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周公解夢夢見開白色的轎車

解夢佬 2 0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看電視、耍手機、拼樂高、逛游樂場……現在的小朋友可玩兒的玩具太多了,無憂無慮的童年值得反復咀嚼回味。

“玩具”一詞產生于宋代。據南宋的《夢粱錄》記載,給孩子抓周時,要擺上“父祖誥敕、金銀七寶玩具、文房書籍……應用物件并兒戲物”,可見當時的玩具已經十分豐富了。

古代的兒童都有什麼玩具?或許你會覺得,古代沒有電,更沒有電視機,小朋友的娛樂是不是非常匱乏?其實并非如此,古代的小朋友玩兒的游戲花樣百出,斗草、推棗磨、騎竹馬、捶丸,甚至還有當下十分流行的桌游呢!

兒童斗草圖

斗草:文武都能斗

白居易《觀兒戲》詩云:“弄塵或斗草,盡日樂嬉嬉。”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外出踏青,找些奇花異草在一起比賽斗草。

斗草這種民間游戲,由采集草藥衍生而來,分為文斗和武斗兩種形式。擅長詩詞的小朋友可以選擇文斗,以對仗形式互報花名、草名,答對得多者就能贏得比賽,能既學習很多植物知識,還能豐富文學素養。

此外,還可以選擇武斗,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為輸,再換一葉相斗。這種斗草的游戲,不僅考驗了小朋友對草木的了解,需要找到有韌勁的草,而且還有一定的巧勁兒,靠蠻力可贏不了比賽。

推棗磨:自制的玩具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一幅北宋畫家蘇漢臣繪制的《秋庭戲嬰圖》,一對小姐弟正趴在圓墩上玩“推棗磨”的小游戲,讓我們看到了宋朝普通小孩已經會自己制作玩具。

推棗磨

圖畫上,一枚鮮棗削去半邊,露出棗核,用三根小木棍插在棗上,作三足立于桌上,棗核朝上;另用一根細竹蔑,兩端各插一枚小棗,再將竹蔑小心翼翼擱在棗核上,輕輕一推,便會旋轉不已。

“推棗磨”是秋天棗子成熟后普遍玩的游戲。清代孫廣陶在其《岳雪樓書畫錄》卷一中載:“南宋蘇漢臣二童賽棗圖軸。”“賽”字說明這種游戲帶有比賽性質,即孩子們輪流撥棗,看誰轉的圈數較多者則可以勝出。

竹馬:漢代已流行

李白在《長干行》里寫道“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就提到了竹馬。其實,竹馬不僅是唐代十分流行的玩具,早在漢代,小朋友們就在玩兒竹馬。

竹馬顧名思義,就是一根桿子,一端有馬頭模型,孩子跨立在桿子上面,假裝在騎馬。

竹馬

《后漢書·郭伋傳》中記載:“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竹馬在漢代就是很流行的玩具,數百個娃娃一起騎著竹馬,拉風程度不亞于現在的小朋友踩著滑板車穿城而過。

桌游:武則天也愛玩

大富翁、麻將、撲克,這些桌游風靡一時,成為休閑聚會的保留節目。不要以為桌游是現代人的專屬,在我國古代的博戲中,除了六博以外,還有一種叫“雙陸”的盤局游戲曾經風行一時,從王侯將相到尋常百姓都愛玩兒,連武則天也為之癡迷。

敦煌壁畫里的雙陸

雙陸的棋子像一匹小馬,黑白各十五枚,兩人相博,擲骰子按點行棋。棋子的移動以擲骰子的點數決定,首位把所有棋子移離棋盤的玩者可獲得勝利。在明代傳世的典籍《三才圖會》里,對雙陸的玩法有詳細介紹。

據說,武則天非常喜歡玩兒雙陸,甚至做夢都夢見自己與大羅天女打雙陸,而且頻頻輸棋。惱怒萬分的武則天把自己的心腹狄仁杰叫來充當周公,給自己解夢。頭號玩家狄仁杰除了擅長斷案,還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借機以“雙陸不勝,無子也”來勸誡武則天后嗣不保,一定要善待兒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