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星下凡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在中國長達兩千年的時代里,一直都是。身為天下之主的皇帝,為彰顯其至高無上的地位,可謂煞費苦心,不僅到處宣揚所謂的“君權”和“受命于天”,還不斷神化自己的出身,比如漢高祖劉邦是赤帝之子,唐太宗李世民是星下凡,宋徽宗是南極長生大帝。
▲唐太宗李世民劇照
不過中國的老百姓沒有那麼好糊弄,皇帝要說自己是下凡,就得拿出證據來證明其所言不假。像飛天遁地這類,皇帝們肯定做不到,于是文人們就開始編造一套所謂的“帝王之相”理論。按照這種說法,出生時通常會有一些不同尋常的征兆或者天象,要是沒有,他們成年后就會具有某些特別的相貌特征。
比如南朝齊高帝蕭道成,《南齊書》記載其“姿表英異,龍顙鐘聲,鱗文遍體”,就是說他的脖子像龍頸,聲若洪鐘,滿身長著龍鱗圖案;至于唐太宗李世民,《書》載其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像宋太祖趙匡胤,《宋史》則記載其出生時“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日不變”。
▲宋太祖趙匡胤劇照
在歷史記載中,帝王們有一個相貌特征的出現頻率極高,那就是我們熟知的“雙手過膝”。此詞原出自《》,正史稱為“垂手過膝”或“臂長過膝”等,而其具體含義迄今未有定論。人們對其猜測大約就是指某人手臂特長,自然下垂時能夠達到或者超過膝蓋。對于現代人人而言,雙手過膝僅為罕見,倒是在黑猩猩、長臂猿等猿類動物身上能夠可以看見。
▲晉武帝司馬炎畫像
然而在史書中,這一身體特征卻是典型的“帝王之相”,出現頻率極高。縱觀二十四史,其 有九人具有垂手過膝的帝王之相。《三國志》記載漢昭烈帝劉備“垂手下膝”、《晉書》記載晉武帝司馬炎“發委地,手過膝”、后燕皇帝慕容垂“手垂過膝”、前秦皇帝苻堅“臂垂過膝”。此外,前趙皇帝劉曜、后秦姚襄也有此特征。到了南北朝時期,陳武帝陳霸先、陳高宗陳瑣、周文帝宇文泰亦是如此。
在這九人之中,有八人都成功登基,只有后秦姚襄最后沒能當上皇帝。姚襄此人雖然不為世人所知,但史書對其評價卻極高。《晉書》稱其“雄武冠世,好學博通”,司馬光贊其“才氣豪邁,兼資文武,有孫策之風”。姚襄乃后秦景元帝姚弋仲五子,文武全才、謀勇兼備,而且十分體恤民生、愛護百姓,深受大臣及百姓的擁戴。
▲《晉書》明代刻本
古來為帝者,只要能夠做到德才兼備、深得民心就是君。很明顯,姚襄滿足這些標準。據《晉書》記載,姚襄深受百姓愛戴與敬重,后者曾簽署萬民書要求皇帝將姚襄立為儲君,雖然此事最后沒有成功,但足見其威望之高。在那個戰亂頻繁的時代,百姓經常流離失所,但他們只要打聽到姚襄的行軍駐地,便會立即趕去投奔,這就是史料記載的“眾知襄所在,輒扶老攜幼,奔馳而赴之”。在他死后,“士女莫不北望揮涕,其得物情如此。”
▲古代戰爭場景復原
在一次戰斗中,姚襄對陣前秦名將鄧羌,鄧羌深知正面作戰自己難敵姚襄,便想了一招計,他預先設下埋伏,然后派兵挑戰姚襄。姚襄出戰后,鄧羌佯裝撤退,將其引入埋伏圈后,再剿殺之。本來以姚襄的驍勇剽悍,脫身而逃不在話下,可卑劣的鄧羌使用絆馬索,關鍵時刻讓姚襄坐騎“黧眉騧”跌倒,姚襄摔下后被當場格殺。一代名將的帝王之路就這樣戛然而止,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參考文獻:
《資治通鑒》《晉書》
微信:趣觀歷史,每日為您甄選好玩有趣的歷史。
以上就是與2022年星下凡相關內容,是關于星的分享。看完2021年星象時間表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