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愛崗敬業八字口號

解夢佬

愛崗敬業八字口號

心在一藝,其藝必工。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將技藝融入工作、以匠心成就經典,推動著各行各業的高質量發展。這是一群怎樣的匠人?他們有著哪些優良品質?我們如何學習工匠精神?

我們可以用極致、傳承、責任、專注、堅守、創新六個關鍵詞來掃描工匠精神。

名言金句

1.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考工記》)

2.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尚書·大禹謨》)

3.打工的狀態并不可怕,打工的心態很可怕。(付守永《工匠精神》)

4.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蒲松齡)

5.當你做某件事的時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種難割難舍的情結,不要拒絕它,要把它看成是一個有生命、有靈氣的生命體,要用心跟它進行交流。(獲奧斯卡獎日本影片《入殮師》)

6.我亦無他,惟手熟爾。(歐陽修《賣油翁》)

7.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

8.心無旁騖,制心一處。(《莊子·達生》)

9.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莊子·養生主》)

10.對于好產品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它來自于對每個細節的打磨和探究,它是基于一種將細節做到極致的欲望,是對以往的顛覆和創新。(蘋果產品設計的核心人物喬納森·艾夫)

11.手工時代的中國工匠相信愿力無邊,不管是做佛像,還是打家具。即使只是打造一個金絲楠木柜子,可能都不是一個工匠一生就能做完的。往往是爺爺做出粗坯,父親做完粗工,孫子再精雕細琢,窮盡三代才打造出一件精湛的柜子。陸續建造了一千六百年的莫高窟,那是多少代無名工匠,用盡了自己的體溫去焐熱了菩薩的慈悲。(于丹《人間有味是清歡》)

12.從創新的角度來講,很多時候最需要的素質應該是能夠耐得住寂寞,在別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你是不是愿意相信這個事情,是不是真的愿意投入做這個事情。(百度創始人李彥宏)

13.工匠平靜、安適、充實、愉悅、幸福,活在當下,強在內心;打工者焦躁、憂郁、惶恐,永遠為看不清的明天奔忙,外表強悍,內心空虛。(付守永《工匠精神》)14.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復的工作者,但其實,工匠意味深遠,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與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相連。把做的事看成有靈氣的生命體。(《大國工匠》系列)15.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工匠們對細節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著執著的堅持和追求,把品質從99%提高到99.99%,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于世。(《大國工匠》系列)16.曾幾何時,工匠是一個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須臾不可離的職業,各類手工匠人用他們精湛的技藝為傳統生活景圖定下底色。社會進入后工業時代,一些與現代生活不相適應的老工匠逐漸淡出,但工匠精神永不過時。(《大國工匠》系列)17.世界再嘈雜,匠人的內心,絕對必須是安靜、安定的。——中國臺灣李宗盛《致匠心》

優質標題

《做一行,愛一行》

《業廣惟勤》

《敬業樂群,百事可興》

《把敬業當習慣》

《恢復敬業的價值原色》

《打磨工匠精神,綻放人生華彩》

《術到極致近于道》

《敬業成就工匠和大師》

《成為工匠,成就不凡》

《愛崗敬業,行穩致遠》

《以工匠精神交出人生答卷》

《工匠態度是底線也是高度》

《敬業者,人亦敬之》

《人人當擁有“敬業福”》

典型事例

術到極致近于道

【關鍵詞】極致

【釋義】唯至誠者,能致其極。于大國工匠而言,對極致的追求好比一場修行,一個人、一輩子、一件事,以萬千錘而鑄一器。“腰間帶得純鋼斧,要斫蟾宮第一枝”,臻于完美、做到最好的工匠精神自古便備受推崇。《莊子·達生》中,魯國木匠能做到“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正是因為達到了凝心聚神、執著技藝、物我相忘的境界。

追求極致,是一種態度、一種境界,凝聚成工匠精神的底色,檢驗著工匠精神的成色。

【點評】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對很多大國工匠來說,極致就是和機器拼精度,和時間拼速度,和標準拼態度,讓“細”更細一些。

怎麼拼出極致?鉗工顧秋亮徒手就能感知0.2絲的誤差,這相當于一根發絲的1/50;銑工李峰在高倍顯微鏡下追求1微米的精度,這相當于發絲直徑的1/70。正是精益求精,顧秋亮把玻璃與金屬窗座的安裝精度控制在0.2絲以內,“蛟龍號”觀察窗才得以承受1400噸的壓力;李峰每縮小慣性導航系統1微米的變形,就能減少“長征七號”火箭數公里的軌道誤差。大國重器、輝煌成就的背后,源自每個細節的精準到位。把手藝的精準、精確和精細視為生命,極致就不會太遙遠。

追求極致是一條心無旁騖的道路,也是一場孤獨且單調的長途旅行,唯有全神貫注、全力以赴,才能耐住寂寞、守住心智、把好方向。哪有巔峰技術能在一朝一夕間練就?唯有日復一日地鍛打、持續不斷地鉆研,才能成就絕活。高級技師孟劍鋒對瑕疵零容忍,歷經上百萬次鏨刻敲擊,純銀絲巾果盤《和美》等國禮才驚艷問世;火箭“心臟”焊接師高鳳林,只因“民族認可的滿足感用金錢買不到”,30 年如一日進行發動機噴管焊接……指紋雖被磨平,布滿繭子的雙手卻積淀了匠人們的工藝淬煉、心智磨煉和人生歷練,讓技藝達到極致的巔峰。

“術到極致,幾近乎道”。一流的心性方能鍛造一流的技藝,一流的技藝方可成就一流的偉業,這就需要用追求極致來消解浮躁。現實中不乏這樣的觀念:“手藝好也不賺錢”“差不多就行了”“怎麼還沒有長進”……盲目地求變現、求速度、求關注,讓工匠技藝變得馬虎,極致品質黯然失色。其實,工匠精神的種子需要精心、細心、耐心地滋養呵護,對極致的每一份堅持都不會白費,終究會結出不甘平庸、不負光陰的果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年輕一代要用自己的所作所為來詮釋匠人的極致精神。這不是一個人的事業,而需要一群人來賡續;這不是一件產品的存廢,而是無數精品的綻放。精益求精、篤實專一、心無旁騖、久久為功,在追求極致中實現人生價值,用極致匠心鑄造國之重器,以工匠精神涵養時代氣質,我們準備好了嗎?

其他事例

1.英國航海鐘發明者約翰·哈里森:哈里森費時40余年,先后造出了五臺航海鐘,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4號”最為突出,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遠比法案規定的最小誤差(2分鐘)還少,完美解決了航海經度定位問題。

2. 截止2012年,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麼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他們長壽的秘訣是什麼呢?我們研究了他們都在傳承著一種精神——工匠精神

3. “工匠精神”可以從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窺究竟。瑞士制表商對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塊手表都精心打磨、專心雕琢、他們用心制造產品的態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維和理念。在工匠們的眼里,只有對質量的精益求精、對制造的一絲不茍、對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正是憑著這種凝神專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譽滿天下、暢銷世界、成為經典。

4. 在獲得奧斯卡日本影片《入殮師》里。一個大提琴師下崗失業到葬儀館當一名葬儀師,通過他出神入化的化妝技藝,一具具遺體被打扮裝飾得就像活著睡著了一樣。他也因此受到了人們的好評。這名葬儀師的成功感言是:當你做某件事的時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種難割難舍的情結,不要拒絕它,要把它看成是一個有生命、有靈氣的生命體,要用心跟它進行交流

5.《莊子》中記載的“庖丁解牛”的故事。

6. 稻盛和夫被認為是最有匠人精神的企業家,他有一個很經典自述,他說,“手拿放大鏡仔細觀察產品,等同于用耳朵靜聽產品的‘哭泣聲’。如果找到了不合格產品,就是聽到了產品的 ‘哭泣聲’,我就會想,‘這孩子什麼地方疼痛才哭泣呢?它哪里受傷了呢?’當你把一個個產品完全當做自己的孩子,滿懷愛意、細心觀察時,必然就會獲得如何解決問題、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啟示。”

7. 百年老店同仁堂的先人們為后人留下了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堂規和“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堂訓。同仁堂的歷代傳人至今遵古不泥古,繼承不失宗,使同仁堂生產的各種中成藥素以“處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享譽海內外。

8. 20世紀初,德國的泰來洋行承建了甘肅蘭州的一座橋梁,1909年竣工,按照當時的合同規定,該橋自完工之日起保證堅固80年。這座橋梁屹立至今,在1949年解放蘭州的戰役中,經歷了槍林彈雨,橋面木板被燒,斑駁的橋梁上留下了深深的彈痕,但橋身安穩如初。到了1989年,在距橋梁建成80年之際,德國專家專程對該橋進行了檢查,并提出加固建議,嚴謹的德國人同時不忘申明合同到期。如今,這座橋梁仍然在照常使用。

央視紀錄片《大國工匠》

《大國工匠》講述了8個工匠“8雙勞動的手”所締造的神話。節目播出之后,工匠的故事很快引起社會熱議。人們發現,包括胡雙錢在內的工匠們,之所以走入鏡頭,并非他們有多麼高的學歷、收入,而是他們能夠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職業技能的極致化,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守,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制造”。《大國工匠》節目制片人岳群說,這樣的工匠精神,在當下浮躁的社會中顯得尤為珍貴。正如一位網友的評論所言:“當看見哈雷戴維森工廠的裝配工自豪地對兒子說,‘街上那些漂亮的摩托車里就有我的簽名’的時候,我想,我們的中國工匠也應該有這種榮譽感,社會需要給予技術人才更多尊重與重視。”

人物素材:胡雙錢

胡雙錢就是一位擁有非凡技術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師傅,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制造中國大飛機團隊里必不可缺的一分子。2006年,中國新一代大飛機C919立項,對胡雙錢來說,這個要做百萬個零件的大工程,不僅意味著要做各種各樣形狀各異的零件,有時還要臨時救急。一次,生產急需一個特殊零件,從原廠調配需要幾天的時間。為不耽誤工期,只能用鈦合金毛坯來現場臨時加工,這個任務交給了胡雙錢。岳群至今記得,在節目中,胡雙錢所講述的任務難度之大,令人難以想象:“一個零件要100多萬元,關鍵它是精鍛鍛出來的,所以成本相當高。因為是有36個孔,大小不一樣,孔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0.24毫米,相當于人頭發絲的直徑,這個本來要靠細致編程的數控車床來完成的零部件,那時只能依靠胡雙錢的一雙手,和一臺傳統的銑鉆床。僅用了一個多小時,36個孔悉數打造完畢,一次性通過檢驗,也再一次證明胡雙錢的“金屬雕花”技能。

人物素材:高鳳林

53歲的高鳳林,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廠發動機車間班組長,30多年來,他幾乎都在做著同樣一件事,即為火箭焊“心臟”——發動機噴管焊接。有的實驗,需要在高溫下持續操作,焊件表面溫度達幾百攝氏度,高鳳林卻咬牙堅持,雙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皰。在這30多年中,曾有人開出“高薪加兩套北京住房”的誘人條件給高鳳林,高鳳林卻說,“我們的成果打入太空,這樣的民族認可的滿足感用金錢買不到”。還有一個細節是,高鳳林每天晚上離開廠房時,都要回眸看看,這有安全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在欣賞,高鳳林覺得他們手上誕生的作品就像金娃娃,每一個都是他精心雕琢出來的。盡管高鳳林是一名工匠,但對待自己的作品,就像藝術家對待藝術品一樣,令人動容。

人物素材:孟劍鋒

純銀絲巾果盤——北京APEC期間,我國送給各國元首的國禮,讓世人都被中國古老的鏨刻工藝驚艷。這就是鏨刻師孟劍鋒的作品。細心觀察,果盤有粗糙感,絲巾卻有光感,做出這樣的效果并不容易,孟劍鋒需要從不同角度進行上百萬次的鏨刻敲擊。為了用銀絲做出支撐果盤的四個中國結,孟劍鋒需要反復將銀絲加熱并迅速編織,銀絲快速冷卻變硬不可彎曲,需要無數次嘗試才能成功。其他人可能會選擇機械造出中國結底托再黏合上去,而他卻無法容忍伴隨機械制造而來的細小砂眼,也不愿違背純手工的諾言。即使右手被燙出大泡,起了厚厚的繭也絲毫沒有動搖孟劍鋒精益求精、不斷超越與追求極致的決心。整個制作過程中,諸如這樣的細節不勝枚舉。這也許就是孟劍鋒們的工匠精神所在。

作文題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胡雙錢是中國大型商用飛機制造首席鉗工,他在35年里親手加工過數十萬個精密零件,沒出現過一個次品。他用手工打磨出來的零件,精密程度堪比現代化數控車床加工出來的零件。王津是故宮文物鐘表修復師,他修了大半輩子鐘表,數百件文物在他手中起死回生。有時,修好一座鐘表要花上他好幾年時間,每個零件都要經過反復調校,不能有一絲一毫誤差。孟劍鋒是傳統工藝美術鏨刻師,他鏨刻的“純銀絲巾果盤”曾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為了制作出完美的作品,他不斷改進鏨刻工具,反復實驗,不允許有一丁點瑕疵。這些人身上,都體現出了可貴的“工匠精神”。

對于“工匠精神”,你有什麼思考和感悟?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

參考范文

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

不久前,一位生產智能電器的企業家發出這樣的感慨:我真的是希望工匠精神可以變成我的墓志銘。企業對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謀而合。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像手工匠人一樣雕琢技藝、精致產品,企業才有金字招牌,產品才能經受住用戶最挑剔眼光的檢驗。《說文》里記載:“匠,木工也。”今天作為文字的“匠”,早已從木工的本義演變為心思巧妙、技術精湛、造詣高深的代名詞。一位作家說過,能將胡辣湯做得顧客盈門、生意紅火,和能讓火箭上天沒有本質的區別。職業與職業沒有高低貴賤的差別,但人與人卻從來都有職業品質、專業精神的分殊。工匠精神厚植的企業,一定是一個氣質雍容、活力涌流的企業。崇尚工匠精神的國家,一定是一個擁有健康市場環境和穩健人文素養的國家。“將產品當成藝術,將質量視為生命”,正是這樣的極致追求,將我們帶往一個更為不凡的世界。一盞枯燈一刻刀,一把標尺一把銼,構成一個匠人的全部世界。別人可能覺得他們同世界脫節,但方寸之間他們實實在在地改變著世界:不僅賦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著社會的審美追求、擴充著人類文明的邊疆。工匠精神從來都不是什麼雕蟲小技,而是一種改變世界的現實力量。堅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壇,也不是鼓勵離群索居、“躲進小樓成一統”,而是為了擦亮愛崗敬業、勞動光榮的價值原色,高樹質量至上、品質取勝的市場風尚,展現創新引領、追求卓越的時代精神,為中國制造強筋健骨,為中國文化立根固本,為中國力量凝神鑄魂。將一門技術掌握到爐火純青絕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內涵遠不限于此。有人說,“沒有一流的心性,就沒有一流的技術”。的確,倘若沒有發自肺腑、專心如一的熱愛,怎有廢寢忘食、盡心竭力的付出;沒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類拔萃、巧奪天工的卓越;沒有冰心一片、物我兩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動、腳踏實地的淡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誠意的的生命哲學,也有技進乎道、超然達觀的人生信念。從贊嘆工匠繼而推崇工匠精神,見證社會對浮躁風氣、短視心態的自我療治,對美好器物、超凡品質的主動探尋。我們不必人人成為工匠,卻可以人人成為工匠精神的踐行者。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氣質,我們的時代將以怎樣的面貌被歷史書寫,取決于我們每個人的表現。工匠精神是手藝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們的生命尊嚴所在;是企業的金色名片,亦是社會品格、國家形象的榮耀寫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為旨歸,卻足以為成功鋪就通天大道。

時評精讀

致敬文物“匠人”的堅守與初心(開宗明義,題目即觀點。)

①最近,#給兵馬俑拍照的人#火上了微博熱搜。在最新一期《國家寶藏》節目中,來自秦始皇帝陵、日常工作負責給兵馬俑拍“證件照”的文博攝影師趙震帶著他的故事和講述一走入大眾視野,無數人即為之動容。他說:“拍攝秦俑就是在和祖先對話,我擁有全世界最棒的工作!”(開篇以文博攝影師趙震給兵馬俑拍“證件照”的故事引出匠人堅守與初心的話題。)

②23年拍攝時間,每天6到8個小時穿梭在俑坑里不停地在站起、蹲下、跪下的姿勢間切換,為了一次合適的光線會等上一年,已完成862尊陶俑的拍攝……一連串數字勾繪出了一位文物“匠人”的信仰與熱愛、堅守與初心。從2016年《我在故宮修文物》中擇一事“鐘”一生的故宮鐘表修復師王津的意外走紅,到2020年《國家寶藏》中“我為兵馬俑拍照”的文博攝影師趙震帶給全民感動,時間見證的不僅僅是一段段匠心筑夢的故事,更是一種工匠精神內化于心、砥礪傳承的脈絡延續。這個時代總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風餐露宿、青燈黃卷,傳承、堅守、鉆研、創新,以讓“匠物”化腐朽為神奇的本領為歷史之書書寫注腳,用一絲不茍的態度、精益求精的追求詮釋著大國工匠精神。他們以器物之美、人性之美,向觀眾傳遞出當代匠人內心里那股沉靜的力量,這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心之所向和精神力量。工匠精神,一個兼具歷史刻度與精神溫度的名詞,不僅僅停留在了文件里,更自上而下化作社會共識,成為各行各業不約而同的價值標尺,進而成為時代呼聲。(論述工匠精神的內涵:傳承、堅守、鉆研、創新的精神;化腐朽為神奇的本領;一絲不茍的態度和精益求精的追求。)

③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正是一代代文物匠人以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精神躬身于考古發掘、文物保護、文化傳承等方方面面工作中,那些早已塵封的國之重寶與蕩氣回腸的歷史故事才能再現于世,絢爛多彩的文明畫卷才能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我們見證了勒于戰國、亂世流離而治世重光的“中華第一古物”——乍原石鼓,品鑒了“一寸緙絲一寸金”的《緙絲蓮塘乳鴨圖》,領略了“宋朝版航拍中國”《千里江山圖》的浩蕩圖卷,欣賞了清代“各種釉彩大瓶”……一石、一絲、一畫、一瓷在我們眼前漸次活了起來,鋪陳的是傳奇,激蕩的是國魂,厚植的是自信。人們紛紛感嘆:“忍不住淚目”“向文化傳承者致敬”“為自己是中國人自信、驕傲”。(必要性分析。從事考古發掘、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工作需要工匠精神。)

④偉大精神燭照時代征程。一個民族的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石。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燦若星河、綿延閃耀,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華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的深厚底氣。一代代大國工匠們用薪火相傳的工匠精神守護的不僅僅是器物,更是我們文化的自信心、民族的根與魂。他們讓那些珍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遼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來,展示了中華民族開拓創新、與時俱進、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是蘊涵著豐富知識、智慧、藝術的無盡寶藏,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新的時代,我們唯有通過更多努力讓緘默的國寶“說話”,才能傳承歷史底蘊,形成前進動力!(重要性分析。工匠精神守護著我們文化的自信心、民族的根與魂。)

⑤歷史長河奔流不息,中華文明獨樹一幟。保持敬畏之心、厚植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這何嘗不是我們這代人對文明的守候呢?(呼吁勉勵,守候文明。)

愛崗敬業八字口號

愛崗敬業八字口號

#中高考##高考季##行測備考##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92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