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周公解夢夢見他里很多鴨子追老公

解夢佬 3 0

封面新聞記者 謝杰

12月13日,四川南充市蓬安縣龍蠶鎮鷺鷥田村第一書記彭圣洲,正在看村社道路硬化進度,謀劃這最后2公里路修完后,怎麼奔康致富。2019年8月,彭圣洲作為蓬安縣委宣傳部派駐鷺鷥田村第一書記,來到這個以白鷺命名的村子。一晃3年,現在,他是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鷺鷥田村幫扶第一書記。“這幾年村里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白鷺越來越多。我們努力的方向,就是希望更多產業業主、利好政策、文明新風等‘白鷺’,也停留在鷺鷥田村的田地里。”

鷺鷥田村第一書記彭圣洲

黨支部引領 致富有門路

鷺鷥田村地處四川南充蓬安縣南部,因環境秀麗,田地里常見白鷺翩飛而得名。這個風光秀麗的村子,過去卻因諸多原因導致發展相對落后。數據顯示:鷺鷥田村當時328戶村民,有65%的貧困戶因病至貧、32%的貧困戶因殘至貧。貧困像塊大石頭,壓得村民喘不過氣、直不起腰。

2019年8月,蓬安縣委宣傳部干部彭圣洲,派駐到鷺鷥田村,成為第一書記。

“農村富不富,全靠黨支部”。到村舍院落、入田間地頭、搞調研,做筆記……不到一個月,彭圣洲便對鷺鷥田村的村情、民情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并找到了村黨組織不強的癥結。他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一班人加強村黨組織建設,持續開展“亮身份、樹形象、做表率”活動,要求每名黨員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佩戴黨徽,亮明黨員身份,自覺接受群眾監督。設立意見箱,廣泛收集群眾的意見建議,自覺接受群眾、服務對象的監督。支委分工壓實了,黨員責任明確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越來越強。

支部強了,人心齊了,村子慢慢富起來,村民生活也越來越好。

村級建制調整,原馮家坡村合并到鷺鷥田村,現在全村有625戶1984人。這幾天,連通馮家坡的路段正在硬化道路。2公里的村道,將打通鷺鷥田村“最后一公里”。路修好了,就是全力奔康致富的征程。

土地里掘金 高標準農田建設正推進

“現在正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銜接的關鍵時期,我們駐村工作隊也一直在尋找鞏固脫貧成果,持續振興致富的路子。”彭圣洲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工作隊反復探索論證,還是相信“致富的答案在土地里”。

“脫貧攻堅戰場上,我們就是在田里地里下功夫,讓大家日子有了奔頭。”村里有了農民專合社,有了中藥材產業園,村民靠種植黃精發展集體經濟。截止2020年底,龍蠶鎮鷺鷥田村產業園核心面積超過100畝,全村黃精種植面積近800畝,種植大戶年收入超20萬元,群眾到產業園務工總收入超過30萬元。此外,還有房前屋后的庭院經濟,圈舍里的豬、鴨、雞等養殖經濟,帶動村里人日子慢慢好起來。

鷺鷥田村土地整理

“眼下,我們又迎來一個利好機遇。”彭圣洲告訴記者,高標準農田建設鷺鷥田村是全縣首批試點,目前正在整理全村土地,800畝的田地都將按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打造。“這絕對會給村里帶來全新的機遇和發展。”彭圣洲介紹,村里人祖祖輩輩在田里地里找生計,搭乘全縣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東風,駐村工作隊正在主動謀劃下一步如何帶領村民在土地里掘金。

白鷺翩飛重現 幸福新村全力奔康

“小彭書記,又要忙去了哦?”“小彭書記,到我家去坐會!”走在鷺鷥田村的鄉間小路上,村民不斷向彭圣洲打招呼。

這幾年,他和村里的干部堅持推動鷺鷥田村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增長群眾眼界。開展“星級文明戶”評比活動,通過創“星”、爭“星”、評“星”,用身邊事影響身邊人,改陋習、樹新風。舉辦農民趣味運動會,挑擔、運糧、趕鴨子……不少農活成了運動會比賽項目,莊稼漢當上運動員,全村男女老少用別樣的方式感黨恩。協調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愿服務隊到村開展文藝活動,用老百姓身邊似曾相識的情景,演繹脫貧故事、孝老愛親故事等,感悟文明新風。開展環境衛生巡回觀摩評比表彰活動……村容村貌越來越好,日子也越來越有奔頭。

“清潔庭院·幸福家園”環境衛生巡回觀摩評比表彰

鷺鷥田村運動會

“鷺鷥就是白鷺,聽村里老人講,他們小時候經常在田里地里看到白鷺翩翩起舞。”12月13日上午,前往脫貧戶家了解情況的彭圣洲感慨,雖然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村里發展落后,白鷺也不來了。但這幾年,村容村貌原來越好,村民院壩前、田地間又能看到白鷺起舞。“我們努力的方向,就是希望更多產業業主、利好政策、文明新風等‘白鷺’,也停留在鷺鷥田村的田地里,帶領大家奔康致富。”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