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洛姓的來源

解夢佬 4 0
洛姓在我國的姓氏是比較少見的姓氏,而對於洛姓有四個來源。那麼對於這樣的姓氏會有什麼樣來源呢?每個來源又有它的什麼樣的定義呢?根據姓氏的了解我們可以一起來看看 洛姓的來源會是什麼呢? 一、姓氏來源


1、源於地名,出自古代雒水流域,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古雒水,即洛河,發源於古廣漢郡洛縣漳山(今陝西省雒南縣華山東麓)。洛在古代本寫作雒,在古籍中所稱的雒神,就是洛水女神洛嬪,傳說在雒水之濱(雒浦),是雒神經常出沒之地。另外還有一條北洛河,發源於今陝西省定邊縣,東南向流經志丹縣、洛川市、蒲城縣等地。


古代居於雒水兩岸的住民,以地名為姓氏,稱雒氏,后省筆簡化為洛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2、源於姜姓,出自五胡十六國時期鮮卑族慕容部的分支吐谷渾部破洛那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漢末三國、晉朝時期,五胡十六國中的北方鮮卑族有吐谷渾部,又稱吐渾、退渾,是中國西北的古代民族之一。吐谷渾部原為鮮卑族慕容部的一支,先祖遊牧於徒河青山(今遼寧義縣)。公元三世紀末至四世紀初,即晉太康四年至十年(公元283~289年)左右,鮮卑單于涉歸庶長子吐谷渾,因與以母貴繼單于位的嫡弟若洛廆(即慕容廆,又作弈洛瓌)不和以及開拓新牧場的需要,率所部一千七百戶從遼東慕容鮮卑群落中分離出來,西遷到今內蒙古自治區陰山地區。西晉永嘉末年(公元313年)左右,吐谷渾部又從陰山南下,經河套南,度隴山,至隴西之地枹罕(今甘肅臨夏)西北一帶。以此為抿點,子孫相承,向南、北、西三面拓展,統治了今甘肅省南部、四川省西北和青海省等地的氏、羌等族,並分衍有數個分支,其中就有破洛那氏部落,居於破洛那(今中亞費爾干納盆地)。
破洛那氏部落族人後來在南北朝的北魏時期,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的全民漢化政策推動下,漢化改為洛氏。


3、源於嬴姓,出自古代北雒河流域,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北雒河,即北洛河,發源於今陝西省的榆林市定邊縣,東南向流經志丹縣、洛川市、蒲城縣等地。其兩岸住民中很早即有以地名為姓氏者,稱雒氏,亦有省筆為洛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4、源於妘姓,出自春秋時期赤狄族皋落氏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為氏。在古代夏、商、周族的周圍四方,開始出現了很多民族群體。南方和西南方有三苗、庸、蜀、鬃、微、盧、彭、濮、荊蠻、吳、越、巴、夜郎、滇、邛都、雋、昆明、徙、筰都、冉駹、白馬;東方有東夷、號稱九夷,包含吐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東北方有東胡、、貊、肅慎;西北和北方有氏、羌、發羌、唐旄,叿方、土方、鬼方、戎、狄等等。戎、狄的族種群類很多,有赤狄、東山皋落氏、潞氏、留吁、驛辰、白狄、驪戎、甲氏、肥、鼓、鮮虞、楊拒、泉皋、伊洛之戎、綿諸、緄戎、狄之戎、義渠、大荔、烏氏、朐衍之戎、林胡、樓煩、匈奴等等。


春秋時期,赤狄族中有東山皋落氏族,屬於潞氏部落,為赤狄的強部之一,是顓頊帝之孫祝融氏之妘姓後裔,在史籍《志氏姓》中記述了這一支為妘姓封於路的後裔。潞氏部落最後一個執政者名叫鄷舒,在史籍《世本·姓氏篇》中記載:潞,為周文王第十七子鄷侯之後,氏於國,潞有鄷舒,出於姬姓。妘姓,為祝融八姓之一;姬姓,為周王族姓,赤狄中顯然有祝融集團及姬姓王族支庶的苗裔。通過頻繁的和激烈的競爭,到了戰國末期,華族發展壯大了,北狄族的匈奴、百越族系的南越、雒越、閩越,氏羌族系的羌族等一些民族發展和壯大起來,而另一些民族由於軍事、政治、經濟的失敗而衰落了,以至消失。如微、庸、盧、彭、鬼方等,他們可能被別的族體所完全同化而不再見於記載,這也從側面說明,他們本身的落後,造成了自身特徵的完全喪失而被別的民族所同化。這種同化,當時大多是在兼并戰爭下進行的。楚國在戰國期間的競爭中,曾兼并五十多個小國,其中就有群舒、淮夷、東夷、百濮、滇、鄧、英、夔、六蓼、庸、陳、蔡、杞、莒、越等;而晉國則兼并了赤狄的東山皋落氏、廧咎如、潞氏、甲氏、留吁、驛辰、白狄的肥、彭、鼓以及陸渾之戎、伊洛之戎等。這眾多族體中的一些族體,後來就消失在歷史的競爭之中。


赤狄的東山皋落氏在被晉國吞併后,其族人省筆簡改為單姓洛氏,逐漸融合到晉國民眾之中,世代相傳至今。


二、歷史名人


洛宣


明代人,官至貴州都指揮使。正統年間參与征討麓川,攻鬼哭山,力戰而亡。


洛忠


明代人,幼時喪父,對母親極孝順,才智出眾,勇力過人,官至清浪參將,保全安南一帶平安。以孝友知名,朝中曾下詔書旌其家門。


以上就是關於洛姓的來源的分享,更多姓名趣談資訊,請關註解夢佬算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