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

解夢佬

(觀察者網訊)“那考古工作者就不敢打開這個石槨了嗎?怎麼可能嘛。唯物主義者還能相信這事兒對不對?大不了到時候,燒上兩炷香,石槨里邊再塞上領導的名片......”

昨日(10月17日),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于賡哲在B站發布的一段歷史講座火了。一番往刻有“開者即死”詛咒石槨里塞領導名片的“奪筍”發言,讓網友不禁調侃,“好家伙,考古界當領導得八字夠硬”。不過,于賡哲教授當時說完這段話就忍不住嘿嘿笑了起來,“我編的啊,這我編的,開個玩笑而已”。昨日,這位“歷史學的羅翔”再揭“行業內幕”:“考古隊領導從來不印名片,都是隊員替他印,瞞著他用(狗頭保命)。”

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

17日,微博網友@鏡殿主人光君 發布了6張于賡哲教授“奪筍”發言視頻截圖,意外引發數萬網友轉發、點贊。據@鏡殿主人光君 介紹,圖片截自于賡哲教授B站賬號所發視頻。

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

經查證,截圖內容出自于于賡哲教授在去年8月份發布的一期歷史講座視頻——“李小孩棺槨上的詛咒從何而來?談談奇女子楊麗華堪稱傳奇的一生”。

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

在這期視頻中,于賡哲教授開頭通過介紹西安碑林博物館的一件奇特文物——李小孩石槨,來反映隋文帝楊堅嫡長女、周宣帝宇文赟皇后楊麗華的獨特個性。

據其介紹,這件殿堂外形的石槨非常特別,因為在其“屋頂”瓦片上刻有四個大字,“開者即死”。

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

“好家伙,多嚇人呢。”

于賡哲教授接著解釋稱,不像古埃及,中國古代的喪葬儀式中并沒有“下詛咒”這種風俗,因而這一刻有詛咒的石槨才顯得十分奇特。“那這個東西是誰搞的?我跟大家說啊,這極有可能跟死者的外祖母密切相關。”

據于賡哲教授介紹,石槨的主人為李靜訓(字小孩)。她的外祖母是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的女兒楊麗華,“恐怕也只有她那種個性才能干出這種事”。

于賡哲教授表示,楊麗華的經歷極其特殊,“她由皇后變成皇太后,由皇太后再變成公主”。簡單來說,楊麗華早年嫁給北周太子宇文赟,隨著宇文赟即位后,成為皇后。其后,宇文赟禪位于長子宇文闡也即北周靜帝,在宇文赟去世后,宇文闡尊楊麗華為皇太后。之后,隨著其父楊堅篡奪北周天下,建立隋朝,楊麗華又被父親隋文帝楊堅封為樂平公主。

獨特的經歷之下,楊麗華本身也十分具有個性。據于賡哲教授說,面對暴虐荒淫的丈夫宇文赟,楊麗華就沒在怕的,懟起宇文赟更是“你有一句我也懟一句”。后來,其父代周后,楊麗華并不十分高興,因為“她認為父親來了后會輔佐她這個孤兒寡母,沒想到他竟然奪取了天下”。之后,隋文帝還商量將楊麗華改嫁,但楊麗華堅決不同意,于是此事作罷。

也因此,一生未嫁他人的楊麗華十分看重自己唯一的女兒宇文娥英。在女兒到了婚嫁年齡,楊麗華親自在帷帳之中為女選婿,之后還為女婿李敏求得官職。而石槨主人李靜訓,就是宇文娥英與李敏的女兒。據記載,李靜訓自幼深受外祖母楊麗華的溺愛,一直在宮中撫養。然而,李靜訓時年9歲就歿于宮中。楊麗華十分悲痛,以厚禮葬之。

據于賡哲教授介紹,楊麗華給李靜訓的隨葬器物都十分精美。至于石槨上“開者即死”的刻字,于賡哲教授表示,雖然中國古代不存在用咒語嚇唬盜墓賊的說法, 但楊麗華就敢這麼做。

說到此,于賡哲教授開始了他的“奪筍”發言:“我這里順便說一下,那考古工作者就不敢打開這個石槨了嗎?怎麼可能嘛。唯物主義者還能相信這事兒對不對?大不了到時候,對吧,燒上兩炷香,石槨里邊再塞上領導的名片......”說完,他自己也忍不住嘿嘿笑了起來,“我編的啊,這我編的,開個玩笑而已”。

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

好家伙,原本還算頗為正經的歷史講座瞬間變味,彈幕成了一片“哈哈哈”大海洋。而如今,這一段落被網友挖出。雖是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但網友反應出奇一致,除了哈哈哈,就是心疼(劃掉,調侃)領導命苦一波。

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

面對網友們的一眾調侃,于賡哲教授在17日再揭“行業內幕”:“考古隊領導從來不印名片,都是隊員替他印,瞞著他用(狗頭保命)。”

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

而當天,微博認證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發掘隊領隊的博主@考古小隊長 也“證實”,“剛才一位前輩說他們幾十年前真干過,不過不是塞名片,是說有事找領導,我們只是干活的”。結果,之后還真發生了一個故事:“那個領導真的病了……發掘結束才好。”

為百度網民看的八字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據澎湃新聞早前報道,于賡哲教授是在去年4月份登上了B站。如今,他已經擁有近40萬粉絲。他的一系列歷史講座十分受歡迎,有網友稱他是“歷史學的羅翔”。

而在他看來,無論羅翔還是戴建業,“明星教師”在社交媒體上走紅是好的現象。“新一代年輕人已經長大了,他們對知識和學術有更迫切的渴望,作為學者去滿足他們的需求責無旁貸。”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342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