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滴天髓》 天道:萬物和諧 欲識三元萬法宗先觀帝載與神功

解夢佬

一、天道:欲識三元萬法宗,先觀帝載與神功。

原注

天有陰陽,故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季土,隨時顯其神功,命中天地人三元之理,悉本于此。

任氏曰

干為天元,支為地元,支中所藏為人元。人之稟命,萬有不齊,總不越此三元之理,所謂萬法宗也。陰陽本乎太極,是謂帝載,五行播于四時,是謂神功,乃三才之統系,萬物之本原。《滴天髓》首明天道如此。

評注

三元,天元、地元、人元也。干為天元,支為地元,支中所 藏為人元。支為體,人元為用(詳《生旺死絕人元司令圖》),體 中藏用,所以明五氣流行之序,及其盈虛進退之理。言術數者莫不 奉以為宗,故云萬法宗也。帝者,主也。五行之氣雖無時無刻 不流行于天地之間,而四時各有主宰。春木、夏火、秋金、冬水、 季土,得時則旺,故云帝載。神者,妙萬物而為言也。天何 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莫之為而為,莫之致而至,是為 神功。

白話

《滴天髄》這本書是中國古代的命學名著。這本書一開始就說到三元、帝載、神功這三個指代大自然的名詞,表明了命理和大自然的密切關系。大自然主宰著天地間的萬事萬物,包括有感情的人、沒有感情的木石以及各種事物。由此可知,人的命運和大自然有著不可磨滅的緊密聯系。天人合一這個中國古典哲學的根本理念,也反映了這一點。

天地人三元:八字命理的理論根源

《周易》的謙卦,首先提出了天道、地道、人道的說法。天道、地道、人道,也可以說成天元、地元、人元,簡稱三元,也稱為三才。天道的理解,一種是指客觀的自然規律,比如星辰的運行、四季的輪回、月亮的陰晴圓缺等等;另一種則是由天元引申出的四柱天干。人生活在天地之間,人的生老病死,盛衰成敗,都是由三元決定的,所以我們用三元代表萬物的本源。

在八字命理中,三元分別是天干、地支和地支中所藏的天干。

解釋完了三元,接下來的就是帝載。帝者,主也,即造物之主。天地之間有陰陽五行,有四時節氣,其中自有主宰,在適合的時候盛衰生死,造化萬物,這就是帝載。

天地間有陰陽二氣,造化出春夏秋冬四季,歸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就有了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季土,陰陽五行構成了天地,也產生出強大的自然力量。這強大的不言而喻的自然力量,正是神功。

時間、空間、陰陽、四時、五行等自然現象,都是八字命理這種推斷方法的基本依據。因此《滴天髓》一書第一句話就指出推斷人的命運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大自然與人的密切關系的基礎上,建立在天人合一這一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因為帝載和神功,所以三元成為萬法之宗。這就是八字命理的理論根源,也是《滴天髓》此書闡明命數命理的指導思想。

陰陽五行:古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中國古典哲學中,陰陽和五行是古代認識自然和解釋自然的基本世界觀和方法論,在中國人的傳統思想里根深蒂固,影響深遠。陰陽二氣化生出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構成萬物。關于陰陽五行,唐代李鑒也有闡述,天地則陰陽二氣。氣中有子,名曰五行。五行者,天地陰陽之用也,萬物從而生焉,萬物則五行之子。

陰陽即陰氣陽氣這兩種性質相反的氣,是天地之間萬物的本源。萬物都可以根據陰陽理論,歸屬為陰性和陽性。對立又統一的陰和陽,是事物產生、發展和變化的原因。在古人看來,五行是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金木水火土之間的相生相克,維持了天地間的平衡和發展。陰陽五行是帝載和神功的體現。所以說,人生活在天地之間,生老病死,盛衰榮辱,都源于陰陽五行,都源于帝載神功,都源于大自然。

八字中的生命密碼

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都是大自然的產物,都要受到大自然的影響,無論生死,無論盛衰,無論有情無情,都處于大自然的輪回循環之中。人力不可勝天。隨著歷史的發展,人類科學的進步,人類的醫療科技水平已經達到了很髙的高度,但即使如此,在現在,乃至未來,人還是會生病,會衰老,會死亡。生老病死這一基本的生命規律,不僅對人適用,對天地間的萬事萬物也都適用。滄海桑田,歷經千年|人生在世,不過百年;春華秋實,一季凋零;蜉蝣不飲,朝生暮死。天地間的強大力量決定著萬事萬物的稟性習氣。

所以,任氏注疏有云,三才之統系,萬物之本原,又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的闡述。所以,天元、地元、人元作為大自然的指代,成為了萬法之宗。

而在《滴天髓》這本書里,主要論述的則是如何通過八字來推斷命運。將人出生的年、月、日、辰用干支記錄下來,即可列出八字。八字在這里就是人的生命的密碼。通過八字,能夠推斷出一個人的生命軌跡,盛衰榮辱,禍福休囚。

解讀

天,是中國思想和文化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內涵非常豐富:既可以指人們直覺到的有晝夜變化,日月星辰運行的天,也可以指自然界、自然規律,既可以指晝夜四季時序、歷史發展趨勢,也可以指人或事物的固有的性質或狀態,等等。道也是中國文化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內涵也極為豐富,如倫理、原則、道理、規律等,在此處側重于道理和規律的理解。三元即天、地、人,又稱三才,三才思想是古代中國關于世界基本架構的最主要的思想。該思想認為:世界是由天、地、人三才構成的,其他一切事物都附屬于三才。三元或三才可以用來代指整個世界及其中的萬事萬物;帝載指的是天的推運,是天道的核心;神功是帝載運化的狀態、作用和效果;神是形容詞,《周易》中解釋為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帝載與神功的關系是體和用的關系。沒有帝載,神功就無從實現;沒有神功,帝載也就會失去意義而不再是帝載。

《滴天髓》將《天道》列為首章,充分體現出古代中國人對于天以及以天為核心的宇宙的敬畏,及其在人類發展變化當中的重視。這種敬畏和重視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一直被很好地保留和傳承著。

中國人很早就開始對天觀測,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呂氏春秋》中就記載黃帝時大橈作甲子,黔如作虜首,容成作歷,羲和作占日,尚儀作占月,后益作占歲。《尚書》中也記載:(帝堯)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其后歷朝歷代,也都非常重視天象觀測。現代考古證明:早在六千五百年前,中國人已經清楚地認識了北極、北斗、二十八宿、兩分兩至(春分、秋分、冬至、夏至)、曰月的周期運動規律等。在明清以前,中國在天文歷法方面一直遙遙領先于世界。早期的天象觀測及其成果還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源頭之一,《易》的思想,道家的道觀念和法自然思想,儒家的敬天尊天思想,法家的因時制變思想,陰陽家的五德觀念等,無不直接或間接脫胎于天文。乃至在日常生活中,也隨處可以看到中國人對天的態度。最普遍的就是中國人在驚異、恐懼、無奈、歡喜、悲憤、感嘆等情緒狀態下,都會情不自禁地呼喚天哪!、老天爺!

《滴天髓》是一部論命的書,按照常理,應該在討論其他問題之前,先明確什麼是命,但作者卻并沒有這樣做。是否作者或傳統命學忽視或回避了這個問題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本章的任疏中有一句話:人之稟命萬有不齊。第二章《地道》的原注中也有與此相同的說法:賦于人者,有偏全之不一。《淵海子平》中也說:人稟天地。這清楚地表明:人的命是由稟賦而得的,不是由神鬼或上帝決定的,這種命運觀在中國很早就出現了,例如:在東漢時期就有人明確提出人的命運是天地所不能貴賤,鬼神所不能貧富者也。稟是稟受,賦是賦予,都是個過程,命是這一過程所得的結果,因而只要明確稟賦的對象或內容,也就可以認識命是什麼了。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首先對中國智慧的核心內容之一的氣學說作一些了解。

氣學說(或稱氣思想)是論述氣及其運動規律,并用以解釋宇宙形成和發展變化的一種學說。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核心內容。它大致形成于春秋戰國時期,在其形成初期,由于側重不同,因而同時并存著精氣說、沖氣說、天地氣說、陰陽氣說、六氣說等。在發展過程中,這些學說相互融合,最終在兩漢時期發展成為一個完備的思想體系,因為核心是氣一元論,所以也被人稱為元氣說。氣學說是中國智慧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其內涵十分豐富,簡單地說主要有以下幾點。

1.氣是世界的本原

氣學說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氣構成的,氣是一種非常精微的物質,是構成宇宙的最基本成分。氣有凝聚和彌散兩種存在形式,凝聚態的氣就是各種有形質的實體,彌散態的氣基本近似于現代物理學中所說的能量或場。古人在這方面有豐富的論述: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莊子就已明確指出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曰通天下一氣耳。《周易》中也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黃帝內經》中說: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管子》說:有氣則生,無氣則死,生者以其氣。王充也說萬物之生皆稟元氣……

氣學說還認為:人也是由氣構成的,構成人的氣是氣中的精華。如《黃帝內經》中就有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天地合氣,命之曰人的論述,《管子》中說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并解釋道:精也者,氣之精者也。《淮南子》中說:煩氣為蟲,精氣為人。王充也說:人之所以生者,精氣也。

2.氣的運化永不停息

氣學說認為:構成宇宙萬物的氣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之中。氣的運動稱為氣機,主要有升、降、出、入四種基本形式。氣的運動必然導致氣的變化,氣的變化稱為氣化,氣化的表現十分復雜:既可以是無形之氣化為有質之形,也可以是有質之形化為無形之氣。由于萬物皆是由氣構成,所以世界上的一切變化從本質上說都是氣化。因此羅欽順在他的《困知記》中說:蓋通天地,亙古今,無非一氣而已。氣本一也,而一動一靜,一往一來,一闔一辟,一升一降,循環無已,積微而著,由著復微。為四時之溫涼寒暑,為萬物之生長收藏,為斯民之日用彝倫,為人事之成敗得失……

3.氣為萬物之中介

氣學說認為:每個物體雖然是相對獨立的,但彼此之間并非互不相關。天地萬物之間充滿著彌散狀態的氣,這些氣就是物體之間相互聯系與作用的中介和載體。由于有了氣這種特殊介質的存在,天、地、人、萬物都被聯系在了一起而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人作為這個整體的一部分,和天地萬物的變化是息息相通的。所以《黃帝內經》中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曰月相應也。這就是天人合一或稱天人相應理論,它也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內容,它主張人與天地萬物是同根一體的,其中任何一部分受損,都會使其他部分和整體受損。它提倡人與人之間,與天地萬物之間,都應當和諧共處,而不能為了自己的私欲去破壞自然的和諧,否則就要遭受懲罰。這一理論的現實物質基礎就是氣的中介作用。

由氣的思想可以推知:所謂稟命,實質上也就是人從天地父母和環境得氣的過程。命的本體就是氣,而運就是氣的運化,或者說命運是由氣和氣的運化造成的。東漢思想家王充是最早明確提出命運稟氣說的學者,但他把稟氣的含義僅限定于生命開始的瞬間,并進而得出了命運的先天決定論。這是片面和錯誤的,因為按照氣的思想,人與天地萬物之間氣的往來是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人在一生中所得之氣與生命最初階段所得之氣在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完全可以與生命最初的稟氣發生相互作用,從而影響甚至改變它。氣發生了改變,命運當然也就隨之改變。由此可見:四柱雖然是人們最常用來推算命運的依據,但它并不是命運的本體,也不是命運的決定因素。稟氣說在中國古代社會和文化思想領域具有廣泛的認同和深遠的影響,以至于很多文學作品當中也有大量相關的描寫,如《紅樓夢》、《西游記》等。這也許就是《滴天髄》的作者沒有將其提出來著重討論的原因。

既然四柱不是命的本體和決定因素,為什麼古人還要用它來推測命運呢?這主要是因為氣是一種非常精微的物質,絕大多數人都不能直接感知和測量它,要想了解氣的狀況,只能采取間接的手段。四柱命法就是古人發明的以時知氣的方法中頗具代表性的一種。除此之外,古人還通過氣的作用表現、氣的空間規律、氣的時空關聯性等來間接地對氣進行把握,并發明了很多相應的方法,如望診法、脈診法、品嘗水土法、外應法、依水尋龍法、觀物法、子午流注、太乙、奇門、六壬、玄空等。之所以會出現以時知氣的方法,是因為古人對時間有著特殊的認識和理解。

人類最初的時間概念形成于原始社會末期,先民們為了生存的需要,逐漸開始有意識地觀察各種自然事物和自然現象,經過長期積累,逐步認識了各種事物的發生、發展、變化之間,以及它們和天象、物候之間的關聯。例如動物結束冬眠則天氣轉暖、草木發榮;某個星辰處于天空中某個位置,則河流開始泛濫等。并有可能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原始的物候或天文歷法。后來,隨著觀測能力的提高和活動領域的擴大,人類對時間的認識曰趨精確和抽象,但與變化相關的觀念卻被中國人保留了下來,并不斷發展,最終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思想。這種思想認為:世間萬事萬物的生滅榮枯都是與特定的時間相關聯的,如《周易》中說:損益盈虛,與時偕行。又說: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內經》中有大量氣血變化、疾病發展與時間相關聯的論述,如《八正神明論》、《四氣調神大論》、《臟氣法時論》等,就是深受這一思想影響的結果。不僅如此,中國古代的政治、宗教、禮樂、民俗、科技等領域的很多內容也都與這一思想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如《論語》中所說的學而時習之就含有在不同的時間修習不同內容的意思(如春秋習禮樂,冬夏習詩書,不同年齡學習不同內容等)。

四柱命法也是依據上述思想而創立的以時知氣,進而知命的方法,這在《滴天髓》中能找到許多證據,如五氣偏全定吉兇,闔關往來皆是氣,理承氣行等。這些證據表明:四柱命法在探究人的命運的過程中,真正關注的是構成人的氣和由氣構成的人,而四柱只不過是命學冢的一個工具,是用天干地支表示的一個符號系統而已。稍有哲學或數學常識者都知道,要想使這一符號系統的運算結果真實有意義,在運算方法沒有問題的情況下,首先必須保證參與運算的條件都是真實有意義的。也就是要保證四柱中的每一項內容都有現實的氣與之相對應。譬如要斷定某人因犯傷官而婚姻有變,就必須首先確認其傷官是否真的存在,而不能只憑四柱中的傷官符號就下結論。因為氣的分布和運化除了時間規律之外,還有很多影響因素,沒有具體的人做參照,是沒有辦法決定四柱中各項內容的損益取舍的。

認識了四柱命法的實質和四柱的工具屬性,就會明白為什麼有些人四柱完全相同,命運卻不同,甚至大相徑庭;也就會知道人為改變出生時間以求好命的做法是多麼荒唐和冤枉。

既然《滴天髓》關注的真正對象是氣、人、發展變化等,因而對它的討論也就完全不必僅局限于傳統命學,這樣才更有可能從書中關于四柱的原理和方法當中提煉出更直接,更具普遍意義的智慧,并將其推廣開來,成為更多領域的啟示、借鑒或指導。

在本章的《原注》與《任疏》中有兩段話非常重要。原注說:天有陰陽,故春木、夏火、秋金、冬水、季土,隨時顯其神功。任疏說:陰陽本乎太極,是謂帝載,五行播于四時,是謂神功,乃三才之統系,萬物之本原。要想正確理解《滴天髄》,正確理解傳統命學,乃至正確理解中國智慧,必須首先對古人的這些基本思想有所了解。

陰陽學說

辯證法的宇宙觀,不論在中國,在歐洲,在古代就產生了。陰陽學說就是中國古代的辯證法,是古人用以認識世界的方法論,也是古人的一種世界觀。

太極圖陰和陽原是指日光的向背,后來被不斷引申發展,逐漸成了兩個有名無形的普遍哲學概念,并構成了陰陽學說的基礎。陰和陽可以用來指代任何相反或相互對立的兩種事物、兩種狀態,也可以用來表示同一事物的兩個部分或兩個方面。事物和事物的不同部分的陰陽屬性不能隨意指定,而是要依據一些特定的規則,一般而言:凡是具有上、升、外、熱、明、氣、雄、興奮、動等特性者為陽,凡是具有下、降、內、冷、暗、形、雌、抑制、靜等特性者為陰。例如:天為陽、地為陰,曰為陽、月為陰,氣為陽、血為陰,神為陽、形為陰,生為陽、克為陰等。同時,事物或事物各個方面的陰陽屬性也不是絕對一成不變的,而是相對的和靈活的,例如水相對于冰為陽,但相對于汽則為陰。另外,事物的陰陽也是可以再分的,即陰陽中復有陰陽,例如:從整體而論天為陽地為陰,若單就天而論則日為陽,是陽中之陽,月為陰,是陽中之陰;單就地而論則山為陽,是陰中之陽,谷為陰,是陰中之陰。

陰陽學說認為:世間的一切事物的一切變化都是陰陽相互作用的結果,如《內經》中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周易筮述》說:天地之理陰陽生殺而已矣。陰陽相互作用的規律非常復雜,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陰陽平衡

陰陽學說認為:在正常狀態下,陰和陽是大致平衡的,陰陽如果不能達到基本平衡,出現了嚴重的偏盛偏衰,那麼事物或狀態就不可能穩定,就一定要發生變化,直到達成新的平衡。所以《周易》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也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2.陰陽交感

陰陽交感就是陰陽二氣的相互感應與交合,是陰陽二氣運動形式的一種,也可理解為一個階段。陰陽學說認為這是萬物化育的源頭。如《周易》中說:

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又說:天地感而萬物化生。還說: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內經》中也說: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而變由生也。又說:天氣下降,氣流于地,地氣上升,氣騰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九家易》中也說:陰陽交合,物之始也;陰陽分離,物之終也,合則生,離則死。沒有陰陽交感,一切事物都不可能產生,古人概括為獨陽不生,獨陰不長。

3.陰陽對立

陰陽學說認為:陰與陽是相反相對,并相互制約的。相互制約是維持事物或狀態動態平衡的基礎,否則,事物或狀態就會走向極端而歸于滅亡。

4.陰陽互用互根

陰和陽不能單獨存在,而以對方的存在作為存在的條件。如沒有上,下就不存在,沒有下,上也不存在。這就是陰陽相互依存。陰陽互用是說陰陽中的一方都不能離開另一方而單獨發揮作用,比如說對于電腦而言,沒有軟件,硬件再好也不能自行工作,不能顯現其功能;沒有硬件,軟件就失去了運行的基礎,也不能完成任何操作。《內經》中說: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也是這個意思。陰陽學說還認為:陰陽皆不能自生,而是陽生于陰,陰生于陽。例如在人體之中,如果沒有各種組織器官,就不能實現各種生理功能;如果沒有各種生理功能,則組織器官便會失去物質來源而不能生長。

5.陰陽消長

消是減弱,長是增強,陰陽消長是說在一個系統當中,陰與陽的強弱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在一刻不停的變化之中。有時此消彼長,有時此長彼消,有時此長彼亦長,有時此消彼亦消。陰陽消長是陰陽運動的表現或結果,導致這些消長的原因是陰陽的對立制約與互根互用:陰陽中的一方過強,而對另一方制約過分就會導致此長彼消;一方太弱而對另一方制約不足就會導致此消彼長;一方增長而加強了對另一方的生助就會導致此長彼亦長,這是事物持續發展的最理想狀態;一方衰弱而對另一方生助不足就會導致此消彼亦消。

6.陰陽轉化

陰陽轉化是指陰或陽在一定條件下會向相反的方面轉化,即陰化為陽,陽化為陰。人們平時常說的物極必反就是這個意思。《黃帝內經》中說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還說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又說:夫物之生從于化,物之極由乎變。陰陽轉化的形式可以是漸變,也可以是突變,例如從冬到夏,從夏到冬是漸變;夏天下冰雹就是熱極生寒的突變。

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也是中國古代哲學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古人用金、水、木、火、土五種物質特性及其相生相克來認識和解釋世界,探求宇宙規律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一般認為它起源于上古的五星運行、五方或五材認識。它認為宇宙是物質的,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雜相和而構成的,如《國語》中說:故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

金、木、水、火、土是古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在對五大行星和五大類事物的直觀感受和樸素認識的基礎上抽象升華而來的哲學概念。從目前的資料來看,五行一詞最早見于《尚書•甘誓》,而《尚書•洪范》中箕子的論述是對五行特性的最早的經典性論述,他說: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愛稼穡。

根據五行的特性,可以把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進行歸類。凡是具有升發、生長、曲直、疏通、鼓動、推進等性質或作用者均屬木•,凡是具有光熱、釋放、文飾、離散等性質或作用者均屬火;凡是具有平衡、往來、保持、運化、穩定等性質或作用者均屬土;凡是具有收斂、凝聚、肅殺、斷絕、抑制等性質或作用者均屬金;凡是具有滋潤、下沉、寒涼、收藏、融會等性質或作用者均屬水。對于不太容易按照取象比類的辦法進行歸類的事物,可以釆用聯絡法和演繹法進行歸類,例如綠色雖不具有明顯的生發等特性,但因其為絕大多數草木的基本顏色,所以也應屬木;再如人的頭發雖然沒有表現出向下等特性,但它是腎之華,而腎屬水,所以頭發也屬水。

五行學說不僅認為世界和萬物是由五行相雜相和而構成的,還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和作用的規律,這就是五行的相生與相克。相生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對另外一行有滋生助長的作用,五行相生共有五組,分別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即是五行中的一行對另外一行有克制、抑制的作用,五行相克也有五組,分別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的相生與相克是五行關系中密不可分的兩個方面。沒有生,事物就不可能發生和成長;沒有克,事物就會走向極端而滅亡;沒有生,克就無從談起;沒有克,也就無所謂生。故而《類經圖翼》中說:蓋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生克循環,運行不息,而天之道斯無窮矣。

然而五行的生克并不是總能保持在平衡的狀態,而是經常會出現一些特殊情況,相乘、相侮、母子相及就是其中較為典型的幾種。乘是欺凌的意思,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對其所勝(克有時也稱為勝)一行的克制超出了正常的水平。相乘又分兩種情況:一是主克方過于強旺所致,一是受克方過于衰弱所致。侮是欺侮的意思,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的一行不能克制其所勝的一行,反而被所勝之行反克。相侮也分兩種情況:一是所勝之行過于強旺,二是被反克者自身太過衰弱。在實際情況下,相乘與相侮常常同時出現。例如在一個系統當中,如果金太強,就會對木構成過度的克制,形成金乘木的局面;而木受克過重,就無力再克制土,反而被土欺侮(反克),這就又形成了土侮木的局面。母子相及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受損時,會累及與它有相生關系的另外兩行。以木為例,當木受損時,生火之力就不足,火因此而受影響,這叫作母病及子由于木過于強旺,便會使水損耗過度,最終造成水木倶損,這種情況稱為子病及母。

了解了這些內容,上面的兩段話也就不難理解了:天有陰陽與陰陽的運化,使陰陽從太極分化的就是帝載。它具有非常巨大而神妙的力量和作用,能創造萬物生發的春天、火熱繁榮的夏天、肅殺成熟的秋天、寒冷收藏的冬天,還能調節轉化的四季(每個季節最后的一段時間),這種力量和作用就是神功。帝載與神功是世界和萬物生成、發展、變化的總的根本的原動力。

中國人很早就清楚地認識到了人和萬物隨四季而變化的周期和節律,以及與此相類似的晝夜和朔望(月相循環一輪,即農歷的一個月)周期和節律,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大春秋、五德終始、五元六紀、元會運世等大周期或多周期假說。令人深思的是,這些假說似乎正在得到現代科學的印證(當然只是思想層面的)。現代科學證明: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四季變化是由地球繞太陽公轉和地軸的傾斜造成的。除此之外,地球也隨太陽繞太陽系所在的星團的中心、銀河系的中心、銀河系所在星系團的中心、總星系的中心及至更大的中心公轉。這樣的公轉同樣也會造成長短不等的四季變化。有一年或數年為周期的小四季,有500年、2600年以至上萬年的中四季,也有500萬年、2600萬年、2.3億年及至更長的大四季。四季周期越長,它對地球及其生物(當然也包括人類)的影響就越大。較大的四季能夠導致生物(包括人類)的周期性滅絕和創生,甚至地球結構的變化以至本身的生滅。由于這樣的多四季周期不僅存在于地球,而且存在于宇宙中所有的星球,因此生物圈也會在各星球之間作候鳥式的轉移。

邵雍在古代中國人的觀念中,帝載和神功也可以是每個相對獨立的人或事物內在的,換句話說,每個人或事物也都有自己的帝載神功,作為其自身的三元萬法之宗,要認識其發展變化的主線,必須先把握它。在古人看來,這與上文的理解并不矛盾:每個人或事物的帝載神功是其三元萬法之宗,而相對于上文所說之宗,則又是三元萬法;而上文所說的帝載神功相對于每個具體的人和事物中的三元萬法而言,依然是其宗,而且是其根本大宗。要正確理解這些,就必須先了解古代中國人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觀

宋代大易學家邵雍曾寫過一首題為《觀易吟》的詩:

一物其來有一身,一身還有一乾坤。

能知萬物備于我,肯把三才別立根。

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經綸。

天人焉有兩般義,道不虛行只在人。

這首詩生動地概括了中國古代的系統論和全息論思想。古代中國人認為:人與萬物不僅是大宇宙的有機組成部分,與大宇宙有著全方位的不可分割的聯系,同時每一個獨立的人或物又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或稱作一個小宇宙,每個小宇宙都與大宇宙同質、同構、同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人和物全息了大宇宙的全部信息、結構和規律。由于有了這種觀念,所以古代中國人在認識或說明事物時經常采取以大推小,以小推大,或者比類相推的方法。例如中國人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明確指出:當時所謂的天下或九州,并不是世界的全部,古人稱它為赤縣神州,類似于赤縣神州的州共有九個,彼此之間以裨海相環繞而共同構成一個九州。類似的九州也有九個,其外有大瀛海環繞。這個大九州才是天下的全部。在交通與科技都還不甚發達的條件下,中國人能夠有如此壯闊的關于世界模式的構想,靠的就是先列中國名山大川,通谷禽獸,水土所殖,物類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的方法。到了宋元時期,中國人又進一步拓展了自己的世界模式,提出了多宇宙說,用的也是同樣的思想方法。如鄧牧在《伯牙琴•超然館記》中就說:天地大也,其在虛空中不過一粟耳,而況大滌在天地之間哉。虛空本也,天地猶果也,虛空國也,天地猶人也。一本所生,必非一果。一國所生,必非一人。謂天地之外無復天地焉,豈通論耶。營寧之生人腹中精神所照,必以為日月,膏液所浸,必以為江河,筋骨所樹,必以為山岳,其周流百骸六臟而不見所窮,必以為四方萬里若是遠也。而告之曰,一人之外又有若人者,彼不信也。人生于天地之間,何以異此人之生也。自非甚久,天以歲月期之,固有積矣。計歲月之在人生忽然爾,計人生之在古今亦無幾爾,今以一天地所見一歲月所期,妄計去留其間乎?《黃帝內經•靈蘭秘典論》在論述人體各臟腑的功能及相互關系時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體現的則是以大知小的思維方式。而后世醫家提出用藥如用兵,以用兵之道來論述闡明用藥之理,體現的就是比類相推的思維方式了。

對個人而言,帝載就是古人所說的神與心。在對神的解釋上,《周易》與《內經》出現了驚人的相似,《周易•系辭》中說:陰陽不測之謂神。《內經•天元紀大論》也說:陰陽不測謂之神。可見神的本質是玄妙的陰陽之機,在人即為《內經》所言心中所藏之神。此處所說的心并非解剖學意義的心,而是現代人所說的精神或心理,尤其是以信仰和價值觀為最高核心,以個性與行為方式為主體內容的自我精神建構,神功應該就是神與心對自身發展變化的主導與推動。

古代中國人特別重視心和神的作用。如《內經•靈蘭秘典論》說: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以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管子》說: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之者心也,安之者心也;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心處其道,九竅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見色,耳不聞聲。故曰上離其道,下失其事。《韓非子》說:是故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周易》中說:窮神知化,德之盛也。神以知來,知以藏往。個體是這樣,群體也是這樣,所不同的只是帝載和神功的具體內容。在民族、國家、企業等人類群體當中,帝載神功可以是其文化、信仰、體制、政策、理念等。

象例

西周王朝實行的是分封制(也稱封建制),在建立之初的首次分封中,呂尚(本為姜姓,因先祖曾封于呂,遂以封地為姓,字子牙,又號太公望,被武王尊為師尚父。呂地在今南陽境內)受封于營丘(今臨淄境內)為齊國,周公旦(周武王之弟)受封于曲阜為魯國。由于成王年幼,需要周公輔政,所以周公本人并沒有到自己的封地去,而是讓兒子伯禽代替自己去了魯國,伯禽因而成為真正的魯公。太公望到齊國五個月后,就來向周公匯報政事,周公問道:為什麼這麼快呢?太公回答說:我簡化了當地的君臣禮儀和制度,順應其民俗施政。伯禽到魯國后,三年才來向周公匯報政事。周公問道:為什麼如此遲緩呢?伯禽回答說:我改變當地的風俗,變革他們的禮制,父母過世三年才能解除喪期,所以這麼長時間才來匯報。太公聽說后感嘆道:到后世魯國會向齊國臣服吧!政事不簡明就不平易,不平易百姓就無法接近;政事平易近民,民眾必定會歸向。周公也曾詢問太公以何理念治國,太公回答說:尊重賢人,推崇功勛。周公遂預言說:齊國到后世必然會出現篡奪政權,謀弒君主的臣下。太公詢問魯國以何理念治國,周公回答說:尊重尊長,重視親族。太公遂預言說:魯國將來必定會逐漸衰落的。后來的事實證明,二公的預言都是正確的:魯國從春秋時期開始迅速衰落,不得不受制于齊,直至最終滅亡;公元前391年,齊國大夫田和在其幾代前人弄權的基礎上,廢了齊康公,之后于前386年流放了齊康公,并自立為國君。至此田氏徹底取代了姜姓。

周公,仲由,字子路,春秋時期卞(今山東平邑縣西北泗水一帶)人,比孔子小九歲,是孔子最重要的弟子之一。子路性格固執而不知變通,喜好勇猛武力,意志堅定剛直。接受了的東西如果沒有做到,就不敢學習新的東西。孔子說:只聽一面之辭就判定訴訟的,是子路吧?子路喜好勇武超過我,做事情不合適。子路呀,不能得到善終的!后來子路出任衛國大夫孔俚的封邑的長官。魯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冬,蕢聵(也作蒯聵,衛靈公的太子)與孔俚發動叛亂,進攻衛出公(蕢聵的兒子)。這時子路不在城里,聽說這件事就往回趕。正遇上子羔從衛都的城門出來,對子路說:國君(出公)已經逃走了,城門已經關閉,您可以回去了,不要白白地遭受這場災禍。子路說:吃了別人飯的人不逃避人家的災難。子羔隨即離去。這時有使者要進城,城門就打開了,子路也隨著進了城。子路進城后就來找蕢聵,蕢聵與孔俚正在高臺上。子路說:您為什麼要用孔俚呢?我請求得到并殺了他。蕢聵不聽,于是子路就要燒毀高臺。蕢聵非常恐懼,讓人攻擊子路,把子路的頭纓刺斷了。子路說:君子死了帽子也不能脫落。隨即整理頭纓,結果被殺。孔子聽說衛國內亂,說:哎呀,子路死了!

裴楷,字叔則,乃魏晉名士,有玉人之譽。他聰明穎悟,為人大度,尤其精于易老之學,與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齊名。在還未成年的時候,曾和王戎一同去拜訪過曹魏名臣鐘會。二人走后,鐘會對身邊的人說:裴楷清通,王戎簡要,后二十年,此二賢當為吏部尚書。后果如此。

【點評】以帝載和神功認識事物及其變化,對當今時代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和價值: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曰趨深入,知識和信息的傳播將越來越快,產品和模式的復制將越來越精,過去那些以信息和產品等因素判斷成敗得失的手段將越來越沒有用武之地。唯有個性、理念、道德、精神、信仰、文化等是不可轉移和復制的。未來的發展變化及其結果,不論整體還是個體,都將更多地決定于它們。要想取得良好的生存和發展,也必須比以往更加重視它們。

本文《滴天髓》 天道:萬物和諧 欲識三元萬法宗先觀帝載與神功為解夢佬算命網原創首發,歡迎轉載但是請注明來源!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關注我們。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suanming/101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