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寫柳的詩句,以及表達的感情
詠柳詩歌賞析 柳樹是古代詩歌中的重要意象。
圍繞它,無數文人學士創作了無數的華章名篇。研究它們,分析它們,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中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一環。
現擇其一些名篇加以分析。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該詩運用擬人手法,將柳樹比成一個風姿綽約的小家碧玉,嫵媚動人,又運用設問加比喻的妙句,把春風比做一位能工巧匠,歌頌了充滿生機的春光,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贈柳 李商隱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詩歌首聯作者好象站在云天之上,視野從長安的章臺街巷延伸到楚地的郢路,到處都是滿目的柳樹。人人都說它風流無比,我來到這兒又正是它最漂亮的時節。
沿著小橋一路走去,小橋到了盡頭,而放眼望去,順著長堤看去,一眼望不到頭。頸聯對仗工整,表現了作者對柳樹的熱愛之情。
尾聯“忍”其實是不忍。怎能忍心看著柳絮飄花,飛上酒樓,撲打酒旗。
因為柳絮一飛,春天就即將過去。表現了作者對春光的熱愛。
柳 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復帶煙。
本詩描寫的是秋日之柳,卻先從春柳寫起。柳條飛舞,追逐著東風,在酒筵之上,跟隨著舞女翩翩起舞。
旖旎的春光使人如癡如醉,樂而忘返。三四句卻陡起波瀾,如何肯到了凄清的秋日,在斜陽之下,在陣陣蟬鳴聲中,垂柳又該多麼傷感呢?詩歌欲揚先抑,寄托了作者個人的無限感慨,自傷時光飛逝,而個人卻無報國之門,郁郁不得志。
李商隱對柳很有感情,在他的詩集中,單以柳為題的詩,就多達十幾首,詩句中用到柳字的就更多了。大致分來,有下面幾種情況。
一、詠柳喻人 在眾多植物中,楊柳抽絲發芽是較早的,因此常為敏感的詩人捕捉來描寫春天。約定俗成,楊柳成為春天的象征。
這類詩的代表作是《贈柳》:“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首聯寫柳樹從北到南,無處不在。“掩映”“參差”寫出了柳色或明或暗、柔條垂拂的繁茂景象,點出時間是春天。
頷聯寫柔長的柳枝在春風的吹拂下,翩躚起舞。“風流”“婀娜”寫了柳的體態輕盈,宛若妙齡女郎,非常動人。
頸聯、尾聯寫綿延不斷的柳色牽引著詩人的目光,越過橋堤,來到了繁華的人間。花飛似“雪”則把春柳的繁華寫到極致,而其中也暗含離凋謝不遠的意味,透露出詩人的痛惜之情。
全詩八句,純用白描,篇中不著一個“柳”字,卻句句寫柳,而字里行間仿佛晃動著一位窈窕女郎的身影,婀娜多情。詠柳實際是詠人,對柳的愛憐也就是對人的依戀和思念。
二、詠柳自傷 楊柳柳枝纖細苗條,與美女的身材相吻合,因此古人常以楊柳作為美女的寫照。這類詩的代表作是《柳》:“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詩寫的是寫秋日之柳,但詩人不從眼前寫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來。你看,在士女如云的樂游苑上,在繁華似錦的春日,婀娜多姿的春柳和飄然起舞的舞女在熱鬧的舞筵上結合了起來,分不清誰是舞女,何為柳枝,意境是何等的優美!而眼前的秋柳,卻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種景象。
“清秋”“斜陽”“秋蟬”點染了環境的凄涼,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襯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華得意,愈顯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詩人正是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表達了對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嘆之情。
全詩句句寫柳,卻不著一個“柳”字。句句寫景,又句句抒情。
詩人年輕時充滿幻想和信心,懷有遠大抱負,正如洋溢著勃勃生機的春柳。然而由于黨爭傾軋,詩人一直過著一種沉淪的生活,詩中經歷榮枯懸殊變化的秋柳,正是詩人自傷遲暮、自嘆身世的真實寫照。
三、詠柳送別 柳諧音為“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絲柔長,風吹而成纏綿難舍之狀,故古人常折柳送別。
這類詩的代表作是《離亭賦得折楊柳》:“暫憑尊酒送無聊,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惟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對于無可奈何的分別,只能暫時憑借杯酒來驅遣離愁。
既然不能挽回,那就好好保重身體。除了死亡沒有比分別更痛苦的了,春風就不要吝惜長長的柳條,讓分別的人們盡量攀折吧!面對楊柳依依,枝條曼舞,一派多情難舍之狀,友人卻要分別而去,此情此景,怎不令人生怨? 四、渲染氣氛 在李商隱的詩中,有不少詩句借用柳樹,或正襯,或反襯,起到了渲染氣氛的作用。
前者如《隋宮》中的兩句:“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正面渲染了隋朝亡國后的凄涼景象。
后者如《二月二日》中的兩句:“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花、柳、蜂、蝶是春天生命與活力的標志,但它們卻不會顧及人的悲歡哀樂,這和失去了生命的春天的詩人形成了鮮明對照,從而反襯出詩人的凄苦心境。
《詠柳》賞析 馬茂元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 寫楊柳,該從哪兒著。
2. 含柳字的詩句,分別表達了坐著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基本意象說起
1、柳是女性的象征。柔嫩紛披的柳條整體像含情害羞的美女的秀發,柔軟擺動的枝條像婀娜多姿的少女款款慢步,扭動腰枝。柳葉的細柔又如同美女的秀眉,含情凝涕。
杜甫《絕句慢興》:“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
2、從女性意象出發,柳也是帶有女性美的美學風格,柳也成了美好情感、美好愛情的象征。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3、柳是美好家園的象征。詩人筆下的柳,曾因是愛情美好的見證而生在河邊岸頭,也曾因是離情別緒的見證而生在長亭外、古道邊。“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4、家園和愛情雖美好,卻總有遠行人。柳枝諧音“留之”。“御陌青門拂地垂,千條金鏤萬條絲。如今綰作同心結,將贈行人知不知?”
楊柳:惜別,依戀,閨怨,哲理
3. 陸游的釵頭鳳里面最能體現思想感情的句子還有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感情
陸游的《釵頭鳳》詞,是一篇“風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悲劇.據《歷代詩馀》載,陸游年輕時娶表妹唐婉為妻,感情深厚.但因陸母不喜唐琬,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后的一天,陸游沈園春游,與唐琬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陸游“悵然久之,為賦《釵頭鳳》一詞,在沈園的粉壁上曾題著兩闋《釵頭鳳》.”這便是這首詞的來歷. 傳說,唐琬見了這首《釵頭鳳》詞后,感慨萬端,亦提筆和《釵頭鳳·世情薄》詞一首.不久,唐琬竟因愁怨而死.又過了四十年,陸游七十多歲了,仍懷念唐琬,重游沈園,并作成《沈園》詩二首. 陸游《釵頭鳳》 紅酥手,黃籘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唐婉《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這兩闋詞雖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前一首為南宋著名詞人陸游所作,后一首為其前妻唐琬所作,卻浸潤著同樣的情怨和無奈,因為它們共同訴說著一個凄婉的愛情故事——唐琬與陸游沈園情夢.。
4. 有柳字和李字的愛情詩句
李瓊奪得造化本.
李斯何事忘南歸.
李陵蘇武是吾師.
李白桃紅滿城郭.
李也丞疑曠前后.
李白已亡工部死.
李娟張態君莫嫌.
李白不知誰擬殺.
李白與爾同死生.
李侯重有此節度.
李斯自奏麗而動.
李公擇見傳如此.
李斯一去二疏回.
李娘十六青絲發.
李膺門館爭登龍.
李樹影籠周柱史.
李白死來無醉客.
李君降虜失良時.
李公擇見墨輒奪.