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測算
八字精批 紫微鬥數 八字合婚 終生運勢

初七吃面條的由來 大年初七為什么吃面條(圖文)

風水大师

今天是2020年的農歷春節初七了,年已經過去一半了,不知道大家過得如何?在民間有一個說法就是初七被人稱作“人日子”,那其實這個說法的由來是古代神話女媧造人的傳說。那你知道在春節的初七是要吃面條的嗎?一起來看看風水學的具體說法吧!

初七吃面條的由來 大年初七為什么吃面條(圖文)

相傳女媧創造了世界的萬物生靈,第一日造雞,二日狗,三日豬,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初七這一天被稱為人日子,也就是人的生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因為春節時新的一年開始,所以人們就把初一到初七按照女媧造人的神話來給每一天都定了一種生物的生日。而民間一直有過生日吃面條的傳統,所以在初七人的生日當然會有吃面條的傳統風俗。

相傳在漢武帝時期,就有流傳的說法是人的人中有多長,壽命就有多長,人中長在臉上,而臉和面是同義,所以人們用吃長面的說法來表達自己人中長,臉長所以會長壽的說法。后來逐漸演變成生日要吃面的說法,最好是吃一根不斷的長壽面,面越長代表著壽命越長。

還有一種吃面條的解釋說法是人在生日的這一天吃面條,可以用面條來纏住歲月的雙腿,也是表示希望過生日的人可以永遠長壽的意思。

初七吃面條的由來 大年初七為什么吃面條(圖文)

而在南方的一些地區也有初七“吃魚生”的習俗,大家揮動筷子吃魚肉,寓意越來越高,步步高升。不管初七吃什么,都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向往,希望人們能夠長壽和幸福高升。

農歷正月初七,也稱“人日”、“人勝節”,或曰“七元”。這個古老的節日至少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古書如《初學記》、《荊楚歲時記》和《西清詩話》等,皆有記載。詩人尤喜以“人日”為題,賦詩寄意,如杜甫詩:“此日此時人共得,一談一笑俗相看”便是。

道教認為,天地時先有雞,再后來是狗、豬、羊、馬,之后才有人的存在。因此,認為正月初七如果天氣晴朗,則是吉祥,代表那一年能夠出入順利,人口平安。

正月初七這天要吃七樣蔬菜合煮的菜肴,其中不乏寓意勤勞聰明的芹、蔥、蒜。同時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都是“人”日子,要吃面條,其中又分初七是小孩的日子,是絆小孩腿;十七是中年人的日子,要絆住中年人的腿;二十七是老年人的日子,要絆住老年人的腿。

初七吃面條的由來 大年初七為什么吃面條(圖文)

大年初七,因為是管小孩子的日子(初十七管中年人,二十七管老年人),因此延伸出很多的講究。

吃面條是為了纏住小孩的腿,保佑小孩順順溜溜、平平安安地成長,這種習俗應是在小麥的主產區的中原地帶。

但在北方,尤其山東、遼寧一帶,初七不吃面條而是吃餃子的,因為小孩子又是詆毀自己的“小人”的代稱,而包餃子就是要捏住小人的嘴,使自己在這一年能夠少受到小人壞話的攻擊和詆毀。

以上就是大師給大家整理的春節的初七是不是要吃面條的的相關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本文來自:解夢佬,原地址:https://www.jiemenglao.com/fengshui/10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