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勤修佛教十善能得到的功德(上)

解夢佬

學佛修行,能夠得到很多好處和功德,例如遵守五戒,那能夠積累福報,減輕業力纏繞,又遵守八正道,那也能得到不錯的功德,那么勤修十善又會得到什么功德呢?因此想了解更多解析,請看下面詳解。

不殺生而慈心于仁

不殺生乃是十善之首,因為佛教呼吁眾生平等,所以我們如果能夠不殺害眾生之性命,那么必定能夠獲得最大的功德,因為佛陀提倡慈悲救世,故釋尊以平等慈悲教義,為被殺害的眾生呼援,指示眾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殺。而且這不殺生的范圍乃是包括世間一切生命,即人畜皆平等。同時不殺生還能讓人心生慈心向于仁,無殺害生靈,生命界則可盡其天然,爭斗仇恨的事,便可消滅,天下可保太平。

不偷盜而義利節用

偷盜者人人喊打,乃是古今最讓人痛恨的行為。因此我們能夠做到不偷盜,那么積累的功德便能讓社會得到安寧,家庭與個人都能夠得到幸福。所謂一切事物,擁有權的轉移,必須得是正當的,不能夠隨意而取,不然便是偷盜行為。

不邪淫而貞良守禮

不邪淫即除了正式結為夫婦的人以外不能隨意行男女之事。端正社會態度,將最好的留給另一半,如此便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貞良守禮。同時組織家庭之后,夫妻之間必須坦誠相對,不能背地里搞小動作,更不能做出出軌偷情之事,如此能不邪淫,必定能夠保護雙方愛情和睦相處,成為美滿家庭。

推薦閱讀:精進沒進展的原因 精進沒進展該怎么辦 吃齋和吃素有什么區別

佛教十善業

十善業包括: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惡口,五、不兩舌,六、不妄語,七、不綺語,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癡。或稱十善業道。

不殺生

殺是殺害,生是生命,不殺害眾生之生命,名為不殺生。即對一切眾生,應一視同仁,勿殘殺加 害。因為佛教主張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釋尊以平等慈悲教義,為被殺害的眾生呼援,指示眾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殺。而孟子也曾說:“聞其聲,不忍食其 肉。”他不言佛性,也是出于仁愛,而憐憫被殺害的眾生。由此看來,能慈心于仁,無殺害生靈,生命界則可盡其天然,爭斗仇恨的事,便可消滅,天下豈不太平?

不偷盜

偷謂詐騙潛竊,盜謂強劫豪奪。不偷竊強奪人家的財物,叫做不偷盜。因為一切事物,主權轉移, 必依正義,不與取而取,非分取而取,無功而取,都是偷盜的行為。能資生活而遂欲望叫做“利”,致利于合宜叫做“義”。知利己而須利人,利人即利己,自利利 他,叫做“義利”。人人行義利,節儉日用,奉養父母,維持家庭生活,樂其天倫,與朋友金錢往來而能守慎,則無偷盜之事發生,社會既可安寧,個人與家庭也能 得到幸福。

不邪淫

即正式結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若非己妻,茍合淫欲,即名邪淫。能端正男女間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貞良守禮。亦即組織家庭之后,夫婦須相敬如賓,不有其他淫亂行為,便能和睦相處,成為美滿家庭。

不妄語

以術愚人,以言詐人,喜說謊話,是說不是,不是說是,叫做妄語。不妄語就是說話誠實,不說虛偽誑騙的話。如能遠離妄語,便能做到誠實不欺,則父母、兄弟、親屬、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觸,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實為得樂之道。

不兩舌

不兩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離間他人感情。世人不修口業,常有兩舌之患: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兩舌災禍,可導致無風生浪,是非煩惱,擾亂身心,甚至動武傷人,實為殺人不見血之罪魁。茍能遠離兩舌,說正直話,豈有是非之爭端?

不惡口

不惡口即是不說粗惡毀辱他人的話,及不說咒詛他人的惡毒言語。常人多患惡口罵人,且傷人父母祖宗三代,是為大惡口。經云:“犯惡口者,當受畜生果報。”故不惡口而出言慈和,可積德成善,為人敬愛。

不綺語

所謂綺語,即花言巧語,輕浮無禮,說不正經的話,導人生諸邪念,或出言戲弄,胡亂開口,以為 取樂,都叫做綺語。說此綺語者,不惟無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業報所在,死墮惡道,生而為人,永遭輕賤。故要說合于禮儀,不乖違真實的正經話,便叫做不綺 語。如能遠離綺語,則心正言順,彬彬有禮,莊嚴威儀,也必為人敬仰。

不慳貪

自己的財物不肯施人,叫做“慳”,他人的財物,但欲歸我,叫做“貪”。慳貪的人追求財、色、 名、食、睡五欲,莫知所止,便會造出種種罪業,故要遠離慳貪,不慳吝自己的財物,也不貪求他人的財物,把謀生得宜的錢財,用以奉養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費 用外,對于貧病孤苦者,能給與同情慈濟,或捐助社會福利事業,即是慈心舍施,經云:“能舍施者,可得富貴。”但不可有貪,佛陀說“貪多業亦多,取少業亦 少,萬般苦惱事,除貪一時了。”人生因貪而受苦,因貪而違法亂紀,危害他人社會,佛教乃勸人慈心舍施,以對治慳貪。

不嗔恚

嗔恚即遇事不順,埋恨于心,發怒于形。甚至脾氣爆發,可導致殺害災禍。常人說:“火燒功德 林”,這話是說一個人無論做多少善事,嗔恚之火一發,動怒于人,以至動武打斗,發生種種不幸,因此曾做過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燒得凈光。故要以慈悲容忍對治 嗔恚,即所謂“忍字上面一把刀,為人不忍禍自招,能忍得住片時刀,過后方知忍為高。”故要勤修慈悲忍辱美德,以遠離嗔恚過患,是名不嗔恚,即可成就自利利 他大事業。

不愚癡

愚癡是無明,迷昧,沒有智慧,對事理無所明了,不能辨別是非,不信因果法則,固執邪見,無正見正信,胡作亂為。如能接受佛陀教育,增進智慧,便可導入正見,做個事理明白的善人。佛經說,修般若慧以對治愚癡,使令遠離邪見,是名不愚癡。

佛教中說積上品十善功德者升入天道,那么像雷鋒,周恩來,叢飛這樣的好人夠不夠升入天道?謝謝大家

相信好人是入天道的

佛教中的十善和十誡的內容是一樣的嗎

阿彌陀佛

不是一樣的,佛教十善比圣經十誡要圓滿的多,而且適合所有眾生,而圣經十誡有一誡要求必須信主,那么如果有眾生想依照行善,但不信主怎么辦?

而且佛教十戒僅僅一個不殺生,就可以要我們少造多少地獄罪業。還有四種口業都比圣經圓滿,

凈空法師---“五戒”、“十善”真正做到,可以打個八十分,來生可以得到人身

不能往生我們受業力的支配,業力非常復雜。不往生就得搞六道輪回,六道里頭到哪一道?能得到人道嗎?“五戒”、“十善”真正做到,可以打個八十分,來生可以得到人身;如果不能打個八十分,就靠不住了。自己心里頭要有數,煩惱習氣有沒有減輕,學佛人當然有減輕,減輕的夠不夠份量,能不能保住來生得人身這個標準?如果不能怎么辦?不能就是三途去了。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