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關于流行美布藝夾八字夾批發的信息

解夢佬
流行美布藝夾八字夾批發

劉金仙 攝

“人民生活不斷改善,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人民獲得感顯著增強。”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回顧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歷史性變革時如是說。

這些年,我國制定了大量的惠民政策,涉及經濟、文化、環境等方面,各省市也積極落實推進各項惠民工程建設,隨著更多的惠民政策“落地生根”,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日益增強。

2019年2月,云南省“兩會”召開,2019年度云南省政府向群眾承諾的“10件惠民實事”也正式對外公布。“10件惠民實事事關全省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本著為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明確目標任務,加強統籌協調,細化工作措施,強化責任落實,堅持不懈抓好重大民生工作,確保各項目標任務按期圓滿完成。”這是云南省政府對全省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

云南省委、省政府全面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經省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云南省民族宗教委負責組織實施的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和“雙百”工程被列入2019年10件惠民實事清單。

這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對云南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視,對云南民族工作多年來所取得的成績的肯定,也反映了全省各族群眾對繁榮發展民族文化的殷切期盼。

云南民族工作者,尤其是民族文化工作者們歡欣鼓舞,紛紛表示將奮力延續文化血脈,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以人民為中心,為各民族繼續攜手并進共同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為進一步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于3月1日召開了推進落實2019年10件惠民實事項目工作會,對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和“雙百”工程省級項目的資金撥付、項目實施、跟蹤督導等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會議強調,要嚴格落實項目要求,并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升云南民族文化工作質量,深入推進云南民族文化建設,進一步促進云南民族文化繁榮發展,助力云南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

一場轟轟烈烈的民族文化盛事在云南如火如荼推進,云南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工作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 云南各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是鑄就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基礎中不可或缺的一份

流行美布藝夾八字夾批發

高宏 攝

云南少數民族眾多,是祖國多民族大家庭的縮影。云南各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是鑄就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基礎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多年來,云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工作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云南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發展的要求,于2010年出臺了《云南省人民政府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明確規定:“從2010年起,在民族工作部門設立省級25個世居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搶救保護經費每年2000萬元”。

2010年至2018年的9年間,云南連續安排經費,共實施項目1069個,采用普查、收集、培訓、出版、攝錄、授藝、教學、創作、活動、展示、宣傳等多種方式,全方位挖掘整理、搶救保護、傳承開發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文物古籍、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瀕危文化遺產,扶持民族文化重要出版物,開展民族文化搶救保護的交流合作等。項目覆蓋了全省16個州市、129個縣(市)區以及20余個省級單位、社團,近10所高等院校;涵蓋了云南25個世居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文物、古籍、歌舞樂、工藝美術、建筑、服裝服飾、醫藥體育等10余種文化類型。

云南省世居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項目自2011年開始設立,省財政每年安排1500萬元,由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具體實施,主要用于扶持云南世居少數民族文化精品的開發、創新和發展,鞏固提升各少數民族已有的民族文化品牌。目前,共實施項目196個(不含民族文化“百項精品”項目),重點對形式內容較為完備,兼具思想性、藝術性和文化價值的民族文物、古籍經典、文學著作、廣播影視作品和重要出版物等進行民族藝術創作及提升,其中包括24個少數民族影視精品、20個圖書精品、21臺演藝劇目精品,以及一系列少數民族文化互聯網產品。

云南省民族文化“雙百”工程項目自2016年起開始設立,由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從云南省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搶救保護項目和云南省世居少數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項目中,每年安排1500萬-2000萬元,用于扶持培養100名民族民間文化傳承創新帶頭人(“百名人才”培養工程),扶持100個帶動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的民族文化精品(“百項精品”扶持工程)。截至2018年,“百名人才”已扶持86人開展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和開發,并開展了2期民族文化產業發展專題培訓;扶持打造了54個民族文化“百項精品”項目,覆蓋民族文學、歌舞、歷史、古籍、建筑等內容。民族文化“雙百”工程實施以來,取得了較好的政治效益和社會效益。

▇ 民族文化在傳承保護、創新發展的同時,著力服務百姓、豐富生活、提供精神食糧、促進經濟發展,構建出了一條百姓能參與、能受益的文化產業鏈條,真正從各方面做到了“普惠于民”

流行美布藝夾八字夾批發

可云超 攝

政策、資金、專業建議……如春雨潤物,澆灌出民族文化的錦繡百花,助推民族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為文化扶貧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其中,合作開展近10個少數民族文化旅游項目,推動文旅融合;扶持了服飾、雕刻、金屬工藝、刺繡、造紙、陶瓷等30個手工藝產業,吸納解決了少數民族地區千名農民手工業者就業;打造了10臺少數民族演藝劇目,部分實景演出的劇目廣泛吸收了當地少數民族貧困群眾就業,有力助推了脫貧攻堅工作。

民族文化在傳承保護、創新發展的同時,著力服務百姓、豐富生活、提供精神食糧、促進經濟發展,構建出了一條百姓能參與、能受益的文化產業鏈條,真正從各方各面做到了“普惠于民”。

不僅如此,以各種載體呈現民族文化和精神財富,傳播到全國各地,在擦亮“中國最美麗省份”這張名片的同時,豐富了各族群眾的文化和精神生活,影響著他們的生活態度、價值觀,進一步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 民族文化惠民之藝術——舞魅人生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以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這個主張,強調文化惠民的群眾性、精神性,對我們理解民族文化工作提供了重要方向。

云南省省民族宗教委實施的“雙百”工程一直對少數民族文藝創作給予很大支持。著名舞蹈家馬文靜的《舞魅高原》演藝劇目,就是眾多獲得過“百項精品”項目資助的民族文化工程之一。

流行美布藝夾八字夾批發

劉海棟 攝

馬文靜成長于邊疆,深受少數民族文化的滋養。成長為舞蹈家后,她心系故土,不僅創作了很多民族題材的歌舞作品,也培養和帶動了少數民族優秀的藝術人才和各級“非遺”傳承人。她的創作,像很多“雙百”工程資助的少數民族藝術精品一樣,遵從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軌跡,詮釋和再現了云南的基諾族、傣族等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精神。

民族藝術是喚起民族的共同體意識和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媒介,馬文靜創作的包括《基諾大鼓》《景頗男兒》《雨林中》在內的很多作品,是云南建設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重要表征。

流行美布藝夾八字夾批發

劉海棟 攝

“今生能與舞蹈結緣,讓人從黑發醉到白頭”

2017年,于馬文靜而言有著特別的意義,這是她從事舞蹈工作的第60個年頭。站在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在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的幫助扶持下,她成功舉辦了“舞魅高原——馬文靜從藝60年作品晚會”。整場晚會用《彩云記憶》《雨林回聲》和《紅土情韻》三個篇章,14個特色鮮明、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呈現了云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成為云南省2018年度民族文化“百項精品”工程項目,勾勒總結了這位民族舞蹈家60年來奉獻舞壇的藝術生涯,也成為學習傳承云南少數民族舞蹈文化的優秀范本。

光影交錯,舞姿婀娜。電視中播放著晚會當晚的影像資料,一個個精彩的瞬間重現在眼前,讓人仿佛又回到了晚會現場。盡管隔著電視屏幕,但依舊能夠感受到整場晚會獨特的美和震撼。

“我從小就熱愛舞蹈,舞蹈是我生活里的陽光。”注視著電視中閃過的一幕幕晚會場景,年過七旬的馬文靜回憶著自己與舞蹈的這段緣分。她出生在昆明,但從小生活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13歲時,馬文靜進入德宏州歌舞團,成為了一名舞蹈學員,此后她遨游在邊疆民族舞蹈的海洋里,一生沒有離開過。

“我年輕時在德宏參加過支農插秧,原生態的自然環境、原始的風俗習慣和在田間地頭的勞作都為我的編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馬文靜的創作源于她在熱帶雨林的生活經歷,和傣族人民在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她看到了他們身上善良淳樸的品質,感受到他們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為了與傣族人民深入交流,理解他們的感情,馬文靜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傣語,成了一名“傣族通”。在傣族民間舞蹈大師毛相等一批傣族民間藝人的熏陶和培養下,她不僅掌握了豐富多樣的傣族、景頗族等少數民族舞蹈的形態、節奏以及表演程式,她還熟悉每一類舞蹈的發展脈絡,對每一個民間舞蹈所表現的內容都有透徹的認識。

正是因為年輕時的這段生活經歷,馬文靜對養育她的這片土地有著特別的情感。按下電視機的暫停鍵,馬文靜的眼睛濕潤了。“我從一個戴著紅領巾的少年,在邊疆小小的宣傳隊成長到現在,對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我要感恩黨,感恩這片土地,感恩這片土地上培養我的人民……”在滇西生活時,看到傣族小卜少辛苦勞作后在河中洗澡,馬文靜創作出了《水之歌》。看到湖中的紅蜻蜓陷入泥中,卻頑強地振動雙翅,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她編創了《蜻蜓》……

“今生能與舞蹈結緣,讓人從黑發醉到白頭。”馬文靜寫下自己從藝60年心語。在與舞蹈相隨相伴的路上,馬文靜一直在用自己編創的作品歌頌她熱愛的人民,追憶雨林中的成長,走向憧憬的遠方,讓舞蹈澆灌的生命之花在云南高原的紅土地上絢麗綻放。

流行美布藝夾八字夾批發

劉海棟 攝

“來自民間,又回歸民間的藝術創作才有生命力”

“太陽升起來了,大鼓敲響基諾族遠古的呼喚,敲響久遠沸騰的回聲,敲響生命與熱血澆鑄的豪邁激蕩……”由云南民族村有限責任公司高原藝術團演員和景洪市基諾山鄉村民共同演繹的《基諾大鼓》,拉開了“舞魅高原——馬文靜舞蹈藝術60年作品晚會”的帷幕。《基諾大鼓》曾連續3次被原文化部選作優秀作品進京參加中國非物質文化展演,也是馬文靜最滿意的作品之一。

當年受文化部的委托,馬文靜來到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山對基諾族舞蹈進行編創。在創作期間,馬文靜走訪了基諾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觀察基諾山村民的日常生活,了解他們的風俗習慣。“他們原來的舞蹈動作很簡單,我把他們的動作作了藝術的再創造。”馬文靜一邊講述《基諾大鼓》的創作歷程,一邊起身做了幾個經過她的藝術加工后呈現出來的舞蹈動作示范。“基諾族是崇尚太陽的民族,基諾鼓像太陽一樣,象征著基諾族人民要迎著太陽,走向光明。對基諾族來說,鼓就是民族圖騰,就是民族精神所在。將基諾鼓的寓意融入舞蹈中,有了聯想,有了靈魂,就不完全是祭祀活動的反映。”

《基諾大鼓》是馬文靜和當地基諾族傳承人、村民們共同創作的結晶,舞蹈造型獨特,展現基諾族人民粗獷、質樸、樂觀的氣質,深受當地基諾族人民和省內外觀眾的喜愛。經過馬文靜的藝術再加工以后,這個充滿原生態云南元素的舞蹈已經成為了當地學習傳承的文化精品,帶動當地旅游和經濟發展,也成為了一張將基諾族推向全國的文化名片。不少省外游客慕名而來,專程到基諾山看基諾大鼓舞的表演,體驗云南原生態的少數民族文化盛宴。

流行美布藝夾八字夾批發

劉海棟 攝

“馬文靜的舞蹈創作始終遵循著從原生態的基因出發、起步,最終會形成一個屬于她個人的創作鏈條,無論在語言、在構成、在形象上,都有她個性的東西,都很強調原生態的提純。”中國舞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羅斌評價說。

除了《基諾大鼓》,馬文靜還創作了很多展現云南少數民族舞蹈的作品。回到昆明工作后,她依然堅持深入民間汲取養分,走遍了云南25個少數民族的村村寨寨。“我所有的作品都來自生活,都是從生活的感悟中提煉的。只有來自民間,經過加工后又回歸民間的藝術創作才有生命力,老百姓才喜歡看。”馬文靜將少數民族民間最精華的傳統素材提煉升華為全新的舞蹈形態,以喜聞樂見的形式回到老百姓中間,得到了更多的喜愛和認可,她的作品有人氣更接地氣。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副院長張麟認為,馬文靜將生活的提煉和民間藝人的優秀傳承相結合,以少數民族舞蹈文化為根基,進行了藝術化的動態升華。

“能通過舞蹈為社會做些事,也是一種樂趣”

“像我這個年紀,很多人都開始去旅游享受生活了。我比較熱愛這一行,社會需要我們,還是要為社會服務。”年過七旬的馬文靜,依舊在為舞蹈事業奔忙,退休后的生活忙碌而充實。自2005年開始,馬文靜就長期在北京舞蹈學院、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擔任客座教授,親自到學校去給學生們授課。通過她的傣族舞課堂,更多年輕人認識了生活在祖國邊陲的少數民族,愛上了云南的少數民族文化。

馬文靜的一生,桃李滿天下。在她的學生中,有一個群體至今都讓她感慨、難忘。“他們都是四肢不健全的殘疾人,生活很困難,很孤獨。”談及這次教學經歷,馬文靜再次淚目。晉寧的一次公益活動,讓她有機會認識了這個群體,她當時為他們編排了一個展現秧老鼓的舞蹈,手把手地教授每個動作。“有了這個作品以后,他們非常高興,雖然節奏跟不上,但是他們相互之間有了交流,精神生活得到了充實。”學習舞蹈以后,馬文靜能感受到生活的陽光逐漸照進了他們每個人的心房。讓她難忘的還有每次上完課,他們都會把自己種的蔬菜送給她,在與他們的相處中,馬文靜獲得了不一樣的快樂。“我當了一輩子的舞蹈工作者,能通過舞蹈為社會做這些事,去感染和幫助更多的人,也是一種樂趣。”

空閑時間,馬文靜還會到云南各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去做講座,給當地文化館文化站的少數民族同胞授課,教他們挖掘本民族自己的文化價值,通過藝術加工把民族的東西變成作品保留下來。面對自己滿滿的行程安排,奔走在各個州市之間,馬文靜樂此不疲。“人要在你可以做事的時候,多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為社會帶來一些正能量。”說話間,她拿來手機打開微信朋友圈。在蘭坪,她為山區人才培訓講課,課堂上座無虛席;在昆明大觀樓,她在大觀群眾講壇上講授“我們的廣場舞”,深受群眾的喜愛。每一張鮮活的照片都反映了馬文靜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所作的生動實踐,每一條朋友圈下面數不清的點贊更是對這位舞蹈家的真誠致敬。

“您一生都行走在為舞蹈事業奮斗的路上,有沒有想過什麼時候停下來歇歇?”問題拋出,馬文靜臉上露出了笑意。“可能做到我做不動的時候吧,我要在我的有生之年,在這片紅土地上歌頌我們的人民,為他們編更多舞蹈。”

▇ 民族文化惠民之工藝——李蓉麗:始于情懷,但不止于情懷

獲得“云南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李蓉麗,從事民族服飾的設計、制作20多年,她公司生產的民族工藝品在云南的旅游市場受到追捧。2016年她申報 “百名人才”項目資助。民族傳統文化和技藝,如何與現代社會相融,這既是文化傳承與發展的問題,也是民生問題,甚至也是家庭和社會問題。李蓉麗在做“刺繡”項目時,通過創新性的“公司設計+農戶手工刺繡+生產工藝再次提升改進”的模式,既做出了文化藝術的精品,又傳承了云南多地的民族手工技藝,同時還幫助婦女就業,間接解決了鄉村人口流失,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

民族文化工程,有著惠民的本質。因為民族文化本身就是廣大群眾參與和創造的文化。省民族宗教委負責實施的“雙百”工程,資金方面一貫是“四兩撥千斤”,不是花大把的錢“砸”一個項目,而是通過聚集像李蓉麗這樣一群有“情懷”的人,在他們急需幫助、鼓勵、肯定的時候,給予適當的支持。這種做法屢見成效,特別是針對那些小企業,或者個人的資助。

所以,“雙百”工程所涉及的民族文化項目,扶持對象就是群眾本身,都是惠及群眾。不僅如此,它還連帶地引發社會其他方面的積極回應。

流行美布藝夾八字夾批發

李蓉麗說,她做的事都源于情懷,源于自己的熱愛,每走一步都是主動而又被動的,好像永遠不知道下一程會是怎樣的風景,“就是一刻未停地在行走”。訪談中的她謙遜而又謹慎,聽她講述著這些年的成長與改變,你會發現,她的那些“輕描淡寫”正是她的堅持與認真,而她的那些“被動”,就是我們尋找的正能量。

她用情懷行走商場

在商界,玖雍民族文化創意產品有限公司不算知名企業,但是在云南,能把云南民族元素與現代審美需求相結合,并推向世界舞臺的企業卻屈指可數。“都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其實不然,很具有民族傳統文化的東西,相反市場接受度并不高,這就是現實。”作為商人,李蓉麗能一語中的地指出問題所在,這是多年來在市場中摸爬滾打得出來的經驗。現在的玖雍民族文化創意產品有限公司已基本形成規模,開發出了數十款具有民族元素又擁有市場的產品,公司產值逐年攀升,2017年成為規上企業。李蓉麗說:“能把自己對民族文化熱衷的情懷融于市場并得到回饋,‘融合+創新’就是平衡點。比如一件商品,你既保留了它的民族元素,又結合當代人的審美進行設計創作,它本身也是對民族文化的一種傳播。”

李蓉麗投身這一行,一開始是源于自己對藝術的熱愛,她常說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商人,在逐利的同時,她更愿意堅守,堅守住自己對藝術的敬畏之心。公司起步時是在麗江市做旅游商品開發,那時的李蓉麗并不熟悉市場的競爭程度,憑著自己的熱愛,她多次深入麗江各地收集、調研當地民族文化,然后進行設計創作,并組織當地婦女進行純手工繡片加工,開發出了多款具有麗江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可是當這些“心血”投入市場不久后,便迎來了無數商家的爭相模仿,一時間整個麗江旅游市場都在售賣李蓉麗設計的產品,價格雖低廉,但工藝十分粗糙。這現象讓李蓉麗吃驚不已,這也是她第一次認識到市場競爭的殘酷。無奈之下李蓉麗為了讓公司止損,只有放棄現有的產品開發,退出競爭。要說這次商品開發的成績,就是讓李蓉麗的作品榮獲了“全國最佳旅游商品”的稱號。她說,這是對她設計創作的肯定,也成了鼓勵她繼續前行的動力。

市場激烈的競爭,讓李蓉麗對公司現有的經營模式進行了反思,如何在保留原有的民族元素同時又能突出產品的獨特性?李蓉麗針對產品的開發模式進行了二次升級,由原來較為傳統的“公司設計+農戶手工刺繡”的粗放模式變為“公司設計+農戶手工刺繡+生產工藝再次提升改進”,每一道工序都由多人分別合作完成的精細化生產模式,這一次生產模式的升級,也為公司以后的發展打下了基礎。2013年,全國旅游市場緊縮,李蓉麗的公司也隨大勢退出了旅游市場的競爭。市場本身也是一個巨浪淘沙的過程,李蓉麗說:“無論市場競爭程度怎樣激烈,最終都會回歸產品本身,企業的生存只有順應市場而不斷對產品進行更新換代,才不會被市場所淘汰。”所以今天的玖雍民族文化創意產品有限公司才能在云南眾多民族產品開發公司中脫穎而出,作為代表走進外交部,參與“魅力云南世界共享”全球推介會,把云南民族文化的魅力輸送到了國際。

作為企業,玖雍民族文化創意產品有限公司已然得到了市場的接納與肯定,而作為這家企業靈魂人物的李蓉麗,她說:“這一份對于藝術的熱衷,對于云南民族文化的情懷,從始至終都未曾稍減,也終不會滅。”

她的能量一直在流動

2010年,李蓉麗被評為云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其代表作植物染織系列布藝工藝品《祖母的廚房》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世界杰出手工藝徽章”認證,這是全球手工藝界最高的官方認證,她也是“云南第一人”。獲此殊榮后,她在同行中積極奔走,鼓勵其他商家也進行申報,有的企業申報認證成功,這讓她十分高興。她認為,這麼高含金量的認證對于從事這個行業是有所幫助的,她希望有更多的人或商家涌現,這對于推動云南手工藝行業的發展是一股力量。

一個又一個榮譽的獲得,給了李蓉麗滿滿的能量,也給了她莫大的信心推動著她前行,公司越做越順,積累了固定的訂單和客戶,每逢新產品開發時,她都會多次深入當地詳細了解情況,這些年她的足跡遍布文山、麗江、大理、紅河等地,設計出的產品涵蓋彝族、傣族、白族等多個少數民族元素。目前在她幫助下已成立了4個刺繡協會,她會不定期到協會進行講座培訓,并根據公司訂單情況組織當地群眾對產品部分環節進行加工制作,按勞計件,帶動了當地人在農閑時剩余勞動力的價值轉換。據她講述,市場好的時候,例如昆明市官渡區小板橋鎮最多同時有200多人在制作繡片,公司還專門在當地設立了回收點,負責原材料發放和繡片回收工作。她說:“對一個地方的了解越深,對當地的老百姓情感就越濃,總想著能為他們做一些事,讓他們多增加一些收入。”

有一次,李蓉麗在紅河州某地進行采風調研,她們在當地組織培訓和刺繡比賽時發現,前來參加的婦女大多在40歲以上,年輕一代都已離家外出打工,這現象讓她覺得民族文化傳承和手工技藝的斷代問題較為嚴重,隨即發起了“把媽媽留下來”公益活動,希望能通過手工藝產業的帶動,把年輕人留下來,不僅能解決民族文化傳承問題,還能改善留守兒童成長教育問題。這些能量的輸出,在李蓉麗看來都是“被動”的,是當地老百姓的情感所給予她的選擇,她說:“我們一個普通的民營企業,在為自身生存掙扎的時候,如果能通過自己小小的努力,推動民族傳統文化發展,這是我的幸運。同時我所做的事情,假如能讓一個村子10個要外出打工的媽媽,有2、3個能留下來我就心滿意足了。”

當講到產業帶動作用時,李蓉麗十分謙虛,她認為,企業本身的效益來自于市場需求,訂單量也影響著她們與當地農戶的合作程度,要做到穩定的帶動很難,所以手工藝的帶動效果并不是最明顯的,“有時組織培訓好了繡娘,但是市場訂單遲遲不來,到最后只能看著繡娘一個個離開外出打工,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無奈的同時,更多的是對市場的無力。”李蓉麗說。

這麼多年,李蓉麗一直在用她的熱愛與她所謂的那些“被動”能量,堅守著她的企業和承擔著她身上的責任,在空閑時間,她積極響應各級政府、機構、高校組織的邀請,為培訓開展講座,讓更多的人喜歡民族手工藝文化是她的初衷,而對于少數民族地區手工藝產業的帶動,她說:“拼盡力量讓公司越做越強,只要能讓當地老百姓生活有所改變,無論多少,我都會不遺余力。”

她與她的“火草”

2016年,李蓉麗得知云南省民族宗教委“百名人才”項目,并進行申報,于2017年正式授牌。她說:“在進入項目后,才得知省民族宗教委對民族文化傳承保護有一個成系統的扶持體系,跟我們企業所做的事正好對接上了,省民族宗教委對我們的企業給予了很大的關心和支持。對于我們這種民營企業,做了很多年都是因為自己喜歡,靠著滿腔的情懷,如今能獲得政府方面的資金支持,這既是實際的幫助,也是價值上的認可,精神上的鼓勵。”

如果說當初創辦企業是源于對這個行業的熱愛,那麼進入“百名人才”項目,則給了李蓉麗對所做事業一個深刻的思考和總結,這對于她是另一種升華。現在的她對公司未來有一個更大膽且宏大的規劃,想打造一個從源頭至末端的產業鏈條——火草文化。

火草是我國特有的植物,主要生長于云南海拔1800米至3200米的山區,歷史記載用火草捻線織成的布透氣性和保暖性都很好,李蓉麗無論是從商業或是傳統文化傳承保護,都有她獨特的眼光,這也許就是這些年對文化堅守的回饋。她說:“能真正發掘到一個具有地道云南的文化象征,是我一直在想卻又不敢奢望的事情,如今獲得政府部門的支持,我才敢冒險嘗試構造這張火草文化藍圖。希望能拾取云南人的火草情結,也能讓更多人知道云南的火草文化。”

李蓉麗是一個雷厲風行、說干就干的人,在你我都認為火草項目還在規劃階段的時候,她已經初步完成了火草紡織技術的研發工作,并在多方溝通協調下,現已和英國手工藝協會達成合作,目前準備在麗江市永勝縣規劃實驗種植基地。她說:“火草生長環境特殊,在我省適合種植火草的地方,同時大多都是貧困地區,如果說我們之前通過刺繡手工藝的帶動作用是有限的,那麼火草產業鏈的建成將會產生更多更大的實際帶動作用,這也是我想做這件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年”是火草項目從起步到面向市場所需的最短時間,也是李蓉麗忙碌而焦慮等待的時間,當決定啟動火草項目后,李蓉麗多次尋找各方面專家咨詢火草種植技術,輾轉各地考察選擇試驗種植基地,任何事她都親力親為,這些都是她的認真細致可以做到的,可是只要想到未來即將面對變幻莫測的市場,她就壓力倍增,這也成為了讓李蓉麗眉間難舒的焦慮,就如她所說:“一切就這樣沖動地開始了,途中雖有后怕,但是此時的我痛并快樂著,當所有人都問我下一步打算怎麼做時,我真的不知道,我只能說拼盡全力走著瞧。”

人的能量有多大,自己從來不知道,這就是李蓉麗的故事,在這條路上,走得越久心就越大,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背著情懷出發的她,終不止于情懷。

▇ 民族文化惠民之生態——哈尼梯田:跨越千年的守望

文化惠民,包括但不限于物質方面給群眾帶來的實惠。云南世博旅游集團,對元陽梯田的文旅開發,其給當地帶來的好處,就不只是就業、脫貧,或者紅米賣得好價錢這樣簡單。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旅游,以及相關產品的開發,當地人在獲得實惠以后,更有動力和能力去維護人與人的和諧,維護人與自然的和諧。

紅河哈尼梯田,是紅河,甚至是云南在民族文化方面的寶貴精神財富,一本無字天書。數百年間,梯田見證的不僅僅是哈尼族等當地少數民族勤勞的民族品格,而且也是當代值得傳播和推廣的生存智慧。梯田的世界,有自身的法則,這個法則就是共享、互助與和諧,以及尊重自然。這是在倡導和諧社會、建設生態文明的當代中國需要傳播的價值觀。

從民族文化發展角度,最好的梯田旅游開發,就是要維護好原來的生產生活方式,原來的生態和文化,讓游客看到一個體悟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之美的圣地。

在此意義上,民族文化工程所惠的民,就不再只是吃穿住行,不再只針對當地人。這種普世性,是文化惠民一個重要特征。

流行美布藝夾八字夾批發

“春天飛來白鷴鳥,白鷴鳥把紅米的種子撒在梯田上,秧姑娘就出生了……”春末夏初,在紅河州元陽縣哈尼人世代勞作的廣袤梯田中,正上演著一場農耕的盛宴——“開秧門”。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把祈求豐收的祝福放到梯田的水源處,象征秧門已經打開,年輕小伙們一邊歡聲歌唱,一邊挑著青翠的秧苗來到田間地頭,把它們分給田埂邊等待的村民,大家歡歡喜喜跳下秧田,開始栽秧。田邊的村民一邊唱歌,一邊跳起了哈尼族傳統的樂作舞。梯田里,古老的“哈巴”——《四季生產調》跟隨著大自然的韻律和鳴唱出:

天開門了,

地開門了,

河壩傣家已開秧門了,

大地方的漢族開秧門了,

陽春三月,

不開的門沒有了。

不過晌午要栽完,

太陽不落就收工,

栽秧快如鳥兒飛

……

活態的文化遺產

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云南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5處世界遺產。據估計,紅河哈尼梯田已有1300多年歷史,總面積約100萬畝,遍布于紅河州元陽、紅河、金平、綠春四縣,梯田級數最多者達3700多級,從河谷到山頭依山而列的層層梯田,蜿蜒迂回,綿延不絕。

山頂為森林,山腰建村寨,寨腳造梯田。村上山頭樹林繁茂,利于水源涵養,使人畜用水和梯田灌溉都有保障;山腰氣候溫和,冬暖夏涼適于人居住,宜于建村;村下開墾萬臺梯田,既便于引水灌溉,滿足水稻生長,又利于從村里運送糞肥施于田間。哈尼人在梯田內種稻的同時放養魚、江鰍、螺螄、鴨等動物,這種動植物混養的模式,形成了哈尼梯田小型的立體生態系統。水稻作物為水生動物提供了富足的食物,而魚、鴨等動物則有效地為水稻作物消除害蟲,避免了大量農藥的使用,其糞便又提供了梯田的肥力。

水是梯田稻作最為重要的元素,哈尼人在大山中修筑了各種溝渠,將一座座村寨一片片梯田串聯起來。更為巧妙的是,哈尼人還發明了刻木分水,根據一條溝渠能夠引入的水量以及可供灌溉梯田面積的大小,經各田戶集體商議,規定出每份水田應該分得的水量,并將此水量刻在一根橫木上,把橫木放置于各水溝的分水口,讓水自行沿著木刻開口流出而達到分流的效果,既合理高效地利用了水資源,又避免了不同梯田之間用水的爭端。這套哈尼人在千百年來于實踐中發明出的稻作系統,巧妙地維持著哈尼村寨的生態循環。

傳承千年的稻作系統如今依然在有條不紊地運行著,生產出豐碩的糧食,供養著一代又一代的哈尼人。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哈尼人從梯田的耕作中也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文化系統,形成了大量與農耕活動相關的農業民俗文化,其中祭祀活動以及節慶活動最具特色。農歷陽春三月,哈尼族拉開栽插秧苗的序幕,舉行“開秧門”儀式祈求萬事順遂;時至六月,哈尼族人民殺牛分食,祭祀祖先,歡度“六月節”預祝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十月年則是哈尼族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慶,此時正值稻谷收割完畢,哈尼人舉行長街宴等活動,以此慶豐收迎新年,展示豐收碩果……而與節慶祭祀活動相關的四季生產調、栽秧山歌、樂作舞等哈尼族傳統的農耕歌舞,時至今日也還在梯田中一遍遍上演、流傳。

哈尼梯田是人與自然、農耕文化與民族文化完美融合的“活態文化遺產”,這一特征鮮明得不可忽視。

流行美布藝夾八字夾批發

鄧忠權 攝

可帶走的梯田文化

2008年,世博元陽公司成立,這標志著,云南世博旅游集團正式進駐元陽哈尼梯田,開始了對哈尼梯田的保護和開發。10多年來,世博旅游集團累計投入資金3.7億元,進行了核心區景點的開發建設。開發過程中,景區資源豐富卻缺少精品型的文旅產品,已有的文旅產品在包裝設計和經銷渠道上也還處于粗放狀態。

2014年,云南世博旅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成立,將元陽哈尼梯田文旅產品開發作為公司成立后的一項重要任務。“古老的哈尼梯田文化,如何在年輕一代中得到認可和接續是公司項目的出發點。世博文產公司通過把元陽哈尼族的農耕文明和梯田文化,以及哈尼人的物產、生活習俗、傳統服飾、生產生活等附加在旅游文化商品上,在豐富哈尼梯田景區文旅產品種類和資源的同時,實現梯田文化的生產性保護。”世博文產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紅米是哈尼族和梯田,人類與自然相互作用下的文化載體,是哈尼先民對野稻進行研究并馴化,但未改變其基因的稻谷品種,也是哈尼族繼承千年耕種方式的結晶,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所以公司決定以紅米為切入點來做具有哈尼文化特色的產品。”

選定項目后,運營過程中世博文產公司遇到了難題。紅米的可貴之處在于其傳統種植方式帶來的綠色生態和高營養價值,但傳統種植的缺點就是規模小、時間長、無法預計產量,只能靠天吃飯。“公司考慮后,覺得在保證紅米產品質量的同時,還要把紅米的文化價值挖掘出來,講好紅米的故事,把它的附加值凸顯出來。所以首先公司對紅米的“第一印象”,即產品外包裝進行了精心的設計,通過外包裝把哈尼族刀耕火種、梯田灌溉、紅米生產、節慶祭祀的故事直觀展現,賦予每一粒米精神與靈魂。以文化價值去彌補生產中存在的短板。”談起紅米開發的過程,世博文產公司的員工們很是感慨,“最早紅米的價格就是1元左右1公斤,現在最好的紅米已經可以賣到20元一公斤了,遠銷上海等地。”如今,世博文產公司開始著手研發紅米的衍生農副產品,如梯田鴨、梯田鴨蛋、梯田魚等,不斷延伸紅米的相關產業鏈,形成哈尼梯田文化旅游產品中一張亮麗的名片。

流行美布藝夾八字夾批發

圖片來源:云南網

在提升梯田紅米附加值的同時,世博文產公司又發現了元陽梯田文化產品的又一市場缺口。“公司調研發現,元陽景區大部分商品同質化嚴重,缺乏極具哈尼梯田及民族特色的文創商品。目前市場上,80后、90后已成為旅游消費群體的主力軍,他們追逐時尚、個性特色的產品,只有從他們的消費需求入手,才能讓我們的旅游文化產品走得更好。”

為此,世博文產公司以社會公眾需求為導向,以80、90后消費趨勢為基礎,以極具特色的梯田文化和哈尼文化的創意為支撐,進行了“哈尼梯田系列文旅產品”的開發,制作了梯田風光明信片,設計了帶有哈尼族生產生活、圖騰、梯田文化元素的精美手機殼、手包、U盤、書簽、扇子、漆盒、鑰匙扣、香皂盒以及哈尼娃娃等。游客可以把文旅產品作為紀念品帶回家,也可將此作為禮品饋贈親友,真正實現了哈尼梯田文化的“可帶走性”。

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來,元陽哈尼梯田在把壯麗的景觀和多彩的民俗展示給他們的同時,也借由文旅產品傳遞著這片土地所孕育的燦爛的民族文化,傳遞著哈尼族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

梯田的饋贈

太陽緩緩升起,梯田里的人們開始新的一天。在田里勞作的漢子、在樹下刺繡的姑娘、在村寨中招呼客人的大嬸……像祖輩一樣,他們圍著梯田忙碌,靠自己的雙手創造著幸福的生活。不同往昔的是,梯田給他們的饋贈不再只是豐碩的糧食。

元陽是國家級貧困縣,世博旅游集團進駐這片土地時就明白,要守住哈尼先民的遺產,必須助力當地群眾脫貧,要脫貧,就必須讓群眾享受到梯田文化旅游發展的成果。于是,世博旅游集團旗下的元陽公司優先考慮招聘本地員工,并確立優先招收建檔立卡戶的用工原則,截至目前,公司合同員工135人,90%以上都是本地人。一些本地員工在工作中得到鍛煉,帶領家人依托自有資源進行創業,參與到文化旅游發展中。有的開起了主打哈尼特色飲食的農家樂,有的組織起表演哈尼傳統歌舞的文藝隊,有的開始售賣梯田農副產品……

世博文產公司一位員工曾在元陽哈尼梯田工作了8年,讓他感觸最深的是當地群眾思想觀念的變化。8年間,隨著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元陽由閉塞走向開放,老百姓從過去不愿接受新事物到主動融入旅游發展的大勢。“當地老百姓開始有了經營和管理意識,知道了鴨子要用土法養才能賣得出好價錢,開農家樂要有餐飲規范,村里的合作社也需要組織和管理機制的經營理念。”

思想觀念的提升讓公司與農戶間的幫扶合作日漸深入。2018年以來,世博旅游集團就元陽旅游項目,專門成立了由董事長張睿任組長、總經理程旭哲任副組長、班子成員參加的元陽旅游項目專項領導小組,主要領導多次帶隊實地考察、研究、策劃元陽的旅游項目及助力脫貧等相關工作。世博元陽公司與元陽縣糧食購銷公司達成合作收購紅谷,共投入332萬元,完成了538.2噸紅谷收購。為支持元陽縣政府推動的“稻魚鴨”綜合種養特色扶貧產業,公司建立了魚苗孵化基地,免費向景區農民發放魚苗,依托已建成的老虎嘴景點小型養殖基地,入村、入戶收購梯田鴨,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并與上海市場形成聯動,進行梯田鴨幫銷,約7000只梯田鴨順利入滬,受益數百戶建檔立卡戶,受益貧困人口6200余人。

流行美布藝夾八字夾批發

圖片來源:新華網

“我們對元陽梯田景區內的建檔立卡戶幾乎都了若指掌,哪家養豬哪家養鴨,怎麼幫他們賣豬賣鴨我們心里都要有數。”世博文產公司相關負責人堅定地說,“這是我們華僑城世博旅游集團應該履行的作為央企的社會責任,也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扶貧思想的深刻踐行。”

在把云南建設成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大勢下,世博旅游集團與省民族宗教委簽訂了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戰略合作協議,省民族宗教委支持集團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企業,支持元陽景區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景區,在2018年安排元陽哈尼梯田“民族特色村寨”等建設資金300多萬元,并安排項目支持世博文產公司開發元陽哈尼梯田文旅產品。通過對示范景區的創建,元陽哈尼梯田沿線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公共服務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民族特色旅游項目得以進一步打造,一批蓬勃發展的民族特色旅游村寨應運而生。

今天的哈尼梯田,在“保護”與“開發”中尋求著平衡,也在“傳承”與“創新”中迎來了發展的契機,歷經千年的守望,古老的梯田煥發出全新的生機與活力,激勵著梯田里的人們不斷書寫新的傳奇。

▇ 民族文化惠民之教育——以民族文化引路 孩子們從沙朗走向世界

學校教育,事關千家萬戶的下一代,國家的未來,當之無愧是“最大的惠民工程”。但沙朗民族實驗學校的故事不止于此。

這所小學的學生以白族為主體,除了義務教育階段必須課程外,還開設了刺繡、扎染、茶藝、葫蘆絲、揚琴、竹笛、陶笛、中阮、琵琶、古箏、二胡等11門民族文化課程和《弟子規》《三字經》等國學經典課程,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人生埋下了一顆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種子。

文化惠民,有很多層面,精神世界的塑造最是困難。在義務教育階段引進民族文化和國學經典,不僅從小培養下一代對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熱愛,也為中華民族共同體認同打下牢固的基礎。在民族工作、民族文化領域理解惠民,那我們的工作目標,應該是維護和造就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和諧發展的局面。

在云南像沙朗民族實驗學校這樣的中小學校有不少,它們的成功實踐,不僅有利于當下的校園、家庭和社區,也必將積極地改變著未來。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當溝通民族與世界之間的橋梁變成教育,民族文化的惠民性得以放到最大。

流行美布藝夾八字夾批發

五華區沙朗民族實驗學校位于昆明西北部的沙朗。這里距離昆明市區16公里,一座座白族風情濃郁的民居順著山勢參差排列,平整寬闊的公路兩邊一派田園風光。五華區西翥街道辦事處沙朗片區下轄6個村民委員會,主要居民是白族和漢族,是昆明市較大的白族聚居區。沙朗民族實驗學校的校長李雄偉告訴記者,學校的學生多來自本地,也有部分來自相鄰的富民,少數民族學生大約占全校學生的67%,其中95%以上的少數民族學生是白族。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們找到自己。為了加強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也為了民族文化的傳承,孩子們進入學校后,除了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必須學習的課程,學校還專門加入了民族文化傳承教育,包括刺繡、扎染、白族舞蹈“霸王鞭”、茶藝、葫蘆絲、揚琴、竹笛、陶笛、中阮、琵琶、古箏、二胡等11門民族文化課程。

一開始,大多數孩子都只是把這作為課外興趣,然而數年的學習往往能讓這些內容成為他們一生的愛好甚至事業。李雄偉告訴記者,從沙朗民族實驗學校走出去的學生,已經有不少人走進藝術院校或者從事藝術工作。沙朗也逐漸為外界所知,正在謀劃發展旅游業。從個人,到家庭,乃至整個鄉村,因為民族文化,迎來了全新的改變。

民族文化傳承教育,無愧于“最大的惠民工程”的稱號。

隱藏在白族鄉間的文化“傳承基地”

沙朗擁有天然的溶洞和地下溶洞,有“小大理”的美譽。走進沙朗民族實驗學校,瞬間被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擊中。青瓦白墻,飛檐翹角,至圣先師孔子的雕像帶著千百年前的智慧默默注視著一代一代的學子,宣傳欄上是一排排竹簡,雕刻著祖先們的歷經時間考驗的教誨,墻面上裝飾著書法作品和以黑灰色為主色調的水墨畫,大片的留白,流暢的線條,綠樹掩映,涼風習習,來自傳統文化的雅致之氣迎面而來——這是沙朗民族實驗學校推進民族文化教育的一部分。

在學校推進花園式校園建設的過程中,學校通過黑板報、手抄報、走廊文化、天花板文化、樓梯文化、班級文化、花園走廊等形式,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營造儒雅、清新的校園氛圍。

同時,學校也在積極修煉民族文化傳承的“內功”。自2014年開始,學校正式啟動了“鄉村少年宮”項目,將白族民族文化內容納入“鄉村少年宮”教學。迄今為止,學校緊跟時代發展,陸續開設了體育類、民族傳承類、益智類、書畫手工類4個大類共33門“鄉村少年宮”教學課程,其中既包括傳統的民族文化,也包括航模、機器人等新興尖端的科學課程。

民族文化教學是最主要的,其中除了常見的刺繡、扎染、茶藝、竹笛、葫蘆絲、古箏、剪紙等,也包括相對冷門的中阮、象棋、中草藥研究等。孩子們“玩”得開心極了,以中草藥研究為例,負責的老師在校園里種了草藥,孩子們課余時間就跟著老師在林子里“鉆”,觀察中草藥的生長,了解其特性,徜徉在中醫的海洋里不可自拔。扎染項目一直是“鄉村少年宮”的重點項目,每年報名都是“爆滿”,課堂上,孩子們跟著老師,用各種工具縫、絞、綁、夾,然后把布染色,攤開一晾,藍白相間的圖案千變萬化,讓人目不暇接。

流行美布藝夾八字夾批發

以民族的名義,為人生提供另一種可能

在愉快得看似“玩樂”的學習中,沙朗民族實驗學校的孩子們以另一種方式打開了通往未來的大門。

目前,沙朗民族實驗學校實施的九年一貫制,孩子們將在學校度過9年。這在實現中小學教育教學有效銜接的同時,也讓民族文化傳承推廣有了豐盈的沃土。

學校副校長張國璽介紹說,根據課程特點和孩子們身心發展規律,一二年級的學生主要的學習內容是《弟子規》《三字經》等經典,在搖頭晃腦的誦讀中,純凈的小心靈已經染上傳統文化的優雅底色。升入三四年級后,孩子們已經有強烈的自主意識,可以根據興趣愛好自主選擇要學習的課程,學校再根據報名的情況進行調整優化。

經過數年的學習,孩子們已經能達到相當的水平。在學校的組織下,“鄉村少年宮”的孩子們已經成立起了一個民樂團,在學習、表演少數民族尤其是白族音樂的同時,還致力于挖掘沙朗地區鮮為人知的民族小調。在孩子們定期學習排練下,民樂團目前已經能夠演奏云南知名民族音樂曲目《彩云追月》,另一曲《金蛇狂舞》正在練習中。

在合適的時候,張國璽考慮為民樂團組織一場展演,邀請專業人士、家長和全校師生來觀摩孩子們的表演。他介紹,這有助于讓孩子們充分認識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鼓勵孩子們學習;同時也能讓家長和社會了解到學校在民族文化傳承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爭取他們的支持。

傳承-學習-展示-爭取支持-促進傳承,這是沙朗民族實驗學校的經驗之談。據張國璽介紹,其實一開始也有家長質疑,在升學壓力很大的情況下,還增加了如此吸引孩子們的課外課程,會不會影響孩子們的成績。然而,在觀看過孩子們表演的一場《霸王鞭》之后,家長們打消了質疑——很多人第一次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魅力,也真實地看到它帶給孩子們的快樂和自信。

已經升入九年級的楊若華同學說,自己雖然是白族,但是在進學校之前都對這些沒太大感覺。學校給了她直面本民族文化的機會,第一眼,她就沉醉了。“好驚訝好神奇的感覺。我小時候只聽過一些白族兒歌,那是我第一次發現原來我們白族有這麼豐富、濃厚的文化,很多東西都非常精美。”此后,楊若華在學校先后學習了扎染、刺繡和民族樂器。隨著自己身上“民族”的標簽越來越顯眼,楊若華覺得自己掌握著一種很多同齡人都不懂的傳統文化,這讓她更加自信。同年級的王興蕊是漢族,也在“鄉村少年宮”學習扎染、古箏、葫蘆絲等課程。她說,這些是藝術,很美,能讓人變得更加豐富、更包容、更有內涵。“我之后或許不會從事相關的工作,但是我肯定,這些會是我一生的愛好。”

民族文化,以另一種方式幫助她們打開了通往未來的大門。據了解,因在民族文化傳承方面獨具特色,沙朗民族實驗中學得到相關部門的支持,和香港、澳門等地知名學校建立了友好學校關系,組織學生互訪游學。沙朗民族實驗學校的孩子們在異鄉的土地上展示本民族的刺繡、扎染、小三弦等,收獲了滿滿的贊揚和善意。2018年,中央文明辦、教育部、財政部聯合舉辦的“放飛夢想快樂成長”2018年首屆全國鄉村學校少年宮交流展示匯演活動在河南省洛陽市舉行,沙朗民族實驗學校是云南省唯一一所學校代表。此外,學校還先后獲得過省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民族團結教育示范學校”“非物質文化傳承示范學校”等稱號,作為云南省的“均衡教育迎國檢”受檢單位接受嚴格檢驗。

流行美布藝夾八字夾批發

輻射效應,文化的力量超乎想象

畢業之后,學校“鄉村少年宮”這個“師傅”領進門的任務就算完成了,以后的“修行”看孩子們自己的選擇。張國璽介紹,很多孩子會走上專業學習的道路,找專業老師或者培訓機構培養,甚至成為藝術生、特長生,最終成為專業人士。“我們沒有進行全面追蹤,據我掌握的情況,從我們學校走出去的學生已經有不少進入云南藝術學院學習。他們的積累和沉淀,和學校‘鄉村少年宮’的培養不無關系。”

這背后是沙朗民族實驗學校一代又一代老師們的艱辛付出。張國璽說,目前,在“鄉村少年宮”擔任老師的,有不少外聘的民間藝人。這一項目的經費主要來自民族宗教、文明等部門,大部分都用來維持項目運轉,少部分用來發放外聘的民間藝人的補貼。本校的老師們一直在做“義務勞動”,很多老師考入學校的時候并不掌握民族文化知識和技藝,只能跟著民間藝人學習,自己領會之后再教給孩子們。在“鄉村少年宮”的日常教學中,本校的老師們并沒有報酬。為了讓教學課程和“鄉村少年宮”的興趣課程均衡發展,民族文化傳承教學的時間都選在了課余。雖然非常辛苦,但是看到孩子們喜歡學校,主動承擔起民族文化傳承的任務,老師們很是欣慰。

然而,學校并不滿足于此。李雄偉介紹,為了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學校還啟動了民族文化教學教程的編寫工作,讓富有教學經驗的老師隨堂記錄、整理、編校。根據計劃,到今年6月,沙朗民族實驗學校“鄉村少年宮”開設的33門課程的簡要教材即將成型。屆時,民族文化的教育傳承工作將會更加規范、高效。

在校外,老師們還致力于挖掘沙朗地區的民族文化內涵,例如建筑風格、茶藝、音樂、舞蹈等。李雄偉說,沙朗地區擁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自然風光優美,地理位置優越,非常適宜發展旅游業。學校的工作不僅僅能豐富“鄉村少年宮”的教學,更能為沙朗未來的發展打下文化和智力基礎。

從點滴開始,民族文化的火種從民間藝人、老師那里傳遞給學生,進而溫暖一個家庭,最終照亮整個沙朗,沙朗民族實驗學校走出了一條別具一格的民族文化惠民之路。這條路指向的前方將是何等美景,我們和沙朗一起期待。

▇ 民族文化惠民之書籍

古籍整理,經常被誤以為是與世隔絕的書齋工作。事實上不是,云南省民族古籍辦少數民族文獻的收集、整理,詮釋了我們對“文化惠民”極為深沉的理解。

“文化”這個詞有很多的理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個有“文化”的人,通常還是指具備讀寫能力的人。換句話說,在中國這個古代崇尚讀書的國度,文字和書籍幾乎就等同于“文化”。在這個意義上,少數民族古籍的收集、整理,就是保存民族文化的“種子”,我們放寬歷史的視野,這就是“為往圣繼絕學”的偉大工程。

另外,頗為特別的是,少數民族古籍經常保留在個人手中,古籍整理者需要走向田野,爬山涉水去尋訪這些古籍。在取得持有者信任后,這些古籍才通過現代科技手段整理、出版得以傳播出去。這個過程,是一個循環,始于民間,又返回到民間。這個過程中,政府和古籍整理者是必要的中介,它放大了古籍的惠及范圍。如果考慮到這些文化精品被閱讀、使用后對民族文化產生的推動作用,我們可以說,這樣的“文化惠民”,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傳遞與再生產。

昆明的翠湖邊,一幢不起眼的小樓上,李克忠稍加思索,努力記住了電話中財務人員要求的報賬材料——外出尋訪古籍、資料的每一分錢都是公家的,要嚴格遵守相關的審計要求,可不能出錯。

他的辦公室,堆滿了已成的、將成的大部頭書籍,以及半點書的影子都還沒有的各種資料,透著知識分子嚴謹、樸素的韻味。

這里,是云南省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下文簡稱“省民族古籍辦”)。李克忠是省民族古籍辦的研究員,哈尼族,從事古籍收集、研究、整理、出版工作已經30來年了,是省民族古籍辦最資深的研究員之一。

他告訴記者,省民族古籍辦對少數民族古籍的收集、研究、整理、出版工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雖然這項工作在社會上的認知度不高,但是做出來的成果、成績得到了國家民委和省民族宗教部門的高度評價,諸多成果成為全國民族古籍工作的范例和典型,為云南民族文化的搶救保護、傳承和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流行美布藝夾八字夾批發

云南民族文化的基因庫

在云南少數民族的諸多神話傳說中,都有上天降下能使人類滅絕的大災禍,人類中的某兩個不得已帶著其他物種(一般是一對)躲進鼓、葫蘆等器皿中,成功幸存后重新繁衍人類的故事。這個器皿,類似我們今天的基因庫——如果物種有滅絕的危險,基因庫中保存的“種子”,將成為物種繁衍的希望所在。

省民族古籍辦在云南民族文化的搶救保護、傳承和研究中,也扮演了這樣一個文化“基因庫”的角色。

李克忠介紹,1984年,省民族古籍辦成立,在“組織聯絡協調指導”八字方針的指導下開展云南少數民族古籍相關工作。35年來,省民族古籍辦對全省的少數民族古籍開展了多次排查,掌握了云南10余萬種少數民族古籍的基本信息;對大量的重要古籍進行了搶救、整理、翻譯和出版,目前已經出版了100多種云南少數民族古籍。

說著,李克忠打開自己的書柜,隨手抽出一本:“這是我們長期、定期出版的《云南民族古籍叢書》,每年出版不能少于1套,目前已經出版了100多套。”

另外一套長期出版,在全國非常有影響力的是《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總目提要》。相關工作在1997年就已經啟動,目前還余部分古籍編目正在編輯,編撰完成后將陸續出版。李克忠很自豪地說,這套書編目工作最先開展的是納西族、白族、哈尼族,都是關于云南少數民族的,云南的民族古籍編目工作是向全國推廣的范本。在這一項目的帶動下,云南還出版了《云南民族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總目提要》,該書幾乎囊括了云南已經公開出版的和即將出版的少數民族的古籍編目,是對云南26個民族數以萬計的口傳文化遺產進行系統整理的第一部目錄學巨著,也是全國第一部區域性民間文化目錄學巨著,是一本研究云南民族口傳文化重要的工具書。

省民族古籍辦近幾年來還先后出版了70卷《云南少數民族古籍珍本集成》,該項目被列入云南省民族文化百項精品工程,是目前影響力比較大、學術價值非常高的一項古籍出版工作。李克忠介紹說:“我們計劃出版100卷,今年將出版至第90卷。這個項目是我們和云南人民出版社合作的,項目經費總投入近1000萬元,平均每卷的經費是10萬元,其中用于書本資料搜集、編輯出版的費用占到整卷書經費的一半。”

目前,省民族古籍辦還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云南少數民族古籍的普查、登記工作,對部分珍貴、殘缺的古籍啟動了搶救性的保護修復工作;同時,緊跟技術潮流,運用大數據技術搭建云南少數民族古籍資源庫。

除了業務職能,省民族古籍辦還肩負行政職能。自成立以來,先后指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等州市以及部分古籍資源豐富的縣區成立了古籍工作機構,并在政策、經費、業務上給予一定的支持及指導,進一步壯大了古籍工作隊伍。

在做好省內古籍工作的同時,省民族古籍辦還承擔著部分跨省區的古籍協作工作,尤其是在西南片區,常常是牽頭、出力的“頂梁柱”。李克忠解釋說,云南少數民族眾多,彝族、壯族、回族、藏族等跨省區的少數民族在云南都有分布,古籍資源自然豐富,因此,相關的收集、研究、整理、協作工作云南只得“當仁不讓”。當然,也有部分古籍工作是輪流牽頭協作的,對其他省區的古籍協作工作,省民族古籍辦給予了大力支持。

流行美布藝夾八字夾批發

古籍工作的古典與現代

李克忠介紹,古籍工作的第一步往往是搜集。由于歷史、文化等因素,很多古籍資料是散存在民間,收藏者中的大多數居住在偏僻的鄉村。古籍工作者們平時就需要注意收集各方面的線索信息。當從朋友、同行乃至相關行業工作者那里知道古籍的消息之后,他們不得不跋山涉水,遠赴當地進行搜集。

既然是收藏,主人家就不肯輕易示人。有多年經驗的李克忠和同事們一般會請當地的古籍工作者或者德高望重的當地人一同前往做工作——談感情、拉家常、說政策、解憂慮。李克忠說:“我們的少數民族同胞非常淳樸。能看到古籍的關鍵并不是金錢或者什麼,而是要取得他的信任,讓他相信我們是帶著誠意來的,也不會將他珍藏的古籍帶走;而是響應國家的號召,為了民族文化的傳承,讓更多的機構和專家學者了解民族古籍的豐富性和其中的深刻內涵。”

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李克忠和同事們住在村里是常事,也常常幫著打過交道的村民們解決各種難題,為他們的生活、發展謀劃參詳,出錢出力。唯有用心才能換得另一顆真心,主人們像給朋友展示一樣拿出藏品,供古籍工作者們了解、記錄、研究,金錢的補償反倒是其次了。

李克忠說:“我們有嚴格的規定,金錢補償并不多,只要和主人家交上朋友,他們其實并不介意。有一次,我們在一戶藏有古籍的村民家里遇到了他80多歲的老母親,臨走的時候,我掏出200元錢送給老人。這在我們是很正常的小事,表達對朋友的關心和對老人的敬重,但是那位老人之后多年一直惦記著我,常常問候、關心。有時候還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村里沒有銀行和ATM機,沒法給在外鄉的孩子打學費、生活費。主人家直接把錢給我們,請我們路過銀行或者ATM機的時候幫忙打款。那是他們很辛苦才賺到的錢,甚至是借來的,但是他們就是這樣單純地相信我們,把我們當親人和兄弟。”

“一諾千金,肝膽相照”,這在很多人看來覺得不可思議,卻真實存在著。不過,有時候也會有“反派”——古籍販子。古籍工作者們對此深惡痛絕。李克忠說,古籍販子聞風而動,到了主人家各種誘騙、威脅。古籍一旦落入他們手中,往往不知所終。因此,若雙方狹路相逢,古籍工作者們選擇正面“杠”,毫不留情揭露他們的真面目,爭取古籍收藏者的支持。李克忠說:“一定要堅決斗爭啊,不斗爭我們珍貴的古籍就會被販賣、破壞,這是不可以的。”

搜集古籍資料的過程充滿了古代武俠的味道,之后的工作則需要現代技術施展魔力。李克忠介紹說,進入整理階段,需要對古籍資料進行仔細甄別、選擇,理出一條清晰的脈絡,啟動“古籍再造工程”。

“古籍再造工程”主要是通過影印、掃描等技術對古籍資料進行搶救、整理和保存。“由于保存條件受限,很多古籍會受潮、被蟲蛀,紙張會慢慢褪色、變脆、破損,‘古籍再造工程’能留下它們目前的狀態,最大限度減緩古籍流失。”這項工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迄今為止,省民族古籍辦已經“再造”了3000多冊(卷、件)古籍資料,涉及彝、傣、壯、瑤、納西等多個少數民族,對民族文化的搶救、弘揚、宣傳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現實意義。

讓全世界感受到云南民族文化的魅力

李克忠說,古籍工作無疑是艱難的,但是當看到民族文化搶救的成果,讓全世界感受到云南民族文化的魅力,是最讓人驕傲的事情,也是他心中古籍工作最大的“惠民”。“我認為一項惠民工程,需要具備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古籍工作的經濟效益并不彰顯,然而它的社會效益卻是巨大的。”

云南有眾多少數民族,當某一項民族古籍保護成果出來之后,不僅能取得本民族的認同,對其他民族也有示范效應,能喚醒更多民族、更多機構、更多人保護傳承民族文化的自覺性。

此外,省民族古籍辦出版的書籍,大量都用于贈送,贈送對象主要是高校和民族文化研究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云南省圖書館、云南大學、云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都有省民族古籍辦贈送的圖書。有的機構需要某本專門的書籍,只需寄來“求贈函”,古籍工作者們不取分文慷慨相贈。

李克忠表示,云南民族古籍工作者希望能為更多的民族文化研究者提供幫助和方便,幫助他們研究、保護、傳承民族文化,讓全世界都感受到云南民族文化的魅力。尤其是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文化正逐漸成為云南與世界接軌的重要橋梁,這對云南民族文化的保護、研究和傳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唯有豐盈、優秀的民族文化,才能真正展示云南魅力的精髓,進而促進文化的傳播。

“過去,古籍工作是‘冷板凳’,外界不理解不認可。然而云南民族古籍工作者依然在默默無聞、腳踏實地地開展工作。”李克忠說,過去,作為一名古籍工作者,自己更多的是追求“著作等身”的快樂,懷揣著和父輩們在哈尼梯田上耕作時一樣的心態——田,總要有人耕;文化,總要有人傳承,其他的留待后人評說。

近幾年來,在民族宗教工作部門的支持下,隨著各項成果逐一展現,省民族古籍辦收獲了很多支持。李克忠說:“今年,我們還計劃加大普查和數字化的工作力度,邀請更多機構加入普查隊伍、擴大普查面,增加普查經費,對云南少數民族古籍進行大普查,將更多優秀的民族古籍搶救、整理、保護起來,實現數字化。”

點亮自己,照亮文化傳承的路,也一定能照亮路上的同行者,并吸引更多附近的人加入前行的隊伍。李克忠和更多的云南民族古籍工作者,還在用心用情拂去歲月的塵埃,追尋著民族傳統文化的影蹤。(作者:劉笑、范春艷、 劉瑜澍、 王鋮,部分圖片由受訪單位及個人提供。)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72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