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包含炫舞命運牽引女的叫什麼意思的詞條

解夢佬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二說”(ID:chongershuo),作者 二說。36氪經授權轉載。

過去20年,騰訊經歷了3個重要時刻。

第一次是2001年,那一年QQ的注冊用戶突破5000萬,馬化騰覺得3歲前的騰訊運氣太好,此時才相信可以靠自己了。

還有2014年,微信春節紅包把支付寶打得措手不及,被馬云稱為“第二個珍珠港”,馬化騰卻說,“每天如履薄冰”,唯恐“某個疏漏隨時會給我們致命一擊”。其實,騰訊自己才是互聯網的古德里安。

最近一次是幾天前的全球數字生態大會,騰訊第3次架構調整的產物——湯道生的“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正式啟航,承擔起all in產業互聯網的全部重任。

過去的騰訊是一臺前驅車,強勢的C端產品提供了全部牽引力,但這一次,騰訊需要來自后端支持體系更復雜的能量驅動了。

首先,從QQ到微信的薪火相傳,看起來平穩交接,其實一招不慎,滿盤皆輸,移動互聯網爆款路徑更短,微信小程序一天沒取代APP,騰訊就談不上高枕無憂。

其次,沒人知道APP生態還能維持多久,也沒人知道下一代移動入口究竟什麼樣?甚至手機是否仍是個人信息樞紐都很難說。

所以騰訊最安全的選擇不是孵化下一個微信——這背后的不確定性肉眼可見,而是窮盡資本+流量的后端驅動力,建立可以長期復利的商業模式。

最核心的就是以資本手段拿走關鍵資源和行業尖貨。

在2006-2016年的10年間,騰訊用于游戲行業的并購資金高達178億元,幾乎相當于整個中國游戲市場1年的總營收,曾與穿越火線、勇士與地下城、QQ飛車并稱騰訊四大名著的QQ炫舞,就是2007年收購永航科技63.9%股份的產物。

其他的包括2011年收購“英雄聯盟”母公司Riot Games,控股有虛擬引擎技術的 Epic Games,特別是2013年取得動視暴雪24.7%的股份,直接讓后者的好基友網易懵圈,此外針對韓國游戲產業的投資更是常規操作。

騰訊10年投資了700多家公司,去年就占了162家,超過了紅杉、真格等純粹的基金公司,其中對于文娛領域的投資就高達69次,占比超過43%,這令騰訊擁有了迅速封閉和沉淀內容流量的能力。

巨頭都是多面手,但把多個垂類做到極致往往成本高昂,導致專注度下降,騰訊也不是沒有失敗的產品,但QQ和微信始終把持入口優勢,使得騰訊在任何細分市場的發力都更直接,變現路徑更短。騰訊4萬多員工,微信1300人只占3‰,但在3萬多億港元的市值里,貢獻又是多少?

去年微信小程序爆發時,平均每5個小程序就有4個是游戲,但爆款大權在騰訊手里,即使“王者榮耀”這樣的力作,如果不是出自騰訊旗下四大工作室之一的天美,而是豬廠或狼廠產品,有可能順著社交流量迅速擴散嗎?

對游戲來說至關重要的直播平臺同樣在騰訊手里,投資虎牙、斗魚、映客、龍珠、呱呱且不說,單是騰訊旗下就有企鵝直播、企鵝電競等6款產品,微信直播小程序自今年3月以來一直灰度測試,6月即將上線,游戲爆款引流渠道可說是一網打盡。

去年被網易認為最有氪金能力的哥特風游戲“第五人格”,上線前極為裝X的進行邀請碼內測,然而直播平臺的預熱視頻各種被下架,傳播擴散鏈條掐斷,加上游戲本身BUG不少,整體運營效果就不如預期。

騰訊的策略概括起來,就是通過資本整肅流量入口,使得體系化的競爭力能夠瞬時平移,在指定領域迅速壓服友商,或者換個角度,讓友商覺得臣服有利可圖,這就縮短了變現路徑。

舉個例子,豆瓣FM產品很牛,但你沒版權吧?B站有不少二次元,但你沒番劇資源吧?喜瑪拉雅積累了聽眾,但捆綁騰訊視頻會員更好賣吧?知乎夠厲害了,但深夜還需要ponyma吊動答題熱情吧?摩拜和滴滴用戶再多,也需要微信九宮格入口吧?

炫舞命運牽引女的叫什麼意思

騰訊年報中多次用雙輪驅動解構自己的產品力,但模式其實很簡單,以游戲為例,社交入口是手游的基礎設施,只有“王者榮耀”這樣的騰訊產品才會拿到微信的戰略扶持,換句話說,只要騰訊愿意,這個爆款流程隨時可以復制。

對付那些有野心、有技術、有黏性、有穩定DAU的產品,騰訊會祭出另一種武器,同樣不戰而屈人之兵。

復聯4最火的時候,愛奇藝因為版權到期下架了所有漫威電影,差點被會員噴出翔,還慘遭騰訊視頻調戲:“下架?鵝家不存在的!”

控股豆瓣FM更是經典案例。

以社區發家的豆瓣在書籍、電影等領域擁有可觀的消費導向,近來發力在線音樂,產品迭代的路徑很清晰,2005年推出豆瓣音樂,2008年上線音樂人社區,2009年有了豆瓣FM,2011年拿到C輪5000萬美元,2013年試水pro付費版,儼然變身新生代文娛平臺了。

但對產品格調的珍視拖累了商業化進程,弱化了豆瓣FM的抗風險能力,2015年7月國家版權局下發了《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引發長達兩年的版權混戰,豆瓣FM備受沖擊。

財大氣粗的騰訊TME此前已經拿下索尼、華納的獨家版權,還以創紀錄的3年3.5億天價拿下環球音樂——這個價碼幾乎是后者期望值的10倍,直接引發唱片公司坐地起價,中小玩家紛紛退場,騰訊幾乎一夜之間顛覆了音樂消費的格局。

最直接的后果是在線音樂的版權割據越發嚴峻,各方都祭出獨家大旗,轉授權舉步維艱,本應普世的文化產品成為強迫用戶站隊的工具。

同時,好不容易形成的用戶付費意愿受到沉重打擊,雖然QQ綠鉆、網易黑膠,蝦米VIP的價格都算合理,但有多少人愿意三家同時包月?

2017年9月國家版權局的兩次約談,確實推動了99%在線音樂的相互授權,但真正能夠固化用戶的就是剩下的1%。

2015年騰訊曾經在3天內上演3連擊,先后掐斷蝦米音樂、天天動聽和網易云音樂的社交傳播鏈,云村當時的回應幽怨而腹黑:

“我們沒什麼緣由好抱怨的,畢竟那是他們的地盤。他們有自己的音樂應用,他們也不想失去市場份額,他們還要繼續賣綠鉆,他們還要靠微信來彌補遺失的社交基因,他們還需要讓微信幫助自己更具想象力”。

巨頭之間藩籬撤除,疆界猶存!中小玩家的夙命早已注定。

豆瓣FM引以為傲的紅心標簽、算法推薦,實際上是內容與審美精準關聯的小眾優越,這種能力被版權肢解后,不僅產品的獨特性消亡,更意味著殘酷的生存危機。

有歌迷統計,自己在豆瓣FM有1406首紅心歌曲,到2017年版權大戰最慘烈時僅剩190首左右,高達86.5%的歌曲無法收聽。

炫舞命運牽引女的叫什麼意思

去年4月豆瓣FM與V.Fine Music合組為“DNV音樂集團”,仍然無法擺脫困境,要麼委身,要麼等死,幾乎就是二選一。最后,騰訊TME分文未付,僅僅是允許使用海量正版曲庫就成了豆瓣FM的第二大機構股東。

對騰訊來說,這個模式的可復制性很高,邊際成本極低。豆瓣FM 6.0先行版的截圖顯示,Q音、酷狗和酷我音樂都是以內嵌H5呈現,這就避免了濫用授權的指責,因為此時豆瓣FM已降格為一個播放器了。

如今的騰訊,微信、QQ的前端入口與后端的資本、版權等一起發力。武功練到化境,摘葉飛花,皆可傷敵。

原本,流量下沉拉低了文化消費的普世門檻,從快手到抖音都從中獲益,但競爭從資本延伸到版權,其實放大了強勢平臺的技術壁壘、用戶粘性和規模效應。

對于流量運營,騰訊在BAT中最有心得。

百度的流量自PC時代一脈相承,不能說移動互聯網轉型失敗,但從有啊到樂酷天,從糯米到音樂全部放棄,技術和流量已沒有落地場景的支持。

支付寶的流量是碎片化低頻剛需聚合而來,工具化定位不需要社交維系,用支付寶的話說,單用戶3個以上的功能需求,就能保持95%的留存率。

只有騰訊以人為樞紐,流量順著關系鏈向所需的場景分散滲透,去中心化的騰訊恰恰是依賴了這種中心化的支配力,不需要C端觸點就能完成增量,今天的to b轉型也是如此,湯道生說過,新事業群不需要10萬銷售人員。

騰訊式流量分發的特點在于隱身幕后又無處不在。

2010年12月,米聊上線讓雷軍心雄萬丈,但1個月后微信橫空出世,短時間便將米聊打回原形,在米聊緩慢做體驗的時候,QQ導流直接讓微信擁有了過億用戶,兩年后姍姍來遲的易信、來往,命運其實早已注定。

再說音樂市場,過去幾年中,法國維旺迪一直在養肥旗下的環球音樂,2013年拒絕了軟銀85億美元的報價,2017-2018年,環球音樂的估值從220億美元一路漲到500億美元。最近有消息說,維旺迪有意賣出環球音樂50%股份回籠資金,矚意的下家就是騰訊。

而騰訊的視角是流量思維。

音樂消費是內容牽引,騰訊變身一家巨型唱片公司,成為索尼或華納的友商有多大意義?版權合作+少量控股顯然比收購更合理,保持一種流量支配下的競爭,或許才是騰訊所樂見的。

做移動互聯網的生意不需要自己生產手機,同理,騰訊需要的是音樂,而不是唱片公司,只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騰訊TME需要一個撬動海外音樂產業的支點。

微信的所有迭代都可以看做是一種流量進化。

其中支付入口早已是社交流量之源,拼多多招股書中直接按照28.52億美元作價,但已經從九宮格進化到十二宮格的第三方服務,再升級到二十四宮格顯然不是辦法,所以才有了小程序。

劉熾平早就概括了這個從資本到流量的商業邏輯。

“通過資本形成結盟關系,既可以實現開放的目的,同時也可以讓騰訊龐大的流量資源獲得一次資本意義上的變現。”

小程序本質上就是一種資本化的流量分發,傳統游戲的變現都依賴付費策略,對產品質量和運營要求極高,而小程序不但輕量化、碎片化,休閑化,降低了開發門檻,而且只要抓住流量和場景就能變現。按微信官方數據,去年7月小程序游戲的廣告日流水就達到1000萬的水平,當然,10萬以上的收入,平臺抽成高達7成。

小程序快速下沉、封閉流量的過程其實就是騰訊資本擴張的過程,低廉的獲客成本、高日活和強留存,以及爆款后的高毛利,都可以視為這種能力的自我宣示。

騰訊對于一切產生流量并能消耗用戶時長的生意都有興趣,資本+流量正被打造為一種長期復利機制,留給友商的選擇并不多。

當年盛大曾進行過最激烈的反抗。

2010年盛大游戲在“永恒之塔”官網發布消息,要求用戶退出QQ再玩游戲,2011年又致函騰訊要求立即停止對麻球游戲的侵權行為,最后發展到要求員工禁用所有騰訊產品,但這場纏斗最后卻是以騰訊30億戰略入股盛大收場。

過去騰訊一直在講雙輪驅動的競爭力,就是充分發揮微信等基礎設施對流量和用戶的先天影響,輔以投資或并購,把別人的夢想固化在自己的戰車上,進而加固對整個生態鏈的影響力。

當然,菩薩心腸和霹靂手段,騰訊兩樣都不缺。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8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