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寫一篇人物的對話的語言描寫
原發布者:駕駛321
人物對話描寫的的幾種基本形式成功的對話,對展示人物的身份、神態、情感及內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質,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不少學生的作文里,要麼無對話,文章顯得單調,樹不起鮮明的人物形象;要麼人物對話無特點,只會運用“某某說:‘……’”這種常見格式。為此,我們以語文課本中人物對話描寫中的四種形式為例,分析其特點和作用,以培養學生初步掌握人物對話描寫的能力。(一)、牽羊式。提示語在前,引語在后,引語之前用冒號。即先交代誰說(說明性部分),后寫說了些什麼(引文部分)。例(1)、忽然,她跳起來拍著屁股說:“咱倆先換過來,我媽是高級裁縫,她能把褲子的口子縫得一點兒都看不出來。”(選自《羚羊木雕》)例(2)、奶奶突然說:“算了吧,這樣多不好。”(選自《羚羊木雕》)先寫某某說,然后寫他所講得話,這種對話描寫,能夠使讀者先知道是誰的話,人物關系明白清楚。(二)、推車式。引語在前,提示語在后,提示語后面用句號。先寫所說地話(引文部分在前),下面寫某某說(說明性文字在后)。把引話放在某某說地前面(某某說地后面用句號),其作用是為了強調所說的話。例(1)、“那只羚羊木雕哪兒去啦?”媽媽突然問我。“爸爸不是說給了我麼?”我小聲地說。(選自《羚羊木雕》)第一句,引文在前,是作者為了強調她母親質問地話。說明性文字用“突然”,既說明事情發生得料想不到,又展示了她母親發怒得神態。“我”以反問口氣作答,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