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第四十四卦姤卦巽下乾上——陰陽失衡致禍亂

解夢佬

第四十四卦姤卦,巽下乾上——陰陽失衡致禍亂

[卦辭闡幽]

女壯:勿用取(娶)女。

彖曰:,遇也,柔遇剛也。勿用取(娶)女,不可與長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剛遇中正,天下大行也。之時義大矣哉!

象曰:天下有風,后以施命誥四方。

卦上乾下巽,上乾象征天,下巽象征風,故象傳釋云:天下有風,后以施命誥四方。風行天下,經觸萬物,撓激之鳴,成其遇合之事。又全卦五陽爻高高在上,而一陰爻始生于下,陰與陽合,故彖傳稱,遇也,柔遇剛也。不期而遇。

本卦指出,陰陽諧和的正義中正之道的相遇相慶,與不中不正的陰邪之道誓不兩立。無論是天地自然之道,或社會男女、君臣際遇,其遇合之時,都必須首先分清是正,還是邪,理智對待。

[爻辭解意]

初六:系于金木尼,貞吉。有攸往,主兇,羸豕孚躑躅。

象曰:系于金木尼,柔道牽也。

木尼是剎車。羸是瘦弱。躑躅是徘徊的意思。

人在弱小的時候,容易被忽視,而放縱他,使他的危險性增大。因此初六陰爻之小人,剛開始勢力還小時,就應該扼止,以免勢力壯大時,而為害君子。就像一只瘦弱的豬,它不停地徘徊,待機前進,以逃出圈欄。所以君子當慎防有疏漏之處,以免小人趁機發展。

象傳上說:用事上的金木尼把他系住,是為了要牽制陰柔小人,以防其擴大。

這一爻說明,君子應懂得防微杜漸。

九二:包有魚,無咎,不利賓。

象曰:包有魚,義不及賓也。

魚是陰柔的水生動物,指初六的小人。爻辭意思是說,恐小人為亂,應將小人包住,制止邪惡,這樣才沒有過錯。所以君子應該采取主動的態度,去防止小人擴展。

象傳說:九二陽剛,應該不會淪為賓位而受控制。

這一爻說明,小人應當制止,以免禍害加于人們。

九三: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牽也。

九三無接應,下又不能和初六陰位相遇,形單影只,難免不能安適,就像屁股上的肌膚剝落了一般,不得安坐,徘徊往來的。九三以陽爻居陽位,太過剛強,也不必擔心被小人傷害,縱使孑然孤身,有危險,但是并無大礙,也就沒什麼大過錯。

象傳說:雖然躊躇不前,但是行動沒有受到牽制,也能躑躅獨行。

這一爻說明,就算無君子相伴,也不與小人為伍。

九四:包無魚,起兇。

象曰:無魚之兇,遠民也。

九四雖與初六相應,卻并沒有去應,是好事而不是壞事,如果去與初六相應,便會與九二相爭造成兇事。

這一爻,是說邂逅相遇,要主動疏遠,強調九四能夠這樣做,也是得自于九二。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隕自天,志不舍命也。

杞,是杞柳。隕,即隕落。

九五陽剛得正,居上卦的中位,身為至尊;就是彖傳所說的剛遇中正的一爻,含章,就是說九五有含容章顯陰柔的美德。九五雖然距初六,,很遠,但在與初六相遇時,能行中正之道,處在至尊之位,是以控制住大局,不怕陰爻上進,所以象傳說,志不舍命也,是說九五的志向就在于不舍棄天道的規律。

這一爻是說,九五既能抑制陰長的志向,又能遵從天道常則,強調只有身處至尊之位又德行剛正的君子,才能做到。

上九:垢其角,吝,無咎。

象曰:垢其角,上窮吝也。

上九,是此卦的最上方,剛強太過,同時也無陰爻相應,既不和小人相接觸,就不會有過。

象傳說:己是到終點的地方,和小人沒有相遇的機會,因不能制服小人而感到羞慚。

這一爻說明,雖排斥小人,但仍須付諸于行動。

[卦點悟]

陰陽不可失調

本卦卦辭開口就說:女壯,勿用取女。強壯的女人不娶,難道一定要讓老天爺丟下一位整天喝藥湯的林妹妹方才心滿意足?到田里做活計,當然身體愈強壯愈好。但是如果功夫用在風騷上,用在勾心斗角,爭權奪位上,如此強壯的身手,讀書批奏章的男人自然要畏之如虎,無論如何吃不消。

[卦例解]

左右李唐江山的武則天

卦主要指的是陽剛遇到中正的陰柔,陰柔的發展,達到最高境界時甚至可以左右社稷的發展與安危。中國的歷史上曾出現過這樣一位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女皇帝武則天。雖然,她的政聲不算壞,但作為與眾不同的異類而君臨天下,畢竟稱得上是典型的人物。

武則天,名,原籍并州(今山西)文水人,因才貌出眾,十四歲被召入宮,成了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被迫入感業寺為尼,
后來高宗又把她召回宮中,她入宮后謙虛謹慎,卑辭屈體以事后,深得王皇后的歡心,不久晉升為成妃。

武則天雖為弱女,但性格剛強。當年太宗有匹烈馬叫獅子驄,性情暴烈,沒人敢騎它,也沒人能制服它。武則天說:我能制服它,但須有三件東西。太宗說:要哪三件東西?武則天說:我要一條鐵鞭,一把鐵錘,一支匕首。馬不聽話,我就用鐵鞭抽它;再不聽話,我就用鐵錘錘它,還不聽話,我就用匕首刺死它。武則天執政后,就是用這種馴馬精神控制群臣,維護自己的統治。

當了宸妃并不能滿足武則天的欲望,她更高的目標是當皇后。在封建社會,廢立皇后事關國家大局,必須得到朝臣的支持。褚遂良和長孫無忌堅決反對立武則天為后,但李責力、許敬宗、李義府等人卻很支持。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十一月,武則天被冊封為皇后。

顯慶五年(公元660年),武則天開始參與朝政,她的眼睛又緊緊盯住了皇位。首先,她利用佛教制造登基的輿論。當時和尚法明等編了一部《大云經疏》,宣揚武則天是彌勒佛的化身,應當稱帝。為此,她下令全國各州都要建立大云寺,藏一部《大云經》,由高僧向群眾宣講,利用宗教迷信為她奪取皇位制造輿論。其后,武則天又令酷吏付游藝糾合數百人勸進。后來,文武百官、和尚、道士等六萬余人也跟著上書,表示擁護改唐為周。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改國號周,號圣神皇帝,她是我國歷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武則天執政以后,繼續推行唐初的基本國策:堅持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統一;壓抑部分士族,扶助新興庶族;反對民族壓迫,保衛邊防安全。

武則天廣泛羅致人才,發展了科舉制度。隋和唐初舉人答卷,沒有糊名制度,評卷時容易營私舞弊。武則天改革科舉中試卷管理辦法,采糊名制度,使評卷人不能了解答卷者的姓名,以利于人才的選拔。她創立自薦和試官制度,在各階層中廣泛招攬人才,結果使天下明經、進士,及下村教童蒙博士,皆被搜物,不曾試練,并與美職。在乾封以前吏部選人每年不越數千,垂拱以后,每歲常至五萬。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以新官僚代替被罷黜的老官僚,尤其要以官位收買天下人心,尋找自己的支持者。但是,不可否認,武則天確實發現、任用了一批賢能俊杰之士。如文臣之中富有才干的狄仁杰、姚崇、魏元忠、杜景儉等;武將中有善于統軍御敵足智多謀的婁師德、裴行儉、王孝杰、唐休景等;還有能急言直諫的李昭德、徐有功等。

作為封建女皇,武則天在執政時期,也有很多弊政。她用人較:濫,主要是重用武氏家族,如武承嗣、武三思、武懿宗、武攸緒、'武攸寧、武攸暨等。這些人不學無術,貪贓枉法,欺壓百姓,卻長期擔任宰相、尚書、總管等要職,影響極壞。武則天的面首也是她依靠的力量之一,如薛懷義,自得到武則天寵愛以后,立刻飛黃騰達。他曾四次擔任行軍大總管,掌握數十萬武裝,多次戰敗,卻被武則天重用達十年之久。

神龍元年正月,執政將近半個世紀的武則天患重病,她身邊的劈臣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乘機圖謀皇位。由張柬之聯絡武將李多柞等人率兵入宮斬殺張易之兄弟,發動政變,迫使武則天退位,中宗李顯復位,存在十五年的武周政權至此結束。李顯再次登基,立即復唐國號,改元神龍,百官旗幟、服色文字皆如永淳以前故事。十二月,82歲的武則天死去,從而結束了惟一女皇統治中國的歷史。

武則天稱帝,也許是歷史的一個偶然。在傳統的男權社會里,這里的確是一種牛匕雞司晨的陰陽失調現象。當然,以現代的眼光看來,武則天的作為并不遜于大部分的男皇帝。但她的作為,仍然是一段打破規矩的歷史插曲。

以上就是第四十四卦姤卦巽下乾上——陰陽失衡致禍亂的詳細內容,更多請關注解夢佬算命網其它相關文章。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5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