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八字合婚婚姻點數

解夢佬

小編注:這兩天難得有下雨,又有點空閑了,所以小編在一大堆舊文稿中,再次選取一篇介紹70年前泉州民間較保守的風俗習慣的文章,作者為王大維,頗有研究價值,打字不易,請大家多多轉發,謝謝!

八字合婚婚姻點數

80年代的泉州市區

一、元旦賀正

農歷正月初一日,古人稱為“元日”,也稱之為“歲首日”。泉州的風俗,在這一天凌晨,曙曦初展,雄雞甫唱之時,家長就率領著守歲的子弟們,先用染紅色的米一小盤,和甜味糖果一錫盒,甜茶四小杯,置放于祖先靈位和菩薩神前,然后點上香灼,燃放爆竹,這儀式叫做“開正”。

泉州民間的春聯有句:“爆竹兩三聲人間是歲”,就是形容“開正”的景況。“開正”的儀式完畢后,即相率前往拜祭祠堂或家廟(也稱為“祖厝”),到了這些拜祭的儀式結束前,天也亮了。于是,就分別的或結隊的到各親戚朋友們的家里去“賀年”,在路上凡見到熟人就拱著雙拳,口念“恭喜發財”的頌詞。賀年時,古老的規矩,后輩們見到尊長時必須跪拜,平輩們則互相鞠躬為禮。

八字合婚婚姻點數

主人對于賀年的客人們,除了還拜之外,立刻捧出糖果和甜雞蛋來。每碗有兩個預先煮好剝了殼的圓蛋,每人一小碗,碗中還放著兩枚紅棗,取其吉利,又是成雙成對。在早年對于前來賀年的親友們,這種“甜雞蛋”湯是誠心誠意要饗客的,用的是湯煮荷包蛋,可是,賀客們一面是客氣,一面事實上也是吃不了——若是每家都吃兩枚荷包蛋,走上兩三家,吃上五六個蛋,肚子是受不了的。他們只是檢吃一塊甜品或把蛋湯中的紅棗吃了。

因此,漸漸地,而改用“圓蛋湯”(先含殼煮熟,去殼,每小碗放二個,賀客來時,放下兩枚紅棗,加糖,沖下開水),主人就不必準備那麼多的荷包蛋了,在除夕夜只要準備五六碗圓蛋就夠。當客人來時,把沖上熱開水的“圓蛋”端上來,輕輕的啜一口蛋湯或把紅棗吃了,就放在茶幾上,算是心領了,這四五碗蛋湯,要敬上幾十個或百來個賀客。主人也有臨時煮荷包蛋的,那是具有特殊關係的長輩,老師,或者是姑爺上門。凡是用荷包蛋饗客的,客人就得不客氣的吃完它。

幾十年以前,先輩們于外出賀年時,也都衣冠楚楚,到處鞠躬如也,后來,也有人僅是差遣書僮或用人手持紅紙名片到各親友家去“投刺賀正”的。故許征甫“刺桐城新年詞”有詩:

“忙煞司閽勤接應,不教名刺頓生毛。”

這一天凌晨,媳婦們必向翁姑拜年,兒童們則向長輩跪拜,見了面都是笑面相迎,用吉祥的語句互相道賀。而最感愉快的要算是兒童們了,凡是十五歲以下的小孩子們向長輩或鄰居戚友“恭賀新禧”時,對方要用幾十個“孔方兄”(銅錢),用紅粗線貫成一串,掛在小孩子們的衣襟鈕扣上,稱為“結衫帶”,數目通常是每串二十四文。后來,銅錢絕跡,改用“銀角”和鈔票,無從成串,就用紅紙把銀角或紙幣包成一包包的,稱為“紅包”,但沿用下來,還是有人稱為“衫帶”,而廣東人則稱為“利是”。

一般士人們則在這一天上午,取筆在紅紙上寫些富貴吉祥的詩詞或短文,稱之為“新春試筆”。世俗人在這一天,不得說出不吉利的話,如有“肝火”,也得容忍下來。至于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貼滿了春聯和“門錢”。兒童們則三五成群的,燃放鞭炮,打鑼敲鼓,游行市上娛樂,俗稱“車鼓游行”。

二、元宵燈火

農歷元月十五夜,稱為“元宵”,泉州民間兒童,都燃點各式各樣的“上元花燈”。有些是懸掛在墻壁上的,燈面畫些山水人物或古代的故事掌故,這種燈叫“壁朵燈”;有些是持撐在手上的,根據花燈的各種形象,如“雞燈”、“白兎燈”、“鯉魚燈”等;有的是吊在竹棒端攜著的,如“花藍燈”、“旋球燈”、“西瓜燈”、“潤餅燈”等;有的架在四個木轆上拖著行走的大型燈,如“大兎燈”、“獅燈”、“虎燈”等。還有用長方形的竹篾作架子,三面糊著半透明的白紙,正面畫些城門、道路、樹木、山川。裹面有一圈軟篾片環繫在一個圓形的銅絲上,銅絲的四周粘上紙剪的人馬形狀,下端點著一盞植物油燈。空的一面靠壁,燈火的氣流推動著上端的軟篾片,那些人馬形狀在燈里迅速轉動,從外面看去,有如千軍萬馬的出發行列,這叫“走馬燈”。更有揮舞“金龍燈”的,用好幾丈青紗制成龍的形狀,分為十數節,由十幾個有力的人執而舞之,屈伸盤旋,鱗甲生動。另外一人則雙手持一長棍,棍端結一燈球,代表“龍珠”,那龍頭隨著這燈球舞動,并由火炬前導,敲鼓嗚鑼。所經過的居民或商鋪,凡燃放鞭炮的,舞龍隊就要在這家門前發揮它的舞藝,鞭炮放得越多,舞得越起勁。

新嫁娘的母家,第一年元宵節之前,要送給婿家一對“白蓮花燈”,元宵之夜,點上“白蓮花燈”懸掛在床前,以供新婚夫婦共相鑒賞,據說是“宜男之兆”。前輩邱小瓶詠上元燈詩有:“一年元夕一回換,怪聽聲聲賣古燈”。泉州人稱“花燈”為“古燈”,又張炳文詠詩:“最是女家忙送喜,吉祥爭買白花燈。”這一晚,文雅之士聚集在一起,當場髙唱經史詩句,供人猜謎,稱為“燈猜”,猜中的有獎品助興。據明史記載:永樂十年元夕,聽由臣民赴午門觀賞鰲山三日,謂之“金吾不禁夜”。

八字合婚婚姻點數

這種“鰲山”,最是奇景,臺北市萬華龍山寺每年的元宵花燈展覽,都有“鰲山”出現,山川人物,活動自如,栩栩如生。北港媽祖佛誔,有時也扎有“鰲山”以娛香客。

元宵日,泉州家家戶戶都制作“上元圓”(即元宵圓”,自食或互贈親友。上海式的元宵圓是用芝蔴、豆蓉加糖作餡。泉州式的“上元圓”餡子,是用炒熟的花生米硏成粗末,加上炒芝蔴、豬油丁、白糖、陳皮等攪勻,用力揑成像龍眼一樣大的餡子,然后放在乾鬆而極細末的糯米粉里,反覆翻滾成皮。這種“上元圓”,餡大皮薄,放在滾水鍋里煮熟,真是香甜可口。

三、清明掃墓

我中華民族五千年來一直保持著倫理傳統,對于祖宗墳墓,是最重視的了。清明節前后的二十天內,市區和鄉鎭,都可看到男女老幼,紛紛的攜帶著藤籃,里面僅有糕餅、冥紙、竹香,用紅銀珠調和雞蛋白或桐油、漆筆等物,上山掃墓。一時那荒山古塚,驟然熱鬧非凡。有的在鏟除墳墓四周的野草,有的在墓堆上加添些黃土,有的在獻祭紙錢,有的哭得死來活去,也有正在雇仵工檢拾棺中骨骸補入瓷罈中再行埋葬的。山頭紙灰飛揚,爆竹聲此起彼落,呼嘯嘩叫,悲泣哀啼。聲調悽涼。青山綠草,頓時大有生氣。惟泉州仁風境東門外的東岳山(又稱“鳳山”)之麓,為全邑公塚之地,最為熱鬧。

八字合婚婚姻點數

清明時節,正是新麥登場之際,泉州城外四鄉的農家,把金黃的小麥含皮炒熟了,然后磨成麥粉,用白糖勻和用力揑成像小孩的拳頭一般大,作為粿餡,再在舂成極細的糯米粉里翻滾為皮,一顆顆的,再用高梁的葉子把它包裹,之后,用蒸籠蒸熟。也有制黃豆或綠豆作餡,而用地瓜磨粉作皮的。這些粿品,稱之為“清明粿”,俗稱“腳目粿”(足踝骨泉州語為“腳目”),因為這種“清明粿”的形狀,很像人類的踝骨。“清明粿”蒸好之后,鄉人紛紛提筐挈籃,分別去饋贈給城區的親友們。接受贈粿的城中親友,不好意思讓她們——入城贈粿的大多是婦女們——空手回去,在她們的筐籃里,總要回贈些花布、肥皂、食品之類,表示回謝。

詩人有戲詠這“腳目粿”的詩章,如:“晶盤撐出恰如珠,說著佳名笑噬膚。奴輩只媚太慰否,不知青眼尚垂無?立定腳跟好做人,躓山躓垤要書紳。寄言年少踏青客,足下應須著跟頻。”

四、端午習俗

農歷五月初五日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俗稱“五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在門縫上遍揷蒲艾,門緣貼上紙帖。五、六歲以下的兒童,則用五色絲線繫在手腕間,稱為“長命縷”。在胸前懸掛著香囊。香囊的狀態則形形式式,有粽子、虎、豹、獅、象、扇子等形。主婦們則分別做各式肉粽和鹼粽,另用糯米粉、麵粉等加糖或其他佐料攪勻,放在油鍋里煎,是為“煎堆”,互贈于較親密的戚友。街坊里正或一些好管地方雜事的人,則帶著三數市民,迎著一個用樟木頭雕刻的“大龍頭”,繫鼎鳴鑼,高唱端陽節的歌曲,持著一面大黃布旗作前導。另有些人則挑著鮮花擔,和大量泥塑的土偶小龍頭、“孩兒”(泥塑小孩全身像)等等,挨家挨戶的去吹吹打打,每戶分贈二朵白香花、二個小龍頭、二尊“孩兒”。這種儀式稱為“採蓮”。此種活動在泉州文化重鎮——安海鎮很盛行,又稱為“嗦啰連”。

八字合婚婚姻點數

天未亮就出發,首先要光臨街坊范圍內地方縉紳之家,稱為“採頭蓮”。主人家要回敬紅包和白米,食物等作酬,普通人家也視經濟能力,多多少少回謝些日用品。這種“採蓮”儀式,每次端午日,從黎明到上午十點鐘,回到里正之所或小廟宇,白米、紅包、食品、肉粽、水果等一大堆,可稱滿載而歸。宋章簡公端午帖子句:“五絲系臂香羅燦,九子粘蒱玉粽香”。

端午節最熱鬧的,要算是泉州南門新橋溪(浯江)的龍舟競賽了。和其他地方的習俗一樣,乃體汨羅江弔屈原的遺意,每艘龍船長達數丈,頭尾雕成龍的形狀,中舷則畫五彩顏色及龍鱗,大船全舟可坐二三十人,各人手持木槳。開賽之前,先由主持者在江邊焚香放鞭炮,讀祭文,稱為“祭江”。時間一到,汽笛長鳴,各龍舟努力鼓槳前進,先到的一、二、三名可獲得厚獎。聚集在岸上觀看的,真是人山人海,鼓掌喊好之聲,不絕于耳。

清末,福建陸路提督孫開華,任內每在泉州大舉龍舟競賽之戲,當時女詩人陳鐵梅女士曾為詩詠之:

不因赤壁戰曹周,何處旌旗指上流?

疑向昆明習水戰,旁人笑說戲龍舟。

忠魂欲弔汨羅頭,大帥移舟向上流,

攄袖揎拳軍勢猛,龍舟盪作滾龍浮。

除了龍舟競賽之外,在江上還有一項有趣的節目,這一天,主辦龍舟競賽的人或一些有錢者,把幾根大杉木抹上油脂,放在江心飄浮,上面放了幾頭十來斤重的小豬和幾十只鴨子,讓會游泳的人泅水到江心去捕捉,誰捕捉到甚麼就得到甚麼,但不準動用任何工具或船只。

五、七夕乞巧

七月初七日,俗稱“七夕”,說是“織女暫詣牽牛”。相傳牽牛要娶織女為妻,向天帝借兩萬錢下聘,后來,他沒有錢清還這筆債,天帝拍案大怒,把牽牛貶在營室中,傳諭每七天讓他們夫妻相會一次,報訊的喜鵲報錯了,說成七七,變成七月初七,一年只許見一次面。閩南諺語有一條“喜鵲報錯喜”,可能就是指這件事的。因而,這“七夕”,便為牛郞和織女聚會之期。

八字合婚婚姻點數

這一天上午,主婦們磨糯米作成像龍眼般大的子有的還用兩指把它稍為壓扁些,放在開水里熟。撈起后,放下糖漿、芝蔴、桂花等等,名叫“糖粿”。先裝了七小碗,排放在屋簷口神案上,另外還放些香粉、臙脂、紅紗線和瓜果等物,就是要祀祭七娘。案前有七把由竹篾架紙糊的轎子,小巧玲瓏,叫做“七娘媽轎”,另外一座竹篾作架子,五彩紙糊的五層紙塔,高約五、六尺,美侖美奐,稱為“七娘亭”。桌前懸掛一個特制的紗籠燈,一面是楷書寫著“七娘神燈”,另一面并繪一個仙女抱著嬰孩在云端里,一個衣冠整齊的男子仰頭迎視,據老一輩的人說,這種“七娘燈”上所繪的是董永遇仙女的故事。則這七娘燈和七娘轎和七碗“糖粿”,是祀董永故事的七仙女,和“牽牛織女”并不是一回事。據古書的記載:“前漢董永,千乘人,父死無以葬,從富人貸錢一萬,日后若無錢還君,當以身作奴。永得錢葬父畢,將往為奴,路逢一婦,求為永妻,永遂偕婦至,主曰:本言一人,今何有二?永曰:言一得二,于理乖乎?主問永妻何能?曰能織。主曰善。為我織千匹絹,放你夫婦。于是索絹,十日之內,千匹絹成,主驚以為神,遂放之歸。”

又據荊楚歲時記的說法,則是“織女嫁牛郞”的故事,淮南子書的記載說:這一夕,烏鵲塡洞成橋,讓織女過橋去會牛郞。這一天晚間如曾下些細雨,迷信的人說是牛郞和織女相會流淚的緣故。一般家庭主婦們在家里結美麗的彩樓,穿針孔,陳列一些瓜果在大廳案子上以敬祀“七仙娘娘”,這就是所謂“乞巧”的儀式了。

六、中秋賞月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一般殷實之家,購買中秋月餅互贈親友,學生們則送月餅給他們的受業塾師。中秋月餅的式樣最多了,有菉豆、黃豆作餡的,有豬肉、核桃摻白糖的,有冬瓜糖、炒花生米和豬油作餡的,有的月餅只有二寸直徑,厚五、六公分,也有的直徑十幾二十寸,厚達一寸多兩寸。

比較文雅的人士,喜歡在這一天晚間月光下賭“狀元餅”作消遣的,每一組糾集十幾個志趣相同的老少,平均分攤餅價,訂制全副“狀元餅”,大小分幾個成為一套,依次遞縮,“以狀元”、“榜眼”、“探花”三餅最大,“秀才”、“童生”最小。在花園或大院子里賞月,而集眾擲骰決定,點數最小的得“一秀(即童生)”餅。獲得“狀元”餅的,高興萬分,而得“一秀”餅的人,也不懊喪。

八字合婚婚姻點數

小孩子們過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和檳榔芋頭之外,他們還有一項大節目。中秋前夕,他們就到處去撿拾紅瓦的碎片,打成一律兩寸長方形的小瓦片,一塊一塊的相交迭造成五層或七層的小塔子,每一層放置一尊泥菩薩,塔外陳列著許多水果和月餅之類,每層點著植物油燈或五彩的小蠟灼,燈火輝煌。有的在塔簷上還裝飾些泥塑的土偶,作放風箏,抱琵琶,天女散花的種種姿態。

中秋夜并邀請鄰居小朋友們互相觀摩。婦女們則擺香案于庭前月下,陳列著香花、清果、月餅等物,識字的婦女并在案前唸著太陰經。善士們在東街頭和南大街的廣場上塔臺,宣講善書,以作勸善。中秋夜最熱鬧的地方,要算“后城鋪”的祖師廟了,這祖師廟并不大,建筑在一條小巷口,前后通街道。一些老老少少的婦女們都跑到“祖師廟”去“聽香”,這也是一種十足迷信的玩藝,每個人從佛案前點上按息香一二支,很誠懇的向神膜拜,然后跑到廟外比較偏僻的暗角處,靜靜的竚立著,聽一些過路人所講的話,“抓”住一句,匆匆的跑到神案前去,以卜心里所求的事是吉是兇?

七、重九登高

九月九日是重陽節,又稱“重九節”這一天一大早,泉州城內的居民,紅男綠女,扶老攜幼,籃子里攜帶著野餐食品和飮料,三五成群的出了城,上清源山、賜恩巖、彌陀巖、紫帽山等諸名山奇巖。有的游覽風景,有的在探古蹟,或在山巖上飮酒縱情高歌。更有些騷人墨客,踞集在石桌之旁,吟詩作賦,各適其趣,不一而足,俗稱“重九登高”。

八字合婚婚姻點數

根據吳均續“齊諧記”所述有關“重九登高”的來歷是:汝南人桓景,幾年來都跟著費長房游學四方。有一天,費長房忽然心血來潮的向桓景說:“九月初九這一天,你家中有大災難,要立刻回家去,叫家中的人各制一個絲囊,囊中放些茱萸草,繫在手臂上,登上高山,飮菊花酒,可免卻這場劫難。”桓景聽罷,立刻動身回家。到了九月初九日,他全家登山去避難,直到黃昏之后才下山來,見家中所有的雞狗牛羊等生物,都暴死無遺。費長房聽了這消息,說:“這些家畜代替了主人的災難。”

如今世人每于九月初九日就登高飲酒,大槪是發源自這一傳說吧。

八、立冬進補

每年立冬季節,家家戶戶都準備些補品,如清燉海鰻、枸杞白鰻、參湯高麗、銀耳燕窩、紅燒羊肉、燉雞熬一類的佳饌,全家進補,俗稱“補冬”。這種“立冬進補”,在一般薪水階級的家庭里,有其重大意義。因為平時營養較差,“乘這“補冬”的機會,大肆營養一番,至于殷實富裕之家,平時的食用已經夠豐足了,立冬的進補,也未能免俗,自然免不了殺雞宰羊。不過,這只是錦上添花,徒加點綴而已。

八字合婚婚姻點數

另外還有一項更具意義的,是表示“孝思”,凡是出嫁了的女兒,平常若是想弄些食物給母家的爹娘吃,有翁姑的夫家會講閑話的,說她把夫家的家當都搬回家去了。立冬之日,女兒弄些補品送回母家讓爹娘進補,這就名正言順了。

九、冬至

泉州習俗,“冬至”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幾乎每家都泡糯米磨成粉漿,濾乾后,一顆顆的揉成比花生米稍大些的“米”,有一部份要摻些紅色染料,成為紅“米”,煮時則混合一起,紅白相映。在“冬至”這一天,一般家庭都不燒早飯的,當家主婦把昨晚揉好的“米”,放進滾湯鍋里煮熟,加些白糖,即成為“仔湯”,供奉在祖先和神佛的案前,點灼燒香,然后分給家人食用,以當早點。多余下來的“米”,則作下午或晚間的點心,喜歡吃咸的則不必下糖,而用肉絲肉片、豬肝、蝦仁、香菇等作佐料,再加點蔬菜,刷有一番風味。

八字合婚婚姻點數

泉州城郊盛產一種“山藥薯”,質鬆味美,冬至前后產量更豐,市民們都用這種“山藥薯”去皮切丁,和“米”一起煮著吃,清甜可口。

冬至,民間用“圓仔湯”祭拜祖先,據說是一過了冬至,年關就快到了,家里的人希望外出的游子們,在冬至前后就該準備結束外間的旅程,早些回家來團圓。

十、除夕守歲

農歷十二月三十夜,通稱為“除夕”。泉州俗例,家庭主婦要買二株連根并含末梢的甘蔗,豎放在大廳門的背后,這意義是取“漸入佳境”之兆。留下一鍋宿飯到元旦日,稱為“過年飯”。大年夜,在火爐里燃燒榾柮,家長輩率領家人子女圍坐爐邊,稱為“火盆光”,又叫作“圍爐”。用年糕、米粿、菜包、金花、糖果敬祭祖先和佛爺,稱為“辭年”。設酒席全家聚飮,兒女們通宵達旦不眠不寐,叫做“守歲”。

八字合婚婚姻點數

鄉間的少年們,更有用枯枝和木柴,砍成二尺多一段一段的,四角交架成為一座木塔,然后引火焚燒,少年們從火堆上跨跳而過,稱為“跳火群”。更有拿些米碎麥粒撒到床底的,稱是“給老鼠送年”。這一夕和次晨元旦,所掃垃圾祇集中在屋里的小角落,不送到戶外去,稱為“乞如愿”,意思是把這兩天的垃圾暫時保留,這一年可聚金積玉。唐代史靑于除夕迎春五步成詩:“今歲今宵盡,明年明日來,寒隨一夜去,春逐五更冋”,至為切恰。

十一、講古

八字合婚婚姻點數

“講古”,就是講故事,講掌故或說書,在泉州城內各寺觀之中,成官署的旁邊,每見有人科頭跌足,手里拿著一卷書,抵掌而談,每次環坐在矮凳上的聽眾倒不少,人人目注神移,很肅靜的傾聽著。在“講臺”上抵掌而談的,稱為“講古先”,環坐而聽的,稱為“聽講古”。所講的多為“三國演義”,“隋唐演義”、“彭公案”、“施公案”等,每講完一回,“講古先”必暫停休息幾分鐘,另一個幫閑的,拿著一個木盤,向聽眾收錢,因他們的職業是以“講古”為生的。曾見某說部記載:“黨太尉聽人說書,怒目對我說韓信,他日亦必對韓信說我”,則“說書”或“講古”一項,在古代時就已流行的了。上海說書,多用年輕漂亮的女子擔任,福州則稱為“說平評”。詩人有詠“說古”七律一首:“抵掌高談語迫真,荒唐盡說古之人!鄉君脣舌淳于笑,似汝詼諧妙入神,一卷爭談才子書,說來真可解人頤,敬之愛士原非此,錯把登徒作項斯”。

十二、唱曲

早年,沒有電視,更沒有收音機,除到處有“說書”、“講古”攤之外,還有一些專受嚴格訓練的歌者,沿門賣唱,叫做“唱曲”,泉州人喜歡本地歌曲,常有盲女手抱琵琶,由一老者或小童帶路,在市上賣曲,細撥弦絲,引吭而唱,但所唱的多屬淫詞艶曲,以取悅于一般低級社會,博些費用以維生活。倘遇到鄉間迎神賽會(外省人稱臺灣鄉間的迎神賽會為“拜拜”),且有架搭大戲臺的,雇來四個盲女,分坐臺中,奏樂歌唱,這種四個歌女組成的名堂,叫做“四錦班”。凡是比較有名氣的“五錦班”,每次彈唱,其酬金大約在十幾元至二十銀元。

八字合婚婚姻點數

査考盲女彈唱維生,由來已古,據袁枚隨園詩話所載,南宋時有人作詩譏刺高宗皇帝說:“陌頭盲女無愁恨,猶狍琵琶說趙家”。又紀曉嵐與劉后莊詩說:“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身后是非誰管得?滿村爭唱蔡中郞”則以彈唱為生的,自古不僅盲女而已,也有些盲翁賣唱的。

十三、跳童

八字合婚婚姻點數

所謂“跳童”(又稱錯銅)屬于扶乩一類。男巫女巫,在泉州民間極為盛行,男巫俗稱“跳童”,又稱為“童子”,每年于三四月間,如迎大巡或王爺神時,常常都有“跳童”出現,不祇一個的,大多是靑年人,赤其上身,下體圍著紅裙,頭髮散亂,用很鋒利的刀斧或剌球自砍其背部,或用一支六、七分直徑,長一丈多的尖端圓鐵條貫穿兩腮,站立在神轎后面的兩槓上,喃喃作神語,其狀態有些瘋狂。女巫則正坐在女神像之前,瞑目噎氣,自作神話,替一些迷信的婦女入冥府去找尋亡魂來講話  如“都客”,俗稱“尋神”  是誕妄不經的,藉以詐取愚婦的財物。

十四、打城

泉州俗例,凡有地位的縉紳或年老高壽者,在喪奠時,除了雇用僧道超度之外,其作功果的節目中,還有所謂“打城”的,“打城”分“打大城”和“打桌頭城”兩種。其詳細情形,已于本刋第十六期“漫談戲劇”一文中提過了。

十五、普度

“普度”又稱“盂蘭會”,取其普濟及超度幽靈的意思,全國各地方大多有這種風俗。每屆夏歷七、八月間,泉州城內外都要舉行普度,自七月初一日起至八月三十日止,城內各鋪和城外各鄉,輪流值普。華宴盛饌,演戲宴客,極其熱鬧。演戲時,有的是自辦的,有的則由街坊合籌的,木頭線戲(俗稱“傀儡”戲)、官音、七子班等。或迎僧道誦往生化食諸經咒,及扮演目蓮尋母、觀世音入地獄等項和尚戲。

八字合婚婚姻點數

民間因宥于習俗相傳,這種花費,每年要用掉很多錢。泉州城內自明清兩代以前就分成三十六鋪,所謂“鋪”,就是以前的小行政區域,像現在的“里”差不多,可能比“里”要大些,也像以前臺北市內分有甚麼“萬華”、“大稻埕”、“華山”、“下奎府”、“頂厝莊”、“朱厝崙”……等的劃分,分有“真濟”、“紫云”、“廣明”、“水仙”、“桂壇”、“厚城”、“妙因”、“通天”、“生韓”、“蓮池”……等“鋪”。每鋪都有一“鋪主宮”,分別奉祀歷代忠烈志士的塑像,稱為“鋪主”。并設有“鋪董會”,由地方紳士所組成。從七月初一日起至七月二十九日,每日不間斷的,城內就由這三十六“鋪”的區域內,輪流普度:從八月初一日起至八月三十日止,各鋪按照七月間固定的日期,又重復的再做一次普度,稱為“重普”,不過,八月的“重普”通常沒有七月的熱鬧,大多不請外客,祇是弄幾盤較好的菜餚敬祭鬼神之后,家人和親戚共飮一番。有些比較富裕的農村,幾個村莊聯合負擔費用,在比較大的廣場上扎一個“紗塔”,四面用各色的綢緞圍住,塔中陳列著古董字畫,以及各項古玉古瓷,塔外則宴開十席,款待城內和鄰村親友,并集雇各種大小戲班,同時演唱,每次開銷,總要五、七萬銀元。直至抗戰以前的十幾年間,各地雖仍有普度舉行,但奢侈的風尚,已大有改革了。

十六、祀冬生娘

元宵夜,民間婦女,每捧出一些蔬果糖品,在戶外廁所前面,焚香放鞭炮,稱為“祭冬生娘子”。婦女們虔誠禱祝,喃喃有詞。據傳說,冬生娘子,生前絕頂聰明,各種女工,無不精巧,而更擅長于剌繡,但平生對于楊梅花不會繡。因為楊梅花開的時候,都在深夜,且為時祇幾分鐘就謝了。冬生娘子為了硏究楊梅花的形狀,在元宵夜間登上戶外厠上,要等待著隔墻的楊梅花開放,一瞻真相,不料攀登時不小心,突然墜入糞坑中死了。后人因惜她的才干而悲痛她的死,婦女們每于元宵夜竭誠致敬,且祈求她教導女紅。婦女們普通的祝詞如:“冬生娘冬生姑,教阮(吾)細,教阮粗,教阮織布好布邊,教阮剌鞋好鞋墘“邊緣),教阮金針(即縫紉)好針黹,教阮繡花好花枝……”。

十七、吹皂莢水

香港歌女董佩佩最喜歡唱的“吹泡泡”一曲,輕鬆活潑。這“吹泡泡”的玩藝兒,閩南叫“吹皂莢水”。每逢春天風和日麗,小兒女們各研香皂水在小杯中,另載小竹管或麥草桿,吸取少許皂水向上輕吹,則纍纍的泡泡向上昇飄,五彩繽紛,隨風飛散,頗有“九天珠玉”之槪。偶閱清梁紹壬“兩般秋雨菴”隨筆,內記:“閨中兒女以筆管吹皂莢水中,作五色泡為戲。”葉雨車賦“釵頭鳳”一闕:“春歸悶,眼難收,閑來吹個團圓暈,虛空界,圓光靄,窗邊才過又飛簾外,快快快。——朱唇吮,香泉潤,笑拈湘管郎肩噴,風前擺,兒曹待,明珠無數,霎時何在?再再再。”

十八、放孔明燈

八字合婚婚姻點數

每當仲夏晴朗之夜,泉州鄉間少年們,多以放“孔明燈”作消遣。這種“孔明燈”,也叫做“亮燈”,相傳是三國時代蜀漢丞相諸葛孔明于行軍時所發明的,用作在黑夜行軍時的一種訊號。近代西洋人所制的輕氣球,就是應用這一原理。做“孔明燈”的方法,先削竹條扎成一個直徑二尺至三尺的竹環,像“呼拉圈”一樣,中徑繫一條鐡絲,鐵絲中扎著一串破布包松脂和煤油。用上等棉紙糊一個高三、四尺,寬和竹環一樣大小的“燈袋”,和現代所用的大帆布行李袋一模一樣。“燈袋”的口,套糊在竹環上,活像一口加竹邊的大紙袋,時漿糊乾了之后,于晚間拿到大廣場上,點燃那串油布,然后把“燈袋”覆蓋在上面,由兩人拉住袋角,不致讓這紙燈觸及火燄,另兩三個人把袋口的竹圈緊緊地壓在平坦的地面上,不使漏氣。油布和松脂在燈內燃燒,充滿氣體,才把壓住的袋口輕輕的放鬆,那燈氣蒸蒸而上,冉冉昇空,馭風飄行,和閃閃的星光相映輝。有的還在油布串上掛著一大串鞭砲,燈到了上空時,砲聲隆隆。油布松脂在天空中燒光了,而燈里的氣體也逐漸稀薄,那燈才會墜到幾里外的地面上。這種施放“孔明燈”的玩藝,到了抗戰期間才被暫時禁止,因為日機經常前來空襲,恐被作為目標也。

十九、婚姻禮儀

閩南人老式的婚姻儀式,至為繁劇,經媒人雙方奔走之后,女家把待嫁女子的生時日月,寫在一張紅紙條上,稱為“生月八字”,交給媒妁送到男家。男家即把這“生月”紅紙條壓在神主龕前的香爐底下,三天之內,家中若未遇到碗盤或茶杯碰碎,平安度過,即認為“良緣”,否則即認為不祥,把原條交給媒人送回,另擇良配。倘若三天之后,認為吉祥的,男家父母即到關帝廟去求籤,又到命卜處去“合婚”,如籤詩或“合婚”一有不對勁,則仍取銷。徜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不相尅,則認為有結婚的資格,即由男家的父母或伯叔母等,前往女家探訪,待嫁女子即盛裝出迎于廳上,為男家來人品頭評足,仔細端詳,并隨便搭訕一兩句話,這節目叫“初看”。同時,女家家長也到男家一探,査査男家家風是否清白?俗稱“探家風”。

男女兩家探看完畢,都認為很滿意了,就擇好佳期訂婚。訂婚之日,由男方父母或伯叔母等,備金指環兩只,聘禮銀元一百六十元或二百四十元,其他禮物如糕餅,水果,糖品等成二擔或四擔、六擔不等,送到女家。在這一天女家則絳燭高燒,爆竹喧闐,待嫁女盛裝端坐在大廳正中,足下還墊著一塊矮凳,讓男方家長把金指環戴在手指間,男方家長又把聘禮的紅紙包納在女子的衣中。從此,這女子即正式成為男家的媳婦了,納聘完畢,女家也以禮物四擔或八擔回敬,男女雙方即分別把對方所送的禮物,分贈親友,稱為“納采”,俗稱“戴手指”。

八字合婚婚姻點數

到了即將迎娶時,男家擇一吉日,把禮帖及聘金銀元二百六十元備送女家,在三天內或五天內即備全豬,全羊及花包,大粽各三、四百個,鮮花兩,面線,火腿,雞蛋等禮物八大,乾書全帖,送往女家。女家又把這些禮物——尤其是大花,分送給戚屬親友,以表示女兒即將正式出嫁,而以通棗,蓼花數百粒,汀糖數百塊,坤書全帖,還禮男家,男家也把這些禮物,分贈戚友,這種儀式,俗稱“花盤擔”。

越三天而迎娶的,叫“三日盤”,越五天的叫“五日盤”。而女家也在婚前一天。把妝奩送給男家,首飾金玉,被帳衣箱,火爐錫器,傢俱鏡臺等,琳瓏滿目,稱為“送嫁妝”。迎娶之晨,新郞和新娘各在其祖先神位之前,足踩粟斗(木斗中放置春花春粟),頭遮米篩,用木梳在頭髮上,前三后三的梳著,稱為“上頭梳髻”。

禮畢,依次跪拜父母伯叔嬸姆,稱為“成人”(泉俗“成人”之后,一切即須規行矩步)。到了迎娶時辰,由男家備花轎鼓吹樂隊前往女家迎親,新娘穿紅繡袍頭戴鳳冠,拜別祖先父母兄弟姐妹,吿廟辭親完畢,噓唏懶步而行,由媒人和送嫁娘扶掖入轎,嘔嘔啜泣,轎門隨即關閉,并用紅紙條書寫家號年月日加封,以鼓樂送往男家。迎親儀隊旣抵男家,花轎停于大廳前的天井中,新郞穿長袍馬掛,頭戴呢禮帽,以背向轎,反踢轎門,俗稱“踢轎門”。

有的新郎在踢轎門時,用力很重,先給新娘來個“下馬威”,以便今后好駕御,新郞把轎門踢開之后,逕自回廳而去,然后,由衣冠男孩(都在七八歲之間,通常是新郞的弟弟或侄兒)到轎一揖,稱為“請出轎”,由一有夫麗妹負責牽扶新娘出轎送入洞房,稱為“牽新娘”,這時再由送嫁娘請新郞入房,把坐在椅子上那新娘的黑紗面罩挑去,叫做“挑黑紗”。

夫婦拜見之后,即在房里共同進食米、四果湯、甜雞蛋湯。不過,這僅是一種禮儀,新娘還是羞答答的,不敢吃東西。如果是結婚兼帶謝天酬神,新郞和新娘要共拜天地。這一夜臨睡前,新娘要以自己的金指環贈送給新郞,而新郞倌也以銀元作禮物還贈,這就是所謂“洞房花燭夜”了。

第二天清晨,送嫁娘牽著新娘到大廳上,和翁姑、伯叔、嬸姆、兄弟,妯娌一一相見,相見前,各以背相向,然后轉身相見,以避相衝。新娘手捧茶盤,順序稱呼敬茶,家中諸人也以禮物還答,有的用金指環,有的用玉器翡翠,也有紅包的,這一晚,大開宴會,環請諸親友戚屬。宴后,參觀洞房,由新娘一一敬茶,男女老少親友言笑戲謔,詼諧百出,有的要求新娘回答難題,新婚夫婦相抱親吻等,這稱為“鬧洞房”。

第三天上午,新娘由女伴偕往祖祠,向祖先叩拜,俗稱“啟公”。并由送嫁娘陪她到廚房里做著摸箸籠,撈飯缸的動作,就是要新娘開始下廚做飯菜了。唐王建詠新嫁娘詩,有句“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就是描寫新娘下廚的情景。這一天,新娘的幼弟要到男家來探姐姐,俗稱“請小舅子”,也叫“三日換花”。第五天早上,女家派來花轎和蓬轎各一頂,接女兒女婿回娘家,稱為“回親”。女家要擺設上等宴席,燒烤乳豬來讌請新郞,新郞于抵達女家時,必須拜岳家的祖先,岳父母以及諸長輩,拜見時,也用銀器作禮物,這儀式叫做“請女婿”,飮宴完畢,新郞新娘都各乘蓬轎,以鼓樂迎歸男家,叫做“雙人返”。

二十、喪葬祭奠

泉州風俗,老人逝世謂之“大福”,乃取書經“五福完人”的意思。凡是大福老人,當彌留時,他(她)的子孫們應即為之潔浄體膚,更新衣裳,扶到大廳邊,安置在臨時設備的床舖上,諸親人環立四週,聽取遺言。到了氣絕,取泥土一堆放在小瓦片上,插三支篾香,另放一油碟,點火尸前,親屬哀號,這一晚,家人必守尸不睡,以防鼠貓。據說貓的身體多電,如在尸體上跳過,尸身會被吸引起來躍行的。

第二天迎棺木至(大福的棺木,必須先選擇上等木板,而且是全板不接縫的),子孫們集在門前拜棺扶入。當收殮時,長男或長孫(承重孫)披髮穿蔴衣,帶領其他孝子孝孫們,持著水桶到附近的露井中汲水回來,把水倒在面盆,向死者胸前一灑,俗稱“上水”。于是,由仵作替死者理髮、浄身、易新衣(按這種殮衣一律新制,大都在生前已準備好了,七件、九件、十一件,褲則遞減二件,要視家庭經濟情況而定),然后扶死者衣冠正坐,前面酒餚羅列一桌,叫做“祀生”。

這儀式做完后,扶尸入柩(棺內另鋪一木板,板上鋪草蓆,尸上蓋被單,罩面),死者親屬環立哀哭,子孫親視含殮完畢,各持死者病時遺物往棄置于廢堆中或垃圾箱,稱為“送草”,在棺前放一方桌,桌上有二盞靑燈,寫死者的家世名號,或“×代大父”、“×代大母”等字樣,親友戚屬先后弔拜,稱為“聞喪”。同時請來道士,在死者病房作法驅鬼,撒鹽米,噴桃枝水,還把一支菜刀重擲于地上,口唸經咒,叫做“收禍”。

然后雇來漆匠,把棺木細加密封油漆,以等待子孫齊集,擇定葬地,一切準備停當,然后開喪。在開喪之前,要訂糊紙厝(池亭水閣、廳房樓屋,椅桌傢俱,婢僕車伕應有盡有),遍發訃文于各親友戚屬,詳列死者的生卒時間及誦經開弔日期,稱為“放訃帖”。事前,親友們紛紛以輓聯、布軸、匾額、冥鏹、紙錢來弔。七日唸經一次,叫“七日旬”,五天唸經一次的叫“五日旬”。每逢旬日,延請僧尼或道士唸經,孝眷舉哀,全家都穿白衣蔴裳,子孫則草履持幡,有的做“七旬”,有的做“五旬”。在末旬的先一天,則為“公奠”。在大廳外設有絲竹樂隊,親友前來弔奠的,吹奏鼓樂以迎送,如遇長輩來弔祭,孝男必須免冠謝步,至下午二時致祭,由親朋中推舉一素孚名望的人主祭上香,讀祭文,奏哀樂,一如祀神。

次日即為功果日,也叫“功德日”,僧徒于神壇及靈前來誦經,法鼓鐃鈸,喧堂上,與孝幃內的啼哭聲斷續相和。午后,諸屠黎登壇演劇,作目蓮尊者入地獄度母事,又覺絲竹聲,鐘鼓聲,唸經聲,涕泣聲,聲聲入耳。那僧侶演戲就是“打大城”,過后,又作“打桌頭城”的種種“特技”。這一晚,從八、九點一直到子夜,一個老僧坐靈前,作種種嬉笑怒駡戲謔的詼諧,這節目叫“解愿”。

八字合婚婚姻點數

“解愿”完畢,即由家人燒“庫銀”(冥鏹),天色未明時,移靈堂的紙厝紙轎于門外焚燒,而開喪功果的禮節即告一段落。出殯之日,先由孝眷和殯工扶動靈柩,叫做“轉柩”。并設宴宴請諸扛柩工役和其他幫工。起靈時,一工役持靈旌前導,一個營長以上的武官騎馬在前開路,這騎馬的武官,稱為“督靈旌”,繼以鼓樂,旗幟,彩牌,大燈等,有的還由兩個男女孩飾扮金童玉女,騎在馬背上隨行。幢幡主亭(凡有女兒,已出嫁的,每一婿家必雇“主亭”隨行),送葬親友執紼,孝男倚在靈柩的兩側,孫輩和戚屬則攀棺前的兩條白長布,叫做“攀龍須”。

出殯行列快到墓地時,靈柩就暫停了下來,送殯的親友向靈柩叩拜而回,稱之“辭客”。入葬的時候,孝男用蔴衣攬泥土作禮,致祭土地神及墓前,捧著木主牌跪在地上,請一名有名望的地方縉紳“點主”。孝男抱著那木主牌跪向太陽,面對“點主官”,“點主官”持硃筆呵氣向太陽,在“王”字的上頭一點,就成為“神主”的“主”字了。安葬完畢,把神主牌放在“主亭”里,仍用鼓樂迎歸,在大廳上安位,孝男和家人換回便服,喪葬的儀式就此告一段落了。泉州有句諺語:“要生蘇杭二州,要葬福建泉州”,泉州喪禮之繁,于此可見。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463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