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周易呈字是什麼意思

解夢佬

呂思勉先生在其書《為學十六法》(中華書局,2007年10月第一版)中有一文《孤島青年何以報國》(最初發表于1940年《青年月刊》),其中有談及中國歷史治亂盛衰的話,原文如下:

“譬如一治一亂,是中國士大夫很普遍的信條,為什麼會相信一治一亂,是無可變更的現象:而一盛一衰,遂成為人間世無可彌補的缺陷呢?因為治必須震動恪恭,而他們認人之性是一動一靜,緊張之后,必繼之以懈弛,因而勤勞之后,必繼之以享樂的,而人之所以如此,則實與天道相應,這是從《周易》以來相傳下來的觀念,可說是中國最高的哲學思想。

其實易家此等見解,乃系歸納自然現象而得,根本不能施之于人事。因為人是活的,自然界是死的。即欲推之于人事,亦只能適用于有機體,而不能適用于超機體。個體是有盛衰生死諸現象的,群體何嘗有此?目今論者,往往指某民族為少壯,某民族為衰老,其實所謂衰老,只是一種病象罷了。生命既不會斷絕,病就總是要痊愈的。生命既無定限,亦沒有所謂盛壯及衰老!然則《周易》的哲學,根本是不能用之于社會現象的。而從前的人,卻以為其道無不該,正可以說明人事,正應該據之以應付人事,這就是不察名實之過,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把(易經》的哲學和社會現象校勘一番,以定其合不合,而先就無條件接受了。”

周易呈字是什麼意思

不才覺得呂先生此番言論有失偏頗。呂先生是史學大家,卻不是易學巨擘。呂先生一定沒有對《易經》做過深入的研究,故而言己所不知,所論亦謬,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周易》簡介

古代易書有三:夏代的《歸藏易》,商代的曰《連山易》,周代的《周易》。《歸藏易》與《連山易》已經失傳,今天惟有《周易》傳之于世。

《周易》的“周”字,一說為周朝,一說是“易道周普無所不備”的意思。《周易》的“易”字也有眾多解釋,今日學者多認為含義有三。一是簡易的意思,紛繁萬事萬物盡在六十四卦之中。所謂《易經》是個筐,什麼都能往里裝。二是變易的意思,講萬物變化之道。萬物皆變,眾所周知,無需多言。三是不易的意思,變化是永久的,無剎那止息,唯變不變。

古代六經為:《詩》、《書》、《禮》、《易》、《樂》、《春秋》。《易》居群經之首,為我國文化源頭。儒家,兵家,醫家,道家,地理,天文,數學,兵法,醫學,哲學等等無不受到了《易經》的影響。與我們的生活更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謂“百姓日用而不知”。

周易呈字是什麼意思

《易》可施于人事

呂先生認為,“一治一亂”之說本于《周易》,不能施之于人事。其理由是,此見解是歸納自然現象所得,而自然界是死的,人是活的,故而不適用。

首先,自然界不是死的。何謂生與死呢?字典里有多項解釋,在此不再贅述,諸位翻閱即知。于生命而言,能呼吸便是生,不能呼吸便是死。于自然界而言,本是一個大的循環系統,其中生物相互依存,物質不斷變化,生克相互平衡,變化則生,不變則死。我們的世界也并非初始就是現在的模樣,其有成住壞空之變,唯有“住”的階段有生命存在。宇宙大爆炸是其出生,中間是演變,最后也必然會空無所有。不知道,呂先生所謂“自然界是死的”是如何一個說法?絕對靜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其次,人非超自然的存在,來于塵土,歸于塵土,不能離開自然界而存在。人之物質構成皆來源于自然界,與自然界的化學成分并無不同。人所吃食物皆自然界土生土長,生存所需水也非人自身所出,呼吸更是離不開大氣中的氧氣。倘若人不吃、不喝、不呼吸,如何說“人是活的”?人有其物質性,而又不遵守物質規律,可以嗎?

再次,萬物皆有聯系,雖有形體之殊,遠近不同,然而不能割裂來看。萬物既有聯系,必然相互影響。所謂美洲蝴蝶一舞,頓掀全球風暴,這是大系統現象。人自身也是“十指連心”,“牽一發而動全身”,這是小系統現象。

再者,人人皆有生老病死,幼壯老亡,自不待言。人之群體即人類,人類社會,又何嘗不是如此。人類的人口數量不是一成不變的。清末民初,中國人口約是四億,今天的中國則有十幾億人口。如今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出生人口呈下降趨勢,如此下去,我國人口必然會一直下降下去,故而國家近期繼二胎政策不久后,又推出三胎政策,鼓勵生育。這不是盛衰之象嗎!

更重要的是,天人合一,物我一體,也是最好的佐證。植物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需要順應天時,所謂不違農時,否則顆粒無收。人之養生,也應與天地同步。夏天穿棉襖,冬天穿背心,可以嗎?違反自然規律行事,最后受到傷害的只能是人類自己。道家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是無稽之談。沒有真修實為,不會體知其味的。

周易呈字是什麼意思

生命不會斷絕嗎?

再如存在于白堊紀的恐龍,曾經也是稱霸地球,鼎盛一時。如今惟見其遺骨化石埋于塵土,藏于石中。龐大群體,今已不存,豈非盛衰一例!如此看來,生命怎麼不會斷絕!

生命并非無條件的獨立存在。動物生存所需都取于自然界,一旦自然界不能提供生物生存所需,又豈能不絕于世呢!地震可毀滅一切,洪水可淹沒一切,劫火可燒毀一切,大風也可吹散一切,瘟疫,戰爭也會奪取生命。生命之弱,不過呼吸之間,一息不存,便是來世!

呂先生言:群體無個體之盛衰生死之象,某民族壯衰乃病象,病終歸要痊愈,故生命無定限,更遑論盛壯及衰老。

此言何其謬矣!試問,曾經鼎盛一時的瑪雅文明何在?美國土著印第安人如何?樓蘭姑娘又哪里去了?又有史書所載,而其跡無尋之國,更無論書所不記之事豈止恒河沙數。此其一也。

天文學所言,宇宙起源于一場大爆炸,形成今日有生命存在之局,所知也僅以萬年計。星體也有壞滅之時,地球焉能例外。地球既然有壞滅,依附地球而活的生命又如何獨存?試觀今日人類物欲之盛,心理貪戀之深,如何想象空無一物的世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生命沒有定限嗎?

呂先生所謂“生命沒有定限”,是就“生命不會斷絕”而言。既然生命會斷絕,故而生命也會有定限。今天人的壽命不過百十歲,夭折不論。長而言,“千年王八萬年龜”,短而言,“蜉蝣不知朝暮,夏蟬不知春秋”。

如果說生命不會斷絕,則生命沒有定限,那麼還有“所謂盛壯及衰老”嗎?這個問題很難深入去講,因為不是誰都能理解,誰都能接受的。然而,不論理解與否,接受與否,實相不會因此而改變。

簡單說一下吧。佛家有三世因果之說。眾生因善惡不等,輪回六道,分段生死。不知呂先生所謂“生命不絕”是否如此意。所謂六道是指,天,人,阿修羅,地獄,鬼,畜牲。天,人,阿修羅,為三善道,姑且比喻為“盛壯”吧。地獄,鬼,畜牲,為三惡道,姑且比喻為“衰老”吧。眾生因修善積德而入善道,為惡敗德而入惡道。升墮皆自己業力所感,種如是因,受如是果報,如此而已。

周易呈字是什麼意思

難道古人錯了?

呂先生說:《周易》哲學根本不能用于社會現象,理由是:古人不察名實,未與社會現象比較,不知合否,就無條件接受了。

鄙人愚見如下:

首先,《周易》為周文王整理,孔子作傳《易傳》。周文王與孔子是古代二位圣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呂先生以史學成就聞名,飲一井之水,不知滄海之味。圣賢境界更非呂先生所知。如盲談象,誠不足道。此語非為不敬,只是如實而說。

其次,有人,才有人類社會,才有所謂社會現象。舉凡人類創造的一切,衣食住行,包括思想文化,皆因人而立,因想而名。《易經》之道,無所不包,應用甚廣。民間所流行的算命言事皆是其用,中日甲午戰爭前,日本也曾用其占算,算勝則戰。《易經》也是個人修身寶典,可趨吉避兇,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孔子晚年喜好《易經》,“韋編三絕”即是說的此事。

《論語.述而》載:“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學習《易經》既然可以提升個人修養,趨吉避兇,那麼由個人而影響到社會,又有什麼可以值得懷疑的呢?社會現象也不過是人的現象,人之心念所使,相互激蕩,生出萬象,理之自然。

周易呈字是什麼意思

舜有大孝,名聞天下,故而堯禪位于舜。舜在歷山種田,當地百姓謙讓地界;黃河邊制陶,無一濫造。舜所居之地,一年為村,兩年變鎮,三年成市。儒家所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豈是欺人之談!只是人人不信,個個不為,受欲驅使,順喜逆嗔,爭斗不已,糾纏不休。

自古富貴難久長,為其耽于享樂,不思修善,易于造業,如銀行存款,取盡返窮。又如有人窮無立錐之地,倘肯積德行善,自有福報,涓涓細流,匯積滄海。布施越多,得報愈厚。因此,一治一亂相更替,一盛一衰相循環,自然不難理解。正因為萬事萬物皆有變化,我們才有希望,而希望在于: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不見人過。

讀書貴疑。碼字不易,還請鼓勵。末學淺陋,請多指教!評論留言即可。三人行,必有我師。吾信得及!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64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