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易經十由行為到規范(1)

解夢佬

這篇文章來自紫微府風水網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履:踩了老虎的尾巴,(老虎)不咬人,通順。



初九:素履往,無咎。

初九:穿著素色鞋子走路,沒有過錯。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九二:行走在平坦的大道上,盲人占問吉。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于大君。

六三:眼有疾而視物,足有疾而行路,踩上老虎的尾巴,(老虎)咬人,兇。武人侍奉國君(就屬于這種情況)。



九四:履虎尾,,終吉。

九四:踩上老虎尾巴,嚇得瑟瑟發抖,最終吉。



九五:履,貞厲。

九五:穿著破鞋子走路,占問有危險。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上九:審視其行為,考察其吉兇,不久就會很通順。



履,本義是鞋子的意思。鞋子是用來走路的,因此又引申為行走、踐踏、行為。走路要遵循一定的路徑、規則。同樣,社會中的每個人都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行為規范,這在古代統稱為禮。因此,履又引申出禮的意思,如《序卦》云:履者,禮也。而帛書《周易》中,此卦就是題為《禮》的。

中華民族素來被譽為禮儀之邦,從《周禮》《禮記》等文獻的記載看,周代的時候,禮的興盛已蔚然可觀。

大而言之,社會中每個人各安其位、循禮而動,才能保持社會的有序性和穩定性。反之,如果沒有禮的約束,每個人自以為是、各行其是,就會造成社會的混亂,由混亂走向毀滅。《管子•五輔》中把上下、貴賤、長幼、貧富這八個方面作為禮的大綱。認為如果上下之間沒有禮儀就會導致混亂,貴賤之間沒有分別就會導致爭斗,長幼之間沒有等級就會違背倫理,貧富之間沒有限度就會失去秩序。所以人必須學習禮儀然后才能態度恭敬,態度恭敬然后才能知道尊讓,知道尊讓然后少長貴賤之間不相逾越,才不會產生混亂和禍患。

在封建等級社會中,禮對統治階級來說更有其特殊的意義,這首先可以使統治者穩享統治。如《論語•顏淵》中載:齊景公向孔子請教為政的方法,孔子回答說:國君要像個國君的樣子,大臣要像個大臣的樣子,父親要像個父親的樣子,兒子要像個兒子的樣子。齊景公感嘆叫好:對呀!的確應該是這樣!國君不像國君,大臣不像大臣,父親不像父親,兒子不像兒子,雖然有糧食吃,我能夠吃得下去嗎?

也只有規定下禮數,才能體現出統治者的顯赫尊貴。西漢初,天下已定。有一次,劉邦設宴招待群臣。群臣飲酒爭功,酒喝多了后,有的大呼小叫,有的拔劍擊柱,根本沒把劉邦放在眼里,弄得劉邦提心吊膽,一臉的不高興。于是,命令叔孫通制定禮儀。等叔孫通制定禮儀后,再喝酒時,沒人再敢大呼小叫、喧嘩失禮。這下劉邦高興了:吾乃今知為皇帝之貴也。于是對叔孫通大加封賞。

小而言之,禮也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只有循禮而動,其行為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同,才能體現出人的尊嚴和價值,如《詩•相鼠》中云: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老鼠還講究體面,人如果沒有禮儀,不如死了算了。《論語•季氏》篇載孔子語云: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不學詩,你就沒法講話;不學禮,你就無法立身。總之,還用《論語•顏淵》中的話說,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因為人的行為反映和體現道德規范,所以以下卦爻辭通過對不同形式的走路、所走的不同道路、走路中遇到的一些情況的描述,再通過不同的斷占之辭對人的道德、品質進行審視、評判。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履:踩了老虎的尾巴,(老虎)不咬人,通順。

咥(dié),咬。俗話說: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虎的尾巴又何曾不然?走路踩到老虎的尾巴上,而老虎卻不咬人,還有比這更通順的嗎?因此說亨。

初九:素履往,無咎。

初九:穿著素色鞋子走路,沒有過錯。

素,原色、白色。素履往比喻人的品德、行為樸實無華。在思想上能夠保持自己的本色、沒有虛飾、不受外界的影響;在行為上一出一處安分守己、量力而行、行不逾距。爻辭提倡和肯定這種思想作風,因此說無咎。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九二:行走在平坦的大道上,盲人占問吉。

幽,暗,引申為目盲,幽人也就是盲人。也有將幽解釋為幽靜恬淡的,這種解釋雖然與暗有相通之處,但結合《婦妹》九四眇能視,利幽人之貞來看,前面說眇,后面說幽,正表明幽指目盲。

履道坦坦比喻人的胸懷坦蕩、行為正直。一個人即使有目盲的生理缺陷,但只要是胸懷坦蕩,行為正直,目盲而心明,同樣可以獲得吉祥,因此說幽人貞吉,《象》說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盲人占問且吉,況于他人乎?

本爻所說的幽人以及六三爻中所說的眇能視、跛能履還見于《歸妹》卦。幽人、眇者、跛者當然都是殘疾人,但除了本卦六三爻外,其他相應的占辭斷語卻都是吉的,什么原因呢?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某一感官的功能缺陷,會相應地增強其他感官的感受性、辨別力或其他能力,而其他感官功能的增強相應地補償了有缺陷的感官功能,這就是補償假說。

根據這種假說,身體功能方面的缺陷可以使心智得到強化,心智可以彌補生理功能,古代的巫師大都由殘疾人來充當就是這個道理(詳《大有》卦)。《老子》《莊子》中也是根據這一思路來論證其理論的。如《老子》中云: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完美的東西似有缺陷,但其功用卻無窮無盡。又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真正有智慧的人不言語,而言語的人算不上智慧。所以要塞上耳朵,閉上嘴巴。《莊子》中不僅進一步發展老子的這種理論,還刻畫了一大批形殘而德全的人物。如《人世間》篇描述了一個名叫支離疏的人物,這個從名字上就顯得支離破碎不健全的人,形體之殘狀更是令人瞠目結舌,難以想像:面頰藏在肚臍里,兩肩高過頭頂,合攏在一起指向天空,兩小腿骨長在兩腋下……。但在《莊子》的描述中,他雖然形體有所殘缺,卻是一個德全之人。

古人不僅已經在理論上闡述這種理論,而且也有親身實踐者。例如,戰國時期著名的音樂家師曠,為了達到專注于音樂的目的,故意熏瞎了自己的雙眼。據東晉王子年《拾遺記》記載:晉平公時,師曠本來以陰陽之學聞名于當世。但后來為了杜絕、閉塞各種憂慮、誘惑,專心于星算音律,故意將兩目熏瞎,變成了盲人。因此又被稱為瞽曠,他也自稱是盲臣、冥臣。師曠雖然目盲,但胸懷坦蕩,行為正直,目盲而心明。《韓非子•難一》中記載:有一次晉平公和大臣們一起飲酒,酒酣之際,晉平公嘆息了一聲說:唉!做人君的一點也不快樂。當時,師曠正侍坐于前,聽了晉平公的話,抱琴撞了過來,晉平公雖然躲閃開,但非常生氣,厲聲質問師曠:太師你撞誰?師曠表情嚴肅、一本正經地回答說:我聽見身邊有個小人,正在胡說八道,所以想撞死他。晉平公說:你撞的是我呀!師曠說:呸!憑你剛才說的話,根本就不配做人君。

這篇文章來自紫微府風水網

以上就是關于易經十由行為到規范(1)的分享,更多算命資訊,請關注紫微府!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