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阿昌族的風俗習慣

解夢佬

阿昌族--簡 介

 

阿昌族人口共有2.7萬余人,為云南特有的民族,主要聚居云南省西部地區德宏州的隴川縣、梁河縣及潞西市,保山地區的騰沖縣、龍陵縣也有少量分布。隴川縣的戶撒地區和梁河縣的遮島是最集中的地方。

阿昌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阿昌語分為戶撒和梁河兩種方言,大多數阿昌人都會講漢語、傣語,戶撒的阿昌族還會講緬語和景頗語,他們中有不少人能通五六種語言。這大概是阿昌族在歷史上善于同附近的民族交往,不斷向別的民族學習的緣故。

阿昌族聚居區地處高黎貢山余脈的丘陵山地、峽谷平壩,為阿昌族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阿昌族主要從事農業,以種植水稻聞名。水稻品種多、質量好,梁河地區的“毫安公”品種,過去曾號稱“水稻之王”。阿昌族制造的鐵器也極負盛名,以“戶撒刀”著稱于世。

阿昌族--歷 史

在漢文史書中,除稱其為"阿昌",還有"峨昌"、"莪昌"、"俄昌"等稱謂。因居住地區不同,還有一些自稱,如"勐撒撣"、"襯撒"、"漢撒"等。其先民很早就生活在滇西北的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約在公元13世紀,經過多次遷徙,逐漸定居到現在聚居的地方。阿昌族人民從駐守邊疆的漢族屯兵那里學會了耕種水田、打制鐵器的技術,促進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商品經濟有了初步發展。唐宋時期,阿昌族地區屬南詔和大理政權管轄。明清時期,一直實行土司制度。解放前,阿昌族地區處于封建領主經濟,地主經濟已有一定的發展。其時,領主多為傣族土司,地主多為漢人。

阿昌族--禮 儀

 

阿昌族熱情好客,尊老愛幼,有許多優良的傳統禮儀。有客來家小憩,主人要好酒好茶招待,吃飯禮讓上座,如客人年輕輩分小可推辭坐邊座或下方坐;遇敬酒倒茶,忌不禮讓就接受。阿昌族待客有勸飯習俗,無論會喝酒、喝茶否,忌諱客人不接受;遇勸飯時,無論已飽否都應伸雙手捧碗相接;雙手接遞或起身行禮,視為恭敬。通常勸飯是象征性的,通過勸飯講情說意,乃至唱功飯山歌抒情,表示歡迎客人才是真正的緣由。

阿昌族--節 慶

阿昌族過去普遍信仰小乘佛教。在梁河、潞西一帶的阿昌族主要奉行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主要宗教節日有進洼(關門節)、出洼(開門節)、燒白柴、潑水節等。除宗教節日外,還有許多本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窩羅節、澆花節和春節。其中以火把節和窩羅節的規模較大,活動內容較多。

窩羅節:每年農歷正月初四舉行,以紀念傳說中阿昌族的始祖遮麻為民除害、造福后人的功績,屆時人們要祭獻最好的菜肴,然后殺狗吃狗肉和芋頭,如果在祭祀的當天能捕到蟒蛇,則認為更吉利。

火把節: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舉行,為祈求五谷豐收,要殺豬、宰牛祭祀,屆時要熟制火燒生豬肉拌米線給大家分食。入夜后點火把在村寨周圍游動。

潑水節:和當地的傣族一樣,阿昌族也過潑水節,潑水節期間是年輕人擇偶的好機會,屆時常常由姑娘家備好八大碗菜肴招待來串親的小伙子。參加聚餐的人數相符,大家才能落座入席。小伙子要在別人不察覺的情況下把姑娘家的雞頭偷走,如雞頭被姑娘查出來,要罰偷雞頭者一碗酒,否則就要罰姑娘喝酒。如果偷者被人當場抓住,不僅要受罰,還要被姑娘取笑。酒后小伙子要根據菜價,將錢在不讓姑娘察覺的情況下交給姑娘。

撒種節和嘗新節:撒種節和嘗新節,是阿昌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三月十日和八月十五日舉行。屆時,家家戶戶都按照傳統的習慣,打掃庭院,房屋,準備魚肉,米線,酸性食物和米酒,再到地里拔上一蔸籽兒結得最大最多的芋頭,砍上一顆結了雙穗的玉米,然后把玉米和芋頭捆扎在一根三、五尺長的竹桿上,放在堂屋的左角或右角。隨后,用新谷舂成米蒸成飯,殺上一只肥雞,擺在祭桌上,緬懷祖先。并接回出嫁的姑娘,全家團聚。飯后,男子穿著藍、黑或素色對襟短上衣,黑色長褲;婦女著合襟上衣,裙、系圍腰,頸上掛銀質項圈,項圈上系有銀鏈、銀須、銀元等飾;少女則將辮子盤于頭頂。大家聚集于村寨前后唱歌跳舞,熱鬧異常。撒種節和嘗新節的起源已久。

相傳,很久以前,阿昌族人民中有個老婆婆,每年八月中旬,莊稼成熟的時候,她總是把顆粒飽滿的各種谷物的良種,選留下來,到來年插種的時候,送給別人。由于她經常幫助村里村外的人家,提高耕作技術,因而受到人們的愛戴和尊重。一年八月,老婆婆在即將收獲前死去。人們為這位終身勤勞的寬厚老人沒有吃上自己種的糧食,穿上自己織好的新布衣服就離開了人間而感到傷心。于是就把她生前種的稻米,豆類、蔬菜做成香噴噴的飯菜,把她織的布做成新衣,敬獻在老人靈前。

以后,每年家歷八月十五日,阿昌族家家戶戶都要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凈凈,用當年收的稻米、豆類、瓜果等做成飯吃一頓,這樣就形成了阿昌族的嘗新節。老婆婆死后的第二年三月,人們把她留下的種子,撒到地里,于是每年農歷三月十日,又形成阿昌族的撒種節。

直到今天,阿昌族人民還利用媳婦回娘家過撒種節的機會,交流農種物品種,以達到增產豐收的目的。

會街:會街,是阿昌族人民的傳統集會,多在每年農歷九月中旬舉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會街原屬宗教集會。傳說“個打馬”(阿昌語,意思是菩薩)在上天取經的路途上,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把經書取到,并決定九月十五日返回人間。阿昌族人民為了迎接“個打馬”的歸來,便扎起青龍、白象,由男女青年收齋米,煮出齋飯供齋。以后,逐漸演變成民族節日。

屆時,男子穿藍、黑或白色對襟上衣,黑褲,斜背一個“筒帕”,打包頭,腦后留一尺多長的包頭布,已婚女子穿袖長而窄的對襟衣和遮往膝蓋的裙子,裹綁腿,纏黑布或藍布包頭。姑娘們多是將一根發辮盤于頭頂,用二指寬的布圍在辮子里,胸前并排四個銀紐扣,扣上掛四根長長的銀鏈,戴銀滄花和項圈,耳環等首飾。會街期間,主要是耍白象,舞青龍。白象和青龍是村寨里的藝人用竹木精心編扎的,一般是竹木做架,紙糊身,布做象鼻。耍白象時,一人藏在白象的肚里,雙手拉動連著象鼻帶有滑輪的繩子,象鼻子就上下左右的甩動起來。青龍,由盛裝打扮的小伙子揮舞,表演各種動作。

會街開始,人們給白象、青龍系上紅綢,各村寨的男女老少簇擁著耍白象,舞青龍的隊列,敲鑼打鼓繞寨一周,然后來到廣場,將白象、青龍圍在中間。頓時,象腳鼓聲,锘鑼聲,镲聲齊鳴,人民跳起歡快豪放的象腳鼓舞。跳時,敲镲者始終和擊象腳鼓者斜對著,雙腳前后左右跳躍挪動,腿時蹬時收,身體像波浪一樣起伏。跳著跳著各往前跨一大步,接著退回往下一蹲,一跨一退一蹲連續三次。情緒達到高潮,镲聲連續的“镲镲镲”地打著,拿著樹枝起舞的男女也發出一片歡呼聲。圍觀的群眾熱烈鼓掌歡迎。此時,白象的鼻子甩得更勤,舞青龍的小伙子也更加起勁。

阿昌族--婚 俗

 

每年農閑季節或各種節日集會以及平時的勞動之余,都是阿昌族青年談情說愛,尋覓終身伴侶的大好時光。每當此時,男青年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把葫蘆簫斜插在脖子后面的衣領里,或者別在腰間,無論在村邊、寨旁,還是趕街的路上,只要遇到心愛的姑娘,便吹起動聽的樂曲,傳意請姑娘停一停,然后上前搭話逗趣,詢問姑娘的芳名貴姓。如果姑娘此時還情無所屬,又有意相識,便巧妙應答。小伙子心領神會,主動提出送姑娘回家,姑娘則以“要送就要送到寨子頭,不能送半路”相答,于是小伙子高高興興地用簫吹起山歌,陪同姑娘回家,純真的愛情便由此開始。

每當夕陽西下,年輕的小伙子吃罷晚飯,忙著洗飾一新,一個個悄悄來到自己心愛的姑娘家附近,吹起葫蘆簫,用優美的曲調逗引心上人出來相會。姑娘聽到這親切而熟悉的曲調,心領神會,趕緊回房梳妝打扮。然后借故外出,與情人幽會。如果是初次拜訪,姑娘的嫂子或母親還會熱情開門相迎,請小伙子到屋里火塘邊坐下,家人紛紛回避。于是小伙子和姑娘就在火塘邊含情脈脈相對而坐,或對唱情歌,或竊竊私語、情話纏綿,待到雄雞報曉,才依依不舍地分手。

天下,不知有多少阿昌青年用這神奇的葫蘆簫引來美麗的姑娘,結為秦晉之好。

阿昌族同姓忌婚配。有招婿入門習俗,上門男子須改名隨女方姓。阿昌族婚禮舉行3天,如解除婚約婚誓,須退回盟誓的相片及頭發。

阿昌族男女青年結婚的婚宴上,首先要請新娘的舅舅坐在上首,并擺上一盤用豬腦拌制的涼菜,酒宴后舅舅要送新娘一條約4.5千克的帶豬尾巴的后腿,稱為外家肉,表示新娘要永遠不忘娘家的養育之恩。

&

以上就是阿昌族的風俗習慣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解夢佬算命網。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96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