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修行人不能用的四種畏懼

解夢佬

修行之人內心一定要時刻保持清凈,這樣才能讓自己不斷精進下去,這是佛陀說的,這也是修行的真諦,現在有些修行人內心充滿著畏懼,做事躡手躡腳,顧慮太多,最后修行不成,生活也不成,所以我們修行之人一定不能心存畏懼,而這畏懼有四種,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吧。

不能畏懼生活

修行人不能畏懼生活,為什么?因為你如果整日為生活發愁,那么你內心就會有后顧之憂,就不難真正修出清凈的心,所以佛教之中才會讓修行人的生活盡可能的簡單,只要能夠維持就行,最主要還是把多余時間全部都花在修行上面,這樣才能給自己的修行帶來保證。

不能畏懼惡名

所謂畏懼惡名,其實就是害怕別人議論自己,害怕自己被人評論,害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就進而誹謗,害怕自己到頭來獲得了不好的名聲。內心越是如此想,那么就越容易生出委屈和煩惱,這是阻礙我們修行的邪魔,一定不能畏懼。

不能畏懼過失

害怕自己有過失,怕別人不理解而埋怨自己,因而在為眾生做事或度人時畏首畏尾,顧慮重重,不敢大膽地行菩薩道。甚至躲在家里不愿與眾生接觸,怕自己粘上什么是非。這樣的修行并非真修行,真修行的人必須在生活中磨煉自性。在與眾生交往之中,錯誤是難免的,是很正常的。

不能畏懼困難

修行雖然很困難,但只要用心那就稱不上困難,但有的人卻覺得學佛很艱巨,非一般人能夠做到,覺得只有那些慧根充足的人才能修成,覺得自己不適合修行。其實佛陀曾經說過“一切眾生皆可成佛”,所以如果你自暴自棄,遇到困難就退出的話,那么是絕對無法成佛的,只要堅持,那就還有希望,所以一定不能畏懼困難,你只要有低頭的念頭生出,那么你就可能因此被擊倒了。

閱讀推薦:念佛為什么還會做出魔事 三種不能希求 四種不能修行之人

楞嚴經的四種決定清明有什么作用和好處?

這在楞嚴經里就有說明

【阿難整衣服,于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跡圓明,悲欣交集,欲益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雖未度,愿度末劫一切眾生。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于菩提心得無退屈?”】

【注釋】

“心跡圓明”:“心跡”,心所行之跡,即心相、心行。對于自己的心行,圓滿明了,亦即是“明心號菩薩”的“明心”。

“悲欣交集”:有兩層意思:一、悲過去迷、欣現在悟。二、悲眾生迷,欣己已悟。

“大悲世尊”:“大悲”,佛之悲心無盡,及悲心平等,故稱大悲。

“我今已悟成佛法門”:已經悟了速至佛地的修行法門。

“得無疑惑”:無疑、無惑,得決定信、解。

“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未得度”,系指未證實際,未完全度了,亦即無明未盡。“先度人者”,先思度他人,令他人出生死,舍己利他。

“我雖未度,愿度末劫一切眾生”:這就猶如地藏菩薩;以地藏菩薩之大愿心,系一切菩薩之根本,故居大乘四大菩薩“愿、悲、智、行”之首。一切菩薩修大乘道者,莫不從“大愿門”入。今阿難亦如是。這正顯阿難實是大權示現,乘愿再來,非實二乘。

“邪師說法,如恒河沙”:人若為邪師,其所說之法即為邪法,因此人法俱邪,此乃末世之徵。其數甚多,如恒河沙,因而赤以亂朱。

“欲攝其心入三摩地”:“攝”,收攝。以末法時期中,人亂、法亂、事亂、境亂,行者心亦亂,無一不亂。若欲入三摩地,不先收攝其亂心,離于一切亂源,而欲修正行,即不可能。

“安立道場,遠諸魔事”:“道場”,修道之場所。安立道場須一切如法,不得胡亂、虛妄從事,若能如法安立,方能感得金剛護法菩薩、諸天八部護持,而能遠離魔事。又,“安”者,清凈也,以清凈故得安道場;“立”者,不動也,以不動故得立道場。

“于菩提心得無退屈”:“菩提心”,大菩提心。“退”,指退菩提心而墮為凡夫、外道。“屈”,指屈大菩提心而為二乘。須知,退屈菩提心,即是菩薩最大之魔事。以菩薩之所以為菩薩,完全是依其大菩提心、大菩提愿,而得名為菩薩;一切菩薩從初發心,乃至成佛,都是乘此大菩提愿心之力,乃得成就六度四攝、利安無量眾生之妙行;是故菩薩若退此心,即其一切所修,皆失其據,不但失落菩薩之實,亦失菩薩之名,不復得名為菩薩,以其已退墮為凡夫、外道、二乘故。是故《大智度論》說:“退墮二乘為菩薩魔事。”以菩薩若墮二乘,如二乘人之但求自度,不思度他,即斷如來種性,而魔大歡喜,故是菩薩魔事。又,菩薩若退墮凡夫、外道,因而不再以大菩薩為事,而貪著、求取世間之名、利、五欲等境,此即墮于凡夫境界。若菩薩舍大菩提,貪著追求外道境界,或攝受外道種種邪見、惡知見,并轉而教人,即是墮于外道境界。如此,菩薩若墮凡、外二種境界,即斷法身、慧命,不再堪任住持佛法,而成魔眷屬,因此魔之勢力增長故,魔大歡喜。而末法時期,佛法行人競相追逐、依從種種二乘、外道、凡夫境界,而不自知,其數無量,茲可嘆也。

【義貫】

“阿難整”理“衣服,于大眾中合掌頂禮”如來,于自“心”所行之“跡圓”滿“明”徹,“悲”迷“欣”悟之二情“交集,欲”利“益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了必當“成佛”之修行“法門”,于“是”法門“中”之“修行”已“得無疑”無“惑”,決定信解。我“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完全“得度,先”思“度人”,令人出生死“者”,如是舍己利他者是“菩薩”之“發心;自覺已圓”滿,而且“能覺他者”,為“如來應世。我雖”尚“未度”了,而“愿度末劫一切眾生。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恒河沙”,魚目混珠,其偽難辨,佛弟子之真修行人“欲”收“攝其心”離于內外亂緣,而“入三摩地,云何令其”依正法而如法“安立”修行之“道場”,因而能“遠”離“諸魔事”之惑亂,留難?且“于”大“菩提心得無退”為凡外,亦不“屈”成二乘?

【詮論】

此章經中說:“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讀者大德于此須注意,此經文是說:“自未得度”,而非說“自不修行”。當今之世,有一等人,即于此經義有此誤解,因而自不修行,光教他修,而侈言他是“自未得度,而先度他”,即成虛妄,亦成大我慢。又,此“自未得度”,如前所說,是指無明尚未斷盡,不是指毫無自度之能。再者,更進一步說,諸大菩薩于自己之修行,實皆已足自度,然卻“不證實際”,尚留最后一分無明,作為“潤生無明”,以方便現于六道度生,如地藏菩薩等。故其“自未得度”,實為示現,并非力有不逮。

關于阿難在此章中,代眾生請法:如何安立道場,即是請問修行的依據。安立道場有兩個方面:一者有相道場,二者無相道場。有相道場即硬體之設備、環境等,亦即是“事道場”。無相道場即“理道場”,亦即行者心中所須具備之法、理、善根等條件。而二者之中,以無相之理道場更是重要,為修道之首要條件,因此如來在下面即先開示無相道場之安立,此即:行者應依如來“四種清凈明誨”而安立其道場。“理道場”得安立已,次當安立“事道場”。有一種人常愛說:“我不著相”或說“我習禪,故我不執著這些外表”。因此,于其修行之處,毫不講求,亦不整理,于是胡亂隨處打坐,亦毫無殷重之心;既不莊嚴道場,亦不求其清凈。如此根本是不看重其修行,并且是以輕忽之心來修行,這樣便成輕慢于法。如是修行,不但難有成就,且易遭魔事,乃至不但修道不成,而且還惹得一身是病,或得身病、或成心病,乃至癲狂、癡呆、或入于邪魔外道。因此修行者若能謙沖其心,調伏我慢,如法修行,這點非常重要。換言之,這是修行的“游戲規則”,你要玩,就要照著游戲規則來,否則即“沒得玩”!

【爾時世尊于大眾中稱贊阿難:“善哉!善哉!如汝所問,安立道場,救護眾生末劫沉溺,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大眾唯然奉教。】

【注釋】

“善哉,善哉”:稱兩次善哉有二義:一是贊其發利他之心;二是贊其請安立道場法。

“末劫沉溺”:于末劫時沉淪陷溺。
【義貫】 本節從略。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毘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注釋】

“毘奈耶”:即是戒律,亦即律藏。原義為善治,即能治淫、怒、癡;又是調伏義,即能調伏身、語、意三業。

“三決定義”:“三”,即三學。三學之決定義,義即:修行必定要依戒、定、慧三學去修,這種決定、不可改易的。

“攝心為戒”:攝心不亂為佛戒。

“因戒生定”:攝心久了,寂然不動,故能生定。

“因定發慧”:定心成就,心離雜染,本明漸發,故能發慧。

“三無漏學”:“漏”,煩惱。三種達于寂滅煩惱之學。
【義貫】 本節從略。

【詮釋】

請注意,佛在此對戒的定義非常特殊。因為一般對“戒”的闡釋都是說“制身口”,或“攝身口”;而佛在此卻說是“攝心”!一般而言,“攝心”不亂應該是“定”;又,攝心亦是“禪”義(“攝心為禪”)。而在此,佛卻說“攝心”則是令惡心不起,不造惡業,故此“攝心為戒”乃為“心戒”,并非小乘戒、或在家居士之身口戒,而是菩薩大士之戒,是為心地戒、菩薩戒、佛戒——其戒在心,在于“根本”,不在“枝末”;以若戒身口,則是枝末之戒;戒心,是則戒其根本。
為何本經所說之戒如是高深、困難?因為若依本經修行,是為了求無上心地,為了證佛大定,得佛究竟智慧,因此必須持“佛戒”,持“無上心地戒”,于此戒中,連起心動念處皆須覺知,不令偏差,更何況依于惡不善心,而發起之身語惡業,此等“身口戒”所攝之行,必須遵守,則更不在話下。故欲求佛定、佛慧者,必須已于持戒上具備了“有知有覺”,乃至“先知先覺”的杜漸防微之明智,乃至時時攝心,令惡心不起,如此方是“攝心為戒”;而非待其起心之后再去壓制它,以期它于外不造業。那樣,即使壓制得住,只是表面上于外不造惡業,但內心之惡仍是有,仍不能除,不得謂為心地清凈無染,只是外表的不造惡而已。如是,心若雜染不斷,禪定即不能成就,亦即無法修證首楞嚴三昧,故欲修首楞嚴三昧之大心人,須先從“攝心持戒”、令心不犯開始,成就菩薩心地之戒,而非只是于心口不犯的表象不犯為已足;是故禪宗六祖大師說:“心地無非自性戒”。

修行什么法門轉化四大

凈空法師--- 一切法門之中,第一方便、穩當、容易的,無過于念佛法門(凈土法門)

世尊看到我們迷得太久、太深,因而生起憐憫之心,幫助我們覺悟,教導我們修行。「因修萬行,果圓萬德」,因眾生之根性無量,所以佛為眾生演說無量法門,順眾生之根性教學,眾生修學才容易成就。一切法門之中,第一方便、穩當、容易的,無過于念佛法門。本經教我們念佛,至心稱名,與《無量壽經》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二無別。若眾生不能接受念佛法門,對其有疑惑,佛則再開其他方便法門。

為何念佛法門是第一方便法門?佛說:世出世間一切法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又說:「一切法從心想生」,說盡了宇宙間萬事萬法之理。心能現相,相起變化乃心之作用,此心即是識心,也就是念頭。所以,佛教導我們念佛,念佛就作佛。《無量壽經》中又說,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念阿彌陀佛就成阿彌陀佛。明白此理,才會肯定念阿彌陀佛是第一,念念都是阿彌陀佛才是真正念佛人。

念佛法門是道共戒,圓滿具足一切戒律,所以不會犯戒、破戒。得禪定是定共戒。定共戒不如道共戒,道共戒不如念佛所具足的圓滿清凈戒律。因為,念佛是與阿彌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此乃真正大圓滿。

佛教導我們修學念佛法門,要至心稱名、念誦。念誦就是讀誦大乘,而以讀誦《無量壽經》為第一。隋唐古大德說,一切經最后都歸結《華嚴經》,《華嚴經》歸結《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歸結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歸結第十八愿,即「十念必生愿」。現在有人提倡本愿念佛,本愿特別著重在第十八愿。完全依照第十八愿念佛,能否往生?果能遵行,決定得生凈土。

有人認為:「既然臨終十念、一念都能往生,平常就可以不必恪守戒律,反正臨終時念佛還能往生。」話雖沒錯,但臨終時有把握念佛嗎?頭腦能清醒嗎?我們仔細觀察,一些人臨命終時業障現前,一句佛號也聽不進;甚至一聽到佛號就生煩惱。這是我親眼所見。一生念佛,到臨命終時貪生怕死,不能放下,不愿念佛,例子太多太多了。所以,本愿念佛在理上講沒問題,事上就太難了!臨終往生是要具足善根、福德、因緣才行。古大德真是慈悲至極,勸勉我們不可存僥幸之心,否則最后必定落空。提倡本愿念佛,舍棄戒行,此論似乎有理,事實上是完全錯解佛的本意,是在走險道!「愿解如來真實義」,談何容易!是故,我們惟有腳踏實地、認真努力地修學,臨終往生才有把握。

世界上有鬼存在么?

世界上沒有鬼,對于“鬼”的定義,某些宗教迷信認為人死后,會有靈魂,也就是“鬼”。單這一點目前沒有被科學依據證實,科學家一致認為世界上的鬼都是人們臆想出來的,鬼魂只存在人們的大腦中。在這一方面,科學家也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發現:“鬼”是不存在的,而“鬧鬼”都是由環境和心理作用導致的。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7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