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富貴竹 盆栽的養護與管理技巧

風水大师

富貴竹性喜陰濕高溫,耐陰、耐澇,耐肥力強,抗寒力強;喜半蔭的環境。起由于富貴竹是喜陰濕的觀賞植物,所以很多人都會水培富貴竹,其中在居室內擺放富貴竹,不僅是良好的裝飾品,還對改善局部環境的溫度、濕度、空氣質量有一定作用。所以富貴竹是家居室內最常見的一種盆栽植物;那么富貴竹 盆栽的養護與管理技巧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文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富貴竹 盆栽的養護與管理技巧

富貴竹 盆栽的養護技巧有哪些

盆土選擇

栽培富貴竹以選用紫砂盆、塑料盆為宜,室外則以土陶盆為佳。它不甚擇土,在疏松肥沃的沙質壤土中生長最健壯,可用腐葉土、菜園土、沙按5∶4∶1混合作培養土,如滲入少量碎雞蛋殼,長勢更旺。每年春季翻盆換土一次,翻盆換土時宜在盆底放一層碎硬塑料泡沫塊,以利透氣、排水,防爛根,且便于脫盆。

水肥管理

富貴竹既喜濕潤也喜肥,但盆栽置室內觀賞則宜控水扣肥,使其緩慢生長,提高觀賞價值。生長期根據季節氣候的變化,2天至5天見盆土干即澆一次水,保持盆土稍濕潤而不漬水為度,盆土過濕易徒長,過干葉易干尖,要常向葉面噴水,以增加小環境空氣濕度,而利其生長。堅持薄肥勤施,15天至20天少量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過量或單施氮肥易徒長。冬季不施肥,少澆水。

溫度光照

富貴竹原產西印度洋馬達加斯加,喜溫暖,最適宜生長溫度18℃至25℃,不耐寒,最低氣溫降至5℃時,應入室越冬,室溫保持5℃以上,它喜散射光充足的環境,夏日、初秋忌烈日暴曬,從秋末到翌春可置于見直射光或離窗戶2米以內散射光充足處,過陰則葉色失去光澤不美。

更新養殖

富貴竹種植多年后,植株長高與盆的大小比例失調,影響美觀,可于5月、6月將其從離盆土10厘米至15厘米處剪矮,剪后下部基會另發新枝,剪下的上部莖,可作插穗養殖。

5月至9月利用瓶插水養的富貴竹,或是更新剪下的富貴竹,凡是已生根的,可將其直接栽入土中。未生根的將其切成15厘米至20厘米長,入土部分的葉全剪掉,而后在切口處涂抹硫磺粉或草木灰,插入素培養土中,置陰處,常噴水保濕,待其長新葉后移至散射光充足處養護即可。


關于富貴竹盆栽的日常養護管理技術

一、造型。

(1)寶塔型。富貴竹生長強健,生命力強,繁殖力強,管理容易,根據這些特點,采用大量繁殖新竹,截取眾多長短不同的莖干組成寶塔,每條莖干的上端必須帶筍,保留芽眼使每層寶塔的頂端能長芽和生長枝葉,形成新的活的寶塔。四層的寶塔第一層截取莖干36支,每支帶3個莖節、長7厘米;第二層23支,每支帶4個莖節,長10厘米;第三層18支,每支5個莖節,長13厘米;第四層11支,每支帶6個莖節,長16厘米;制作寶塔用的莖節,要立即組合,以免失水過多不能成活。組合時先取一個長16厘米的莖干,直徑2.5厘米的塑料圓筒做寶塔的圓心,再將11支長16厘米的莖干,下端同在一平面上沿塑料圓筒外圍排成一圈,用塑料線縛緊,形成寶塔的第四層;再取18枚莖干各長13厘米,下端同在一平面上沿第四層寶塔外圍排列,組成寶塔的第三層;取23支莖干長10厘米排在第三層外圍,構成寶塔的第二層,底層使用36枚長7厘米的莖干繞第二層外圍排列一圈,成為寶塔的第一層。寶塔制成后,為了提高觀賞效果,采用金工紙粘貼在縛線的外側,或用金紙將鐵線繞成金條,并在原縛線上圍繞2─3圈擰緊,使寶塔更加壯觀;然后可在寶塔頂端裝飾另一石雕多層寶塔,形成塔上加塔,使之奇特壯觀;花盆用粉紅色半淺盆,高約6厘米,口徑較塔基大2厘米,將塔底部浸入水中,約3周后各節都能生根長葉,綠葉紅盆,使人賞心悅目。

(2)綠色柱子。在廳堂屏風的兩側放置兩盆富貴竹,長期不移動不修剪,任其自由生長,使之扶搖直上,可長高1米以上,形成綠色的柱子。

(3)瓶式盆景。截取富貴竹莖尾長約20厘米,扦插在花瓶或掛瓶中,放水深5厘米,數天換水一次,平時放在室內陰涼通風的幾案上,經久可保持葉色翠綠,別有情趣。

(4)叢林式盆景。新竹長大后剪除老、弱、密竹,適當修剪整形,制成叢林式;定型后剝除竹干下層干枯干和老葉,可見青翠、明亮、富有光澤的竹節,點綴山石、提高觀賞效果。

二、控制頂側芽。富貴竹做成寶塔后,往往枝葉無休止地瘋長,非常傷腦筋,如不處理,使寶塔形破壞,影響觀賞效果;為維持翠葉瀟灑,要抑制徒長,其辦法有:

(1)控制澆水。放在低溫(18℃以下)下養護,經常換水,防止根部腐爛;

(2)摘心。各莖段頂芽長到1厘米時,抽掉頂尖,即用左手固定竹塔,右手的拇指、食指小心捏緊尖端兩小葉,用力外抽抽出心葉,不要傷及別的小葉;

(3)化學控制。用25%多效唑1200毫克/升澆灌,半月一次,或用95%比久3000毫克/升噴霧,半月一次,或用縮節胺500─1000毫克/升,每月噴一次,或用矮壯素50─60毫克/升,每月噴一次,還可用注射器針尖蘸取生長抑制劑直接扎刺頂芽。

三、科學養護。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fengshui/50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