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生辰八字算命莆田

解夢佬

年兜

大年臘月三十、小年臘月二十九,是農歷一年里的最后一天,也指最后一天的晚上,泉俗稱“年兜”、除夕。

備節:

節前,要完成掃塵、拆洗 被褥蚊帳等大掃除,炊年糕、年米果,給大人小孩買衣服,操辦“敬神敬佛敬公媽”的供品及年貨,請先生寫春聯,有的還到各宮廟“燒過年金”。

饋歲:

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二 十·風俗》:“除夕:前一、二日,以豚糕相遺,謂之饋歲。”

女兒女婿日

這一天清早,女兒、女婿和外甥,穿著盛裝,隨帶雞、豬腳、面線、豬肚、糕粿和糖果餅干等,一起來到外公、外婆家。女婿帶領一家人來給岳父、岳母大人拜年,其禮數之重與為老丈人祝壽差不多。 岳家設宴款待,岳父同眾女婿以及自己的兒子一桌,岳母同眾女兒、兒媳圍成一桌,而眾多表兄弟姐妹圍成一至幾桌,大團圓歡宴。

挑水蓋井:

除夕日,家家 戶戶該洗的東西洗完,到水井提水挑水,把水缸裝滿,并稍溢出,以示年年有余。后即把水井用石板或木板上加壓石頭,把水井口蓋住,不再打水,直至正月初四方才掀蓋用水。現在使用自來水,此習俗已不存。

辟火符:

清末·陳德商《溫陵 歲時記》:“辟火符:里胥于除日印辟火符,分貼各家門首,主人給制錢四文,借以度歲。符紙用青藍色,長四寸許,廣三寸,中畫老人像,上作兩蟠龍,旁兩行四語:左曰‘姓宋名無忌,火光速入地’;右曰‘家有壬癸神,能供千斛水’。按:《道德經》曰:月中仙人宋無忌。《白澤圖》云:火之精,曰宋無忌(見《史記·封禪書》索阮注)。又,‘家有壬癸神’貳語出佛書。然則所畫者,殆元冥之神;所言者,乃呼水禁火也(詳《尺五天隨筆》)。”

置甘蔗:

清末·陳德商《溫陵 歲時記》:“除夕:除夕人家以甘蔗置門側,殆取漸入佳境之意。桐蔭吟社黃謀熙(敬堂)先生云:佳境到頭休嚼盡,大家珍重歲寒心。”

結婚風俗:

古人重婚禮,所以新郎必須親自至女家禮迎新娘,這在古六禮中稱“親迎”。至清代前期,泉州的婚姻禮俗中,除個別宦族外,婚禮皆不親迎,至期,辦好彩轎,遣媒送至女家。古籍對婚姻本義是這樣解釋的:昏時行禮,故謂之“婚”;婦人因夫而成,故曰“姻”。因此古時親迎必在黃昏之后,乃至深夜,連一切迎送人員都得穿黑色禮服,這顯然是遠古時代夜間搶親習俗的遺存。舊時泉州迎娶都在白天,但新娘須頭蒙烏巾,并要有一對轎前燈,這當是沿古禮黑夜親迎之遺跡。新娘出嫁是大喜事,反而要“哭嫁”,以示悲傷,且全國南北皆然。新娘“哭嫁”可能是思相離而悲,或是隨俗。但民俗學者卻認為,此乃原始社會掠奪婚姻的遺俗。

花轎抵達男家,一時鼓樂、鞭炮齊鳴,喜氣洋洋。接下去就出現了一個精彩的鏡頭:新郎至轎前,下馬威似的朝轎門輕踢一腳,轎內新娘馬上應戰,還踢轎門一腳,這是在用一種特殊的語言向觀眾們宣稱:日后男不懼內,女不示弱。在此觀眾會心歡笑之際,我們似乎也聞到了八千年前那場父權制代替母權制的激烈革命的火藥味。容不得我們多遐想,男家一位平輩男青年或下輩男孩已走到花轎前,揖請新娘出轎,再由男家福命大的女長輩手牽新娘出轎,送嫁娘忙舉起貼有紅雙喜字樣的米篩為新娘遮面,然后在三通喜樂聲中,新娘慢步跨過火爐,踏上瓦片,進入洞房。

據說遮米篩和踏瓦片是為辟邪,但安溪人卻有獨到的解釋,稱此舉寓有明亡之后,其孤臣遺老尚望:“反清復明”,教示新婚夫婦“頭不戴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的隱意。至于跨火爐,人們認為可以利用火神的威靈,將新娘在其家里和沿途所招惹的邪氣燒盡。

新娘到夫家后,又有拜天地、挑烏巾、喝交杯酒、宴請賓客等節目,其中鬧洞房為是日婚禮的壓臺戲。俗謂洞房不鬧不喜,不鬧不吉利,而且在新婚七天內可以連續鬧,有“七日內不分大小”之說。鬧洞房的內容大多是要新婚夫婦,當眾做出種種親呢舉動,詼諧有趣。但不少地方也因太出格而演成陋俗。

在晉江、石獅僑鄉,有一種叫做“公雞娶婦”的婚俗,這是已定好婚期的海外青年華僑,因種種原因,近期無法回家鄉按時完婚,經男女雙方家長協商同意,如期舉行婚禮,新郎則以一只大公雞代替。這只大公雞在七日內是放在新婚洞房的床底下,七日后才移到室外雞窩,需精心飼養,至其“壽終正寢”。“公雞娶婦”顯然有不近人情之嫌,是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

煎堆補天:

端午節之前,泉州一帶常常陰雨綿綿,人們盼晴心切,仿效女蝸氏煉石補天的做法,于是有了“煎堆補天”的民俗。民謠“雨仔微微,舀油來煎堆”正是這種民俗的生動反映。堆,是以“米粉或面和物于油內煎之”(《泉州府志·風俗》),味道香美,很受人們喜愛。在泉州,除了名聞遐邇的“蠔堆”(又名“蠔煎”)外,還有“麥堆”、“豬油堆”等。

筅塵:

為了干干凈凈過春節,除夕之前,家家戶戶都要進行一年一度的“筅塵”(撣塵),即徹底的衛生大掃除活動。這種“筅塵”的習俗宋代已可見。據宋·吳自牧《夢粱錄》載:“十二月盡,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以祈新歲之安。”

吵新人

吵新人,即鬧洞房。泉州一帶有“七日內無大小”之說,意即新婚以后的七天之內可以不拘禮節隨時鬧洞房。鬧洞房的內容大多是要新婚夫婦當眾做出種種親昵舉動,形式多樣,詼諧風趣。但有時也會因無所禁忌、別出心裁而出格。

滿月

嬰兒出生滿一個月,稱作“滿月”。主人要請理發匠為嬰兒剃去胎發,俗稱“剃滿月頭”,并以“龜粿粽”饋送親友鄰居,親友鄰居則回贈衣服、贏巾(襁褓)、項鏈、手鐲、腳鐲等。“龜粿粽”中必有一種叫“滿月圓”的米粿,因形狀像奶頭,故俗稱“豬母奶”。它象征母乳充足,嬰兒健康。

度晬

嬰兒周歲,俗稱“度晬”。是日,主人要為嬰兒“做度醉”,敬神祀祖,設宴請客,還要制作大量的“四腳龜”和米粽分送親友,祈求嬰兒早日學會走路,健康長壽。外婆家通常要送用紅線繡著“  ”字的“度晬裘”(披風)、“度晬帽”和有虎頭圖案的虎耳帽、虎耳鞋以及銀制的如意鎖、長命鎖、天官鎖或手鐲、腳鐲等,祝福嬰兒吉慶康健。

十六歲生日

男孩十六歲叫“成丁”,表示孩子已經長大了,因此十六歲的生日儀式特別隆重。家里要備辦“三牲”、壽面最后一次答謝床母、檐口媽 和 夫人媽諸神的庇佑之恩,以糕、粿、粽、面線等物分送親友鄰居,并設宴招待。這時外祖母家要送成年衣帽鞋襪或布匹等表示祝賀。

過番

閩南地瀕東南海濱,從唐代起,就有泉州人飄洋過海,移居南洋群島。隨著宋元泉州港的興盛,遠航東南亞各國經商的泉州華僑更是猛增。本地人習慣把前往南洋謀生稱做“過番”,旅居南洋一帶的華僑則被稱為“番客”。

送順風與褪草鞋

泉州人即將出國謀生或華僑回鄉探親后又將返回居留國之時,親友紛紛前來贈送家鄉土特產或中成藥,為其送行,俗稱“送順風”,如設宴送行,則稱辦“送順風桌”。華僑自海外歸來,親友聞訊趕來送雞、雞蛋、面線、美酒等物或設宴接風洗塵,俗稱“褪草鞋”(因舊時出遠門,常穿草鞋步行)。

弄龍刣獅

在泉州一帶,弄龍(舞龍)、刣獅(舞獅)是春節、元宵或慶典盛會不可或缺的游藝節目。弄龍是舞蹈和拳術的結合,場面壯觀,氣勢磅礴;刣獅則是武術與雜技的糅合,威武雄壯,險象環生,據說泉州少林寺中的武僧曾借此傳授少林功夫.

高嫁妝婚俗

,“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就是婚姻六大程序:

納采:男方家長請媒婆向女方家長提親。

問名:女方答應議婚后,男方再派媒婆去女方,問清女方當事人姓名、生肖、生辰八字等與“命”有關的具體情況,并到祖廟占卜以定兇吉。

納吉:即訂婚。儀式可簡可繁,但交換訂婚戒指是必不可少的“節目”,一般由男方當事人在其堂親若干人和媒婆陪同下前往女方家中,雙方當事人親手為對方戴上。

納征:也就是男方送聘禮到女方家,以女方是否收下判定婚姻是否實際成立。

請期:納征后不久,男方派媒婆或者直接與女方商定舉辦結婚儀式的日期,以前大多數要算命,選定黃道吉日。

親迎:新郎到女方家中迎娶新娘。按規定,加上隨從,必須單數去雙數回。晚上一般要舉行結婚儀式,宴請親朋好友。

農歷12月25不能討債還錢

據說這天討會害人家窮一年

普渡風俗

祭敬亡魂】 在原始社會,人們認為外氏族成員及本氏族成員非正常死亡者的亡魂,會成為祟禍,危及人間,故崇拜鬼魂。到了奴隸社會,鬼魂迷信相當流行,在《左傳》、《國語》等古代文獻資料中,記載有鬼魂感恩報答和懷怨復仇的故事,鬼魂崇拜至今在民間仍有很大的影響。泉州民間鬼魂崇拜的習俗中,比較典型的當為敬祭亡魂的“普渡”。

普渡”是泉州沿海地區(包括金門)的一種民俗文化現象,它是揉合農歷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節和佛教盂蘭盆會而形成的民俗節日。宋代泉州于中元節舉行齋醮活動時,已把佛教的詞語“普渡”轉化為地方民俗的名詞,在南宋泉州知州真德秀的《真西山文集》中,即有稱為《普渡青詞》的祝文。宋代以來,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這天舉行的,其祈求的內容甚多:或祈死者無厄幽沉滯之悲;或求生者獲五福康寧之祉;或蘄雨澤以抗旱;或冀赦過以除愆,等等。到清道光(1821--1850年)間, 普渡祭祀儀式有所變化。道光《金門志》卷15曰:“七月朔(初一日)起,各社延僧道設醮,作盂蘭會,俗名普渡,以祭無主鬼。里社公祭,各家另有私祭。”至新中國成立前,泉州沿海地區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們把七月的普渡稱“正普”,從七月初一起,各鋪境鄉村輪流普渡,在晉江,“初一起,青陽內頭李,初二杏厝王……”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而泉州城內有38個鋪,因此各鋪輪流舉行普渡的時間只好有所伸延,自農歷六月二十九日至八尺初二日,如適逢閏月,又得復始重普。泉州規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獅的“龜湖大普”,即把龜湖的13個村落分屬12個生肖(其中后安和侖后合屬猴),12年各輪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請,民間有“聞名龜湖大普渡”之俗諺。

葬 禮 習 俗

泉俗凡己50歲或做“公(爺爺)媽(奶奶)輩”者,在病危臨終之際,均要“上廳邊”,即讓其臥于本家或祖厝廳堂邊由四塊床板臨時搭成的簡易床鋪上,兒孫,媳婦都守候在旁送終。死者即將斷氣時,親眷要邊哭邊為其更換壽衣,穿上鞋襪,動作要快,如遲至斷氣后,有“死者得不到”之嫌。死者壽終正寢后,當即用其被單復蓋軀體與面部,親眷圍尸慟哭,治喪即告開始。

孝男出門,自池旁、埂邊或大路口取回泥土一塊,用瓦片取回,土上插香,置于尸體腳端處的地上,以示“人死入土為安”,并置米飯一碗,上插竹筷一雙,稱“腳尾飯”,或叫“辭生飯”。親眷要不斷地續香,焚燒冥紙(說是陰間使用的紙幣),為死者前往陰間準備足夠的“盤纏”。為讓死者在冥冥之中走向光明,尚須點白燭一支或油燈一盞,要注意不使熄滅,稱“點腳尾燭”。如再加上早在死者生前為備“百年”之后啟用所“豎”之“生壽”(俗稱“起大厝”),以及壽終之后“做功德”時所焚燒的紙糊大厝(內有紙糊的各種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有傭人、汽車等),可謂是對死者的衣、食、住、行諸方面都考慮到了,而且類似的做法,在整個喪葬儀禮過程中,還會不斷地出現。

治喪之家要在大門上掛上一塊白布,或于原貼紅聯處覆蓋白紙,讓周圍的人們都知道,并向堂親姻戚報喪,給在外地或海外親人發訊,子女聞訊奔喪。其中向姻戚報喪,尤要慎重。我國古代多流行族外婚,同姓不婚,因此聯婚就成為加強部落、氏族、家族、各姓氏之間關系的極其重要的感情紐帶。故《禮記.昏義》在記述婚姻的功能時,首先強調的就是“合二姓之好”。但聯婚的成果,常因一方的不幸去世而產生波折。在泉州,有的外家因懷疑女兒在夫家受虐待而死于非命(有的也確為事實),就糾集人馬前往親家“吃人命”的事時有所聞。因此民間在為女性長輩舉辦喪事時,十分注意姻親關系,并形成了一些相應的習俗,這在新編的《安溪縣志. 風俗志》中有比較詳細的記載。

收殮前,孝男年長者要手提小桶,領全家孝眷到附近公用井乞水,回到家門口,取水一碗進屋洗尸,余水傾倒門外,然后為死者舉行“辭生祭”,即可入殮。入殮時,凡生肖五行與死者相克者,均應回避,以免犯“沖煞”,收殮后,孝男孝女需將死者生前所用過的日常生活用品,送至郊外或村外焚化,俗稱“送草”,或叫“送腳尾”。事畢,再由道士在室內外進行一些祓兇驅邪的儀式,俗稱“收烏”(或于守靈結束進行)。

端午節食俗

吃豆粽,用九月豆混合少許鹽,配上糯米裹成。蒸熟,豆香撲鼻,也有人沾上白糖來吃。

賽龍舟

泉州端午節賽龍舟的活動與其他地方差不多,惟獨惠安崇武較為特殊。早年崇武在端午節也有賽龍舟,但與外地有所不同,主要是于臺風季節即將到來之前在海上舉行的祝神驅魔活動。據傳后來因某一年失事,就不再在海上賽龍舟,而改在陸上游龍舟,YX時要唱《阿螺歌》,其歌詞大意是請求神靈消災滅禍,但近百年已沒再舉行。由此看來,崇武的賽龍舟、游龍舟和“采蓮”習俗一樣,都是民間信仰中龍崇拜的一種形式,即要借龍王之神威,避惡消災保平安。

車鼓陣

涂腳戲項目之一,是泉州民俗的一朵奇葩。

由婦女組成,統一著泉州市郊婦女服飾,陣容龐大,八名婦女分列兩邊開陣前導。隊員各拿琵琶、三弦、銅鈴、拍板等,沿街演唱閩南小調;隨著音樂節拍,每四拍敲響一下銅鈴,腰肢也隨之輕輕扭動,體態婀娜

火鼎公火鼎婆

涂腳戲項目之一。 一人裝成火鼎公,手執長旱煙管,嘴上掛著八字胡須;另一人扳成火鼎婆,臉上兩頰涂著紅色,手搖芭蕉扇。這對火鼎公婆抬著一個放在斗籃上的大鐵鼎,鐵鼎中燃著柴火,鼎的兩側貼上紅聯紙,寫著“掃去千災,迎來百福”等字。表演時火鼎公婆三進三退,詼諧風趣,增添歡樂氣氛。

斗茶----安溪茶鄉風俗。

每當新茶初制成,三五鄰居好友,各自帶上自制茶葉,相互沖泡品評,色、香、味、形,一比高低。

高檔次、大規模的“斗茶”,即“茶王賽”。每年春秋兩季新茶上市,鄉鎮聘請茶葉專家當評委,來自各村的幾百個制茶能手,排起“斗茶陣”,搭起“茶擂臺”。經過初賽、復賽、決賽,最后被評為“茶王”的茶農,披紅掛彩,坐著八抬大轎,敲鑼打鼓,鞭炮齊鳴,踩街YX,十分光彩。

手飾

一是戒指。大多是黃金制造,套在指間作飾物。有的戒面加嵌有珠寶的鉆戒、珠戒、玉戒、寶石戒,有不加嵌的鏤以花鳥龍鳳圖案的花戒、龍鳳戒,也有鐫刻有“福、壽、喜、發”等字樣的吉字戒,還有簡樸無華的藤爿指箍,以及其他質料制造的玳瑁戒、琥珀戒、白金戒等。戒指,舊時是男方贈于女方定聘的信物,是女子已婚的標志,為婦女專用的手飾。現代,泉州民間雖仍有以戒指作為訂婚禮物,但已不為已婚婦女專用,成為男女普遍套戴的手飾。

二是手環。流行古老的腕飾。有純金制造的扁圈、索圈,和玉石雕琢的玉圈,形狀較粗大。

三是手鐲。形狀比手環略為細扁,但造型較為精美時尚,有絞絲式和鏈帶兩種。

四是手鏈。黃金鏈狀腕飾,兩端有小環和小鉤相接。

孔明燈

亦稱“苦累燈”。用蔑條和薄紙糊成無蓋的煤油桶形狀,用兩支細竹做成十字架縛在開口的圓周上;再卷一束結實的粗紙浸透煤油,曬干再浸,反復浸曬幾次,然后豎系在十字架中央即成。

升放時,由兩個人扶著倒立的孔明燈,一個人在下面點燃浸煤油的粗紙卷,待滋生了煤油煙后即將火苗吹熄,及至燈有上升浮動的姿態時,扶著燈的兩人就可以放手,這時孔明燈就會徐徐上升。上升的高度和飄飛的遠近,決定于制作的材料和燈的大小,材料越輕制得越大,浸煤油的粗紙卷得越粗越結實浸曬的次數越多,則升得越高飛得越遠。待粗紙卷燃盡,煙慢慢減少,燈便徐徐地降下來。如果風太大,粗紙卷被風吹起火苗來,或因粗紙卷縛歪,燈就會被燒掉,否則拾到完好的孔明燈,只要再縛上浸曬過煤油的粗紙卷,就可以重放。

制作時,還可以將鞭炮的導火索縛在十字架上,同時縛上已點燃的一支香,待燈飄遠了,地面的人可以聽到鞭炮聲。

孔明燈側面可以題詩和寫制作人的姓名地址。

風獅爺

古代泉州還有雕刻石獅鎮風、鎮邪的道教風俗。

泉州道教的堪輿家認為“甲卯風為風水之大忌”,故刻“石頭風獅”以鎮風。現在泉州隨處可見單只的昂頭朝前的“風獅爺”。此俗現在金門縣仍然很流行。

風獅往往置于村口大道旁,或置于自家大門口。而現在則發展為石獅鎮邪,往往于大門口兩旁各堅立石獅,昂首雄踞,既是作為鎮邪之用,亦可作為藝術品點綴。

打城戲

打城戲 發端于清·咸豐年間(1851--1862年),流行于泉州、晉江、南安、龍溪及廈門、金門等地。它是融合釋、道二教這之法 事活動形式而形成的,為全國罕見的宗教戲劇。

打城戲又稱法事戲、和尚戲、道士戲 ,原為僧、道法事后的余興,以后逐漸由法事儀式而搬上舞臺。最初,是道士在做功德超度亡靈時,桌上扎一個紙城,寓意亡靈囚于城中受苦,救苦道士要引渡亡靈出城,最后破城門而入,救出亡靈。其方式是一女子披上頭巾代表亡靈,一男子(由道士妝扮)代表道士對著說唱。這種儀式也叫“打桌頭城”。

后來,發展為“打地上城”。演員由原來的一男一女,發展至一、二十人,有布景、道具和劇目,在廣場表演。

后又發展為舞臺戲劇。打城戲生長于泉州本土,藝術上受到泉州民間藝術的哺育,其表演藝術、科步、身段、曲調,提線木偶對 它的影響尤深,又吸收梨園戲技藝和京劇的武技,形成一個別具一格的地方戲曲形式,是為泉州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且馳名于臺灣和東南亞各地。道教法事中的法樂和打城戲中的道情調樂典及打擊樂,是泉州民間文化的藝術珍品。其武打的高超技藝,又與傳統的南少林拳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為南少林拳術在泉州的活文物 ,在閩南民間 戲曲中獨樹一幟,并與高甲戲相抗衡。它所演的《目連救母》、《西游記》和《 楚漢》、《三國》、《說岳》等神話和歷史故事連臺本戲,深為閩南一帶群眾歡迎 。

1952年度,泉州市政府文教科和文化館,把打城戲舊戲班、藝人集中起來,組 成泉音技術劇團,并整理演出了《潞安州》、《剃宋鮪》等八個劇目。1957年該團 改 稱泉州市小開元劇團。1958年至1959年,該團編演了現代劇《一陣雨》和神話劇 《龍宮借寶》,分別參加福建省第一屆戲曲現代戲匯演和第三屆戲曲會演,獲得好 評。1960年,該團正式批準為國營泉州打城戲劇團,整理、改編、演出了古裝戲《 少林寺》、《大鬧天宮》、《火焰山》、《真假美猴王》、《呂四娘》、《鄭成功 》和新編歷史劇《李卓吾》、《李九我》等。 文革期間,劇團解散。1990年,由吳天乙獨力組建打城戲劇團,命名為“泉州市打城戲劇團”。 1990年8月23日,首場演出《觀音收羅漢》。此后又演出了《龍女試雷有生》、 《 速報審》等傳統劇目。

對臺戲

鄉里節慶請戲,為讓戲班之間互相競爭,特意安排兩個或幾個戲班同時在同一地點演出,稱“對臺戲”。有三種形式:

一、對棚: 兩個戲棚相對,最常見。也有三個戲棚成三角相對,或五個戲棚環狀相對的。

二、鴛鴦棚:也稱“雙演”。將戲棚(或舞臺)分隔成左右兩個表演區,由兩個戲班或者一個戲班劃分兩組演員同時演出同一劇目,共同有一個鼓師司鼓,共同組成一個樂隊伴奏,樂隊居舞臺中后區。兩班戲陣容強弱、演員表演技能高低優劣,一目了然。

三、連環棚:搭一個一字長形戲棚,用竹桿隔成三區或五區,由三班或五班(忌諱四班)同時演出同一劇目,共同組成同意樂隊伴奏,由一鼓師司鼓。

頭飾

舊時,成年女子挽髻,戴有各種頭飾。

一是笄,如骨笄、銀笄或金笄。古時女子15歲成年時舉行笄禮,俗稱“上頭”,盤發為髻,以笄 橫貫固之。笄的首端或兩端鏤以花鳥裝飾紋樣,并配以小垂鏈。

二是簪。就質料而言,有骨簪、角簪、象牙簪、銅簪、銀簪、金簪等。發簪是用來插髻使頭發不 散亂的飾品,后來經過改進,綴上珠寶花飾,裝飾作用更加突出。

三是釵。是一種由兩股簪子合成,別在發髻上的首飾。有金釵、銀釵,常配備成對,首端一綴鳳,一綴凰,稱為鳳釵;還有釵首鑲嵌珍珠的珠釵,鑲嵌玉石的玉釵。

此外,發飾還有耳挖、發夾、發梳、扣花、扣鏈等。民國以來,去髻剪發,飾品一般只用發夾,夾上飾以金花。

簪花圍

泉州城四郊,包括晉江、南安、惠安農村部分婦女,保留“簪花圍”習俗。把含苞或初放的花朵(含笑、玉蘭或小朵鮮花),用麻絲線穿掇繞成環,圍繞在發髻周邊,多至三、四環,色彩相同。還簪插玉簪、銀梳、金絲練和“佛仔線”,雙鬢腳又簪掛大朵鮮花,把滿頭青絲裝飾得明艷照人。據傳是宋元時代阿拉伯人風俗延續下來的

母舅聯

生辰八字算命莆田

泉州自古以來,舉凡結婚、喬遷新居之日,事主的舅舅總要給外甥送一副賀聯,習稱“母舅聯”。“母舅聯”一般長五六尺,寬一尺,在外甥新婚之日或喬遷新居之日的前一天,連同果品等四式賀禮送去,掛于廳堂正中,直到陳舊破損才取下。過去生活水平低,賀喜的“母舅聯”大都是用紅布替代聯紙,再貼上剪好的金色字,算已盡意了。隨著物質、文化提高,“母舅聯”現大多用兩個鏡框鑲掛,用白泡沫板刻字,立體感和裝飾性俱強。也有一類是純為玻璃工藝聯,顯得高檔且有藝術欣賞價值。

石敢當

生辰八字算命莆田

泉南一帶,私家住宅朝巷口正中(即丁字街口),必須于朝巷(街)正中的墻面上刻上一個獅頭——“石敢當”鎮邪,或嵌有刻著“石敢當”字樣的石碑,成為閩南民間建筑的一個特色,十分奇特。這種民俗在今日的泉州、莆田、福州和閩西還很流行。如今,有的則于巷口的墻下,筑一座祀土地公的小廟或刻“四洲佛”像替代,道教信眾認為可以避邪。

民間亦有稱“石敢當”為“石將軍”者,把它當做勇敢和力量的象征。石敢當既是壓煞禳災的神物、鎮物,也就具有威懾力和帶有神秘的色彩。

據《閩中金石志》記載:宋·慶歷五年(1045年)張緯知莆田,“再新縣中堂,治地得石,銘文曰:‘石敢當,鎮百鬼,壓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張。大歷五年(770年)四月十日也。’”。可見“石敢當”民俗很早就盛行了。立“石敢當”的社會功能是避邪、鎮鬼,為百姓和官吏造福,且為儒家的教化服務。

傳說石敢當是古代的大力神,專司抓鬼鎮邪。又傳黃帝時代,蚩尤殘暴,頭角所向無敵,再堅硬的巖石也要破碎,黃帝屢遭其害。一次,蚩尤登泰山狂呼天下有誰敢當,女蝸投下刻有“泰山石敢當”的煉石,蚩尤大敗而逃。

泉州神鬼崇拜風俗

【崇拜祖先】 虔誠者每月初一、十五兩日也要焚香致敬。另外,還有根據現實生活中的實際需要,不定時進行,如家人出生、婚嫁、壽慶、致富、脫險、解厄等,都要拜謝祖先。甚至受欺蒙冤無助者,也會拈香哭訴于祖先靈前,以祈求庇護。而清明、冬至等年節的前后各十天,則是前往祖先墳墓祭祀的日子。

【崇奉俗神】泉州崇拜的地方性俗神甚多,除保生大帝、天后媽祖外,還有惠安的青山王(張悃)、永春的樂山王(即九日山的通遠王,原為樂山隱士),安溪的清水祖師(陳普足)、晉江的對山夫人(蘇六娘),等等。

【祭敬亡魂】 泉州民間鬼魂崇拜的習俗中,比較典型的當為敬祭亡魂的“普渡”。

---進主

問了下別人,在搬公媽廳的時候,整理族譜,

把漏寫進族譜的人名字給加進去。

把一些比較老的人的名字弄成神主進到祠堂。。。

寶寶周歲抓揪“抓周兒”的儀式一般都在吃中午那頓“長壽面”之前進行。講究一些的富戶都要在床(炕)前陳設大案,上擺:印章、儒、釋、道三教的經書,筆、墨、紙、硯、算盤、錢幣、帳冊、首飾、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兒”還要加擺:鏟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縫紉用具)、繡線、花樣子(刺繡用具)等等。一般人家,限于經濟條件,多予簡化,僅用一銅茶盤,內放私塾啟蒙課本:《三字經》或《千字文》一本,毛筆一枝、算盤一個、燒餅油果一套。女孩加擺:鏟子、剪子、尺子各一把。由大人將小孩抱來,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誘導,任其挑選,視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此來測卜其志趣、前途和將要從事的職業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80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