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佛陀的六無減是什麼(上)

解夢佬

在許多佛教經典里面都不約而同的記載了關于佛的十八種功德,也即是“十八不共法”,是為了銘記佛陀各類功德的特殊經文,其中就包括了“六無減”,所謂無減,其實就是指佛陀在證知上面的功德,所以下面就來簡單說說這六無減到底包含什麼內容吧。

六無減之欲無減

欲無減就是指佛的善法欲不減。佛陀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佛陀明白善法欲的重要性,他們不會無視和破壞善法欲,反而會努力培養自己的善法欲,所以佛陀在精進修行的時候,絲毫不會覺得滿足。所以即使佛陀成佛了,明悟一切佛法,但對普度眾生,拯救眾生的善法欲都不會消退。

六無減之精無減

精無減,也即精進無減。佛在修行和執行宏愿的時候,會不斷地對自己進行進修,在成佛后依舊保持著這種習慣,日日不停歇,刻刻不休止,所以精進無減與上面的善法欲有緊密聯系,對于善法的猛烈希求,其外在行相便是精進。

六無減之念無減

念無減的意思就是佛對佛教的法門謹記在心。所謂佛有八萬四千法門,對應著眾生八萬四千種不同的煩惱。而佛陀擁有“念無減”,所以才能夠對不同的人運用不同的方法去進行救贖。這也證明了佛智慧圓滿,對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一切皆通達,所以內心會永遠不忘八萬四千法門,這正是念無減的體現,也是佛陀獨有的功德之一。

推薦閱讀:佛教稱呼解析 佛化家庭的積極意義 觀音的含義,觀世音菩薩成道日的來

佛陀有三明,四力,六通,十八不共法,什麼意思???

這些是佛教的名相,要想明白,必須深入佛藏。

【三明】

一、宿命明:能知自己及他人的過去宿世因緣生死果報,在六種神通來說,則叫「宿命通」。

二、天眼明:能知自己及他人的未來因緣生死果報,在六種神通來說,則叫「天眼通」。

三、漏盡明:能知現在之苦相,斷一切有漏煩惱的智慧,在六種神通來說,則叫「漏盡通」。

【五明】

一、聲明 聲即是聲教,明即是明了。就是菩薩要精通世間文章、語言文字、算數建立之法,皆悉明了通達 

二、因明 因即是萬法生起之因,就是菩薩要精通世間種種言論、思想學術、心理學、哲學,乃至圖書印璽、地水火風萬法之因, 皆悉明了通達. 

三、醫方明 醫方即是醫治之力法也。就是菩薩要精通醫學常識,世間種種病患、或癲裥蠱毒、四大不調、鬼神咒詛、寒熱諸病,皆悉曉了其因,通達對治. 

四、工巧明 工即是工業,巧即是巧妙。就是菩薩要精通世間文詞贊詠,乃至營造城邑、工程建筑法,農田商買、種種音樂卜算、天文地理,—切工業巧妙,皆悉明了通達. 

五、內明 內即是佛法內教,內典也。就是菩薩要精通三藏十二部經教, 內心無惑無動,廣學一切法門,終無懈怠。 菩薩能以布施對治慳貪,以持戒對治毀犯,以忍辱對治嗔恚,以精進對治懈怠,以禪定對治散亂,以智慧對治愚癡,乃至種種染凈邪正,生死涅槃之法, 皆悉明了通達. 菩薩道的行者要成就佛道,下化無量眾生,必須勤修廣學五明之法。五明之法總攝世間出世間—切諸法故。菩薩內心能正見五明之法,是菩薩所尋求之法,必修之法,何以故?因為菩薩究竟為成就佛道故。 

【四力】

一自力謂世間之人。宿有善種。不假他人教誡。而自能以精進勇猛之力發菩提心。是名自力。(梵語菩提。華言道。)

二他力謂世間之人。或因他人教誡。或因他事感動。遂發菩提之心。則是藉他之力。是名他力。

三因力謂世間之人。先世修習大乘之法。今因見佛及諸菩薩。嘆說無上佛道。遂發菩提之心。是名因力。

四方便力謂世間之人。于現世中親近善友知識。聞其善巧方便說法。遂發菩提之心。是名方便力。

【六通】

(一)神境通,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足通。即自由無礙,隨心所欲現身之能力。

(二)天眼通,能見六道眾生生死苦樂之相,及見世間一切種種形色,無有障礙。

(三)天耳通,能聞六道眾生苦樂憂喜之語言,及世間種種之音聲。

(四)他心通,能知六道眾生心中所思之事。

(五)宿命通,又作宿住通,能知自身及六道眾生之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

(六)漏盡通,斷盡一切三界見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盡神通之力。

【十八不共法】

《大品般若經卷五廣乘品》

⑴諸佛身無失,佛自無量劫來,持戒清凈,以此功德滿足之故,一切煩惱皆盡,故于身無失

⑵口無失,佛具無量之智慧辯才,所說之法隨眾機宜而使皆得證悟之謂。

⑶念無失,佛修諸甚深禪定,心不散亂,心于諸法無所著,得第一義之安穩。以上三法指身、口、意三業皆無過失。

⑷無異想,佛于一切眾生平等普度,心無簡擇。

⑸無不定心,佛之行住坐臥常不離甚深之勝定,攝心住善法中,于諸法實相中不退失。

⑹無不知己舍心,于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覺知其生住滅等相,而住于寂靜平等。

⑺欲無減,佛具眾善,常欲度諸眾生,心無厭足。

⑻精進無減,佛之身心精進滿足,為度眾生恒行種種方便,無有休息。

⑼念無減,三世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應滿足,無有退轉。

⑽ 慧無減,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之智慧無礙故,于慧無缺減。

⑾解脫無減,佛遠離一切執著,具有為、無為二種解脫,一切煩惱之習悉盡無余,即于解脫無缺減。

⑿解脫知見無減,佛知見諸解脫相,了了無闇障。

⒀一切身業隨智慧行。

⒁一切口業隨智慧行。

⒂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以上三項,乃佛造作身、口、意三業時,先觀察得失,后隨智慧而行,故無過失,皆能利益眾生。

⒃智慧知見過去世無閡無障。

⒄智慧知見未來世無閡無障。

⒅智慧知見世無閡無障。上三者謂佛之智慧照知過去、未來、三世所有一切之事,皆通達無礙。

十八種法

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大悲等。此十八種乃諸佛初成道時,于盡智位所修得之法,為余之圣者所無。

《寶雨經卷四》

(一)行施不隨他教。(二)持戒不隨他教。(三)修忍不隨他教。(四)精進不隨他教。(五)靜慮不隨他教。(六)般若不隨他教。(七)行于攝事,能攝一切有情。(八)能解回向。(九)方便善巧為主,自在令一切有情有所修行,復能示現于最上乘而得出離。(十)不退大乘。(十一)善能示現于生死涅盤,而得安樂,言音善巧能隨世俗。(十二)智為前導,雖現前起種種受生,而無所作,離諸過失。(十三)具足十善身語意業。(十四)為攝諸有情,恒不舍離,常能忍受一切苦蘊。(十五)能為示現一切世間之所愛樂。(十六)雖于眾多苦惱愚夫及聲聞中住,而不忘失一切智心,如寶堅固清凈莊嚴。(十七)若受一切法王位時,以繒及水系灌其頂。(十八)能不舍離諸佛正法示現悕求。

佛陀苦行六年,是否是覺悟的必須呢

佛陀6年苦修,一般都當做反面教材在看,認為是在證明“苦行非道也”

如果把佛陀覺悟之前的生活聯系在一起,還可以有另外一種說法

佛陀不可能直接去菩提樹下覺悟,前面的經歷,是覺悟的前提,是成佛必須的沉淀

比如嬌妻愛子、榮華富貴的物質生活。雖然佛陀的王子生活,并沒有佛經中那麼夸張,阿三這個習慣你還真沒辦法,不夸張要死啊,不神話要死啊^_^有時也想,沒有這種小康物質生活,會有后面的厭離嗎

比如空虛無聊、難以心安的精神世界。佛陀對生老病死的深切感受,本質上和寶玉癡情、黛玉葬花并無二致。心無所安,才會有離家尋道之心

對于佛陀來說,沒有苦行,能夠找到中道嗎,我看懸

其實也很好理解,沒有平時的揮汗如雨,哪有比賽時候的瀟灑自如。瀟灑自如是果,揮汗如雨是因

如果這個觀點能夠成立,新的問題就會出現。佛陀的天資不錯,當時修道的環境也不錯,在這種情況下,佛陀還在紅塵修煉了29年,在苦行中修煉了6年,才最終覺悟。那麼,后來的佛教徒,在多大程度上需要重走佛陀當年的長征路呢

“苦行非道也”,一種解釋是不要苦行,另外一種解釋是不要癡迷苦行。從實際禪修來看,說禪修是一種苦行,并不為過。一般人也總要經過非想、非非想處定,才能達到更高層次的定

這麼多禪修法門,也可以看成是不同的苦行流派。雖然都頂著佛教的帽子,自認為有別于外道的苦行。如果拋棄其中的自以為是,在第三方來看,其中的區別真的那麼大嗎

近些年歐美研究佛教、實證禪修的人開始增多。這是天大的好事,歐美的理性精神強于東方人。個人瞎想,經過科學方法的梳理,佛教也許會變得明晰而又簡單。也許能類似一門臨床醫學,不同的人、不同的痛苦,會有更加針對性的處方 -- 個性化的修行方法。如果能做到,那一定會比以往、甚至比佛陀那個時代,更加發揚光大
反過來,如果僅僅依賴佛教在東方的自我傳承,本來沒有多少神秘氣息的佛教,只能變成如今這種神鬼泛濫、官場大于道場、說愚昧也不為過的模樣

請教阿羅漢是誰?初學

一般學佛的行人,從努力修行,至因緣成熟時,就可覺悟證果。在佛教的證

悟中,可分為小乘的果位與大乘的佛果。小乘的果位有四果;大乘菩薩的果位稱

為"地",菩薩十個果位稱為十地,真正圓滿菩薩六度萬行,完成的證悟果位,

稱為佛果。

一、聲聞四果:

小乘又稱為聲聞乘,既是聽聞佛法而覺悟的人。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小乘人,

是因為他們心量小,只求自己解脫。佛教的主要目標,是要"上求佛道,下化眾

生",既是除了自己修行解脫證果外,還要引導其他眾生解脫生死輪回,走上涅

盤之道。根據《俱舍論》中說:在小乘的聲聞四果中,修行者因為根器與因緣的

不同,快者三生,慢者則六十劫方可覺悟證阿羅漢果,證悟的果位有:初果須陀

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

一、初果:

梵文稱為須陀洹果,譯為預流果,即初見真理,得入圣者之流。依論師說:

"初果圣人是以智慧覺悟,見惑斷除。"他們不為知見上的煩惱所迷惑,對佛法

有絕對的信心。經中說初果圣人斷除了我見結、戒禁取見結及疑結--三結。所

謂"結"就是束縛的意思。有時候"結"又稱為煩惱,斷三結既是斷除此三種煩

惱。

①、我見結:執著五蘊身心有一個我,認為這個我是真實的,稱為我見。

②、戒禁取見結:執著各種不正確的戒律來修行,而證初果的圣人就不會做

這種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這些都是邪行。

③、疑結:對三寶,戒律,過去未來的因果,以及對十二因緣產生懷疑,證

初果者無此煩惱。根據經典上說:初果圣者得到四不壞信:即佛不壞信;法不壞

信;僧不壞信;戒不壞信。對此四不壞信的信心很強,任何人都不可毀壞。假如

一個人對佛、法、僧以及戒有絕對的信心,一點兒也不懷疑,那他就是斷了疑結,

意經典說他已經證悟到初果了。

學佛者在修學的過程中,如果對佛、法、僧,以及戒律還會有懷疑,既是說

他還沒證悟到初果;如果他對佛、法、僧以及戒律絕對沒懷疑時,那肯定可以證

得初果了。證初果者又稱為見道,既是見到解脫之道。他很清楚的確認八正道、

四念處、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脫之道,而且真正體驗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脫

生死之道。我們沒證悟初果的學佛者是憑著聽聞佛法,分析、了解、推理、相信

這些道理,但對于初果圣者來說,是真正的領悟和感覺到。比如有人從聽講中學

習到一些游泳的技術,當他有機會跳進水中,就可體驗到游泳只不過是如此罷了。

雖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術未必熟練。同樣的,初果圣者雖然是見道,但他還

有很多業習,故他需要繼續修行。初果圣人由于斷三結,絕對不會輪回到惡道去,

并且最多天上人間來回七次生死,最后一生必證阿羅漢果。既是說,有些初果圣

人的因緣好,煩惱薄,今生就可證悟阿羅漢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后才證得阿

羅漢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間逢無佛法,居于家中也能證阿羅漢果,證果后必

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

二、二果:

梵文稱為斯陀含果。證初果圣者斷除三結后,必須繼續修行,到另一階段,

貪瞋癡減薄,便證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稱為"一來果"因為對欲界煩惱未完全斷

除,還必須在欲界的人間天上來往一次。在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繼續修行而

證阿羅漢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證悟初果,可以直接證悟斯陀含果,那是因為

各人因緣不一樣,煩惱輕重不同之緣故。果位越高,煩惱就越輕。故證果并非得

到什麼,而是把煩惱放下。

三、三果:

梵文稱為阿那含果,譯為不來果,三果圣人斷除欲界所有的煩惱,故在欲界

死后,生色界五凈居天,永不來欲界受生,故名為不來果。在彼天繼續修行,證

阿羅漢果。三果圣人斷除欲界的貪與瞋;欲界中有瞋,進入色界后就沒有了。三

果圣人斷除欲界的貪,但還有色界與無色界的貪。因為有色界的貪,故今生舍報

之后,就生在色界。

三果圣人斷除五下分結,既是我見、戒禁取見(邪行)、疑、欲界的貪以及

瞋心。我們可試探證果的圣者,如果還有瞋心,那肯定他不是三果圣人。依經上

說在家居士可證得三果,證果后自必絕男女之欲。證悟初果、二果、三果的圣人,

他們雖然斷除了一些煩惱,但還必須繼續修學圣道,故稱為有學圣人。

、四果:

梵文稱為阿羅漢果。阿羅漢譯義有三:一者、殺賊;二者、應供;三者、無

生。意思是阿羅漢殺盡了一切煩惱賊,不再有生死業之生起,是應當受人天供養

的圣者。由于已斷煩惱和證得涅盤果,在修道上已無可修學,故阿羅漢稱為無學

圣人。此圣者斷除的煩惱有:

⑴、色界取:色界的貪。

⑵、無色界取:無色界的貪。

我們凡夫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貪,稱為三有的貪。三果圣者斷除欲界的

貪,初果與二果的圣者都還沒斷除它;阿羅漢卻完全斷除了這三界的貪。

⑶、我慢:阿羅漢斷除了我慢,既是我們凡夫在心、境對立時,會認為外面

所知的是境,能夠知道的是我,這跟身心無關,這是一種知覺上面的執著,這個

"我"稱為我慢。

⑷、掉悔:阿羅漢斷除了不安--掉悔。學佛者在修行過程當中,每當他進

入某個境界時,要把那個境界舍掉,才可以進入另外更高的境界。比如修禪定,

進入初禪者,要舍掉初禪的境界后,繼續修行,才可進入二禪。如果不放棄,他

就會執著初禪的境界。在修行的過程中,當他放棄初禪,要進入二禪時,心退回

初禪去的心理,稱為"掉";另一方面,因為他放棄初禪想要進入二禪,當他還

沒進入二禪時,他很后悔放棄初禪,稱為"悔",這兩種心理合稱為掉悔。同樣

的,我們世間人作了一件事情,過后一直懷念那件事情,也是掉悔的心理。

⑸、癡:阿羅漢斷除了癡的煩惱,所謂癡是無知的意思,既是不能明辨是非

以及不明白事理。既是不知道因果,不能明辨是非稱為癡。

阿羅漢斷除色界的貪、無色界的貪、我慢、掉悔以及癡五種煩惱,它們稱為

五上分結。阿羅漢是在佛住世,有佛法的時候,聽聞佛法而悟道的,有些甚至之

聽聞一句佛法就覺悟,故稱為聲聞。阿羅漢種類很多,普通可分為兩大種類:

⑴、慧解脫阿羅漢:依智慧永斷一切有漏煩惱的阿羅漢,然而未能證得滅盡

定乃至二禪,由于不能解脫定障,所以有些阿羅漢沒有五通,只有漏盡通。

⑵、俱解脫阿羅漢:能證得滅盡定的阿羅漢,于定、慧都究竟解脫,故能得

"三明六通"。

不是所有的阿羅漢都有神通,在經典上記載:有一個阿羅漢比丘尼,她在睡

覺時,有一個惡人進入她的房里,把她奸污了,同時把她囚困起來,她沒有神通,

逃不出去。蓮華色比丘尼以神通去搭救她,并且教導她修神通,結果那個阿羅漢

比丘尼修成神通后逃去見佛陀。佛陀告訴她并沒有破戒,因為她當時并沒有淫欲

心。解脫是依智慧,并非依神通,也非依禪定。但是要有一定的定力,智慧才會

生起,所以一般上阿羅漢都能夠進入初禪,有些阿羅漢沒辦法進入滅盡定,他們

被稱為慧解脫羅漢。阿羅漢斷除所有的煩惱,無需再修學,所做已辦,故稱為無

學。在經典中又說阿羅漢不受后有,既是他再也不需要來這世間受果報了。

三、辟支佛:

譯為獨覺;也作緣覺,此類圣者在修行過程是"不由他覺",多生于無佛、

無佛法的時期,獨自修行,因其根器很利,不必聽聞佛法,只是觀無常悟入緣起

的寂滅(涅盤),既是觀十二因緣而證得圣果。因其觀因緣而覺悟,故稱為緣覺。

辟支佛之所以稱為獨覺,是因為在沒有佛法的時候,眾生的根器很差,在當

時能覺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證果后的辟支佛必定自發過頭陀生活,由于沒有同

等根器的眾生,所以辟支佛沒有師長、沒有同學、也沒有弟子,故稱為獨覺。此

類的圣者不需要佛陀的教導,就可以覺悟,故他的智慧比聲聞果位的圣者更高一

籌。辟支佛過去世有修學的因緣,他們多數是佛陀住世時的初果或二果圣人,這

些圣者投升天上,再回來人間時,多數佛法已經滅了。因為他們過去證果的善根,

最后一生在人間,雖然沒有佛法,然而會自動自發去修道,自發的覺悟,所以被

稱為緣覺。

四、三藐三佛陀:

既是佛,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所謂無上正等正覺既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前面所講的四果圣者,斷除煩惱證果,只是自己覺悟;而佛陀不但自己覺悟,而

且也能令他人覺悟,不但如此,他的覺行最圓滿。

一、自覺:佛陀自己覺悟,他覺悟一切法苦、空、無常、無我,覺悟萬法皆

空,故成為正覺。佛陀不只是智慧上覺悟而已,而且德行也圓滿。

二、覺他:佛陀不但能自己覺悟,而且能令他人覺悟。比如證阿羅漢果的圣

人,證果之后,知道覺悟是怎麼一回事,但很多時候卻不懂得教導人,使他人覺

悟;而佛陀是具有智慧的覺者,能運用各種善巧方便,度化眾生,令他人也覺悟,

所以佛陀是自覺覺他的圣者。

三、覺行圓滿:"覺"是智慧;"行"是德行。佛陀的覺行圓滿,既是斷除

煩惱,智慧圓滿,佛陀的眾德具備,所以稱為德行圓滿。佛陀覺行圓滿的果報是

擁有一個佛土;有他所救度的眾生;以及佛身相好莊嚴,佛陀能夠令見到他的眾

生生歡喜心與尊敬心,這是因為佛陀具有世間人最圓滿的三十二種好相,八十種

隨形好。佛陀的德行可分為智德、斷德與恩德三種:

⑴、智德:佛陀覺悟到一切法的法性與道理,并且能夠毫無差錯的隨著眾生

的根器而說法。

⑵、斷德:佛陀斷除一切煩惱,自由自在。

此兩種德行阿羅漢也具有,但是不如佛。

⑶、恩德:佛陀具有大慈大悲的愿力,誓愿度一切眾生,對一切眾生皆有恩

德,而阿羅漢卻沒有,故說佛陀的覺行圓滿。

佛陀有一切智智,既是世間一切無所不知。但是我們不要誤會把佛陀當成上

帝,佛陀是覺悟者,他無所不知,但佛陀不是無所不能。佛陀有三不能:一者、

眾生度不盡;二者、無緣不能度;三者、定業不能轉。既是說佛陀不能違背世間

的因果,佛陀成佛也是順著世間的因果,所以佛陀是一位覺悟者,并非是主宰者。

佛陀不是萬能,不能使我們成佛,他只能慈悲的把覺悟的道理開示出來,教導依

據佛法去實行,精進不懈,那我們就能與佛一樣證悟涅盤,解脫生死--成佛。

五、證悟者的能力:

六通、三明與十八不共法。

一、六通:既是六種神通。

①、神境通:能變多為一,一為多;大為小,小為大;入水入地不為山河石

壁所障礙,且能凌空飛行自在,來去無礙。

②、天耳通:能于近處、遠處聽聞與明白六道眾生所說的言語。

③、他心通:知道其他眾生心之所想、所念。

④、天眼通:能見遠處、近處一切事物不被隔障,粗細表里皆能見,有能見

眾生的業,知道來世生在何處。

⑤、宿命通:"宿"既是過去的意思。知道自己與眾生過去世的業報,從何

處來。

⑥、漏盡通:"漏"既是還有煩惱的意思;"漏盡"既是斷除所有的煩惱。

漏盡通是知道自己與他人內心解脫生死煩惱的情形。

前五通外道也能修獲,漏盡通是佛陀與一切阿羅漢必有;六神通有深淺不同,

唯有佛陀才能究竟圓滿。

二、三明:

宿命、天眼與漏盡三通在斷除煩惱的阿羅漢才可稱為三明。此三明是以智慧

證得徹底究竟,清楚的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而"通"只不過有此種能力罷了。

①、宿命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羅漢,他的宿命通不但很清楚的知道過去世

的事,也能知其前因后果。

②、天眼通:具有三明六通的阿羅漢,他的天眼清凈,他能夠看到未來一切

世的前因后果,稱為天眼明。

③、漏盡明:阿羅漢圣者知道自己斷除所有的煩惱,同時也知道他人的煩惱

斷除了。有漏盡通一定有漏盡明。

經典上常說,證悟阿羅漢的圣者有三明六通,但是慧解脫阿羅漢沒有具足三

明六通,他只有漏盡明,因為他沒有宿命通與天眼通,只有漏盡通。凡夫也可從

修學禪定中得到前五種神通。佛陀也有三明六通,與阿羅漢相比,佛陀的三明六

通比較高明。另一方面,佛陀還有十八不共法,既是說佛陀成道,他所具有的能

力與阿羅漢、凡夫是不一樣的。

三、十八不共法:

⑴、身無失:佛陀自無量劫以來,常用戒定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圓

滿之故,一切煩惱皆盡,是名身無失。

⑵、口無失:佛陀具無量之智慧辯才,所說之法隨眾生之機宜而使他們皆得

證悟,是名口無失。

⑶、念無失:佛陀修諸甚深之禪定,心不散亂,于諸法之中心無所著,得第

一一義之安穩,故名念無失。

佛陀身、口、意三業皆無過失;在日常生活中,佛陀的身口意行為一點也沒

有過失;阿羅漢的行為就沒有那麼清凈。經上記載:有一個阿羅漢,他每天過一

條河,河中有一位女河神,他每次要過河就說:"小婢,請讓開,我要過河。"

女河神以為這個阿羅漢輕視她,就去找佛陀論理。佛陀就問阿羅漢有說此話否?

阿羅漢承認有,佛陀就叫他向女河神道歉。阿羅漢對女河神道歉說:"小婢,對

不起。"原來這位阿羅漢前五百世都是婆羅門出身,因為種姓高貴,故有傲慢的

業習。雖然今世證悟了阿羅漢果,他沒有此煩惱,但業習尚存,這不妨礙他證悟,

但口業還有過失。

⑷、無異想:佛陀對眾生一視同仁,沒有所謂的這個好,那個不好,平等普

度,心無簡擇,是名無異想。阿羅漢還有分別,佛經上有記載:佛陀的弟子須菩

提尊者認為:窮苦的人家,生活難以維持,沒有多余的飲食供養出家人,所以尊

者專門乞富不乞貧,以免增加貧窮人家的負擔;反觀大迦葉尊者卻認為:出家的

沙門,守道行法,是人間的福田,受人間的供養,是給他們增長福慧的機會,故

尊者專門向貧窮人家化緣,免除他們將來貧困。須菩提與大迦葉尊者有分別眾生

的因緣而度生,生起不平等之心。

⑸、無不定心:佛陀沒有出定或入定,行、往、坐、臥常在甚深的禪定中,

是名無不定心。阿羅漢就有出定或是入定,他們入滅盡定或出滅盡定。

⑹、無不知己舍:佛陀念念知道自己對一切法已經沒有執著,是名無不知己

舍。

⑺、欲無減:佛陀具眾善,常欲度諸眾生,心無厭足,是名欲無減。

⑻、精進無減:佛陀之身心,精進滿足,常度一切眾生,無有休息,是名精

進無減。

⑼、念無減:佛陀時時刻刻都在正念中,是名念無減。

⑽、慧無減:佛陀具一切智慧,無時無刻不在觀照智慧中,是名慧無減。

⑾、解脫無減:佛陀時時刻刻都處在解脫之中,是名解脫無減。阿羅漢有時

還會生起"苦"的感受。

⑿、解脫知見無減:知道一切修行解脫之方法與道理,是名解脫知見無減。

⒀、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佛陀現三十二種好相,八十隨形好,調伏眾生,以

智慧演說一切諸法,教化眾生使其解脫證果,是名一切身業隨智慧行。

⒁、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佛陀以微妙清凈之語隨智而轉,化導利益一切眾生,

是名一切口業隨智慧行。

⒂、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佛陀以清凈之意業,隨智慧說種種法,滅除眾生的

無名迷惑,是名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佛陀無時無刻都用智慧度化眾生;阿羅漢進

入滅盡定后就沒用智慧度化眾生了。

⒃、智慧知過去世無礙:佛陀以智慧照知過去所有一切法,悉能遍知而無礙,

是名智慧知過去世無礙。

⒄、智慧知未來世無礙:佛陀以智慧照知未來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無礙,

是名智慧知未來世無礙。

⒅、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佛陀以智慧照知現在世所有一切,悉能遍知而無礙,

是名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此三種智慧稱為正遍知,既是一切無所不知;阿羅漢未必無所不知,而佛陀

是無所不知,稱為一切智智。

五、總結:

一切法都是因緣生滅,世間的一切都在因果之中,佛陀成佛也不離因果。我

們凡夫要修行也和證果的圣人--初果、二果、三果及四果一樣,都在因緣之中。

所謂覺悟解脫生死就是覺悟因緣法性本空,沒有自性,沒有我們所執著的自體。

當我們發現到一切法沒有自性時,就會發現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涅盤,所以

說覺悟就是證悟到涅盤,并不是說有一個涅盤的境界可進入,而是要發現到這世

間的萬法本來就是涅盤相,這才是真正的覺悟。有很多人聽聞佛法后,認為這個

世間很苦惱,他想要到個沒有苦惱的地方去,就往此志向去追求,這是一種錯誤。

真正的覺悟者,是要在世間的因緣法中去觀察,緣起性空,萬法無自性。因其本

無自性,故無生滅可得,此就是所謂的涅盤。證果者涅盤之后,并沒有到另一個

地方去,也沒有離開這個地方。他證悟到現前本來不生不滅--涅盤。修行者證

悟涅盤后,就有所謂的果位。果位的圓滿與否,那要視其修行、利益眾生之行為、

與他的福德圓滿程度來決定。覺悟到不生不滅的境界是一樣的,但是他的智慧與

德行就不同。也因為如此,在小乘佛教的國度里認為佛陀與阿羅漢是一樣的,他

們把佛陀稱為大阿羅漢。其實佛陀的智慧和德行與阿羅漢是決然不同的,這其中
包括了十八不共法。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293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