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如何才能與佛菩薩產生感應

解夢佬

感應在佛教之中是比較玄乎的,但也不能否認它是否存在,因為有的人確實說了與佛菩薩產生感應,還說的惟妙惟肖,讓人無法生疑。但我們如何才能與佛菩薩產生感應呢?下面就簡單的以此來淺析一番吧。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那就是內心越是想要求感應的,那就越沒有可能感應,因為你內心求了,那就是執著,佛陀要我們一切不要執著,所以切記不要執著,不然你只能求到魔的感應,而不是佛和菩薩。畢竟只有清凈心才能感應。有求的心,心不清凈,被那個求的念頭染污了。我們有沒有求?真有求。真有求這個求不可以放在心上,要把佛號放在心上,這個道理不能不懂,我們的愿才跟性德相應。

性德是真空,是無所有,事上要求,理上空寂。所以這個心不能放在心上,事上可以有,心上不能有。事上天天念佛、拜佛,連經上都告訴我們“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事上,這個要知道。理上沒有,理上就是心上,心上真有阿彌陀佛你就做到了。真正發菩提心,菩提心真發了,但是不可以放在阿賴耶里頭。

我們用的是妄心,要用真心,真心沒有念頭,真心就是不起心不動念,我看得清楚,真心看的。起心動念的是妄心看了,不是真心,妄心就生煩惱,順自己意思的喜歡得到它,喜歡擁有它,這叫煩惱。這完全墮在事一邊,理忘掉了,理忘掉就跟大乘不相應,大乘是圓滿的智慧、圓滿的理體。這比較難懂,慢慢學。

閱讀推薦:念佛人的三不可 什么叫老實念佛 在家弟子如何修行更有效

如何與佛菩薩感應道交

眾生本為佛,然為客塵遮,垢盡現真佛。首先要了知,佛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佛才是真正的自己。
我們在佛光注照中,為什么見不到?障礙就是你不信,如果你深信不疑,障礙就沒有了,能老實念,老實就是一心念,佛光遍照、佛力加持就感受到了。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名號太多了,無量無邊的名號是自己的性德,你的德能無量無邊,統統是自己的真心、性德的名號。菩薩、羅漢名號也是無量無邊,是自己修德的名號,都不是外人。聲聲佛號、菩薩號,把自己的性德、修德提起來,讓自己念念與性德修德相應。
不念佛,我們心性永遠在迷,無量光壽雖有,我們得不到受用。念一聲,真心本性的無量光壽就透一次,像閃光一樣,它就閃一下透一次,念兩聲就閃兩次,不念,這光就沒有了。古德教我們不斷的念,不間斷、不夾雜,所透出來的就是精純的光壽,這與阿彌陀佛必定感應道交。

世人,發心念佛,佛光就照你。佛不是一個光照你,是一一隨行好都放光,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的眾生。妖魔鬼怪想找你麻煩,你有佛光照注,他不敢接近你。修學其他法門,冤親債主擾亂你在所不免。惟獨念佛人,著魔機會少。有著魔的是心不在道,如果在道上(道就是阿彌陀佛,你心想阿彌陀佛,口念阿彌陀佛,真正做到不夾雜、不間斷,就是心在道上),決定沒有魔障。唯有死心念佛的人,魔對他無可奈何,臨終佛來接引是佛的本愿,魔不敢來擾亂。
佛光遍照,對我們有攝受加持的功能,能幫我們消除業障,啟發智慧,我們一定要深信不疑,一心稱念,必定業障一天天消除,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長,心地一天比一天清凈。

消業障最有效的方法無過于念佛,為什么很少人相信?業障太重了,想求消業障斷煩惱滅罪業,不必求其他經咒,這一句阿彌陀佛就好,只要一心稱念,念念無間。
我們修的是一心不亂,只要短暫時間得一心就行,平常每天有幾秒鐘得一心不亂,慢慢時間延長,幾秒到十幾秒,二、三十秒,天天在培養,臨終時,那個一剎那,也是一心不亂,就往生了。想在臨終有把握,全在平時放得下。平時對世緣、法緣都要看淡、看輕,不可過分執著,容易得一心。要學著什么都好,好事好,不好事也好,好人好,不好人也好,你心才清凈,才容易得一心。
念佛要求一心,為什么不能得一心?這個想看,那個也想看,這個想聽,那個也想聽,一百年也不能得一心。你看多了,聽多了,心就亂掉了。怎么能得一心?什么都不看,什么都不聽,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三年五載就得一心。
念佛求“一心”,萬萬不可把“一心”掛在心上。“我念了一天、兩天了,怎么還沒得一心?”這個念法,你一輩子都得不到一心。原因你夾雜。常常想著“一心不亂”,就是夾雜。念佛求神通、求感應都是夾雜,都破壞功夫。念佛什么都不求,就老實念,自然感應現前,自然得一心不亂。
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把一切妄念歸成一念,念久了,自然就明心見性,這是修明心見性最殊勝的方法。
“一心稱念”,這個頻率跟諸佛如來心波的頻率相同,自自然然就結合成一體,頻道就接通了,通了就是加持、保佑。稍有妄想、分別、執著就不通。
如果我們這個波很強烈,就能把一些眾生貪嗔癡、自私自利的波干擾,使他不起作用,就能給世界帶來祥和、災難減弱、劫難減緩、時間減短。
念佛念到純一的境界,念佛時心就是佛,佛就變成自己的心,心佛不二,這才是感應道交。

凈空法師講:怎樣感應佛菩薩

凈空法師---所以感應道交,千萬不要誤會只有佛才有感應道交,妖魔鬼怪統統都跟你感應道交,理是一個,所以心正、心清凈比什么都重要。

演【應身以應機赴感為身故以因緣為命。】

「應身」是用,法身是體,報身是相。應身是起用,從體起用,什么作用?幫助別人開悟,幫助別人證得法身。所以諸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這是「應機赴感」。「機」就是指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想學了,只要你一動念頭想學,立刻感應道交,佛菩薩就現身了。同修們一定要知道一個道理,這是真理,佛菩薩能應機赴感,妖魔鬼怪也能應機赴感。你心里一想鬼,鬼就來了,一想妖怪,妖怪就現前,你想什么它就現什么,為什么?因為法身就是自性,自性本來具足一切萬法。佛在自性里面,菩薩也在自性里面,妖魔鬼怪統統都在自性里面。應機赴感是本性赴感,不是別的。現在人喜歡奇奇怪怪的,這個奇奇怪怪念頭一動,妖魔鬼怪都來了,佛菩薩都不見了,為什么?佛菩薩沒有這個機緣,妖魔鬼怪有這個機緣。

這是什么一種機緣?喜歡感應、喜歡神通、喜歡禪定,喜歡搞這些東西,喜歡見神見鬼,認為這是很了不起的,你只要一動這個念頭就有,你真的看到,真的接觸到,你會看到人放光,會看到人坐在那里離地三尺。什么樣的心,就會有什么樣的感應。六祖在《壇經》上說得很好,「何期自性,本來具足」,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本來具足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你想佛就會見到佛,想菩薩就會見到菩薩。這是我想成佛,我想成菩薩,我并不是想要見佛、見菩薩。你想見,那個錯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佛在《金剛經》講得很清楚。是我們自己想成佛、想成菩薩,想明心見性,這就與諸佛菩薩起感應道交。...

演【因即眾生能感之因,緣即諸佛能應之緣,因緣時至,感應道交,因緣別離,感應斯泯。】

這是講應身。我們必須知道,與佛感應道交是怎么感應法。我們今天求佛,所感應來的都是妖魔鬼怪,為什么不能感應到真正佛菩薩現前?這是值得我們認真去反省的,就是我們的心用錯了,我們不是用的真心,我們用的妄心,妄心跟佛菩薩不能起感應。不要說跟佛菩薩,阿羅漢以上的都沒辦法感應。妄心能感的是六道,因為六道凡夫,縱然到非想非非想天,還是用第六意識心。我們今天用第六意識心求佛菩薩,所感得來不是真佛。要想與佛菩薩感應道交,要用真誠心、清凈心、平等心、恭敬心,那就行了,才能感應道交。用是非人我心、貪瞋癡慢心、嫉妒愚癡心,這怎么可能跟圣人感應道交?這不可能的事情。不是說在這個時代佛菩薩不來,不是的,是我們無法跟他起感應。我們還是自以為聰明,這樣學佛,這一生還是會空過,很難成就。

修行,身口意三業最重要的是意業,也就是從心地修起,把這些錯誤的觀念、思想修正過來,心正了,言語、身體造作自然都正。所以會修的人從根本修,根本是修心地法門。小乘人是從事相上修,大乘人是從心地上修。戒律,小乘是論事不論心,大乘是論心不論事。所以泰國、錫蘭的小乘人瞧不起中國大乘佛教,為什么?大乘佛教不持戒,他們那個戒持得很嚴,他是在事相上持,大乘戒是在心地上持,如果心地不清凈,說老實話,那真的不如他。所以大乘戒比小乘戒難得太多,大乘戒在起心動念之處。

這一段明白三身的道理,同時你就曉得怎樣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要知道,一切諸佛、一切菩薩無所不在,為什么?法身遍滿法界。法身佛,在華嚴里面稱「毗盧遮那」,翻成中文是「遍一切處」,法身遍一切處,哪有不在的地方。中國禪宗有個公案,是說有一個很頑皮的小沙彌,在大雄寶殿拉大便,這還得了嗎?不得了!維那師看到之后馬上報告住持,要處分他,這個對佛是大不敬。結果和尚出來,就問他:你這是太不恭敬了。小沙彌就回了一句話,他說:請和尚找一個沒有佛的地方,讓我去拉大便。一句話把和尚問倒了,找不到!盡虛空遍法界都是佛的化身,到哪里去找。老和尚太著相了,一句話把他點醒,老和尚開悟了。這都是真正開悟的人,用這種非常的手段幫助別人開悟。

所以感應道交,千萬不要誤會只有佛才有感應道交,妖魔鬼怪統統都跟你感應道交,理是一個,所以心正、心清凈比什么都重要。十法界依正莊嚴何嘗不是感應道交變現出來的?就看你念頭怎么變法。正是大經里面所講的,「唯心所現」,境界是心現的,「唯識所變」。唯心所現,現的是一真法界,這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怎么變的?識所變的,識就是分別執著,《華嚴經》講妄想執著。如果沒有妄想執著,那就不變了,不變就是一真!法界就是一真。一有了妄想執著,就把一真變成十法界,十法界里面有勝有劣,一真法界里頭沒有勝劣,是平等的。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學,學什么?見怪不怪,我們的心就清凈了。不要被環境所動搖,不要被環境所染污,在環境里面修清凈心、修平等心,這就對了。看到善人好事也好,惡人壞事也好,都把它看平等了,這叫真正修行。當然我們功夫還不夠,還沒有辦法在這兩個極端的境界里面修清凈心跟平等心,這功夫不到家;不到家的時候,最好遠離它,我們心就清凈了。

心地真正清凈了,也不是故意要接近,為什么?度化眾生。哪個地方眾生機緣成熟,請你去講經說法,請你住持道場,你就可以去了。住持道場在從前都是佛菩薩、再來人,為什么?他在境界里頭不動心,才有資格住持教化一方。還是會被外面境界所影響,只可以做學生,當清眾,不能管事。管事就要接觸人,接觸人就有煩惱,你煩惱天天增長,與道心就相違背。學道的人煩惱是要天天少,不可以天天增加,天天增加那是修六道輪回,修三惡道,這就錯了,決定不能這個搞法。所以感應道交,我們一定要了解,一定要重視。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一九0集)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9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