二次,這就是春分點與秋分點。
相對於其他恒星,太陽每次交會到春分點時,位置是不同的。
每年春分點平均向西退行50.2弧秒(一年相差20.396分鐘),就是所謂的"歲差"。
如此約需時兩萬六千年繞完一周。
從一開始制定春分點為白羊座到二千多年后的今天,現在的春分點已退行將近30度,現在的春分點座落在雙魚座,正接近雙魚和寶瓶的交界處。
這也就是所謂的寶瓶世紀將到的原因。
因歲差的原因造成星座方位的變動所以世界上的星座圖都每隔25年或50年更改1次,你可以買一個星座圖回去看看,你會發現現在春分點是指向雙魚座。
但是占星術仍沿用以白羊座作為春分點,隨著時間,占星術與天文學的關系越來越遠,現在占星術所用十二星座的命盤變成是一種虛擬的意象,這蠻富爭議性的。
不同的系統 你可以說在大系統(天體12星座)下另一個屬於地球的中系統(太陽12星座),在這系統下又依個人出生時產生小系統(12宮位)。
大系統是整體性的,中系統是屬於地球全體的(如果一個住在金星上的人,他的中系統就該以金星的春分點來訂吧!),小系統則是個人的。
...
星座與實際宇宙星球有什么聯系?
星座的出現其實就和文章的標點符號是一樣的,起初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但到后來,人們為了分句,分段,表達感情,便出現了標點符號。
星座和這個一樣,將幾個星體組合成一個固定的形狀,這樣就可以方便觀測,記憶,使我們所看到的宇宙變得有序起來,起初人們是賦予了星空無上的神力,認為神都在天上,那些星星就是神的化身,便把一些靠的近的星星依照所看到的形狀變為各種星座,現代則是為了紀念某些東西,比如說望遠鏡,六分儀,但天空大多還是以神話人物居多。
望采納!
星座和星星的區別
你說的星星就是星系吧。
星座只是一些星星所在天區的投影,是天球上的一個區域,星座中的星星往往彼此之間沒有什么聯系。
星系是大量恒星在引力的作用下聚合在一起形成的天體系統,就像宇宙里的一個小島。
星系是星系,星座是星座,千萬不能混 星系是指一定范圍內圍繞同一個中心公轉的天體的總和,星座是指人類可觀測到的一個天體比較集中的區域
星系和星座哪個大?
星系是天體系統,不同星系大小相差懸殊。
例如地月系,半徑不過384401千米,而銀河系半徑有5萬光年。
星系有實際大小,也有看起來的大小(視大小,用視半徑表示),星系的視半徑與線半徑和距離有關。
星座只是為了觀測方便,把地球的天空人為劃分的區域。
一個星座只是從地球上看一定方向的集合。
只有視大小,并沒有實際大小。
一個像銀河系那樣的星系那怕是最近的,也因為實際距離特別遙遠而不同部位在地球上看的方向差異不大,因此只占據地球的很小一部分天空,比一個星座的天空范圍小的多。
而你抬起頭,把一片樹葉放在眼前。
這片樹葉則能占據一大片天空,占很多星座!你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你不知道星座的含義。
十二星座是太陽系的星體嗎?
白羊座 生于每年3月21日至4月19日,火星的本質為陽性,是天上火紅色的天體,給人勇猛的感覺,故此以戰神馬斯命名,象征勇氣、剛強、斗志與男性魅力,掌管個人的沖勁與欲望,對群體具一定影響力。
金牛座 生于每年4月20日至5月20日,金星的本質為陰性,是天上金色的迷人天體,故此以愛神維納斯命名,象征愛情與美麗,支配女性魅力與吸引異性的能力,影響個人的審美眼光、美感、社交能力和價值觀。
雙子座 生于每年5月21日至6月21日,水星移動的速度非常快,掌管個人的知識、溝通、推理,以及學習能力、處理困難時的機智、適應環境的能力與個人意識,同時代表了時代轉變時科技與學問對日常生活轉變的影響。
巨蟹座 生于每年6月22日至7月22日月亮對個人感情的影響力大過太陽。
在天象中,月亮的變化最大,有周期性的陰晴圓缺,代表情緒變化,感情起伏,愛與恨的反覆出現。
月亮代表支配我們的內在世界,是人性及本能的天象表現。
月亮守護巨蟹座,月亮也是母性的守護者,照明器材是巨蟹座的幸運物。
獅子座 生于每年7月23日至8月22日,太陽是天象中影響力最大的天體,它是天地萬物的中心,黃道就是太陽在天上運行的軌跡。
太陽支配我們的外在世界,是活力的泉源、戰勝黑暗和疾病的力量、天地萬物的依歸。
處女座 生于每年8月23日至9月22日,水星移動的速度非常快,掌管個人的知識、溝通、推理,以及學習能力、處理困難時的機智、適應環境的能力與個人意識,同時代表了時代轉變時科技與學問對日常生活轉變的影響。
水星守護雙子座與處女座。
天秤座 生于每年9月23日至10月23日,金星的本質為陰性,是天上金色的迷人天體,故此以愛神維納斯命名,象征愛情與美麗,支配女性魅力與吸引異性的能力,影響個人的審美眼光、美感、社交能力和價值觀。
天蝎座 生于每年10月24日至11月21日,火星的本質為陽性,是天上火紅色的天體,給人勇猛的感覺,故此以戰神馬斯命名,象征勇氣、剛強、斗志與男性魅力,掌管個人的沖勁與欲望,對群體具一定影響力。
火星守護白羊座與天蝎座。
射手座 生于每年11月22日至12月21日,木星在中國及西洋星相學中同樣被視為幸運星,代表天賦與靈性。
由于木星每年經過一個星座,故又稱為歲星,支配個人在不同時期追求的領域。
它亦代表法律與正義,支配善與惡、賞與罰。
摩羯座 生于每年12月22日至1月19日,土星是西洋占星術中唯一有光環的天體,繞黃道一周約需三十年,代表人生的起落,責任與負擔、磨練與成長的方向。
它是傳統西洋占星術中變化最少的天體,所以也是頑固與耐性的象征,土星支配個人的現實生活。
水瓶座 生于每年1月20日至2月18日,土星是西洋占星術中唯一有光環的天體,繞黃道一周約需三十年,代表人生的起落,責任與負擔、磨練與成長的方向。
它是傳統西洋占星術中變化最少的天體,所以也是頑固與耐性的象征,土星支配個人的現實生活。
雙魚座 生于每年2月19日至3月20日,木星在中國及西洋星相學中同樣被視為幸運星,代表天賦與靈性。
由于木星每年經過一個星座,故又稱為歲星,支配個人在不同時期追求的領域。
它亦代表法律與正義,支配善與惡、賞與罰。
木星守護射手座與雙魚座。
12星座所對應的天體是什么?
星相學,或稱占星術(ASTROLOGY),是星相學家觀測天體,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各種變化后,作出解釋,來預測人世間的各種事物的一種方術。
星相學認為,天體,尤其是行星和星座,都以某種因果性或非偶然性的方式預示人間萬物的變化。
星相學的理論基礎存在于公元前300年到公元300年大約600年間的古希臘哲學中,這種哲學將星相學和古美索不達米亞人的天體“預兆”結合起來,星相學家相信,某些天體的運動變化及其組合與地上的火,氣,水,土四種元素的發生和消亡過程有特定的聯系。
這種聯系的復雜性,正反映了變化多端的人類世界的復雜性。
這種千變萬化的人類世界還不能為世人所掌握,因此,星相學家的任何錯誤都很容易找到遁詞。
星相學對于神的作用有各自不同的說法。
有人認為,宇宙完全是機械化的,他們對神的介入和人的自由意志這兩種可能性都加以擯棄。
另一部分人認為,星相學并不是一門象天文學那樣精密的科學,它只能指出事物發展的趨勢,而這種趨勢是可以為人或神的意志所左右的。
也有人認為,行星本身就是強大的神,他們的旨意可以通過祈禱來改變,而且星辰只對那些通曉星相學的人才顯示神的意志。
后面的這種觀點和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人的思想很接近,他們主要是向朝廷預告那些即將來臨的福禍,這些福禍可能以氣象或疾病的形式來影響人類和動植物的生長,或是以某種形式來影響國家大事或皇室成員的生活,如此等等。
但他們認為天體的預兆并不決定事物的未來,只是作為一種征兆向人們顯示神的旨意。
占星術的最初目的,是根據人們出世時行星和黃道十二宮的位置,來預卜他們一生的命運。
后來發展為幾個分支,一種專門研究重大的天象(如日食或春分點的出現)和人類的關系,叫做總體占星術;一種選擇行動的吉祥時刻,叫做擇時占星術;另一種叫做決疑占星術,根據求卜者提問時的天象來回答他的問題。
占星術起源于古美索不達米亞人的天體預兆。
公元前18世紀到前16世紀的古巴比倫王朝,出現第一本分門別類論述天體預兆的鍥形文字的書。
公元前6到前4世紀,天體預兆學說傳入埃及,希臘,近東地區和印度。
后來經由印度僧人傳到中亞。
公元前3世紀以來,有人把大小宇宙相對應的概念數學化。
所謂的“小宇宙”指人體。
他們還把黃道十二宮進一步細分,認為五星在黃道不同的弧段上的作用各有主次。
某星對人的影響力按照其所處的弧段以及與其他敵友弧段的關系而定。
十二宮又和人體的特定部位相應,千變萬化的物質世界和人的性格多少也和十二宮有關。
星相學家根據給定的時刻的日月五星坐標和黃道十二宮的位置,以及它們之間復雜的幾何關系,算出行星的影響力,再利用占星天宮圖,找出上述各種因素與地上事件的對應關系,得出占星的結果。
這種結果有時自相矛盾,這就需要占星者根據求占者的情況和占星者本人的經驗加以圓通。
到公元1世紀之后,上述方法已經定型。
希臘占星術也曾經傳入印度,伊朗,進入伊斯蘭文化。
17世紀后隨著日心說的確立和近代科學的興起,星相學失去了科學上的支持。
但近年來星相學又在西方開始抬頭,有人還試圖將近代發現的外行星引入占星術中,并試圖找出行星位置和人類生活的統計關系。
白羊座 生于每年3月21日至4月19日,火星的本質為陽性,是天上火紅色的天體,給人勇猛的感覺,故此以戰神馬斯命名,象征勇氣、剛強、斗志與男性魅力,掌管個人的沖勁與欲望,對群體具一定影響力。
金牛座 生于每年4月20日至5月20日,金星的本質為陰性,是天上金色的迷人天體,故此以愛神維納斯命名,象征愛情與美麗,支配女性魅力與吸引異性的能力,影響個人的審美眼光、美感、社交能力和價值觀。
雙子座 生于每年5月21日至6月21日,水星移動的速度非常快,掌管個人的知識、溝通、推理,以及學習能力、處理困難時的機智、適應環境的能力與個人意識,同時代表了時代轉變時科技與學問對日常生活轉變的影響。
巨蟹座 生于每年6月22日至7月22日月亮對個人感情的影響力大過太陽。
在天象中,月亮的變化最大,有周期性的陰晴圓缺,代表情緒變化,感情起伏,愛與恨的反覆出現。
月亮代表支配我們的內在世界,是人性及本能的天象表現。
月亮守護巨蟹座,月亮也是母性的守護者,照明器材是巨蟹座的幸運物。
獅子座 生于每年7月23日至8月22日,太陽是天象中影響力最大的天體,它是天地萬物的中心,黃道就是太陽在天上運行的軌跡。
太陽支配我們的外在世界,是活力的泉源、戰勝黑暗和疾病的力量、天地萬物的依歸。
處女座 生于每年8月23日至9月22日,水星移動的速度非常快,掌管個人的知識、溝通、推理,以及學習能力、處理困難時的機智、適應環境的能力與個人意識,同時代表了時代轉變時科技與學問對日常生活轉變的影響。
水星守護雙子座與處女座。
天秤座 生于每年9月23日至10月23日,金星的本質為陰性,是天上金色的迷人天體,故此以愛神維納斯命名,象征愛情與美麗,支配女性魅力與吸引異性的能力,影響個人的審美眼光、美感、社交能力和價值觀。
天蝎座 生于每年10月24日至11月21日,火星的本質為陽性,是天上火紅色的天...
星座和星系的起源是什么
宇宙之起源 宇宙是廣漠空間和其中存在的各種天體以及彌漫物質的總稱。
宇宙是物質世界,它處于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中。
《淮南子·原道訓》 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以喻天地。
”即宇宙是天地萬物的總稱。
千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宇宙是什么時候、如何形成的。
直到今天,科學家們才確信,宇宙是由大約150億年前發生的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在爆炸發生之前,宇宙內的所存物質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并濃縮成很小的體積,溫度極高,密度極大,瞬間產生巨大壓力,之后發生了大爆炸。
大爆炸使物質四散出去,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后來相繼出現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恒星、行星乃至生命,都是在這種不斷膨脹冷卻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然而,大爆炸而產生宇宙的理論尚不能確切地解釋,“在所存物質和能量聚集在一點上”之前到底存在著什么東西? “大爆炸理論”是伽莫夫于1946年創建的。
關于宇宙是如何起源的?空間和時間的本質是什么?這是從2000多年前的古代哲學家到現代天文學家一直都在苦苦思索的問題。
經過了哥白尼、赫歇爾、哈勃的從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的探索宇宙三部曲,宇宙學已經不再是幽深玄奧的抽象哲學思辨,而是建立在天文觀測和物理實驗基礎上的一門現代科學。
直到20世紀,出現了兩種“宇宙模型”比較有影響。
一是穩態理論,一是大爆炸理論。
20世紀20年代后期,愛德溫·哈勃發現了紅移現象,說明宇宙正在膨脹。
20世紀60年代中期,阿爾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這兩個發現給大爆炸理論以有力的支持。
現在,大爆炸理論廣泛地為人們所接受。
大爆炸理論 現代宇宙系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又稱大爆炸宇宙學。
與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說明較多的觀測事實。
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為我們的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歷程。
在這個時期里,宇宙體系并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
這一從熱到冷、從密到稀的過程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發。
根據大爆炸宇宙學的觀點,大爆炸的整個過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溫度極高,在100億度以上。
物質密度也相當大,整個宇宙體系達到平衡。
宇宙間只有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態的物質。
但是因為整個體系在不斷膨脹,結果溫度很快下降。
當溫度降到10億度左右時,中子開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條件,它要么發生衰變,要么與質子結合成重氫、氦等元素;化學元素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形成的。
溫度進一步下降到100萬度后,早期形成化學元素的過程結束(見元素合成理論)。
宇宙間的物質主要是質子、電子、光子和一些比較輕的原子核。
當溫度降到幾千度時,輻射減退,宇宙間主要是氣態物質,氣體逐漸凝聚成氣云,再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恒星體系,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
大爆炸模型能統一地說明以下幾個觀測事實: (1)大爆炸理論主張所有恒星都是在溫度下降后產生的,因而任何天體的年齡都應比自溫度下降至今天這一段時間為短,即應小于200億年。
各種天體年齡的測量證明了這一點。
(2)觀測到河外天體有系統性的譜線紅移,而且紅移與距離大體成正比。
如果用多普勒效應來解釋,那么紅移就是宇宙膨脹的反映。
(3)在各種不同天體上,氦豐度相當大,而且大都是30%。
用恒星核反應機制不足以說明為什么有如此多的氦。
而根據大爆炸理論,早期溫度很高,產生氦的效率也很高,則可以說明這一事實。
(4)根據宇宙膨脹速度以及氦豐度等,可以具體計算宇宙每一歷史時期的溫度。
大爆炸理論的創始人之一伽莫夫曾預言,今天的宇宙已經很冷,只有絕對溫度幾度。
1965年,果然在微波波段上探測到具有熱輻射譜的微波背景輻射,溫度約為3K。
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起源于一個單獨的無維度的點,即一個在空間和時間上都無尺度但卻包含了宇宙全部物質的奇點。
至少是在120~150億年以前,宇宙及空間本身由這個點爆炸形成。
目前學術界影響較大的“大爆炸宇宙論”是1927年由比利時數學家勒梅特提出的,他認為最初宇宙的物質集中在一個超原子的“宇宙蛋”里,在一次無與倫比的大爆炸中分裂成無數碎片,形成了今天的宇宙。
1948年,俄裔美籍物理學家伽莫夫等人,又詳細勾畫出宇宙由一個致密熾熱的奇點于150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后,經一系列元素演化到最后形成星球、星系的整個膨脹演化過程的圖像。
但是該理論存在許多使人迷惑之處。
宏觀宇宙是相對無限延伸的。
“大爆炸宇宙論”關于宇宙當初僅僅是一個點,而它周圍卻是一片空白,即將人類至今還不能確定范圍也無法計算質量的宇宙壓縮在一個極小空間內的假設只是一種臆測。
況且從能量與質量的正比關系考慮,一個小點無緣無故地突然爆炸成浩瀚宇宙的能量從何而來呢? 人類把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確定為衡量時間的標準——年。
但宇宙中所有天體的運動速度都是不同的,在宇宙范圍,時間沒有衡量標準。
譬如地球上東西南北的方向概念在宇宙范圍就沒有任何意義。
既然年的概念對宇宙而言并不存在,大爆炸宇宙論又如何用年的概念去推算宇宙的確切年齡呢...
星云,星系,星座有什么關系
星團,星云,星座,星系說的不是同一系列的概念。
星座是古人劃分天空區域的方法,有可能星座里的一個星星本身就是一個星系,只是因為太遙遠,看起來就像一顆星。
星云又分為氣體星云,星系星云,都是不同的概念。
關于宇宙結構層次,按照大小可以這樣排列:恒星系(例如太陽系)<星系(例如銀河系)<星系團<超星系團<總星系<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