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虛妄的句子

解夢佬 0

1. 佛教中形容“虛妄的念頭”的詞叫什麼來

凈空法師---凡所有相,皆為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凈業在哪里修?就在日常生活當中。生活起居、工作、處事待人接物,在這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都不著相,斷惡不著斷惡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

就像菩薩一樣,作而無作,無作而作,非常精進努力在做,心地干干凈凈一塵不染,這叫凈業,這個與凈土完全相應。為什麼我們做不到,這麼難?難在哪里?這個要知道,難在我們把現前的現象都當真,就難在這里。

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果你要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很容易放下。六百卷《大般若》講什麼?就講十二個字,「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還有什麼好執著的?還有什麼好分別的?它真有,你分別執著還可以說得過去,沒有!實際上就像我們電視屏幕上的現象一樣,這整個宇宙現象實際上就是這樣,確實不可得。

特別是彌勒菩薩跟我們講的諸法實相、真相,真相是什麼?剎那生滅,比電視熒光幕上的速度快多了,不能比。每個念就是一個畫面,念念相續,每個畫面都是獨立的,沒有兩個畫面是相同的。

所以我們不能說它是相續相,相續相是相同的,那不是相續相。所以佛才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諸佛如來實報莊嚴土,沒有一個例外。

實報莊嚴土也是從心想生,起心動念,沒有起心動念實報土也不存在。最后存在的、永恒不變的,常寂光,真如自性,它是永恒存在的,這是真的。

除這個之外沒有一樣是真的,所以物質現象是假的,精神現象也是假的,自然現象也還是假的。佛這句話就講到位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教我們不要執著、不要分別,分別執著錯了。

一有分別心,心就不清凈了;一有執著心,被染污了,這我們不能夠不知道。我們現在學過《還源觀》、學過《華嚴》,學過世尊跟彌勒菩薩的對話,今天講無諸相我們有一個概念,這個概念是念念不住。

對《般若經》上所說「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我們明白了。一切法包括我的身體,無所有。

這個相怎麼存在?原來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的波動現象產生的,也就是這個相在一秒鐘里頭產生一千六百兆次的變化。哪里是真的?怎麼會是有?確實是無!像我們看電影,這個電影膠卷給我們啟示,這個在放映機里面一秒鐘二十四張,換句話說,它在銀幕上占的時間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占的時間,馬上就過去了,你想它不是假的。

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現實的這個現象,跟這個電影底片一樣,一秒鐘多少次?生滅多少次?一千六百兆。這個東西在銀幕上一秒鐘二十四次,現在我們的環境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它怎麼會是真的?怎麼會是有?「無諸相」三個字把這個事實真相,就是宇宙之間一切萬法的真相說出來了。

你所聽的,你所看的,你所接觸到的,你所想的,全都是一秒鐘一千六百兆的波動現象。所以佛把這個境界比喻作夢幻泡影,比喻得好!真的是夢幻泡影。

所以佛經上常講「即在當下」,當下就是一念,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那叫當下。有,要知道有是什麼意思;無,無是什麼意思。

有就是那個一念,一念有。第二念呢?第二念不是第一念,第一念沒有了,第二念生起來了。

第三念不是第二念。念念是單一的。

我們感覺到這些現象,是這些單一的相似相續相的一個幻相,相似相續的幻相,我們誤會了,把它當真。《心經》第一句話,「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那個五蘊是什麼?就是當下那一念,那一念不可得。

這一念,彌勒菩薩講得很好,這一念有形,形皆有識。彌勒菩薩用彈指,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

講得很清楚,這真叫宇宙萬有的真相。你把這句話要是真的體會到了,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對于經上講的無諸相、無所有,你統統明了了。

這是諸法實相。下面還是引用《金剛經》,「《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如來是什麼?如來是自性。

你什麼時候見到諸相非相,恭喜你,你見性了;見性又叫做成佛,你成佛了。《金剛經》上講如來都是講性,講佛是從相上講的,講如來全是講自性,這兩個名詞有兩個名詞的意思。

凡所有相,沒有說實報莊嚴土例外,連實報莊嚴土也是虛妄的,這個我們在學習經教里報告很多次了。諸佛如來的實報土叫一真法界,它有相,那相也不是真的。

那相是什麼顯的?是無始無明習氣顯的相,無始無明習氣斷了,相就沒有了,皆是虛妄。沒有了之后現什麼?常寂光現前,常寂光里頭什麼都沒有。

前面報告很多次,現在科學里面所說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常寂光里頭這三種現象都沒有。所以皆是虛妄也可以形容常寂光,常寂光里頭沒有這些虛妄東西,所以它是真的。

真里頭沒有妄,妄里頭有真,真里頭沒有妄。這個道理要去把它參透,對我們的修學會有很大幫助,對我們求生凈土那幫助就更大。

我們把該放下的全放下,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決定生凈土,不再搞拉雜東西了,就真正能夠做到隨緣,恒順眾生,隨喜功德,像普賢、文殊一樣就得大自在了。

2. 形容虛妄離奇,不合情理的成語

【白天見鬼】:比喻虛妄荒誕,不可能出現的事。同“白日見鬼”。

【白晝見鬼】:泛指虛妄荒誕、不可能出現的事。

【誕謾不經】:荒誕虛妄,不合常理。

【誕罔不經】:荒誕虛妄,不合常理。

【誕妄不經】:荒誕虛妄,不合常理。

【荒渺不經】:不經:不合常理。形容虛妄離奇,不合情理。

【荒謬不經】:不經:不合常理。形容虛妄離奇,不合情理。

【荒唐不經】:不經:不合常理。形容虛妄離奇,不合情理。

【名不虛立】:指宜有此盛名,果然不虛妄。

【認妄為真】:佛教用語。把虛妄當成真實。

【妄言妄語】:妄:虛妄,不真實。指胡言亂語。

【言狂意妄】:說話狂放,意態虛妄。

【言十妄九】:形容說話虛妄不實。

3. 形容瘋癲的句子

這是唐伯虎的一首詩,名為《桃花庵歌》

桃花塢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

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

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

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事,

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

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

彼何碌碌我何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

無花無酒鋤作田。

4. 形容苦行僧的句子

1、人生是無止境的旅途,我們沒停下自己的腳步,已經忘了身在何處。我們都在不斷趕路,忘記了自己的出路,在失望中追求偶爾的知足,我們都在夢中解脫清醒的苦,流浪在燈火闌珊處。

2、我們甘愿忍受當下的痛苦,是因為我們知道將來我們必將因此而收獲。

3、每一個人都短暫,每一段感情都得吃苦,在這兩條經文面前,人還能說什麼?

4、當我對你的痛苦無能為力,對這個世界的現狀無能為力的時候,我陪你。

5、其實也不用經過太多事情就可以懂得,沒有什麼不可原諒。因為沒有什麼不可忘卻。記憶總是在被篡改著的,唯一的作用不過是夸張當初的歡愉或苦痛,用以襯托當下所需要的情感安慰。

5. 形容真實的句子

1、名不虛行:虛:不真實。傳出的名聲與實際相符,不是虛假的。

2、信而有證:真實而有根據。

3、諸法實相:佛家語。指各種現象的真實面目。

4、脩辭立誠:原指整頓文教,樹立誠信,后多用以指撰文要表達作者的真實意圖,不可作虛飾浮文。

5、的的確確:指真實的,毫無疑問。

6、傾吐衷腸:完全吐露出內心的真實思想或心理狀態。

7、明碼實價:明碼:指標明的價格。指公開標明的真實價格或處事不折不扣。

8、認妄為真:佛教用語。把虛妄當成真實。

9、人言鑿鑿:鑿:明確真實。指人們議論確有其事。

10、確切不移:形容真實可靠,不容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