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5月12日八字是什麼日子

解夢佬

文/曹應旺

5月12日八字是什麼日子

一代偉人毛澤東,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原因之一是高度重視自信。他一生經歷過無數艱難困苦,從未喪失過必勝的信心,始終如一地堅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共產主義奮斗的目標是偉大的、光榮的、正確的。自信充滿在毛澤東的著述中,毛澤東思想的魅力之一,也是高度重視自信。毛澤東思想告訴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什麼是自信?中國為什麼要自信?中國為什麼能自信?中國應該怎樣自信?

一、毛澤東心目中什麼是自信

自信是向上心。有了向上心,才有前進的動力。人無自信,什麼事也做不成。毛澤東要求剛進學校門的小學生們堅定信心,這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毛澤東要求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們堅定信心,這就是他在莫斯科對中國留學生們說的,“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5月12日八字是什麼日子

◆1957年11月,毛澤東在莫斯科接見中國留學生。

自信是淬火成鋼的精神。在困難面前要看到光明。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毛澤東要求黨員干部堅定信心。他在《為人民服務》中說:“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他在《愚公移山》中要求“全黨和全國人民建立起一個信心,即革命一定要勝利。首先要使先鋒隊覺悟,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要使全國人民有這樣的信心:中國是中國人民的,不是反動派的”。只要中國共產黨人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像愚公那樣持之以恒挖山不止,就會感動全國人民和我們一起來挖掉帝國主義、封建主義這兩座大山。

自信,洋溢在毛澤東的詩詞中。學生時期,他詠道:“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萬里長征聞所未聞的磨礪中,他詠道:“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到達陜北后的東征中,他詠道:“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建國后,回顧浴血奮斗的歷史,瞻望光輝燦爛的未來,他詠道:“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自信,洋溢在毛澤東的文稿中。土地革命時期,他寫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告訴有悲觀失望情緒的人,中國革命必能成功。“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5月12日八字是什麼日子

◆1938年,毛澤東在延安窯洞撰寫《論持久戰》。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帝國主義依靠其高度工業化的物質基礎和高度組織起來的軍事力量,企圖3個月內占領全中國。沒有工業化和組織力弱的中國能不能奪得抗戰勝利?毛澤東寫出《論持久戰》,深入分析敵強我弱、敵小我大、敵退步我進步、敵寡助我多助的矛盾特點,糾正速勝論的錯誤,駁倒亡國論的讕言,闡明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后勝利是中國的。

抗戰勝利后,蔣介石依仗美國援助和開始時的軍事優勢,挑起了內戰。毛澤東依據政治、經濟、軍事原因,堅定地指出:“我們是能夠戰勝蔣介石的。全黨對此應當有充分的信心。”他要求各級領導同志要向黨內對國內外形勢認識不足、有悲觀情緒、缺乏信心的人進行教育。他說:“敵人還有力量,我們自己也還有弱點,斗爭的性質依然是長期的,殘酷的。但是我們一定能夠勝利。此項認識和信心,必須在全黨鞏固地建立起來。”

5月12日八字是什麼日子

建設時期,剛剛站起來的中國存在著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因為中國要在滿目瘡痍的戰爭廢墟上搞建設;因為中國要在一窮二白、大多數人是文盲的基礎上搞建設;因為中國要在90%的成分是在依靠手工搞飯吃的經濟條件下搞建設。在此情況下,中國有沒有信心搞建設呢?毛澤東回答道:“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艱難困苦,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共和國。我們正在前進。我們正在做我們的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極其光榮偉大的事業。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

二、毛澤東看中國為什麼要自信

中國為什麼要自信?這是中國歷史的啟示。

中國古代輝煌的成就與中國古人的重視自信和充滿自信是分不開的。《周易》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周易》的自信觀。漢代史學家司馬遷給自己確立的目標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是司馬遷的自信。唐代大詩人李白詩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李白的自信。古老的中華民族是一個“人皆可以為堯舜”的自信的民族,也是一個“能以天下為一家”的自信的民族。喜歡讀中國歷史的毛澤東,在青年時代就說:“讀歷史是智慧的事”,這包括從中國古人的自信觀中得到智慧。

5月12日八字是什麼日子

◆1931年,毛澤東在江西瑞金。

中國近代鴉片戰爭以來落后挨打的歷史使一部分人丟失了自信,而丟失了自信甘當洋奴,又是中國繼續受帝國主義欺壓的原因之一。在上層有慈禧太后這樣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洋奴。在下層有巴結帝國主義者以當買辦資本家為榮的洋奴。在知識界有詆毀中華文化,要求廢除漢字,叫嚷全盤西化的文化洋奴。全面抗戰之前,溥儀在東北做起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兒皇帝;《秦土協定》《何梅協定》也都是對日本侵略者卑躬屈膝、出賣主權的產物。長征路上,喪失信心的張國燾,害怕北上抗日,走上了逃跑主義道路。面對這些,毛澤東作《四言詩·祭黃帝陵》,在盛贊中華祖先軒轅黃帝的豐功偉績之后,描述近代中華民族落后于人的形勢:“世變滄桑,中更蹉跌。越數千年,強鄰蔑德。”他痛心疾首的是一部分中國人丟失了自信,其中更有不少人當起了漢奸,“遼海燕冀,漢奸何多!”全面抗戰之后漢奸更多了。國民黨的二號人物汪精衛帶著一批國民黨大員投靠日本帝國主義,在南京建立起偽政權。共產黨中曾在1922年、1924年先后脫黨的陳公博、周佛海當了漢奸。魯迅的弟弟周作人也當了文化漢奸。這些做漢奸的人是從喪失民族自信心開始的。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指出:“有些人做奴隸做久了,感覺事事不如人,在外國人面前伸不直腰,像《法門寺》里的賈桂一樣,人家讓他坐,他說站慣了,不想坐。這方面要鼓點勁,要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來”。

中國為什麼要自信?這為中國的現實所決定。

現實的中國是一個大國,是一個與西方國家相比相對落后、相對弱勢的國家。近代以來,中國因為大,是一塊肥肉,列強都想吃一塊;因為落后,列強就能夠吃到一塊。因此,西方列強不可能希望中國大而先進起來。即使有好心的國家愿意幫助中國,中國這樣大,人口這樣多,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背得起。中國只有堅定信心,靠自己艱苦奮斗,才能發展工業化、實現現代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毛澤東反復強調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務必保持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

5月12日八字是什麼日子

◆《七律·到韶山》

中國為什麼要自信?毛澤東還從哲理上作了回答。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要站立起來、發展起來、強大起來,主要靠自己的條件、自己的創造、自己的拼搏,別人的幫助是次要的。這就是毛澤東詩詞所表達的:“唯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自己怕苦怕死怕吃虧,就不可能把革命建設搞成功。這就是毛澤東哲學著作所表達的:“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和平是必須取得和能夠取得的,但主要應依賴自力而不應依賴外力。只有自力更生,自立自強,自己有辦法,自己立于不敗之地,然后國際與國內各方助我力量,方能發生作用,才是可靠地取得和平,否則就是不可靠的,是危險的。”自己不努力,那就會靠墻,墻要倒;靠壁,壁要歪,靠不住。這也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打鐵必須自身硬”。

三、毛澤東看中國為什麼能自信

中國為什麼能自信?毛澤東認為中國有自信的能力。他在《民眾的大聯合》中指出:“我們中華民族原有偉大的能力!” 他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中說:“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中國自信的能力,來自中國的大地。

中國的大地是一個寬闊廣大的大地。毛澤東說:“我們中國是世界上最大國家之一,它的領土和整個歐洲的面積差不多相等。在這個廣大的領土之上,有廣大的肥田沃地,給我們以衣食之源;有縱橫全國的大小山脈,給我們生長了廣大的森林,貯藏了豐富的礦產;有很多的江河湖澤,給我們以舟楫和灌溉之利;有很長的海岸線,給我們以交通海外各民族的方便。”這個寬闊廣大的大地,使毛澤東領導的中國革命走自己的道路有了廣大的回旋余地。正如毛澤東所指出:“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我們總有道路。”

5月12日八字是什麼日子

◆1952年10月,毛澤東在黃河岸邊的邙山山頂。

中國的大地是一個無比雄偉的大地。雄偉的井岡山、武夷山,雄偉的昆侖山、六盤山,雄偉的長江、黃河,雄偉的萬里長城、大運河……這些都是滋養中華兒女的物質基礎,也是滋養偉人毛澤東的山川奇氣。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寫道:“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中國的無比雄偉的山河大地是毛澤東詩詞的依托,也是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人事業的依托。

中國的大地是一個異彩紛呈的大地。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地域差別非常大,“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這種差別為各地之間進行協調、配合、互補發展提出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因地制宜,是毛澤東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內容之一,也是毛澤東在中央統一領導下各地結合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要求之一。鄧小平提出在香港、澳門實行一國兩制,這在一個小國簡直不可想象。對外開放,先在四個特區實行,由沿海向內地逐步推進。這也是大國條件下支撐的對外開放。這是鄧小平對毛澤東因地制宜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中國自信的能力,來自中國的歷史。

中國的歷史具有無比深厚的底蘊。與中華文明年齡相近的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斷過,有的甚至消亡了。唯有中華文明延續至今,從未中斷過。毛澤東指出:“在中華民族的開化史上,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藝術家,有豐富的文化典籍。在很早的時候,中國就有了指南針的發明。還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經發明了造紙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經發明了刻板印刷。在八百年前更發明了活字印刷。火藥的應用,也在歐洲人之前。所以,中國是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中國已有了將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

5月12日八字是什麼日子

中國的歷史藏有無比豐富的智慧。毛澤東勇猛批判不知道中國歷史只知道“言必稱希臘”的教條主義者,號召繼承與發展從孔夫子到孫中山的歷史智慧。中國共產黨所以能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所以能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不斷推向前進,就是在指導思想上不僅善于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而且善于將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地融合起來,形成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實踐力量,這是世界上所有別的政黨無法相比的。毛澤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創者。他闡發的實事求是、獨立自主、艱苦奮斗、謙虛謹慎、好學上進等等,就是馬克思主義之靈魂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文脈相融合而形成的。這些都是巨大的精神力量。毛澤東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游擊戰法,不正是悟透了《道德經》示弱、先予后取等思想的精髓嗎?毛澤東的《論持久戰》不正是對《孫子兵法》“兵貴勝,不貴久”、“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校之以計,而索其情”等軍事思想的運用與發展嗎?毛澤東總結的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武裝斗爭、統一戰線、黨的建設,不正是受孔子足食、足兵、民信,受孟子的諸侯三寶:土地、人民、政事等治國理政思想的影響嗎?三大法寶產生了多麼大的實踐力量啊!

中國的歷史不信鬼神信人事,重視人的艱苦奮斗。大禹治水、夸父追日、羿射九日、精衛填海、女媧補天、愚公移山,這些故事都是要激勵艱苦奮斗。它也流淌在毛澤東的詩詞里,這就是“戰地黃花分外香”“無限風光在險峰”。這些故事和西方的故事大不相同。中國古代和西方古代都有火的發現的神話故事,希臘古代神話里,火是普羅米修斯偷來的;而在中國古代鉆木取火的神話里,火是中國先人鉆木取火堅忍不拔摩擦出來的!中國古代和西方古代都有面對大洪水的神話故事,西方古代神話面對末日洪水,在諾亞方舟里躲避,中國古代面對大洪水出現了大禹治水。中國古代愚公移山的神話故事,毛澤東在延安講過多次,僅黨的七大會議上就講了三次。艱苦奮斗早已成為炎黃子孫的遺傳基因。中國共產黨的奮斗史、中國共產黨的苦難輝煌,不正是證明了這個遺傳基因在中國共產黨身上的強大力量嗎?

5月12日八字是什麼日子

◆毛澤東在視察途中審閱水利規劃圖。

中國自信的能力,來自中國人民。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指出:“我們中國現在擁有四億五千萬人口,差不多占了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中國是一個由多數民族結合而成的擁有廣大人口的國家。”人多而處于一盤散沙的狀態時,就不可能成為現實的力量,就只能受人欺負。近代中國累受帝國主義的欺負,主要原因在于民眾的無組織狀態。所以,毛澤東特別重視團結:“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他在《論持久戰》中指出:“動員了全國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敵于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就會形成無堅不摧的力量,就會使日本侵略者“像一匹野牛沖入火陣,我們一聲喚也要把它嚇一大跳,這匹野牛就非燒死不可。”

中國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勞、勇敢、智慧的人民。中國人民是萬里長城、大運河、都江堰的創造者,是火藥、指南針、造紙術、活字印刷等四大發明的創造者,是中國歷史的創造者。毛澤東是人民的領袖。他既強調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又強調以依靠人民為力量的源泉,還強調堅定地實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戰爭時期,毛澤東贊美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銅墻鐵壁,指出:“人民是有能力的,他們的力量是最偉大的,他們結成了團體,就是所向披靡、天下無敵的常勝軍。”建設時期,毛澤東告誡干部們:“我們應當相信群眾,我們應當相信黨,這是兩條根本的原理。如果懷疑這兩條原理,那就什麼事情也做不成了。”

5月12日八字是什麼日子

◆毛澤東為人民英雄紀念碑題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中國人民是善于順應時代發展的人民。中國人民反對因循守舊、固步自封,重視與時代同步伐。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求獨立、求解放,做出了不負于革命時代的巨大努力,付出了極大犧牲。為此,毛澤東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寫下了這樣的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新中國成立后,站起來的中國人民意氣風發、斗志昂揚,進行著不負于建設時代的辛勤勞動和辛勤創造。毛澤東歌頌人民建設者創造的“天塹變通途”等巨大的成就,由衷地贊美“遍地英雄下夕煙”“六億神州盡舜堯。”

四、毛澤東看中國怎樣自信

中國為什麼要自信?這是要解決方向和目標問題。中國為什麼能自信?這是要分析基礎和條件問題。中國怎樣自信?這是要研究方法和途徑問題。

毛澤東心目中的自信,不是自滿,他特別反對驕傲自滿、目空一切;不是自大,他特別討厭自高自大、自以為是;不是自矜,他特別警惕固執己見、固步自封。

毛澤東心目中中國怎樣自信?最主要的就是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萬眾一心、謙虛謹慎、艱苦奮斗。

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也是毛澤東心目中中國怎樣自信的根本方法、根本途徑。

實事求是,要求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找出事物固有的規律性,按規律辦事。實事求是與理論脫離實際的主觀主義是根本對立的。像王明那樣教條主義的主觀主義者,完全按著蘇聯的指揮棒轉,不可能做到實事求是,不可能做到獨立自主,自然也做不到中國自信。毛澤東非常贊賞孔夫子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夫子講的“意”(臆測)、“必”(絕對化)、“固”(固執)、“我”(唯我獨是),就是毛澤東反對的主觀主義。

5月12日八字是什麼日子

毛澤東的實事求是包括如下方面:一是虛懷觀是。即不從本本出發,不從領導意圖出發,不從個人私利出發,而是以自然狀態的胸懷,從實際出發去觀是。二是和氣察是。即發揚民主,平等待人,聽取真話,反對獨斷專行、盛氣凌人的霸道作風,從各種不同意見中去察是。三是去偏歸是。即反對片面地看問題,主張全面地看問題,反對只看見局部,不看見全體,只看見樹木,不看見森林,主張各去所偏,歸于一是。四是去偽存是。即去掉表面現象和假象,反對華而不實、脆而不堅,反對空話連篇、裝腔作勢,主張講真話,達到對事物本質的認識。五是調研得是。即到群眾中去,到社會基層去,眼睛向下調查研究,以得到實事求是的是。

與時俱進,是毛澤東心目中中國怎樣自信的第二個方法。

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實際,不是片面的實際,而是全面的實際;不是他地他處的實際,而是本地本處的實際;不是過去的實際,而是現在的實際。因循守舊,眼睛只向后看,不掌握現在的實際,也就不可能做到從實際出發。根據不斷變化的實際,順時而作,與時俱進,才能做到從實際出發,也才能做到中國自信。世界已進入工業化、信息化、現代化的時代,此時中國若還迷戀于依靠手工搞飯吃,那怎麼能做到中國自信呢?只有順應世界潮流,引領世界潮流,才能做到中國自信。這正是毛澤東提出變農業國為工業國、實現現代化,并為之奮斗的原因所在。

與時俱進,貫穿在毛澤東的世界觀和歷史觀中。他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人類總是不斷發展的,自然界也總是不斷發展的,永遠不會停止在一個水平上。因此,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停止的論點,悲觀的論點,無所作為和驕傲自滿的論點,都是錯誤的。”

與時俱進,也貫穿在毛澤東的認識論中。他說:“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與時俱進,還貫穿在毛澤東的學習精神中,他說:“情況是在不斷地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要接受新事物,要研究新問題。”

5月12日八字是什麼日子

◆毛澤東在南京與群眾們親切交談。

萬眾一心,是毛澤東心目中中國怎樣自信的第三個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有一句凝魂聚氣的詞:“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毛澤東總結中國近代受人欺負,“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國民眾的無組織狀態”。中國先賢管子認為“物之所生,不若其所聚。”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全中國民眾組織起來聚合到一起,就能產生排山倒海之力。毛澤東早在井岡山時期,就將“眾志成城”看成打敗敵軍的決定性條件。贛南閩西時期,毛澤東總結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是因為有了“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抗日戰爭的勝利,與毛澤東和黨中央制定正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組織千千萬萬的民眾,調動浩浩蕩蕩的革命軍密不可分。在毛澤東心目中,只有萬眾一心才能奪取革命、建設的勝利。也只有萬眾一心才能做到中國自信。

萬眾一心,體現了毛澤東團結全黨、團結全國人民、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思想。在毛澤東的所有文稿中,團結,是關鍵詞之一。他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題的“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八字校訓,頭兩個字就是“團結”。建國前夜,周恩來號召青年們要向毛澤東那樣重視團結。周恩來說:“毛主席對我們共產黨的許多干部談:你們每天寫日記不要寫別的,就只寫一句‘團結百分之九十’就行了。”可見毛澤東將團結看得多麼重要。正如建國后毛澤東所指出:“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

謙虛謹慎,是毛澤東心目中中國怎樣自信的第四個方法。

謙虛謹慎,關系到能否做到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萬眾一心。毛澤東認為謙虛等于實際,驕傲自滿就會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驕傲自滿過不了勝利關。小勝即驕傲,大勝更驕傲,就會一次又一次吃虧。在全國革命勝利面前,毛澤東指出:“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為此,他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謙虛謹慎,還關系到能否搞好團結。毛澤東在《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中指出:“力戒驕傲。這對領導者是一個原則問題,也是保持團結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沒有犯過大錯誤,而且工作有了很大成績的人,也不要驕傲。”謙虛謹慎,也關系到能不能做到中國自信。驕傲自滿就會停止不前,就會招致失敗,就會失去自信。謙虛謹慎,不斷地取得進步,就能保持自信。毛澤東指出:“即使我們的工作得到了極其偉大的成績,也沒有任何值得驕傲自大的理由。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

5月12日八字是什麼日子

在毛澤東心目中,不僅中國還相當落后的時候,需要向一切國家的一切長處學習,不能一有成績就驕傲,就是中國發展起來了,依舊需要向人家的長處學習,依舊不能一有成績就驕傲。1956年,毛澤東指出:“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謙虛謹慎,把尾巴夾緊一些。”他認為中國還沒有實現工業化時,“就是有人想翹尾巴,也沒有本錢,頂多翹一兩公尺。”將來實現工業化了,“翹尾巴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我們要預防將來翹尾巴。“將來我們國家富強了,我們一定還要堅持革命立場,還要謙虛謹慎,還要向人家學習,不要把尾巴翹起來。”在毛澤東心目中翹尾巴的驕傲自大是與自信根本對立的,是要禍害自信的。

艱苦奮斗,是毛澤東心目中中國怎樣自信的第五個方法。

學生時代,毛澤東在《講堂錄》中記了這樣一段話:“惟安貧者能成事,故曰咬得菜根,百事可做。”還記有這樣一段話:“奮斗 夫以五千之卒,敵十萬之軍,策罷乏之兵,當新羈之馬,如此而欲圖存,非奮斗不可。”學生時代的毛澤東就從中華優秀文化傳統中形成了對艱苦奮斗的認識。這就是唯能吃苦、能奮斗者才能成事,才能做到自信。

革命時期,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是小米加步槍,敵人的軍隊是飛機加大炮,物質條件相差極大。兵力上常常是“敵軍圍困萬千重”,懸殊又是何其之大。但是,人民軍隊如毛澤東所說“好在苦慣了”,能吃苦,能拼搏,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在延安,毛澤東對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學員的三大要求之一是“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抗日戰爭勝利后,剛去東北時有人寄希望蘇聯的幫助,毛澤東及時指出:“干部中一切不經過自己艱苦奮斗、流血流汗,而依靠意外便利、僥幸取勝的心理,必須掃除干凈。”

5月12日八字是什麼日子

在全國革命勝利,即將進行國家建設時,毛澤東提出“兩個務必”,其中之一是“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建設時期,毛澤東指出:“我們要提倡艱苦奮斗,艱苦奮斗是我們的政治本色。”他講“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他所講的精神就是艱苦奮斗。他認為中國是一個大國,但現在還很窮。“要使全體干部和全體人民經常想到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國,但又是一個經濟落后的窮國,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國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其中包括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樣一個勤儉建國的方針。”好逸惡勞、驕奢淫逸,再富的家也會敗、再富的國也會亡。正如古人所說:“成事由儉敗由奢”;“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要做到中國自信,就要始終保持艱苦奮斗;即使富強了,也要富日子當作窮日子過,也要不忘初心。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多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2013年12月26日,他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首次講過這段話。2014年2月17日,他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重復了這段話,并說這是他特別講的一段話。2014年5月4日,他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講話時又重復了這段話。2016年5月17日,他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再次重復了這段話。他反復強調這段話,是要我們深思歷史悠久、土地遼闊、人口眾多這三大因素迭加在一起的國家有幾個?而善于運用這三個因素的世界大黨又有誰?“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認識毛澤東怎樣看中國自信,對堅定中國自信,搞好中國自信,無疑有重大的啟示意義。

本文為《黨史博采》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

維權支持: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2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