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屬虎和屬蛇最配卦象
生肖排名的故事,流傳最廣的一個神話版本就是“動物賽跑”。
上古時代,人們的知識水平有限,連基本的紀年、計時都做不到。天帝急大家之所急,答應了人們的請求,決定用熟悉的動物做成獸歷,方便人們記憶。但既然是排位,就得有先后,怎樣的順序能讓動物們服氣呢?
玉帝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決定在自己生日當天,舉辦一個動物過河賽跑比賽,選取前十二名動物作為十二生肖紀年,并特別規定,比賽途中使用任何交通工具,包括賽艇。
這則消息不脛而走,傳到了動物界,一兄弟們紛紛躍躍欲試,鉚足干勁,力爭上游,都想在十二生肖中拔個一席之地,光宗耀祖。
這時,一對感情非常好的哥倆也想赴會,這就是貓和老鼠兄弟。但他們苦于身材矮小,又不會游泳,于是商量對策,想到了平日既能早起,又脾氣溫和的水牛先生幫忙搭一下順風車。
在玉帝生日當天的大清早,水牛按時赴約,還是他叫醒了睡眼惺忪的貓鼠兄弟,搭載著兄弟倆坐在背上出發渡河。貓鼠兄弟就像找到了一臺自動智能駕駛牛似的,直接就趴在背上睡著了。
舒服又安心的睡了一覺后,哥倆醒來,天色才亮,這時他們仨已經渡過了河心。一陣狂喜后,小老鼠卻心生歹念,想要奪得“頭籌”,于是假裝引導貓四處看風景,卻順勢將其用力推下牛背,一個勁敵去掉了。
水牛覺得背上重量減輕了,也急忙向終點沖去。而雞賊的老鼠則趁機躲到了水牛的大耳朵旁,在水牛過了河上了岸,快要達到終點時,老鼠才沖了出去,拔得頭籌。
后續的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依次抵達終點,各有座次。落湯貓沒有取得任何名次,并和老鼠結下了深仇大恨。
這就是中國人打小就熟知的動物賽跑決定十二生肖排名的故事,也許各種版本略有不同,但他們最終都會展現出一個核心思想,十二生肖各自所擁有的優勢和缺陷。
十二生肖文化對于中國人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遠,就拿“本命年”這一民俗來說,足以顯示其重要性。在傳統習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認為不吉利,“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到了本命年穿紅,成為了大多數中國人的日常選擇。
這一題材也深受廣大文化作品創 的喜愛,比如上世紀末,由上海美術制片廠的精品動畫片《十二生肖》,就采用了“十二生肖”的元素,不過藝術創作會有改編,動畫片中從坊間常見的賽跑變成了打。
歷史上,在伏羲八卦的演化過程中,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就相對應,歸類五行和八卦四象組成一體,由天干地支配生肖組成的農歷紀年。生肖紀年是古代中國農耕文明發展過程的里程碑,對研究掌握自然科學規律,發展農業生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這得益于憑借靠經驗積累應征的自然變化規律,在農業科技不發達的年代,農民靠天吃飯的漫長日子里,可以大概的分析出哪年干旱和哪年雨等等,參照這些規律,再決定什麼年適合種什麼莊稼。時至今日,在一些地方還流傳著“羊馬年,廣收田”、“就怕雞猴餓狗年”等類似農業諺語。
十二生肖源于何時,今已難于細考。長期以來,不少人將《論衡》視為最早記載十二生肖的文獻。《論衡》是東漢唯物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論衡·物勢》載:“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子,鼠刀。酉,雞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種生肖,所缺者為龍。該書《言篇》又說:“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這樣,十二生肖便齊全了,十二地支與十二生肖的配屬如此完整,且與現今相同。
十二生肖排行順序 按中國人信的觀念,將十二種動物分為兩類,動物的陰與陽是按動物足趾的奇偶參差排定的。動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數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獨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體 ,物以稀為貴,當然排在之一,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龍, 五趾(奇);蛇,無趾(同偶);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雞,四趾(偶) ;狗,五趾(奇);豬,四趾(偶)。持這種說法的是宋人洪巽,明代學者郎瑛在其基礎上進行 了歸類,在其所著的《七修類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別當看足趾數目。鼠前是四爪,偶數為陰,后足五爪,奇數為陽。子時的前半部分為昨夜之陰,后半部 分為今日之陽,正好用鼠來象征子。牛、羊、豬蹄分,雞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應合偶數,屬陰,占了六項地支。虎五爪,猴、狗也五爪,馬蹄圓而不分,六者均為奇數,屬陽,連同屬陽的鼠,占了另外六項地支。郎瑛的歸類法,是借洪巽的分類法, 二者大同小異。
中國古代學者從古代晝夜十二時辰的角度解說地支和肖獸的配屬關系。黑天茍地,一片,鼠,時近夜半之際出來活動,將天地間的狀態咬出縫隙,“鼠咬天開”,所以子屬鼠。天開之后,接著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該是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屬牛。寅時是人出生之時,有生必有死,置人于死地莫過于猛虎,寅,又有敬畏之義,所以寅屬虎。卯時,為日出之象,太陽本應離卦,離卦象火,內中所含陰爻,為太陽即月亮之精玉兔,這樣,卯便屬兔了。辰,三月的卦象,此時正值群龍行雨的時節。辰自然就屬了龍。已 ,四月的卦象,值此之時,春草,正是蛇的好日子,如魚兒得水一般。另外,已時為上午,這時候蛇正歸洞,因此,已屬蛇。午,下午之時,陽氣達到極端,正在萌生。馬這種動物,馳騁奔跑,四蹄騰空,但又不時踏地。騰空為陽,踏地為陰,馬在之間躍進, 所以成了午的屬相。羊,午后吃草為更佳時辰,容易上膘,此時為未時,故未屬羊。未之后申時,是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時辰,并且猴子喜歡在此時伸臂跳躍,故而猴配申。酉為月亮出 現之時,月亮屬水,應著坎卦。坎卦,其上爻,而中間的陽爻代表太陽金烏之精。因此,酉屬雞。夜幕降臨,是為戌時。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與之結為戌狗。接著亥時到, 天地間又浸入一片的狀態,如同果實包果核那樣,亥時夜里覆蓋著世間萬物。豬是只知道吃的混沌的生物,故此豬成了亥的屬相。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持此觀點。
十二生肖的產生,有著天文學的背景。在原始時代,先民們體驗著寒暑交替的循環往復。宋代洪皓《松漠紀聞》載:“女真舊絕小,正朔所不及,其民皆不知紀年,問則曰‘我見青草幾度矣’,蓋以草一青為一歲也。”宋代孟珙《蒙韃備錄》也記:“其俗每草青為一歲,有人問其歲,則曰幾草矣。”年又有觀天者發現月亮盈虧周期可以用來丈量歲的長短,發現十二次月圓為一歲,這一發現,是初期歷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視為傳達天意的“天之大數”。天干需地支為伴,日月相對,天地相對,就非“十二”莫屬了。
以上就是與1986年屬虎和屬蛇最配卦象相關內容,是關于屬虎的分享。看完86年的虎和01年的蛇后,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