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明孝宗八字

解夢佬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明代第一奇葩皇帝朱厚照剛剛西巡歸京不久,玩心又起,意欲南下江南。封建王朝,天下穩定源自中樞強大,中樞強大根本則在于皇帝一人之安危,由于土木堡之變過去尚且不滿百年,前車之鑒猶在,朱厚照剛結束的巡狩已經讓朝臣擔驚受怕不已,他們自然不會坐視此類情況發生。

明孝宗八字

正德皇帝朱厚照

一眾大臣苦口婆心勸說正德皇帝,安安穩穩待在京城內,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況天下共主的皇上呢?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呀,為此,朝臣們展開了一場大請愿。明朝皇帝們除了那幾位極為強勢的主兒,一般都經不住官員們“哭天搶地”般的勸說,就在正德招架不住聒噪,準備放棄南游之時,南方,亂了。

南方之亂,主要在江西境內,罪魁禍首正是分封在南昌的寧王朱宸濠,史稱寧王之亂。原來,朱宸濠借機朝中針對正德皇帝的南游勸誡,散布謠言,說正德荒淫無道,不配做皇帝,于是拉起幾個散兵游勇就造反了。最開始也打下了兩三個城鎮,主要是各地承平日久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明孝宗八字

大寧都司與朵顏三衛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將諸子以藩王身份分封在各地,能力出眾者則鎮守邊塞要關。寧王這一支的源頭是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開始在大寧(今內蒙古赤峰寧城縣)就藩,與燕王朱棣一同守衛北疆。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初,手里并沒有多少兵力可供驅策,于是連哄帶騙就近脅迫朱權把他的朵顏三衛借了去,許諾事成之后與他平分天下。可朱棣問鼎之后,提也沒提這事兒,還將寧王從威震一方的大寧,轉封到了江西南昌,并且考慮到天下初定,臥榻之側不容有失,還把寧王兵權盡去。由此,寧王一支與朝廷素來不和,直到這一代寧王朱宸濠靠著給貪玩的皇帝進獻奇珍異寶,才算博得了一些歡心,讓寧王恢復了王府衛兵,誰知道也是包藏禍心。

朱宸濠之亂實在沒什麼亮點可以敘述的,因為他太菜了。朱宸濠起事沒多久,剛剛拿下安慶,準備進發南京,就被南贛巡撫王守仁抄了大本營南昌,回救途中不敵被俘。隨后就如同一場鬧劇,正德皇帝聽說南方生變,正好給了他南下的由頭,在北京的豹房練兵早就練膩味了,他早就想真刀真槍地在沙場上干一場了,于是自封“奉天征討威武大將軍鎮國公”,帶著禁衛親軍御駕親征。一眾大臣勸說不過,也只好由著他去了。

誰知道朱宸濠太過不爭氣,與王守仁帶領的勤王軍隊一個照面就被打得雞飛狗跳、土崩瓦解了。我們站在上帝視角去審視這場動亂,朱宸濠太過急功冒進,沒有一個穩定的根據地,從而進退失據,被王守仁抄了后路。而朱宸濠起事之初妄想如同明成祖朱棣一樣以藩王謀奪天下,看來也只是一個笑話了,朱棣戰端啟釁后,可是一直有燕京北平作為大后方的,而朱宸濠的亂軍跟流竄土匪無異,其勝敗可知矣。

只是可憐朱宸濠的正妻婁氏,也算明代才女了,在叛亂在投江自盡,留下動人的絕筆詩:畫虎屠龍嘆舊圖,血書才了鳳眼枯。迄今十丈鄱湖水,流盡當年淚點無。

明孝宗八字

圣人王陽明

平定這場動亂的大功臣王守仁又是誰呢?我想就算大家想不起他的名字,但一定知道歷史上那位在院子里“格竹”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然而什麼都沒有發現的“傻子”了。沒錯,王守仁就是心學集大成者,大明第一牛人,近現代前的最后一位圣人,其思想的歷史地位直追孔孟。崖山之后無華夏,蒙元踐踏中原,文化凋零。明朝重續漢祚后,百廢待興,尤其是思想文化上的彌合。“格竹”之后,王守仁開始質疑宋朝大熾的程朱理學,他提出“仁者要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和“致良知”,解放了人性和思想。此外,他提倡知行合一,與今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謀而合,強調了實踐的重要性。

王守仁允文允武,除了思想上的歷史地位,在軍事上也屢有功勛,平定寧王之亂便是其一。直到今天,在中華文化圈仍然受到許許多多人的追捧,對中華文明的傳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其別號陽明,世人更愛敬稱他“王陽明”。

正德南下之后,因為王守仁已將叛亂平定,正德皇帝無奈,只得在南京進行受俘。侍衛們假裝將朱宸濠釋放,繼而一擁而上將其抓獲,也算給正德增加了一絲受俘的趣味。朱厚照在南京期間,南京諸臣沒安排讓他住進皇城,而是以太監王洪家為行宮,“恐其戀南而不肯北也”。“喬白嚴為參贊,寇天敘為應天府丞,太監王偉為內守備,三人者同謀協力,持正不撓,故保南京無虞。不然,禍且不測矣”。由此可見,朝廷上下對這位玩世不恭的皇帝什麼脾性也算摸得透透的了。

明孝宗八字

明孝宗朱祐樘

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出生在申時、酉日、戌月、亥年,“申酉戌亥”恰巧符合地支順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種生辰叫做“貫如連珠”,屬于大富大貴的極品八字。他父皇明孝宗朱祐樘只有一個皇后,就是朱厚照的母親,所以朱厚照自幼就備受寵愛,直到做皇帝,身邊也有劉健、李東陽之類的賢臣保駕護航。然而,朱厚照前面三十年的都算順風順水,就在他在南京玩夠了準備北上時,路過清江浦(今江蘇淮安市),眼見水波蕩漾,清風徐徐,玩心又起,獨自駕著小舟游玩,不幸落水,后來雖然被侍衛們救起,卻落下了病根,回到北京不久就疾發駕崩了。

正德彌留之際,他對司禮監太監說:“朕疾不可為矣。其以朕意達皇太后,天下事重,與閣臣審處之。前事皆由朕誤,非汝曹所能預也。”言畢崩駕于豹房,時年三十一歲。雖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但是從正德皇帝的遺言,我們不難看出正德皇帝實際上也有著他的責任與擔當,并不像傳言那般不堪。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3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