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預測師談周文王與易經的關系

解夢佬

《周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哲學著作,在我國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僅對先秦諸子百家產生過巨大影響,而且在整個封建社會里,凡是有成就的學者,無不研究過它并得它的啟示。然而,《周易》這部煌煌巨著的作者是誰呢?這是數千年來人們爭論不休的謎題。

《周易》三圣說的人認為,《周易》中《易經》與《經傳》兩部乃是伏羲、文王、周公(或孔子)三人合著。

以伏羲作《易經》本身為證,其《系辭下》自稱庖牲氏王天下,仰觀俯家,始作八卦。《史記一·太史公自序》也說:伏羲純厚,作易八卦。在《曰者列傳》中則進一闡明;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十四爻而治天下。《周本紀》則記載:西伯蓋即位五十年。其囚前里,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 《孔子世家》卻抬出孔圣人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象,說卦,文言。《仲尼弟子列傳》則進一步佐證曰:孔子傳易于瞿。

繼承和拓展這一說法的是馬融和陸續,他們認為文王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孔子作十翼,這是定論。只是他們把傳說中的伏羲剔除了。與其稍有不同的是朱熹,他認為《易經》里面有伏羲的易,有文王的易,有孔子的易,在讀易的時候,必須把這三個人的易區別對待,不能混為一談。

孔說與非孔說。持這一說法的人,長期以來,圍繞著《周易》究竟是孔說還是非孔說這一問題爭論時間最長且十分激烈。一派認定,一部《周易》非孔子他人莫屬;另一派則斷言:《周易》與孔子毫不相干。

這種爭論起源于漢代。根據《周禮》記載,周初,《易經》有三種本子,一名曰《連山》,二名稱《歸藏》,三名為《周易》。前兩種在漢代已經失傳,只有《周易》在民間流傳。漢武帝時,政府曾設置以調易》為首的五經學館,一些五經博士用當時通行的隸書重新整理撰寫經書,使得新版《周易》在社會上廣為傳播。這在當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治背景下,孔門傳人認定《易經》為孔圣人所著是有其特定歷史條件的。所以,都在此書中冠以子曰字樣。這一派即是后人所稱的今文學家。

但是,以先秦時代留下的篆書書寫的經本為正宗經典的古文學家,他們則認為,《易經》居首的五經皆周舊典,一是先王留傳下來的典章制度的匯編,孔子未出,何以作經?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撰寫《易意子問》,文中說。,《易經》中的《文言》、《系辭》《雜卦》等篇與孔子根本毫無關系。清代學者龔自珍則進一步論說:仲尼未生,先有六經,仲尼既生,自明不作。

近代以來,這種爭論愈演愈烈。堅持孔說今文學家觀點的學者皮錫瑞認定:一當知經為孔子所定,孔子以前不得有經;二當知漢初會古未遠,以為孔子作經說必有據。康有為更是一錘定音:凡‘六經’皆孔子所作,昔人言孔子刪述者,誤也。康圣人連孔子是《周易》的合著都概不承認。

持非孔說的古文學家也不甘示弱,以錢玄同為旗幟,奮起反擊,他精心考據,層層批駁,結論說:孔丘無刪或制作‘六經’之事。針鋒相對沒有絲毫調和的余地。

郭沫若先生在這場爭論中,獨樹一幟。他認為,孔子不但不是《周易》的作者,而且連讀也沒有讀過《周易》。他說,《論語》中關于孔子五十以學易的話,魯語易字也作亦,不足為信;而《周易》中多次出現的子曰非孔子而為荀子。由此郭先生推斷《周易》大多出于荀子門人之手,并認為《周易》可能是戰國前楚人馯臂弓匯編成冊的。

此外,還有些學者根據《周易》的思想觀念來爭論《周易》作者。馮友蘭先生著文說,《周易》與《論語》的哲學觀點截然不同,從而否定《周易》為孔子所作。蘇淵雷教授則認為,馮先生的論說,就事論事,綜觀兩部著作就不難看出《周易》與《論語》的思想如出一轍,因此很難說孔說派的論點沒有道理,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就記載了孔子與弟子研討易經的情況。

非孔說的學者仍不同意孔說學者的意見。黃永年先生認為《周易》屬既非文又非史也非哲的一類雜著,其作者誠如顧頡剛先生所說:著作人無考,當出于那時掌卜筮的官。他還說,十翼講點哲理,可算哲,上下經則本是蓍占用的卦辭、爻辭,嚴格地講已涉及民俗學而并非全是哲,當然更不能算文史。結論是《周易》非一人之作。李鏡池同意這一觀點,他說:《易經》卦,爻辭是編纂而成的,可能是周王室的一位太卜與筮人。《易經》的作者不是一個人,姓名不可考。宮哲兵的觀點與上述看法基本相同,他用邏輯研究的方法,從其傳授路線和發展過程分析,認為《周易》是以鄒魯文化和荊楚文化為背景,同時承受三晉與燕齊文化的乳汁,是晚周各思想的匯流與結晶。

《周易》的作者究竟是何人?至今尚未有定論。研究它的作者將會對易學的研究帶來更深刻的理解。我們企盼有志于此的學者專家,通過深入的研究探討,解謎定案。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預測師談周文王與易經的關系》的全部內容,更多算命精彩內容,請關注紫微府熊掌號。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8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