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楊森批八字查兄弟姐妹

解夢佬

長江商報訊(記者 李璟 通訊員童萱)11月27日,中國工程院公布2017年院士增選名單,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馬丁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院士,這是繼2015年同濟醫院實現湖北省7年醫科院士零突破后的再次突破。由此,同濟醫院人才沃土上誕生了目前湖北省僅有的兩位醫科院士。

“問題發源于臨床中病人的困苦,醫學家不能僅憑熱情和激情治病救人,中國醫學家一定要堅持獨立且深入的思考,去推動世界醫學的發展。”這是馬丁教授這位醫學科學家最質樸的心愿和理想。他是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計劃”首席科學家,是惡性腫瘤侵襲和轉移機理及分子阻遏領域研究專家,而他卻甘心當一個“手術匠”。

“一上手術臺就是昏天黑地一整天,手機不接,飯也顧不上吃。”馬丁教授私下里,最愛“手術匠”的封號。“手下的年輕醫生需要我一個一個地帶出來,偷不得懶。”科里統計顯示,最多的時候,馬丁教授一周做過27臺手術。熟悉他的人知道,要找馬丁教授,只能在快下班時間,去他辦公室蹲守。

提出精準篩查宮頸癌易感人群概念

馬丁出生于云南昆明的醫學世家,父親是原同濟大學醫學院畢業的名醫,兒時父親的言傳身教激發了他們兄弟姐妹探索生命奧秘,6個孩子中3個都選擇了學醫。高考剛恢復那年,馬丁以優異成績如愿考入同濟醫科大學。

楊森批八字查兄弟姐妹

為了開拓視野、1990年馬丁博士畢業后,選擇了去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從事腫瘤轉移領域的博士后研究,研究主要方向仍然是宮頸癌、卵巢癌等腫瘤轉移機制。他的研究工作成績斐然,在國際知名刊物上發表多篇文章,并于1995年獲聘西南醫學中心副教授,成為當時留學生中的佼佼者。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全球數據顯示,其死亡率逐漸上升為婦科腫瘤首位。在這種大背景下,馬丁提出精準篩查宮頸癌易感人群的概念。

2013年8月,國際級專業期刊《自然遺傳學》發表了馬丁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這也是宮頸疾病系統研究的重大階段性成果,并在2015年發表了第二篇。

目前,馬丁教授和其團隊在全國多個宮頸癌高發區建立研究基地,通過多中心、大樣本驗證和長期隨訪,促進宮頸癌早期預警、早期精準篩查和早期無創治療的方案完善,這些工作對中國宮頸癌的風險預測和預防、篩查易感高危人群,個體化治療、新藥研發具有重要意義。

大膽創新“一切為患者著想”

患者祝玲玲(化名)懷孕不久發現患上了“宮頸鱗狀細胞癌IBI期”,四處求醫問藥,得到的答案都是要做子宮全切除手術。玲玲十分絕望,慕名找到馬丁教授,馬教授細心詢問病情,詳細查閱她的病歷,確定要立即手術。但手術風險很大,傳統的方法是子宮全切除,把子宮和胎兒一起拿掉,即使不做子宮全切除,稍有不慎,手術也可能傷及胎兒。面對病人如花的年紀和做母親的渴望,馬丁教授一邊安慰病人,一邊翻閱大量資料,組織手術組討論病人的病情,制訂切實可行的手術方案。

楊森批八字查兄弟姐妹

在馬丁教授的堅持下,手術組征得病人同意后提出一個大膽設想,孕期為病人進行新輔助化療, 適時實行宮頸切除術,保證母女生命安全, 產后再根據嚴格的病理檢查決定是否需要輔助治療或進一步手術,這樣不僅盡最大可能保留病人的子宮和有效保護卵巢內分泌功能,而且能夠根治癌癥病灶,使病人有效康復。

2008年5月2日,手術七個月后,祝玲玲生下一個健康的女兒。以后玲玲常來門診看望馬教授,寶寶發育良好,她自己的宮頸癌也無異常。看著洋溢著幸福笑容的一家,馬丁教授此前高度崩緊的神經才徹底放松下來,“手術的成功才是醫生最大的收獲”。

這是一次大膽的創新,也是對現有的教條和權威的挑戰,創新所奉行的原則觸摸到醫學的根本“一切為患者著想”,在這個原則指導下,科學制訂手術和治療方案,使治療效果達到了醫患雙方的最好預期。

因此馬丁的課題組提出宮頸癌新型防治策略,通過該治療方案,患者不僅避免了不必要的放射損傷,近期和遠期療效均有明顯提高,特別是對有生育要求的年輕患者,若沒有淋巴結轉移,可以避免子宮卵巢切除,保留做母親的權益。該治療方案從2002年開始全國推廣,在全國已有超過1萬例宮頸癌患者接受先期化療,其中1416例患者保留了卵巢,5年生存率觀察評估顯示,保留卵巢是安全的。

“最多的病例在哪,最好的醫生就會在哪”

目前,宮頸癌、卵巢癌等婦科腫瘤國際診斷治療指南仍然將放療作為金標準,并不適合中國現狀。宮頸癌真正的高發在亞洲,通過多個大樣本人群分析,馬丁教授團隊發現當前我國宮頸癌發病特征與21世紀初的研究結果比較已發生變化:我國宮頸癌發病年齡呈現年輕化趨勢,農村與城市之間宮頸癌發病年齡及疾病轉歸的差異小;隨著適齡婦女對宮頸相關疾病知識認知率上升,91.2%的患者臨床診斷為早期宮頸癌,適合接受以手術為主的治療方式。中國專家提出的這種“新輔助治療”完全改寫了傳統,獲得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評價,已列入國內外宮頸癌診治指南和共識,包括中國婦科惡性腫瘤診治指南、美洲國家癌癥指南和歐洲三大腫瘤學會共同編寫的婦科腫瘤診斷治療共識。

楊森批八字查兄弟姐妹

從事腫瘤研究30年,馬丁思考得最多的還是如何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最多的病例在哪,最好的醫生就會在哪。”馬丁教授認為,世界醫學研究的中心必將移師中國。

從臨床到科研,從科研再回到臨床,馬丁連續兩屆獲得國家“973”首席科學家研究項目。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和《臨床研究雜志》(J Clinical Investigation)為代表的SCI 收錄期刊發表論文216 篇,總影響因子977.6 分,被《自然》(Nature)等國際期刊他引3059 次;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 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4 項;2015 年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和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生命英雄--科技之星”榮譽稱號。如今,他作為國家婦產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負責人,正率領著中國婦科醫學領域的同仁們,去解決中國乃至世界婦科腫瘤防治的難題。

◎個人獲獎

2004年 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010年“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

2010年“吳階平-保羅·楊森獎”

2015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

2015年國家衛計委、健康報評選“生命英雄--科技之星”榮譽稱號

2016年武漢市衛計委、武漢晚報評選“我心目中的好醫生”榮譽稱號

2017年0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科技獲獎

2002年 腫瘤轉移分子機制及其靶向逆轉研究,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07年婦科腫瘤耐藥機制研究及靶向逆轉,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2009年宮頸癌發病分子機制及靶向防治策略研究,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2010年宮頸癌發病生物學特征及早期防治措施的建立與應用,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1年卵巢癌進展機制及其阻遏策略的研究與應用,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二完成人)

2012年腫瘤轉移的分子靶向治療應用,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5年腫瘤轉移分子靶向治療推廣應用,湖北省成果推廣一等獎

(未標注均為第一完成人)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70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