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劃分句子成分
現代漢語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六種,即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和補語.
一、主語
1、定義:主語是句子陳述的對象,說明是誰或什麼.表示句子說的是"什麼人"或“什麼事”.主語是執行句子的行為或動作的主體.
2、特點:A、經常由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充當.B、一般表示謂語所說的是“誰”或 “什麼”.
例如:
⑴中國人民志氣高.
⑵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是億萬人民群眾的切身事業.
3、符號:雙行線 ═.
二、謂語
1、定義:用來說明陳述主語.
2、特點:A、經常由動詞、形容詞充當.B、一般表示主語“怎麼樣”或“是什麼”.例如:
⑴滿天烏云頓時消散了.
⑵樹葉黃了.
⑶小王今年十六歲.
⑷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⑸明天星期日.
⑹什麼書他都看.
3、符號:單行線 _____.
4、謂語(predicate),是句子中的必不可少的成分.謂語是由簡單動詞或動詞短語(助動詞或情態動詞+主要動詞)構成.謂語分為簡單謂語和復合謂語
三、賓語
1、定義:表示謂語動詞的涉及對象的語言單位.
2、特點:A、經常由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充當.B、一般表示謂語“怎麼樣”或 “是什麼”.
3、符號:波浪線 ﹏﹏.
4、凡能愿動詞,如“希望、想、可以、說”等詞后面的一般都作賓語處理.
四、定語
1、定義:用在主語和賓語前面,起修飾和限制作用的語言單位.
2、特點:A、經常由名詞、形容詞、動詞、代詞充當.B、一般定語與中心詞之間有“的”字 連接.
3、符號:小括號( ).
五、狀語
1、定義:用在動詞、形容詞謂語前,起修飾和限制作用的語言單位.
2、特點:A、經常由副詞、形容詞、動詞、表示處所和時間的名詞和方位詞充當.B、一般狀 語與中心詞之間有“地”字連接.
3、符號:中括號 [ ].
六、補語
1、定義:謂語后面的附加成分,對謂語起補充說明作用,回答“怎麼樣”、“多久”、“多 少”(時間、處所、結果)之類問題的語言單位.
2、特點:
A、經常由動詞、形容詞副詞充當.B、一般補語與中心詞之間有“得”字連接.
3、符號:單書名號〈 〉.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為:定語(修飾主語)主語 狀語 謂語 補語 定語(修飾賓語)賓語
擴展資料:
1.句子成分歌訣
基本成分主謂賓,連帶成分定狀補。定語必居主賓前,謂前為狀謂后補。
六者關系難分辨,心中有數析正誤。誰或什麼可稱主,做是怎樣才充謂;
賓語要由動支配,謂語陳說什麼誰。前置狀語目(的)時(間)地(點),
意義不變能復位。補語從后說前謂,定語才和后賓配。介賓短語多狀補,
不能充當賓主謂。的定地狀與得補,語言標志定是非。
2.句子語病修改歌訣
檢查語病要細心,先看主干主謂賓,殘缺搭配是病因;
再看枝葉定狀補,能否搭配語中心。下面語病常常見,
熟悉現象心有底。是否恰當用詞語,語序是否屬合理,
前后有矛盾,更有不統一,替概念,有歧義,
句式雜糅使人迷,結構又膠節,語言重復又多余,
多層否定成后語。修改語病法牢記,添、刪、調、換百病醫。
2. 劃分句子成分
1.日光的(定語)照射(主語)特別(狀語)強烈(謂語)
——照射強烈。
2.孔乙已(主語)是(謂語)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定語)人(賓語)
——孔乙己是人。
3.總理那高大的(定語)形象(主語)總是(狀語)浮現(謂語)在我眼前(補語)
——形象浮現。
4.樹葉兒(主語)卻綠(謂語)得發亮(補語)
——樹葉兒卻綠。(如果“卻”作連詞,就縮成“樹葉兒綠”)
5.船長(主語)本已經(狀語)不耐煩(謂語)我父親的(定語)那番(定語)談話(賓語)
——船長不耐煩談話。(“不耐煩”活用作動詞充當謂語)
6.一些似霧非霧的(定語)灰氣(主語)低低地(狀語)浮(謂語)在空中(補語)
——灰氣浮。
7.蘇州園林的(定語)門和窗的(定語)圖案(定語)設計(主語)和(連詞)雕鏤琢磨(定語)工夫(主語)都(狀語)是(謂語)工藝美術的(定語)上品(賓語)
——設計和工夫是上品。
3. 劃分句子成分 100分
名稱: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符號:主語 = 謂語 - 賓語 ~ 定語 ( ) 狀語 [ ] 補語 < > ①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語、謂語、賓語。 補充成分是: 定語、狀語、補語。
② 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之間可用‖劃開。 3.(1)劃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語、謂語、賓語。
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指明說的是“什麼人”或“什麼事物”。 謂語:是陳述主語,說明主語的,說明主語“是什麼”或“怎麼樣”。
賓語: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行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誰”或“什麼”一類問題。 句子一般有兩種情況:寫人、寫物(寫事、寫物)。
分析句子時,首先判斷是“寫人”還是“寫物”。 ①.寫人 格式:“誰” + “干 什麼” (主語) (謂語)(賓語) 例: 楊亞 ‖ 寫 字 主 謂 賓 注意:處理復雜的單句時,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楊亞║在課桌上寫著毛筆字。 主 謂 賓 ②.寫物 格式:“什麼事”或“什麼物”+“怎麼樣” ( 主 語 ) (謂語、賓語) 例: 貓 ‖捉魚 主 謂賓 例:一只小貓‖在盆邊捉了一條大魚 主 謂 賓 注意:“是”為典型的動詞,一般是“謂語”。
例如: 他 ‖ 是學生 主 謂 賓 (2).劃分句子成分,還要抓住枝干(定語、狀語、補語) 定語:在句子中起著修飾、限制主語或賓語中心語的作用。 狀語:修飾、限制謂語中心語,一般在謂語中心語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時間、地點、范圍、情況等。
補語:對謂語中心語起補充說明作用,一般放在謂語中心語之后。 例: 畫眉 唱 歌 這是一個把主語中心語、謂語中心語、賓語中心語單提出的句子。
原句是 “兩只美麗的畫眉高興地唱一首歌。” ①.(兩只美麗的)畫眉 “兩只美麗”是 “畫眉”——主語中心語的修飾部分,叫“定語”。
②.[高興]地唱 謂語中心語“唱”前邊的修飾、限制成分——“高興”為“狀語”。 ③.(一首)歌 賓語中心語“歌”前的修飾、限制部分——“一首”為“定語”。
④.歌唱得 修飾、限制謂語中心語“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為“補語”。 4.劃分句子的口訣: (1)句子成分要劃對, (2)縱觀全局找主謂。
(3)主前定狀謂后補, (4)謂前只有狀地位。(5)“的”定“地”狀“得”后補,(6)賓語只受謂支配。
示例及練習部分 劃分句子成分練習 1、魯班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魯班)主語(是)謂語(我國古代春秋時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語(工匠)賓語。
主干:魯班是工匠。 2、那個時候的社會生產力還十分落后。
答案:(那個時候的)(社會)定語(生產力)主語(還)(十分)狀語(落后)謂語。 主干:生產力落后。
3、魯班接受了一項大的建筑工程任務。 答案:(魯班)主語(接受)謂語(了)狀語(一項大的建筑工程)定語(任務)賓語。
主干:魯班接受任務。 4、魯班從中得到啟發。
答案:(魯班)主語(從中)狀語(得到)謂語(啟發)賓語。 主干:魯班得到啟發。
5、蔡倫出生在一個貧苦的鐵匠家里。 答案:(蔡倫)主語(出生)謂語(在一個貧苦的鐵匠家里)補語. 主干:蔡倫出生. 練習: 1、他非常誠懇的征求大家的意見。
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榮的景象。 3、張思德同志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4、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奔馳。 5、在長期的奮斗中,我一向過著樸素的生活。
6、峰巒剛剛從黑夜中顯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輪廓。 7、淡淡的朝陽剛把樹梢照亮。
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從臉上直往下落。 9、他踉踉蹌蹌地從外地趕回久別的家鄉。
10、我們村里的農民往凍土上鋪了一層麥秸。 11、已經上了岸的勇士乘機俯身沖了上去。
12、小學校顯得那樣幽靜而又神秘。 13、心里突然感到萬分沉重。
14、他推開門走進去站在桌子前。 15、連長命令我們馬上休息。
16、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 利用語法結構分析處理病句問題 碰到一個結構比較復雜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不僅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結構,準確理解它所表達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檢查句子的結構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沒有毛病。
例如: (1)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2)今天的青年擔負著在本世紀把我國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4. 如何劃分句子成分
句子由不同的成分構成。
句子的成分主要有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和中心語。 這些句子成分可以由單個詞充當,也可以由短語充當。
比較下邊兩個句子: (1)石拱橋出現。 (2)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
這兩個都是主謂句,都有主語和謂語。不過前一句的主語是由名詞“石拱橋”充當的,謂語是由動詞“出現”充當的。
后一句的主語不變,謂語則是由動詞“出現”、狀語“在世界橋梁史上”和補語“比較早”充當。這些狀語、補語和中心語與主語、謂語都是句子的成分。
這個句子的成分可以用下面兩種線條符號標示出來: 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 或: 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出現得〈比較早〉。
(“‖”前邊是主語,后邊是謂語,下邊不必再加橫線。) 在構成句子過程中,各種句子成分所起的作用不完全一樣,其中有些成分決定著句子的基本結構,它們是句子的主干,有些成分是附著在主干上的“枝葉”,對主干起修飾、限制、補充等作用。
所謂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語、狀語、補語(即“枝葉”成分)逐層壓縮掉之后剩下的部分。句子的主干一般是由主語或主語中心語、謂語或謂語中心語和賓語或賓語中心語組成的。
例如: 統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 這是一個主謂句,主語由偏正短語充當,包含中心語“方法”和定語“統籌”;謂語由動賓短語充當,而賓語又是一個偏正短語,其中包含著中心語“方法”和“一種”“安排工作進程”“數學”三個定語。
只要把這些定語逐層壓縮掉,剩下的部分“方法是方法”就是這個句子的主干。 碰到一個結構比較復雜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不僅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結構,準確理解它所表達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檢查句子的結構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沒有毛病。
例如: (1)南極洲恐龍化石的發現,為支持地殼在進行緩慢但又不可抗拒的運動這一理論,提供了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2)今天的青年擔負著在本世紀把我國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
把第一句的所有定語、狀語都壓縮掉,剩下的主干是“發現提供證據”,可以看出,這個句子的結構是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搭配是合理的;第二句的主干則是“青年擔負建成強國”,很顯然,句子的結構是不完整的,謂語中心語“擔負”和“建成強國”不搭配,“擔負”后邊一般要有“任務”“使命”“責任”等詞語作賓語或賓語中心語。這個句子缺少這類詞語,因此使人覺得話沒有說完全。
一個句子中,如果謂語中心語前面有否定詞語(“不”“沒”“沒有”等),要把否定詞語放在主干當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例如: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沒有放棄對巖石的破壞。
這句話中的“沒有”應該保留在句子的主干中,否則“生物放棄破壞”就改變了句子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