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應氏起源

解夢佬 5 0

應氏

分佈地區

河南省中部偏南、安徽省淮河以北、河南省許昌市

歷史來源

「應」源出

應姓來源有四個,1.源於姬姓,出自周武王姬發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2.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應樂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3.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應門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4.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應姓的“應”讀yīng。

應姓分佈

當代應姓的人口大約有30萬,為第二百四十七位大姓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24%。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應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八形的態勢。目前應姓的第一大省仍為浙江,大約佔全國應姓人口的一半,其次分佈於安徽、江西、上海、江蘇、福建等地。應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表明:在浙滬、皖贛閩大部、台灣北部、湖北東端、雲南中部,應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大約在0.08%以上,中心地區可以達到0.5%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6.8%,居住了大約67%的應姓人群。在台灣大部、福建南端、粵湘鄂大部、江西西部、皖蘇北段、河南東部、山東大部、廣西東端和西段、雲貴川渝大部、黑吉東部、遼寧大部,應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大約在0.02%一o.08%之間,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0.9%,居住了大約27%的應姓人群。

家族名人

應劭:[約公元178年前後在世]字仲遠,(一作仲援,亦作仲瑗)汝南南頓人,應奉之子。生卒年不詳,約漢靈帝光和元年前後在世。少篤學博覽。靈帝初拜孝廉。中平六年,(公元一八四年)拜太山太守。獻帝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大破黃巾三十萬眾,郡內以安。獻帝遷都於許(公元一九六年)之明年,詔劭為袁紹軍謀校尉。后卒於鄴。劭嘗有感於當時舊章淹沒,書記罕存,乃綴集所聞,著《漢官儀》及《禮儀故事》,又撰《風俗通》以辨物類名稱,釋時俗嫌疑。文不典而通俗,可謂名副其實。凡所著述,共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漢書》,皆傳於世。

應瑒:字德璉,三國,魏文學家,汝南人,應珣之子。曹操征之為丞相掾,後為五官中郎將文學。曹丕稱其才學足以著書,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應德璉集》。

以上就是關於應氏起源的介紹,更多內容請關注八字詳批網應氏專題。

上一篇宗氏起源

下一篇解氏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