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易經少陽是什麼意思

解夢佬

本頭條號有很多內容只對粉絲開放,如有需要,請加關注[謝謝]

太陽病

首先是體表肌膚上所表現出來的癥狀和太陽經所過的地方所現出來的證狀, 包括太陽傷風, 太陽傷寒, 以及太陽溫病等。太陽病感冒身體強壯的七天會自愈,如果一周不愈,病邪就向里傳。

疾病傳變里傳有兩種, 一是入陽明, 一是入少陽。

陽明病

陽明病就是進入胃及大腸系統, 病人會產生燥熱, 所以身體強壯的人陽明無寒癥, 全部是熱癥, 而且會饑餓,能吃全身冒冷汗, 全身熱, 且便秘, 大便排不出來。表癥如果傳入陽明的話, 病毒就不會再往里走, 到此為止。

分兩種情況:一雖然發熱出汗,面目通紅但是大便不干結,這時就用白虎湯。

在胃的下方有東西堵著的時候, 便秘, 肚子痛, 病人呈現的癥狀是朝食暮吐,說明這個東西堵在胃里面, 這時候用大黃甘草湯。

有的人表癥進入少陽, 少陽如果沒有治好的話, 就進入陰經。陽是指是外面,屬于腑, 陰是里面指臟, 陰經就是進入肝心脾肺腎, 進入內臟了。

少陽病

進入少陽,也就是膽經和三焦經西醫就是淋巴系統和內分泌系統, 癥狀是往來寒熱,口苦、咽干甚至目眩。在太陽的時候, 病人只會覺得寒, 怕冷怕風。但進入少陽,病人會忽冷忽熱, 兩個太陽穴會間有疼痛, 間有惡心嘔吐,甚至身體轉側疼痛,有這些癥狀我們就知道病人得了少陽病。有兩種湯劑可以治療, 小柴胡湯及大柴胡湯。

疾病由陽轉陰,先進入的就是足太陰, 足太陰就是進入脾臟,其實脾臟包含了西醫所講的胰臟, 胰臟調節血醣, 影響體重。脾主少腹,大腹翩翩, 就是太陰寒濕太重,脾主肌肉, 營養骨節, 四肢; 脾臟管飲食, 胰臟管味覺。吃東西有沒有味道是胰臟在管,脾臟管饑餓。如果脾弱不能治水,身體就會沉重,肚子脹, 四肢脹, 胃口不好。平時不貪涼飲冷就會有一個好的太陰系統(營養系統),人就不容易生病。

少陰病

太陰病病沒有治好, 則進入少陰。少陰是指心臟和腎臟。少陰病的癥狀是嗜眠,但欲寐或者病邪自心包經進入心臟, 必定是晚上失眠, 睡不好。或者二便失常, 有時下痢,有時便秘。胸悶, 胸痛, 手麻, 四肢麻。少陰病脈微細但欲寐用四逆湯汁治療。

厥陰病

到了少陰還沒治好, 就進入最后一個階段, 叫做厥陰病。厥陰癥就進入肝臟, 還有心包經。表現的癥狀似四肢逆冷,寒熱錯雜,上熱下寒,下熱上寒,里熱外寒等。

如何理解太陽太陰少陽少陰陽明厥陰

■觀天地知人事

接觸中醫時間長了,我發現有一些問題看似平常,卻一直沒有搞清。即使你問一些專業的中醫師,很多人也說不清楚,比如,為什麼膀胱經叫足太陽膀胱經,膽經,叫足少陽膽經,而胃經叫足陽明胃經;同樣,脾經為什麼叫足太陰脾經,腎經叫足少陰腎經,而肝經叫足厥陰肝經。這些經名前面的定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我個人的理解。

人如動物,朝天朝外一側為陽,朝地朝內一側為陰,這就是人體經絡命名之謎

  先說說陰陽的問題。中醫從來就認為,世間萬物皆分陰陽,這是中醫重要的理論基礎之一。因此,中醫,不只是因為是中國傳統的醫術才叫中醫,而是因為它是陰陽中和的醫術才叫中醫。因此,中醫上可以治國,中可以治人,下可以治病,治大國如烹小鮮,就是因為道理是相通的。

  古人從自然世界中悟出的道理。抬頭,看到天,低頭看到地,環顧四周看到的人,也就有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地、日月、山河,一陽一陰,就組成了世間的一切。具體到人體,如何來確定陰陽呢?

  人是從動物演變而來的,這也就是我為什麼在題圖上,選了一只獵豹作比喻。對于地上行走的動物來說,都是背朝著天,腑朝著地,只有人除外,是直立行走。朝著天的部分,接受著來自“陽”的天空--太陽的照射,給身體以能量和動力;而我們吃的食物,都來自于“陰”的大地,集中在腹部,靠著后背太陽給的能量,化解成血液流遍全身,滋養各個臟器。因而人體中,外向的部分,就屬于陽,而內向的部分,就屬于陰;換言之,以人體作為四腳行走的動物比喻,朝著天的部分為陽,朝著地的部分為陰。因而太陽經,就是走的后背,而太陰經就是走的大腿內側。

  說完人體陰經和陽經的分布,我們再來看看,為什麼陽經里又分為太陽、少陽和陽明;而陰經里又分成太陰、少陰和厥陰。

  《黃帝內經.素問》第六篇,陰陽離合論,是這樣說的:“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

■足太陽膀胱經解析

  足太陽膀胱經,就是足三陽經的“開”。《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什麼意思呢?

  州都:州,水中可居住土地也;都,故君舊宗廟的城為都;州都為河流口岸之處。

  津液藏焉:津,水渡也,有舟船之意。津來源于飲食,出于腠里為汗,下達膀胱為尿。(腠:皮下空隙。)液,氣之所煦成液也;液從水谷化生,其清稀者為津,濁而稠者為液。藏,收存也。

  氣化:氣,云也;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則化成于下。

  膀胱的特點有三:其一,與腎相表里,腎為先天之根,故為都;二,人體水分瀉下之前停留于此,水來土囤,故有州意;三,人體水分由火之氣化于此,如同大地清氣上升為云,云遇寒降下為水,完成天地相交。

  膀胱,又名凈府、水府、玉海,位于下腹部,是水液聚積之地。膀胱主要功能是儲存水液,經過氣化后排出小便,其功能隸屬于腎。

  治宜:宣通氣化,滲濕利水,溫腎固脬等法。

  膀胱經為什麼叫足太陽膀胱經?“太”是什麼意思,是“極端、過”的意思。太陽,也就是最大的陽氣出處。膀胱經在12經絡中的主要作用是升發人體的陽氣的,換言之,人體有沒有精神,氣力是不是足,都依賴于膀胱經是不是通暢。為什麼不通呢,是因為濕閉住了,無法氣化。當按摩師將我們后背走一遍罐之后,我們就會感覺后背很松快,就像卸掉一塊盔甲一樣的輕松,這就說明我們的陽氣得以升發了。同樣,運動也能達升發陽氣的效果,一出汗,也氣化了,也會感覺輕松,“動則生陽”就是這個道理。

■足少陽膽經解析

  說完足太陽膀胱經了,我們再來說說樞,足少陽膽經就是足三陽經的“樞”。少,是什麼意思?是缺少了意思。少陽,也就是缺少陽的意思,也就是說門處于半掩狀態為少。

  在《黃帝內經中》膽被稱之為“中正之官”。

  膽,與肝相表里,為中正之官。《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膽為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中正:中,納入也,納入范圍(口),加一豎含上下通徹之意;正,是也,一為上位,放于止上,是上位止于正道。中正乃不偏不倚,符合規矩,上下通徹。

  決斷:決,行流也;斷,截斷也,喻為人誠實專一卻沒有別的技能。

  決斷二字用于膽之職能,貼切而妙哉。決斷含義有二:一拿主意做決定;二決定事情的魄力。膽不像其他臟腑的功能顯而易見,如:胃化食,小腸分清濁,大腸吸收水分。膽只是一個裝著綠色膽汁的囊。可是他的職能是誠實專一的,就是決斷事物。

  膽,中正的稟性與其他的臟腑有著顯著的區別。腑為陽,陽主動、主瀉。小腸、大腸、胃、膀胱,水谷一類在其中處于流動和下瀉的狀態。臟為陰,陰主靜、主藏。心、肺、肝、脾、腎,藏精華而不瀉。膽卻一腑兩性,沒有單一藏或瀉的偏性,它藏中有瀉,瀉中有藏,如:肝的膽汁充足時,藏而不瀉;而肝的膽汁不足時,瀉而不藏。

  “肝之余氣,泄于膽,聚而成精。”膽以儲存和排泄膽汁為職責,助于消化,故為六腑之一,但因無傳化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藏膽汁,與臟相似,與腑有別,歸屬為“奇恒之腑”。膽默默得擔負著十一臟腑免疫功能的職責。

  治宜:調肝利膽,清化濕熱,和解少陽,溫膽安神等法。

  前面我們已經說了,少陽,就是缺少陽的意思,也就是門處于半開的狀態。打個比方,就好比我們開車掛檔踩離合時那種“半連動”狀態,踩下去就離開,抬腳就連上。因此膽經非常的重要。在人體的經絡穴位中,膀胱經最多,達67個,而第二多的就是膽經,有44個。大家都知道《人體使用手冊》當中敲膽之說,為什麼陳玉琴老師這麼強調敲膽經呢?不是膀胱經不重要,而是我們自己很難敲打到膀胱經,因而退而求其次,只好敲膽經。何況《黃帝內經》有:“凡十一臟取決于膽”之說,可見重要性。

■足陽明胃經解析

  足陽明胃經是足三陽經的“合”,此時陽氣處于關閉狀態,不再往外釋放。陽明,日月為明,日為陽,月為陰。我們吃的食物本身都是帶著陽氣,帶著能量的東西,而到了胃里,它將被陰血消化變成陰血,因而它是一個陽和陰相伴隨的過程。這樣你就不難理解“陽明”這個概念了。

  胃,與脾相表里,倉廩之官。《素問·刺法論》曰:“胃為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倉廩:倉,谷藏也;廩,發放。倉廩,即管理財物并按時發放的官員。

  五味:酸、辣、苦、甜、咸各類食物的總稱。

  胃,受納和腐熟水谷。

  胃,主通降,以降為順,以降為和。胃管理食物予以加工,再按時向人體輸送營養。

  胃,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靈樞·五味》曰:“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臟六腑皆稟氣于胃。”人的生存靠食物,食物靠胃的加工方可被吸收,所以胃是人所需要的氣與血的大海。

  既然五臟六腑之氣皆如江河歸于胃之大海,善醫者用下瀉法,將病聚于胃瀉掉,可事半功倍。

  胃為六腑之主,胃燥則六腑不寧。胃為火爐,萬火之源,不可燥熱。

  治療:可分別采取溫胃散寒、清胃瀉火、益氣建中、消導化滯等法。

  胃為什麼是足三陽經的合呢?我們吃的食物,是不是都是帶有陽氣的東西,都是見過太陽的東西,這些帶有陽氣的東西,進入到我們的身體里,帶給我們能量,而進入到人體的什麼部位呢?這個部位,就是胃。進到胃里,陽氣就此關閉在此進行消化了,消化食物本身是需要陽氣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吃飽飯后,會感覺有點困,因為大量的氣血都集中到了胃去消化食物。

■足太陰脾經解析

  說完了足三陽經,我們再來看看足三陰經。先說說足太陰脾。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太陰,就是陰經的完全開放狀態。脾作為后天之本,它主運化。它將陽經“合”后的胃里的東西,變成可被人體體吸收的精微物質,輸送到小腸、腎、大腸、膀胱、肝等。因而,它是需要完全開放吸收的,因而它是陰經的“開”。  

  脾,諫儀之官。《素問·刺法論》曰:“脾為諫儀之官,知周出焉。”

  諫儀:諫,正也,以道正人行;儀,論事,言得其宜為之儀。諫儀是以正確的立場,論述適宜恰當的事情。

  知周:知,用口陳述;周,密也,善用其口則密,周密之意。知周之意,是用口做周密的陳述。“知周”是對君主之官而言。

  諫者,多別善惡以陳于君。諫儀官需備有三德:一正也,以明是非,以辨善惡;二義也,不瞻前顧后、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具有薄云晴天氣概;三大度,公而無私。

  脾作為諫儀官具有上述美德,在人體中表現為:及時提醒心(含思維)之君王,周身所發生的變化。如:胃寒痛或五更瀉肚,是腎陽不足;便稀而衄血,是中氣不足;性急而兩脅脹滿,是肝氣上亢等。

  脾屬土,具有坤性。《易經》講坤字是“直方大。”直為正,方為義。君子內正外義。在人體中,當脾處于正常狀態,行使諫儀官職能,人可避免疾病的侵襲。“脾虛,生濕生痰。”凡是疾病纏身,甚至夭亡者,首先是脾失去了諫儀官的作用。

  脾主運化,主升清。《內經》曰:“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止歸于肺。”人吃進食物,消化、吸收,乃至將營養輸布全身,全靠脾正常司職。故,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脾,主運化水濕。

  脾統血,統攝血液在脈管之內運行而不外溢。

  脾主四肢與肌肉,使肌肉豐滿及維持正常活動。

  脾開竅于口,其華在唇,可辨別口中五位味道,可使唇紅潤。

  治療:脾病治宜健脾化濕,溫陽運脾,補益中氣,益氣攝血等法。

  那麼脾運化的精微物質給誰呢?它要給腎去造血。人體中,氣為陽,血為陰。如果說陽經是產氣的,那麼陰經就是造血的。

■足少陰腎經解析

  我們都知道腎主骨生髓造血。在三陰經中,腎經處于樞的位置,它將脾輸送的精微物質變成血。當然,它不像太陰完全不加以選擇的開放吸收,造血不是所有的精微物質,都能達到造血的材料,因而,它屬于半開合的狀態。

  腎,作強之官。《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作強:作,起也,起立之意;強,蚚也,桑中蟲。(強的本意指蟲名,蚚。)

  伎巧:伎,與也,伙伴、朋群之意;巧,技能也。

  “腎藏志,志立則能作強;”“唯腎為能作強,而男女構精,人物化生,伎巧從是而出。”故腎氣盛則精神健旺,筋骨強勁,動作敏捷;同時生殖能力正常,胎孕從化而生。

  腎主藏精,藏先天之精,稟受于父母,與生俱來。(包括生殖之精和五臟六腑之精,)由于生殖之精是人類繁殖最基本的物質,故稱腎為先天之本。

  腎主水,合三焦、膀胱二腑主津液,與肺、脾二臟共司體內水液代謝和調節,是人體水液代謝的重要臟器。

  腎主骨、生髓,通腦,其華在發。有充養骨骼、滋生腦髓的作用,故骨、腦的生長發育和功能活動,取決于腎氣的盛衰。齒更發長,亦與腎氣盛衰有關。

  腎寄命門之火,為元陰、元陽之所藏,有“水火之臟”“陰陽之宅”之稱。

  腎上連與肺,其脈上貫膈,入肺中,故亦主納氣,有蒸騰、氣化作用。

  腎上開竅于耳,腎和則能聞五音;下開竅于二陰,司二便。

  治療:腎失衡以虛證為多,所謂實證,也多屬本虛標實,當辨證施治。選用益精氣,滋腎陰,溫腎陽,補腎納氣,溫陽行水,滋陰降火,以及清理濕熱等法。

  腎造完血,要給哪呢?給肝,因為肝藏血。

■足厥陰肝經解析

  在足三陰經中,肝經處于“合”的狀態。也就是將“陰血”儲藏起來,為身體所用。“厥”是什麼意思,是“氣閉,昏倒”的意思:昏厥;痰厥。在這里,我們把厥陰理解為將陰血關閉保存。

  肝,將軍之官。《素問•靈蘭秘典論》曰:“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將軍:將,帥也,將中有寸,以法度而主之;軍,包圍也,兵車也。將軍統帥兵馬之位。謀慮:慮,思也;謀,思慮難事也。肝在人體中位于將軍位置,捍衛周身,保護君主,平叛諸亂(解毒),且又有分寸;對人的思維也起重要作用,人的謀慮正誤取決于肝。肝氣不足,遇事猶豫不決;肝氣亢勝,處事失于嚴謹。

  肝主藏血,故有“主血海”之說。人臥時血歸于肝。

  肝主筋,全身筋腱,乃至血管壁的滋養皆依賴于肝。

  肝主疏泄,能助脾胃消食運化。

  肝氣主動,主升發,肝為剛臟,性喜條達,可使人氣機舒暢,神氣充盈。

  肝主謀慮,使人思維不偏離軌道。

  肝開竅于目,其華在爪。肝明目,使人心明眼亮。

  肝為心之母,心肝同氣,肝可生心供血。

  “肝者,羆極之本,魂之屬也。”羆:同疲,過勞首先影響肝。當代人疾病多與傷肝有關。肝喜臥,臥時血歸于肝。尤其是亥時(21至23時),三焦經旺,三焦通百脈。丑時(1至3時)肝經最旺,陽氣入里,氣血休息,是肝臟運行氣血時間,應處于深睡狀態。子時(23至1時)之前不臥,血不歸肝,長此以往,肝氣大傷,氣弱血枯,百病叢生。

  治宜疏肝理氣,平肝瀉火,活血通絡,養血柔肝,潛陽熄風等法。

  開、樞、合,足三陽經和足三陰經就此完成了它們的功能轉換過程。有人問了,那麼手三陽經和手三陰經,是否也可以同樣用開樞合來理解呢?我們說不能,因為,只有足三陽三陰經是上通天,下通地的,貫穿人體,它完成了人體氣血的一個完整的循環過程,而手三陽三陰經則沒有,只走了一半,所以,不足以承擔人體的氣血運化過程。

  總之,我們把足三陽三陰經的定語部分解釋完了,希望對大家對經絡的理解可以產生幫助。當然,有些理解是我個人的體會,至于是否符合標準答案,無從考評,也許,根本就沒有標準答案。與西醫不同,中醫本身就是一個人對自然、社會、人文的認識和理解過程,因而,也許每一個人的理解不一樣,但只要能解釋得通即可。

易經少陽是什麼意思

六經之理浩渺難窮,非泛涉之所能道。詔以管窺蠡測集注是書,如陟高山聳岫,愈進愈難著腳。方其注完太陽,接注陽明之時,覺神形俱疲,將有畏難自卻之意而擱筆倦吟者,凡歷旬日矣。忽夜夢行至荒丘,得一老翁,貌端嚴而髯修美,肅然起我敬畏,拱而旁立,聆所言論者久之。復以手指其處,命我曰:此橋非爾不能造,愿竟成之而毋負其初。予駭而覺,即語諸婦,婦曰:毋乃喻嘉言先生乎!

《傷寒》一書乃后學之津梁,君能集之,無異造橋,茍始勤終墮,將不能成矣。故或托夢,而致叮嚀,君其勉旃。予韙其言之有理也,乃復殫心悉慮,寢食研求,拈出本氣,用作主腦,專責六經,千凡要妙疑關,會族肯綮,無不迎刃而解。噫,此中有莫之為而為者,殆果有神助耶。今六經已就帙矣,足以塞吾責而償所愿也。是為跋。

六經定法

太陽病,頭項強痛,腰背骨節疼痛,惡寒發熱,此為太陽經證,時有微汗者,為風傷衛,法主桂枝湯,以驅衛分之風,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棗;壯熱無汗者,為寒傷營,法主麻黃湯,以發營分之寒,麻黃、桂枝、杏仁、甘草;

頭身疼痛,發熱惡寒,不汗出而煩躁者,為風寒兩傷營衛,法主大青龍湯,營衛互治,風寒并驅,麻黃、桂枝、杏仁、甘草、生姜、大棗、石膏;若非煩躁,石膏不可用,非壯熱無汗,麻黃不可用。太陽邪傳膀胱,口渴而小便不利,此為太陽腑證,法主五苓散,以去腑邪,豬苓、茯苓、白術、澤瀉、肉桂;

按:小便不利,氣化不利,病在氣分,不可用豬苓血分之藥,當以桔梗易之。太陽腑證,有蓄尿、蓄血二端,膀胱有尿,熱邪入而搏之,則少腹滿,為蓄尿;若無尿,熱邪入無所搏,則少腹不滿,為蓄熱。蓄尿者倍肉桂,蓄熱者易滑石。

有為蓄尿過多,膀胱滿甚,脹翻出竅,尿不得出,脹異常者,名為癃閉,不可用五苓散,愈從下利,其脹愈加而竅愈塞,尿愈不得出,法宜白蔻宣暢胸膈,砂仁、半夏醒脾開胃,肉桂化氣,桔梗升提,生姜升散,如吸壺蓋揭起則出之意,使上焦得通,中樞得運,而后膀胱之氣方能轉運,斯竅自順,而尿得出。若少腹硬滿,小便自利者,為膀胱蓄血,詳見太陽上篇。

陽明病,前額連眼眶脹痛,鼻筑氣而流清,發熱不惡寒,此為陽明經證,法主葛根,以解陽明之表,口燥心煩,汗出惡熱,渴欲飲冷,此熱邪漸入陽明之里,法主白虎湯,以撤其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張目不眠,聲音響亮,口臭氣粗,身輕惡熱,而大便閉者,此熱邪已歸陽明之腑,法主小承氣湯,微蕩其熱,略開其閉,大黃、枳實、厚樸;加之胃實腹滿,微發譫語者,可以調胃承氣湯,以蕩其實而去其滿,大黃、芒硝、甘草;更加舌胎干燥,噴熱如火,痞胸腹塞悶,滿胸腹膨脹,實胃上按痛,燥便閉干結,堅按之石硬,與夫狂譫無倫者,法主大承氣湯,急驅其陽,以救其陰,大黃、芒硝、厚樸、枳實。

少陽,頭痛在側,耳聾喜嘔,不欲食,胸脅滿,往來寒熱,此為少陽經證,法主柴胡湯,以解少陽之表,柴胡、半夏、人參、甘草、生姜、大棗;口苦咽干,目眩,此為少陽腑證,法主黃芩,以瀉少陽里熱。太陰,腹滿而吐,食不下,時腹自痛,自利不渴,手足自溫,法主理中湯加砂半,人參、白術、甘草、干姜、砂仁、半夏;

若胸膈不開,飲食無味而兼咳嗽者,乃留飲為患,法宜理脾滌飲,黃芪、白術、砂仁、白蔻、半夏、干姜;若由胃而下走腸間,瀝瀝有聲,微痛作泄者,名曰水飲,即于前藥內加附桂;

若由胃而上走胸膈,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者,名曰支飲,即于前藥內加故紙、益智,更用斬關丸以下痰,自愈;

若由胃而旁流入脅,咳引刺痛者,名曰懸飲,即于前藥內加芫花、草果,搜出肋縫之痰則愈,

若由胃而溢出四肢,痹軟酸痛者,名曰溢飲,即于前藥內加虎骨、威天仙;

在手更加姜黃,在足更加附子;又有著痹、行痹二癥,痛在一處者為著痹,流走無定者為行痹;

與溢飲相似而證不同,乃為火旺陰虧,熱結經隧,赤熱腫痛,手不可近,溢飲不赤不熱,法宜清熱潤燥,人參、竹瀝、生地、阿膠、天冬、玉竹,在手加桑枝,在足加桑根;

若身目為黃而小便不利,不惡寒者,為陽黃,法宜茵陳五苓散。

若腹痛厥逆,身重嗜臥而發黃者,為陰黃,法宜茵陳附子湯,人參、白術、茯苓、附子、干姜、茵陳。少陰,真陽素旺者,外邪傳入,則必協火而動,心煩不眠,肌膚熯躁,神氣衰減,小便短而咽中干。法主黃連阿膠湯,分解其熱,潤澤其枯,黃連、黃芩、白芍、阿膠、雞子黃、黃柏;

真陽素虛者,外邪則必協水而動,陽熱變為陰寒,目瞑倦臥,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身重惡寒,四肢逆冷,腹痛作泄,法主溫經散邪,回陽止泄,附子、干姜、黃芪、白術、半夏、砂仁、故紙、益智。

厥陰,有純陽無陰之證,有純陰無陽之證,有陰陽錯雜之證。張目不眠,聲音響亮,口臭氣粗,身輕惡熱,熱深厥深,上攻而為喉痹,下攻而便膿血,此純陽無陰之證也。法主破陽行陰,以通其厥,喉痹者用玉竹、天冬、麥冬、石膏、雞子白;

便膿血者用生地、阿膠、黃連、雞子黃。雞子甘寒潤燥,其白象天,輕清上浮,用治上燥;其黃象地,重濁下降而潤下燥;四肢厥冷,爪甲青黑,腹痛拘急,下利清谷,嘔吐酸苦,冷厥關元,此純陰無陽之證也。法主驅陰止泄,以回其陽,附子、干姜、砂仁、半夏、黃芪、白術、吳萸、川椒;腹中急痛,吐利厥逆,心中煩熱,頻索冷飲,飲而即吐,煩渴轉增,腹痛加劇,此陰陽錯雜證也。

法主寒熱互投,以去錯雜之邪,附子、干姜、砂仁、半夏、黃芪、白術、吳萸、川椒濃煮,另用黃連浸取輕清之汁,摻和溫服。凡病總不外乎六經,以六經之法按而治之,無不立應。

一經見證,即用一經之法;經證腑證兼見,即當表里兩解。若太陽陽明兩經表證同見,即用桂枝葛根以合解兩經之邪;兼少陽更加柴胡;

兼口渴而小便不利,即以三陽表藥加入五苓散之中;兼口苦、咽干、目眩,更加黃芩;

兼口燥心煩,渴欲飲冷,當合用白虎湯于其間,并三陽表里而俱解之。

若三陽表證與三陰里寒同見,謂之兩感,即當用解表于溫經之內;若里重于表者,俱當溫里,不可兼表。

無論傳經、合病、并病、陰陽兩感,治法總不外乎此。病有陰陽之辨,不得其法,無從分認,即如舌胎干黑,芒刺滿口,皆有陰陽之分,有為少陰中寒,真陽遭其埋沒,不能熏騰津液,而致舌胎干黑,芒刺滿口者,法當驅陰救陽,陽回則津回,方用附子、干姜、黃芪、白術、半夏、砂仁、故紙等藥,其證必目瞑嗜、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身重惡寒,此辨陰病十六字;

有為陽明火旺,爍干津液,而舌胎干黑起刺者,法當驅陽救陰,陰回則津回,方宜斟酌于白虎、承氣諸法以消息之,其證必張目不眠、聲音響亮、口臭氣粗、身輕惡熱,此辨陽病十六字;

凡辨諸證,總不外此陰陽各十六字。

又如厥逆一證,亦有陰陽之分。凡四肢厥者,外見張目不眠,聲音響亮,口臭氣粗,身輕惡熱之證,為陽厥,法主破陽行陰,以通其厥;若外見目瞑倦臥、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身重惡寒之證,為陰厥,法主驅陰散邪,以回其陽。又如譫語一證,原有陰陽虛實不同。經言實則譫語,虛則鄭聲。

在陽明為實證,為譫語,乃陽明胃實,燥結不通,陽火亢極,真陰立亡而神明內亂,狂譫無倫,法主大承氣湯,急驅其陽,以救其陰;在少陰為虛證,為鄭聲,乃少陰中寒,魄汗出而下利,氣虛陽脫,神魂無主,細語呢喃,錯亂顛倒,法當急回其陽,以固其脫,方用附子、炮姜、人參、黃芪、茯苓、故紙、益智等藥。

二證陰陽,均以上十六字訣辨之。又如煩躁一證,陰陽互關,曰陽煩陰躁,又曰煩出于心,躁出于腎,其實不然,煩者未有不躁,躁者未有不煩,煩躁皆同,而證之陰陽不同,有為少陰亡陽,身熱多汗而煩躁者,乃腎中真陽隨汗而浮越于外,法主附子、炮姜、黃芪、白術、故紙等以回其陽;有為陽明熱越,身熱多汗而煩躁者,乃胃中津液隨熱而盡越于外,法主白虎、人參等法,以撤其熱,

二證陰陽亦以上十字訣辨之。

又如昏睡一證,在少陰,為陰霾盛而陽不開,法當急回其陽,以御其陰;在陽明,為熱盛神昏,法當速撤其熱,以退其陽。其證陰陽總以上十六字訣辨之。

且昏睡與不眠,其證不同,而法相同。在陽明張目不眠者,其常也,然又有熱盛神昏之證,其人均為口臭氣粗,汗出惡熱,其法亦均當撤其熱;在少陰,但欲寐者,其常也,然又有里陰過盛,隔拒真陽,隨汗外越,不得內交于陰,亦不得眠,其人均為頭懸身重,少氣懶言,其法亦均當回其陽。

咽喉痛者,有火有寒,寒痛不赤不熱不腫,不作臭穢,身倦惡寒,略可硬飯,飲水吞津則痛甚,可食硬不可食軟;

火痛者,內外俱腫,且赤且熱,氣粗口臭,身輕惡熱,水可多飲,而飯粒糝不能下,可食軟不可食硬。

打呃一證,有虛寒,有實火。若胃實閉結,陽火上沖而打呃者,真陰立盡之候也,其證張目不眠,身輕惡熱,法宜急下,以救其陰;若脾氣虛寒,健運無權,氣不調達而打呃者,其氣緩,非死證,其證目瞑踡臥,身重惡寒,法宜人參、白術、附子、炮姜、甘草、半夏、丁香、白蔻,溫中散逆。

頭痛一證六經皆有,不可妄用川芎、藁本、白芷、細辛,故亂瞎撞,法當分經用治。

太陽頭痛連后腦,其法分主桂枝、麻黃;

陽明頭痛在前額,主葛根;

少陽頭痛在兩側,主柴胡;

六經辨證實戰書籍:

太陰濕痰塞壅胸膈,如天之陽氣蔽塞,地之陰氣冒明,頭為之痛,癥兼腹痛自利,手足自溫,法宜黃芪、白術、炮姜、附子、砂仁、半夏;

少陰中寒,阻截真陽不得上達,陰邪僭犯至高之處,則頭痛如劈,重不可舉,癥兼身重懶言,手足厥冷,法宜附子、干姜、黃芪、白術、砂仁、故紙;

厥陰頭痛在腦頂,蓋陰邪上逆,地氣加天,癥兼腹痛拘急,四肢厥冷,四肢作冷為逆,冷過肘膝為厥,法宜附子、干姜、半夏、砂仁、黃芪、白術、吳萸、川椒;

若血虛肝燥,風火相煽,上攻頭頂,痛不可近,癥兼口苦咽干,惡熱喜冷,法宜當歸、生地、黃連、黃芩、柴胡、龍膽草。凡遇泄瀉,法屬太陰,宜主理中。

世醫僅知分利,則氣化愈傷,脾土日衰,陽神日陷,陽光漸墜,眼漸昏蒙,甚至雙目不開,閉久生瘴,而且漸壞,此乃陽氣下陷,不能升舉,羞光怕日,眼皮欲墜,津液不上騰,目中干澀,緊閉難開,而又謬謂泄動肝火,兼之腎水不足,轉與泄火滋水,佐金伐木,謂之瀉南補北,益西損東,愈誤愈深,不可為也。

法宜黃芪、白術、附子、肉桂,補火殖土,回陽止泄,更加白蔻、砂仁宣暢脾胃,故紙、益智收固腎氣,則陽回而津自生,目開而瘴自落。

有等瞳人散大而眼漸昏蒙者,乃為土敗火衰,水邪泛濫,法當補火殖土,以御其水,世醫皆謂腎水不足,安知水有余而火不足也?如果腎水不足,自必瞳人縮小。縮小者,火土熬干腎水也。法宜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凡遇留飲,不可以滋其陰,以致陰愈長而陽愈消,脾氣愈虧,不能傳布水谷之氣,所生之血皆為停蓄,上逆而吐,勢所必至,故治咳嗽,誤兼滋陰而釀吐血者恒多,皆由不悟陰陽消長之理也。

凡遇嘔吐,不可發汗,蓋氣上逆而不下降,更用表藥助其升散,其氣必脫,法宜黃芪、白術、炮姜、半夏、砂仁、丁香、吳萸、故紙。上吐下泄者,表證雖重,不可發汗,蓋為上爭下奪,法主理中,急用黃芪、白術、人參、茯苓、半夏、炮姜、砂仁、吳萸。若兼腹痛厥逆,更加附、桂、川椒。

若誤用表藥,重耗其陽,中氣立斷,陰陽兩脫。脾約一證,不可發汗。其人素稟陽臟,多火少水,惡熱喜冷,三五日一次,大便結燥異常者,名為脾約。

縱有太陽證,壯熱無汗,不可發表,緣其平素火旺津虧,營衛枯燥,汗不可得,法宜生地、阿膠、黑脂麻、核桃肉、大黃、枳實,原方用麻仁丸,今改易數味,功較勝。潤其里燥,通其大便,結去津回,自汗而解。

設不知此,妄投麻桂,強發其汗,徒令津愈傷而熱愈結,汗與大便愈不可得,表里閉固,內火加熾,立竭其陰而死矣。

故治病而不知救人之津液者,真庸士也。統而言之,凡病外無表證者俱不可發汗,即如當行發汗者,必察其人本氣陰陽無虧,方可徑用。

若真陽素虧,平日惡寒喜熱,慣服辛溫,大便溏滑者,宜加附子、炮姜、黃芪、白術,助陽御于表;

若真陰素虧,平日不服辛熱,大便常結者,宜當歸、生地、阿膠,滋陰助汗;

燥勝者,心煩尿短,身煩躁而神氣衰,宜加玉竹、蔞仁、天冬、麥冬,潤燥除煩;

火旺者,張目不眠,口臭氣粗,宜加石膏、花粉、梔子、連翹,清火退熱。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7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