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1998年7月18日八字

解夢佬

王荷波、趙世炎等烈士活動影像首度發布 李大釗烈士留于世間的唯一影像展出 紅色影像背后的歷史溫度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韓亞棟 薛鵬

1998年7月18日八字

近日,上海音像資料館首次公開了王荷波(左)、趙世炎(右)烈士珍貴活動影像。這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關于兩位烈士僅存的活動影像。(上海音像資料館供圖)

首度公開的陳喬年烈士履歷表熱度未減,首度還原的李大釗行刑現場畫面又沖上熱搜——目前,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攝制的20集大型紀錄片《人民的選擇》正在熱播,紀錄片中大量的珍貴黨史影像,一經播出迅速引發關注。

臨近“七一”,一批珍貴的黨史史料、文獻、影像首次公開發布:上海音像資料館首次公開了從海外發現采集到的王荷波、趙世炎烈士珍貴活動影像;“偉大開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組織”專題展展出了李大釗烈士留于世間的唯一影像……

這些珍貴的紅色影像是如何被挖掘出來的?其獨特價值在哪里?它們為何能跨越時空,走進觀眾心里?記者采訪了相關業內人士。

中央監察委員會首任主席王荷波影像首度發布,生機勃勃的面孔瞬間復活歷史

“王荷波同志是中國工人中覺悟最早奮斗最力的一人。”“他是中國共產黨中一個最努力的黨員和領袖。”“王荷波同志是中國革命的工人領袖之模范。”1927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布爾塞維克》刊載的《悼王荷波及其他十八同志》一文這樣評價王荷波。

王荷波,1882年5月生于福建福州,192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中共早期領導人之一,是中國工人運動的先驅和杰出領導人,是黨的歷史上第一個中央紀律檢查監督機構——中央監察委員會的首任主席。

在反映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成立、10名組成人員忠于職守為黨履職的電影《忠誠與背叛》中,演員劉之冰塑造了一個豐滿生動的王荷波。歷史上的王荷波又是什麼樣的呢?

最近,上海音像資料館首次公開了王荷波、趙世炎烈士珍貴活動影像。這些來自1924年7月共產國際五大和赤色職工國際三大的紀錄電影資料,鏡頭總時長不到10秒。

在共產國際五大會場,一位側面對著鏡頭、身穿白衣的年輕人正在奮筆疾書,似乎在記錄著什麼。采集編研團隊經過考證,最終證實他就是1927年7月遭叛徒出賣被捕遇害的趙世炎。

在赤色職工國際三大的會議中,年輕的趙世炎又出現了。這次他還是側面對著鏡頭,正和另一位中國代表交流討論。和他交流的這位,影片中在鏡頭前有俄文字幕,顯示他正是參加赤色職工國際三大的中國代表團團長王荷波。

畫面中,王荷波戴著圓框眼鏡,留著標志性的胡須,正專注地看著坐在身旁的趙世炎,靜靜聆聽。而趙世炎一手執筆,一手打著手勢,正在熱情地給他介紹著什麼。

上海音像資料館版權采集部主任翁海勤告訴記者,王荷波的影像除了他和趙世炎參加赤色職工國際三大的鏡頭,還有他同時期(1924年7月14日)參加國際革命戰士濟難會組織第一次大會的側面影像。影像中,王荷波和各國代表們一起,正專注地聆聽著與會代表的發言。

“有關王荷波、趙世炎的鏡頭都不長,卻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關于他倆僅存的活動影像。影像中生機勃勃的面孔,剎那間復活歷史。從中能感受到他們干革命的熱情,能感受到他們正在為自己所信仰的理想而奮斗,這些通過肖像照是看不出來的。”翁海勤說。

跨越近百年而來的珍貴影像,承載的精神依然鮮活。

首次披露的珍貴影像資料與檔案,充實和豐富了中國共產黨百年艱辛歷程的表達形式

短發、戴著斯文的眼鏡、留著兩撇胡子、眉宇間充滿了堅毅的神態,這是我們在書本上常見的李大釗先生的形象。然而,他年僅38歲人生的最后一張照片,卻與以往不同:照片中,大釗先生端正堅定地站立著,面容平靜,沒有像往常那樣戴著眼鏡,泰然自若的神情透露著視死如歸的氣概。這張照片拍攝于1927年4月,北京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李大釗留下最后一張照片后,英勇就義。

6月16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首度用三維影像還原了李大釗行刑現場,并深度挖掘出北京《晨報》上披露的李大釗就義細節:刑場上李大釗本想寫一封遺書,沒得到同意后,他不再說話,神色自若地登上絞刑臺。在當日20個共同赴難的烈士中,他是第一個登上絞刑臺的。受刑時,執刑者讓他伸長脖頸,李大釗照做,“神色未變,從容就死”。這一內容也登上熱搜,引發不少網友對英烈的致敬。

《國家記憶》欄目制片人賀亞莉告訴記者,此次為慶祝建黨百年制作的紀錄片《人民的選擇》,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支持下,從海外征集的一批中共珍稀文獻中選取了不少檔案資料在片中首次披露,包括由陳獨秀之子革命烈士陳喬年親筆填寫的履歷表。這些內容目前已在“民族復興的百年旗幟——中國歷史研究院征集海外中共珍稀文獻展”中展出。

以史料自證,用影像說話。賀亞莉稱,《人民的選擇》后續播出的節目,還將首度公布一些珍貴影像,比如從瑞士收集回國的關于延安地區的珍貴影像。

長期致力于紅色歷史傳播研究的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趙新利告訴記者,由于時間較為久遠,紅色歷史資料的完整性受到限制,對資料真實性的考證也存在一定困難。黨史資料中,可予以披露的主要包括革命時期的檔案、影像、報紙、通訊稿件、宣傳工具、偉人生平事跡、家書等。這些從未披露過的一手資料一旦“首次發現”“首次公開”,均會引發廣泛關注。

“它們是權威的一手資料,是經過歷史洪流保留下來的原始資料,針對性、真實性、客觀性強。這些珍貴史料可以幫助人們回顧歷史事實,還原歷史真實,清晰地掌握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偉大歷史進程。”趙新利說。

“影像的力量是轟動性的。很多黨史專家也感嘆,我們常常只能看到模糊的照片,看到真人尤其是鮮活的影像,感受完全不一樣。”翁海勤說,上海音像資料館在2011年首次發布了陳獨秀、瞿秋白、劉仁靜等6位中共早期領導人獨家影像,“通過這些早期共產黨人在影像中一張張年輕的面孔,我們可以感受到中共建黨初期的勃勃朝氣,而他們中間的很多人不久之后就為了革命獻出了生命,也令后人對這些先輩更加崇敬。”

歷史是立體的,歷史的傳承除了依托記載歷史信息的圖文資料,還需要有影、有聲、有形的影像資料。“這些首次披露的珍貴影像資料與檔案,充實和豐富了中國共產黨百年艱辛歷程的表達形式,使人們對黨的了解認識更加生動、直觀和深刻。”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陳家剛說。

歷史影像的挖掘、尋找和研究是環環接力的賽跑,以幀為單位的復雜考證讓革命先烈鮮活生動

1924年9月22日,莫斯科的一個舞臺上,一位自稱為“秦華”的中年男子,做了一段七百余字的演講。“秦華”有一張東方面孔,國字臉微胖,八字胡又濃又密,眼鏡架在挺拔的鼻梁上。演講到激動處,仿佛要掙脫什麼似的,他將拳頭揮舞到半空,眉心緊鎖。

九十多年后的人們,能輕易辨認出他的真實身份——李大釗。而這段短短幾秒鐘的畫面,則是他留給后世的唯一影像。

這些珍貴的影像是如何挖掘出來的?

歷史影像的挖掘、尋找和研究是環環接力的賽跑,上海音像資料館黨總支書記樂建強將之比作“歷史的偵探”:研究員以幀為單位,截取影像中那些演講者、低語者、歡呼者,模糊的街道,一閃而過的影子,找回影像中人被時間遺忘的名字。

“要證明這個影像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文獻資料與照片是十分重要的依據。要對這個人物的活動背景、參與的歷史事件了解清楚,同時根據照片來判斷。有時還需要求證一些黨史專家,求證歷史人物的后代,或是跟他同時期的親歷者,幾方面證據合起來才能判斷他是誰。”翁海勤說。

以王荷波、趙世炎這段影像為例。去年以來,他們陸續采集到400多分鐘共產國際相關會議資料,包括從1919年到1935年歷屆共產國際代表大會,赤色職工國際代表大會、青年共產國際代表大會、遠東大會等。其中一段視頻中的俄文字幕,顯示了王荷波的身份,而另一位人物的身份很長時間未能確定,采集編研團隊在瀏覽早期中共黨員的照片時發現,他的外貌和趙世炎非常相似,進而取得了重要突破。之后他們從歷史照片比對和文獻研究兩方面入手進行考證,發現影像中的人物相貌、所涉及的相關會議及其時間地點都和照片、文獻中趙世炎同時期的情況特征比較吻合。此后,趙世炎后人和專家對影像內容進行研討,最終才得以確認。

“目前我們所做的系統性采集和研究工作已經搭建起一個良好的框架,中間還有許多空白有待我們在未來的工作中不斷填補。”翁海勤說。

“通過影像資料工作者默默無聞地收集、整理與研究工作,用先進的技術與傳播手段還原歷史現場,就是影像的力量。”上海音像資料館綜合編研部主任汪珉說。

在黨史和觀眾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從紅色影像和檔案中汲取堅定信仰的力量

“紅色影像蘊含著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思想和共產黨人的精神境界,因而尤顯珍貴,這也是為什麼這些資料能夠跨越時空走進年輕人心里。”趙新利認為,黨史是超越了個體記憶的集體記憶,無論在任何年代,都能引發共鳴。

在黑白的光影變化中,研究者、創作者和觀眾內心被喚起的情緒,有時甚至比面對真實世界還要復雜和驚人。翁海勤直言,在與影像不斷“磨合”的過程中,你能覺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感受,過去與當下遙不可及的溝壑,似乎在慢慢消弭。也正因為如此,紀錄片和影視劇創作者,會格外重視珍貴影像。例如,演員張頌文為了在影片《革命者》中演好李大釗,曾反復觀看李大釗生前留下的那段沒有聲音的視頻,推敲他在說什麼。

“未來還要進一步打通紅色文物資料的收集研究和傳播利用。”趙新利認為,紅色影像等資料創新了黨史的表達方式,其借助新影像技術、新媒介渠道,以史料為支撐采用圖像敘事的方式,讓意義非凡的黨史變得生動鮮活,全景式地展現黨的光輝形象,最大程度調動觀眾興趣。可系統梳理并篩選典型紅色文物,借助VR、AR、AI等新技術進行歷史場景建構,讓人們能立體系統地對紅色文化進行沉浸式感悟。

在求深中讓歷史鮮活。紀錄片《人民的選擇》將宏觀的歷史史實與微觀的資料細節有機融合,展現出同一歷史進程下的不同橫切面。欄目組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合作,充分挖掘他們從海外征集回來的中共珍稀文獻,從卷帙浩繁的資料中打撈出有歷史溫度的精彩內容。

“我們就是要讓歷史有溫度。溫度從哪里來?關鍵是得讓它有故事有細節。”賀亞莉舉例說,透過革命烈士陳喬年親筆填寫的履歷表,人們能實實在在感受到這個人,比如他字寫得很工整,說話很俏皮,為了信仰,選擇了一條最艱辛危險的道路,讓人覺得既可愛又熱血,能走進年輕人的心里;再比如李大釗英勇就義的影像,他沒有戴眼鏡,神色自若地站在絞刑架旁,從容就義,這些細節可親可敬又震撼人心。

“歷史是可感知的。黨帶領人民開天辟地、浴血奮戰,贏得了人民的衷心擁護和廣泛支持。多樣化的檔案、故事、影像資料,將中國共產黨和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奮斗歷程,魚水情深、唇齒相依的真摯情感生動講述出來,能夠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們切身感受到先烈們的奮斗、犧牲和奉獻。”陳家剛說。

不管時代如何改變,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永遠不會改變,共產黨人為了人民英勇奮進的精神也永遠不會過時。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76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