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魔王松鼠走路外八字怎麼回事

解夢佬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保爾】

近年來,關于中西“審美差異”和辱華爭議的新聞,頻頻站上熱搜。杜嘉班納那種“瞇瞇眼求教化”的荒誕畫風猶在眼前,而最近,《雄獅少年》以及三只松鼠事件引發的爭議,同樣因“瞇瞇眼”而起。

在相關爭議中,一些人把細長眼、單眼皮、瞇瞇眼、東方韻味、辱華這些詞匯攪和在一起,相互辯論甚至彼此攻訐,種種情境頗有些“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意味。

什麼是“東方韻味”?“東方韻味”一成不變?

中外之間存在審美差異,早就不是新鮮事了。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問,難道西方人對美女的認識,真的就與中國人不同嗎?當然不是,且看中國的美女影星,在好萊塢大片中吃得開的有的是。反過來,西方的美女影星同樣在中國有很多粉絲。可見,對于女性審美,至少在今天,中西方是存在很多共同點的。

魔王松鼠走路外八字怎麼回事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品牌廣告為什麼就不能請中外同喜的美女呢?對此,很多外國人的回答是,這些美女固然很美,但她們沒有“東方韻味”。

所謂的“東方韻味”是什麼呢?這種韻味不重美丑,而重視東方民族的“特殊性”,或者更確切地說,就是中國人獨有的特點。在外貌方面,突出呈現于瞇瞇眼、高顴骨、厚嘴唇。除卻外貌特征,還有具體的情境表達。比如,《末代皇帝》里華麗的裝飾、沉靜的體態、冷峻的表情……

魔王松鼠走路外八字怎麼回事

《末代皇帝》劇照

中國女性的“美”就是這樣的嗎?這究竟是東方韻味,還是打著東方韻味的幌子,用文明等級論、歷史停滯論描述東方?看看歷史,不言自明。

對于美的追求,貫穿于中華文化之中。《詩經》開篇之作《關雎》就刻畫了美麗的“窈窕淑女”。在其后的篇章中,中原各國的美女紛紛亮相,《桃夭》中的新娘“灼灼其華”,《碩人》里的莊姜“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些女子生動呈現了兩千多年前周人審美的主要標準。

自秦以后,中國進入大一統時代,地域之間的差異性明顯縮小,但審美的取向并未從此固定。

唐代以前,社會上層基本上以纖細為美,從前秦的“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到漢代輕盈掌中舞的趙飛燕,再到南朝“抱月飄煙一尺腰”的張靜婉,這一時期文學作品、藝術繪畫、人物陶俑中的美女形象,都具有纖細苗條的特點。直到唐朝初年,仍是如此。

但太宗朝以后,體態審美開始發生變化。盛唐時期的繪畫作品,也都以體態豐盈作為美婦人的突出特點,而且不吝嗇于展示豐腴體態。比如周昉的《簪花仕女圖》中的貴婦人,身穿薄紗,肌膚微露,顯示出嬌柔嫵媚的身姿。

魔王松鼠走路外八字怎麼回事

《簪花仕女圖》(資料圖)

從唐代中期開始,胖瘦審美再度轉型,晚唐杜牧《揚州三首》中的美人已是“纖腰間長袖,王佩雜繁纓”,六朝弱不禁風的瘦弱美女已然再度回歸。進入宋代,上流推崇的美女不僅要瘦弱,還要有病態之美。

明清時代,對女性審美的纖弱形象有了更為明確的描述,瘦弱之外,還要有瓜子臉、櫻桃小嘴,衣服要捂得嚴嚴實實,走路也得彎腰弓背。這種形象不僅與大氣奔放的盛唐美女大相徑庭,比之于兩宋時期的仕女形象,也有很大的變化。而這種形象也一度影響到了西方對中國女性的認知。這一點,我們后續再做展開。

總之,古代中國對于美的理解不盡一致,但總體上有回溯,也有流變,有多元的表達,也有趨于統一的共識。西方人眼中那套“東方韻味”的模板,能概括古代中國這套審美的體系嗎?大家想想就明白。

傳統的揚棄

中國古人評判美女,還注重容貌之外的內容。可以說,美與不美,不止是審美問題,還關乎到價值理念。

還是回歸到中華文明的早期經典:《詩經》歌頌的女子,常常與農業勞動有關,特別是在與“女織”密切相關的桑樹林,尤其容易醞釀愛情。南北朝“樂府雙璧”的兩位女主人公,也都是女織的能手。

為何美女要從事勞作呢?一種解釋是,這與所謂的“德言容功”有直接關聯。《禮記》言: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一個能夠得到好評的女性,無論如何都不能是游手好閑、無病呻吟的人。于是,但凡是廣受贊譽的美女,其美不止于容貌,更在于兼具四者。

這種美的意涵,也滲透到了這一時期的繪畫作品中。比如著名的《女史箴圖》,所描繪的人物不止美于容貌,更重要的是有賢德。某種意義上,畫家所繪的不是女性的五官,而是優雅的氣質,以及透露出的賢良、聰慧、理性等品性。

明清時期人們對女性審美的內涵要求,又發生了變化。女紅手藝不再重要,但琴棋書畫的本領卻顯得尤為突出。在賈府,四位小姐的貼身侍女叫抱琴、司棋、侍書、入畫。顯而易見,簪纓之家對女子的要求,已經更多轉向琴棋書畫,具有這些能力的,才是當時上流推崇的理想女性。

魔王松鼠走路外八字怎麼回事

《紅樓夢》劇照

上流士大夫雖然人數不多,但往往能夠起到引領風潮的作用,民間的品美風氣深受士風的影響。無論是清代文人的畫作,還是民間的插圖繪畫,其中的美麗女子經常是林黛玉一般的病態美人。哪怕是在最為質樸的木板年畫里,女性角色也要符合《女誡》的要求——身材纖細,而且“行不露趾,笑不露齒”。

所以,傳統的女性審美史中也不乏需要揚棄的因素,而事實上,今天中國人正在進行這樣的動態揚棄:比如脫胎于日常生活的嬌俏可愛、文明陶冶出的理性優雅等等,直到今日也是深受人們贊許的女性氣質。但自20世紀以來,中國人新的審美觀念早已超脫了古人的視野。

無論是德言容功,還是深深壓迫女性的纏足品蓮,許多蘊含著男權話語要求的審美意識,已經逐漸被掃進歷史故紙堆。

魔王松鼠走路外八字怎麼回事

三百年前的“瞇瞇眼”?

既然已經說到了清代的畫作與美人,我們不妨以清朝為例,講一講清人的女性審美,究竟是怎樣一個標準。

相較于以楊玉環為代表的講求“臉如芙蓉胸似玉”的盛唐審美,清朝更喜好風露清愁、暗然神傷的柔弱女子。在傳世的清代畫作中,無論是宮廷畫,還是民間畫,哪怕所繪的是花木蘭、梁紅玉這樣的女將,也有著修頸、削肩、細目、櫻唇的特點。至于普遍意義上的美人,就更要符合“倚風嬌無力”的儀態了。

于是,有人便將“細目”等同于“瞇瞇眼”,質疑“西方人這樣表現中國人,是有歷史依據的”,“小眼睛、單眼皮就是原罪嗎?”,“眼睛細長不配做中國人?去看看古畫吧!”……對于這樣執其一端、忽略藝術作品表達語境的牽強附會,網友已經做了駁斥。我們就不多說了。

魔王松鼠走路外八字怎麼回事

網友對此次三只松鼠涉嫌辱華事件的評論

之前,筆者寫過海外某雜志用繡有蝙蝠的清代官服影射新冠疫情的事件,其實道理也是相通的。蝙蝠、官服在正常狀態下都沒有問題,但在特定的情境下擺出來陰陽怪氣,問題就大了。反過來,因為這副圖片辱華,是不是我們以后都不能展示蝙蝠、官服元素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魔王松鼠走路外八字怎麼回事

《新發傳染病》5月刊封面圖

與其說清人塑造了三百年前的“瞇瞇眼”,不如說他們塑造了三百年前的“網紅臉”。

對于美女,清朝人有著非常深入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康熙年間文人徐震的《美人譜》,其中把美女的各項標準,講得非常清楚。首先在年齡上,從十三四歲開始,至多到二十三四。倘若過了這段時間,即便是美人,也“如花之盛開,非不爛漫,而零謝隨之矣”。

其次是形體,這方面清朝人的講究就更多了,僅《美人譜》中就有螓首、杏唇、犀齒、酥乳、遠山眉、秋波、芙蓉臉等等一長串的描述,可謂從頭到腳、細致入微。明末清初文人李漁即深諳此道,比如眼睛一項,他就說:“目細而長者,秉性必柔,目粗而大者,居心必悍”。身材方面,女子體態“宜窄不宜寬”,腰更是“宜細不宜粗”。

在這種審美旨趣的影響下,清代仕女畫呈現出一些普遍的特點,比如“美人雙眼要修長”、“畫女應削肩”。在清代各個刻本的紅樓夢插圖中,丫鬟小姐的服裝雖然不同,臉型、身段,幾乎難分彼此。

魔王松鼠走路外八字怎麼回事

《天書奇譚》劇照

這種程式化的審美,確實影響到了西洋畫。乾隆年間,宮廷畫師郎世寧為乾隆帝和十二位后妃精心繪制了人物像,即著名的《心寫治平圖》,細看畫作,后妃們的五官雖然各有特色,但臉型、眉毛、眼型幾乎一模一樣。倘若粗略觀覽這幅畫,很容易產生“網紅臉”的感覺。對此,一種解釋是,乾隆皇帝的喜好,還有后宮嬪妃們的打扮,都與當時的主流審美頗為相似,所以才顯得有些“十二人一面”。

魔王松鼠走路外八字怎麼回事

《十二美人圖》之倚榻觀鵲,圖自故宮博物館。

有人把清朝作為中國傳統女性審美的集大成時期,還有人把一些病態化的情節歸咎于清朝。這兩種說法其實都曲解了清朝。是否集大成,這有待討論,畢竟審美在不斷流變,有沉淀,有更新。而用今天的視角看,清朝的審美習俗中固然有一些陋習,甚至構成了某些西方人眼中的“東方韻味”,但顯然這不是為辱華符號做辯解的借口。

魔王松鼠走路外八字怎麼回事

陳漫事件后,BBC的報道著重描摹了“攝影師需要為小眼睛道歉”這一點。

魔王松鼠走路外八字怎麼回事

面對中國互聯網輿論對“瞇瞇眼”形象的普遍質疑,仍有商家和廣告制作方“不撞南墻不回頭”,而這次“頂風作案‘’的就是奔馳。

最后,溫馨提示一下某些關注“東方韻味”的人,與其總是借“瞇瞇眼”、“塌塌鼻”打造“多元審美”的道德優越感,亦或是借“瞇瞇眼警告”造勢、制造輿論撕裂,倒真的不如稍微花點心思,多找幾幅拍賣價格高的古代畫作看一看,仔細翻譯翻譯究竟什麼是“美”,什麼是“文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4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