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地方都有著姜子牙墓的傳聞,如豐京、鎬京、咸陽等地,古書《大清一統志·西安府·古跡》、《禮記·檀弓》等上面都有記載,不過姜太公墓的具體位置尚存爭議。
豐京太公墓:
《禮記·檀弓》:太公封于營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君子曰:樂樂其所自生,禮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首丘,仁也。
咸陽太公墓:
太公墓位于咸陽市周陵鎮。在周文王與周武王陵寢的東邊約500米處,陵墓高約8米,陵墓周長不過百十米。南邊立有一塊石碑,石碑有一米多高,上有三個大字“齊太公”,此碑系清乾隆48年陜西巡撫畢沅親筆題書。
鎬京太公墓:
《詩氏族考》(二)卷五《人表考》載,尚父姓姜,名望,字子牙,號太公……《易林》曰望,《抱樸子》曰姜公,亦曰姜老,……封于齊。卒年百余歲,葬鎬京,陪文王之墓。唐上元元年,尊為武成王,宋大中祥符元年,加謚昭烈武成王。
衛輝姜太公墓:
《衛輝市志·文物》載,在衛輝城西太公鎮呂村西一公里的黃土崗上,墓前有“周姜太公塋葬處”碑,為清康熙年間衛輝知府立。
太公衣冠冢:
在臨淄齊國故都南15里,今聞韶街道張家社區以南。封土現高18米,南北50多米,東西55米。在1986年于冢墓東側出土兩件漢代陶壺,因此被認為是漢代所筑。近年新建太公紀念館,成為研究和憑吊姜太公的地方。
姜子牙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以及周朝兵家學說的奠基人之一。大家都知道周文王姬昌曾經在渭水之濱打獵游行,因此遇到了垂釣之中的姜太公。而在兩人的相談之后,感覺相見恨晚。不久之后,姬昌任命姜子牙為自己的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